1、N2是重要的化工原料,N2和H2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N2的化学性质很活泼
B.和
按个数比1:1进行该反应
C.NH3中N、H元素的质量比为1:1
D.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和数目发生变化
2、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 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下列做法不利于改变空气质量的是
A.用清洁能源代替煤和石油
B.分类回收垃圾,并露天焚烧
C.建筑工地安装除尘装置
D.大力植树造林
3、研究发现千金藤素(C37H38N2O6)可抑制某些冠状病毒在细胞中的复制。下列关于千金藤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混合物
B.含有氮分子
C.由四种元素组成
D.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4、某固体粉末是由 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取这种粉末加足量的水,振荡后呈浑浊,再加足量的稀盐酸,沉淀不溶解,过滤后得无色滤液,取滤液并滴加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对原固体粉末的判断正确的是
A.一定含 ,一定不含
B.一定含 一定不含
C.可能含 ,一定含
一定不含
D.可能含 一定含
一定不含
5、列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无色气体
C.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硫在氧气中燃烧时,火焰呈淡蓝色并放出热量
6、对下列词语的有关化学原理解释不合理的是( )
A.火上浇油——隔绝空气
B.风助火威——为燃料燃烧提供充足的氧气
C.釜底抽薪——燃烧需要可燃物
D.钻木取火——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7、下列各组表示的粒子属于同一种元素的是
A.Cl和Cl-
B.CO和CO2
C.H2和 O2
D.
8、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物质的性质与对应的用途不相符的是
选项 | 性质 | 用途 |
A | 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 | 稀有气体用于金属焊接保护气 |
B | 石墨可以导电 | 石墨用于电池的电极材料 |
C |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 炭黑墨汁用于绘画 |
D | 氢气具有可燃性,产物无污染 | 氢气用于北京冬奥会使用火炬的燃料 |
A.A
B.B
C.C
D.D
9、某兴趣小组分别用加溶质和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将一定质量的不饱和硝酸钾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实验过程中,硝酸钾溶解度的变化情况分别是
A.变大 不变
B.不变 变大
C.不变 不变
D.变小 不变
10、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关系对应不正确的是
A.洗涤剂有乳化作用,可用于洗去油污
B.铝能与氧气反应,常用于制作炊具
C.镁粉燃烧发出耀眼白光,可制作照明弹
D.不锈钢有耐腐蚀性,可制造医疗器械
11、化学实验中常用到木条,下列实验中木条的使用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用燃着的木条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
B.用燃着的木条检验人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的高低
C.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中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
D.将木条平放在蜡烛火焰中,比较火焰各层的温度的高低
12、正确规范的实验操作是保障实验安全和成功的前提。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A.倾倒液体
B.塞橡胶塞
C.过滤液体
D.称量固体
13、我国科学家最新研制出一种新型石墨烯——铝电池。碳、铝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B.铝离子的核内质子数为13
C.碳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01g
D.铝元素在地壳中含量最高
14、某元素R,其原子结构中第3层电子数是第2层电子数的四分之三,则该元素的离子结构示意图是
A.
B.
C.
D.
15、下列常见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可乐饮料
B.蒸馏水
C.加碘食盐
D.不锈钢
16、运用推理、归纳、类比、对比的方法学习得出下列结论,其中合理的是
A.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则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都是单质
B.氧化物都是含有氧元素的纯净物,则含有氧元素的纯净物都是氧化物
C.阴离子带负电荷,则带负电荷的粒子一定是阴离子
D.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
17、下列实验目的与实验操作一致的是( )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操作 |
A | 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 |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部 |
B | 收集较纯净的氧气 | 导管口冒气泡时,立即开始收集 |
C | 检验蜡烛燃烧后的白烟是否为可燃物 | 用燃着的火柴去点白烟 |
D |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 用木炭代替红磷,点燃后迅速伸入集气瓶中 |
A.A
B.B
C.C
D.D
18、下列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完全正确的是
A.用天然气做燃料:
B.工业上煅烧石灰石制取生石灰:
C.水通直流电分解
D.氢气还原氧化铜:
19、中国空间站内航天员的饮用水要求净化程度非常高,中国科学家发明的一种特殊净水器可以实现该目标,此净水器工作时最关键的一步操作是
A.静置
B.蒸馏
C.吸附
D.过滤
20、下列实验操作规范的是
A.点燃酒精灯
B.闻药品气味
C.倾倒液体
D.氧气验满
21、下图是某个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从图中不能获得的信息是
A.该反应前后一共涉及3种分子
B.该反应在常温下就很容易发生
C.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D.该反应前后各种原子的种类没有变化
22、利用氮气和氢气合成氨是人类科学技术,上的一项重大突破,为化肥工业奠定了基础,其反应的微观实质如下:
下列由图获取的信息中错误的是
A.生成物为化合物
B.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改变
C.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
D.参与反应的两物质的质量比为1:3
23、用如图装置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与空气(氧气)接触,实验中观察到①中白磷燃烧,②中白磷不燃烧,则X、Y分别是
选项 | X | Y |
A | 80℃热水 | 空气 |
B | 80℃热水 | 二氧化碳 |
C | 20℃冷水 | 空气 |
D | 20℃冷水 | 二氧化碳 |
A.A
B.B
C.C
D.D
24、2023年5月10日,我国搭载天舟六号货运飞船的长征七号遥七运载火箭发射升空。下列不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
A.研制火箭燃料
B.确定飞船运行轨道
C.制造飞船芯片
D.研制火箭外层涂料
25、物质甲、乙均可灭杀新型冠状病毒,灭杀过程中有如下转化: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转化①的基本反应类型不是化合反应
B.转化图中共涉及2种氧化物
C.转化②分解生成丙、丁两物质的分子数比为1:1
D.乙的溶液应避光保存
26、下列做法你认为不合理的是
A.回收利用废旧金属可以保护金属资源
B.天然气泄漏,立即开排风扇通风
C.燃着的酒精灯不慎碰倒,立即用湿布盖灭
D.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应先做灯火实验
27、如图中的①、②分别是钠元素、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是三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试回答下列问题:
(1)钠元素的原子序数为______,画出它的原子结构示意_____;
(2)A所表示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_______周期,C表示的粒子符号是_______.
(3)A、B、C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______;
(4)A和B两种粒子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它们的____________相同,在化学反应中都容易
_______(得到或失去)电子.
(5)钠原子和氯原子反应所形成的化合物是由_____(填“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的.
(6)从D图中你获得的信息有________(答一条).
28、下图是物质与其构成粒子之间的关系图。
回答下列问题:
(1)金属铁是由______(填“原子”、“分子”或“离子”,下同)构成的,硫酸铜是由______构成的。
(2)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后形成离子。某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①当a=______时,该粒子是原子。
②当a=8时,该粒子是______(填“原子”、“阳离子”或“阴离子”),其符号为______。
29、下列为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和收集装置。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发生装置选择_____(填字母序号)。
(2)氧气可选用D装置进行收集,其原因是_____。
30、利用分子的知识解释,选择合适选项(填字母):
A.分子不断运动 B.分子很小 C.分子间有间隔 D.同种分子性质相同
(1)墙内开花墙外香______;
(2)一滴水中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______。
(3)氧气和液氧都有助燃性______;
(4)6000L氧气加压后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______。
31、(7分)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装置A中用于加热的a仪器名称
(2)利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若用C装置来收集氧气,待集气瓶中的水排完以后,在水下面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小心地把集气瓶移出水槽, 放在桌面上。
(4)实验室收集某气体只能用装置E,由此说明该气体具有的物理性质是
(5)小英同学用用双氧水与二氧化锰制取氧气,选择的上述发生装置 ,选择能收集氧气的装置是 (在下面的4个装置中选择,填编号)
32、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请用适当的化学用语填空。
(1)在汞、水、氯化钠三种物质中,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是_______。
(2)2个镁离子_______。
(3)未来最理想的燃料是_______。
33、“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不能松懈。
(1)喷洒“84”消毒液一段时间后还能闻到消毒液的气味,请从微观角度解释:___________。
(2)“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标出次氯酸钠中氯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
(3)注意环境卫生,学会垃圾分类。矿泉水瓶、易拉罐应放入下列图示中的_____(填序号)。
34、(5分)新药左旋氧氟沙星(C18H20FN3O4)可用于治疗敏感菌引起的呼吸道感染,其说明书中部分内容如下图。
(1)左旋氧氟沙星由 种元素组成,属于 (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2)左旋氧氟沙星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精确到0.1%)。
(3)成人呼吸道感染患者,一个疗程最少应服用左旋氧氟沙星 g。
(4)从保存方法看,左旋氧氟沙星可能具有 的化学性质。
35、(6分)现有A甲烷 B.二氧化碳 C.活性炭 D.氢气 E.一氧化碳 F.酒精,请按要求选择(填化学式):
(1)可用来制汽水,也能用于灭火的是 ________;
(2)充分燃烧的生成物是两种氧化物的是 ________;
(3)能添加在汽车里作燃料的是 ________;
(4)能在空气中燃烧,且产物不污染空气的最理想能源的是 ________;
(5)能做冰箱去味剂的是________;
(6)能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是________。
36、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已知A,B组成元素相同,E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式为 ;
(2)反应③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
(3)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 .
37、某实验室需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8%的氯化钠溶液,从实验室领取的仪器如图所示。
(1)实验过程中,不需使用的仪器有______(填名称)。
(2)实验过程中,应称量______g氯化钠固体。
(3)称取氯化钠、量取水的操作如图所示,实际称得的氯化钠的质量为______,实际量得水的体积为______。
(4)在配制氯化钠溶液时,发现少领了一种仪器,这种仪器是______, 其在实验中的作用是______。
(5)下列操作中可能导致配制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大的是______(填序号)。
A.氯化钠中含有杂质
B.量取水时俯视
C.内壁有少量水的烧杯溶解氯化钠
D.转移时,有少量溶液溅出
(6)取上述溶液10g配制成0.9%的生理盐水,需加______g水稀释。
38、下图为初中化学常见实验,按要求回答问题。
(1)图A中木条放在蜡烛火焰上片刻后__________(填序号)处炭化程度最大。
(2)图B中铁丝燃烧的现象:剧烈燃烧,________,放出大量的热。
(3)图C中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实验结束后,吸入左瓶的水量明显小于左瓶空气体积的1/5,不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填序号)。
A.红磷过量 B.气密性不好 C.燃烧完成后未冷却到室温打开止水夹
(4)图D中气体是实验室制取的CO2,发现干石蕊纸花变红,可能原因是_____(写一条即可)。
39、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①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加热高锰酸钾的办法制取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硫磺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过氧化氢制氧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述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_______属于分解反应的是_________(写序号)。
40、回答下列问题:
(1)为什么沙漠地区的铁制品锈蚀较慢?
(2)被雨水淋湿的自行车,为什么须先用干布擦净后才能用带油的布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