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上)松原九年级质量检测化学

一、选择题(共26题,共 130分)

1、磷元素对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其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磷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金属元素

B.核电荷数是15

C.原子核外有16个电子

D.相对原子质量为30.97g

2、建构模型是化学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如图所示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甲、乙、丙分别代表图中对应的三种物质)。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x的数值为2

B.该反应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

C.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保持不变

D.该反应前后氢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

3、下列图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读取体积

B.装入固体粉末

C.点燃酒精灯

D.倾倒液体

4、果树生长需要肥料,下列属于复合肥的是

A.KNO3

B.CO(NH22

C.NH4NO3

D.KCl

5、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下列工艺品的相关制作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编制端午香包

B.烧制陶瓷

C.雕刻石狮子

D.裁剪窗花

6、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A.二氧化碳

B.铁

C.高锰酸钾

D.氯化钠

7、结构决定性质,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结构不同,性质也不同。鉴别二者不能选择的试剂是

A.氧化铜

B.紫色石蕊溶液

C.稀盐酸

D.澄清石灰水

8、既安全又环保的“玉米杯”是以玉米为原料加工而成,它可以承受110℃的高温,降解的产物只有水和二氧化碳。玉米杯加工流程如图所示,该过程中主要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发酵

B.聚合

C.加工成型

D.降解

9、2023年合肥市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使“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真正成为人人可及、天天有感的最普惠民生。下列做法不符合绿色发展理念的是

A.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发电

B.夏季降温解暑将空调温度调至最低

C.生活垃圾分类投放,集中处理

D.鼓励市民地铁、公交出行

10、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C.蜡烛在氧气中燃烧,放出热量,发出白光

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

11、如图所示四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变化关系的是

A.①将水通电电解一段时间

B.②一定质量的镁带在密闭容器中燃烧

C.③向等质量锌粉和铁粉中加入足量的等浓度的稀硫酸中

D.④加热一定量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12、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A

B

C

D

实验设计

实验目的

证明CO2

与水反应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探究燃烧条件之一:

需要有氧气

测定空气中

氧气含量

A.A

B.B

C.C

D.D

13、加碘盐中的“碘”指的是

A.原子

B.分子

C.元素

D.离子

14、下列事实不能说明锌比银活泼的是

A.天然物质中没有以单质形式存在的锌,而有以单质形式存在的银

B.锌的熔点为420℃,银的熔点为962℃

C.锌能与稀硫酸反应,银不能与稀硫酸反应

D.锌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置换出银

15、“芯片”是电子产品的核心部件,硅是制造“芯片”的重要材料之一”。如图是硅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硅属于金属元素

B.硅原子核电荷数为14

C.图中x的值为8

D.硅原子质量为28.09

16、将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后a的质量为3.84g

B.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C.a和b是反应物,d可能是催化剂

D.c中元素种类一定等于a、b两种物质中元素的种类之和

17、可用于验证铜,铁,锌三种金属的金属活动性强弱的一组药品是

A.Cu、Zn、FeSO4溶液

B.Cu、FeSO4溶液、ZnSO4溶液

C.Cu、Fe、ZnSO4溶液

D.Zn、FeSO4溶液、CuSO4溶液

18、证据推理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单质中含有一种元素,所以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B.中和反应一定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氢氧化钠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则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一定是碱

D.置换反应中有单质生成,则有单质生成的一定是置换反应

19、载人航天器中处理二氧化碳的一种方法为,则X的化学式为

A.Li

B.Li2O

C.Li2O2

D.LiOH

20、铁是应用最广泛的金属。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铁

B.铁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C.生铁是含少量碳的铁合金,生铁比纯铁硬

D.金属铝比铁更活泼,所以铝制品比铁制品更容易锈蚀

21、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银元素的信息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银元素的原子序数为47

B.银原子的中子数为47

C.银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07.9

D.银元素的元素符号为Ag

22、第十九届亚运会于2023年9月23日在中国杭州举行。传递火炬是亚运会的一项重要事项,本次火炬燃烧的物质是甲醇。甲醇可以燃烧,主要体现甲醇的性质是

A.无色无味

B.密度比空气的小

C.气体

D.可燃性

2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组成元素相同,化学性质也相同

B.煮沸和蒸馏都能降低水的硬度

C.保持氖气化学性质的微粒是氖分子

D.大气污染物有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

24、广式萝卜糕是粤菜的灵魂担当,下列制作萝卜糕的主要过程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清洗萝卜

B.萝卜切丝

C.混合入模

D.开火蒸熟

25、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不对应的是

A.木炭具有可燃性,可用于净水处理

B.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常用作保护气

C.不锈钢抗腐蚀性好,可用于医疗器械

D.石墨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可用作电车的电刷

26、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化学模型中表示正确的是

A.空气的组成(体积分数)   

B.原子的构成   

C.地壳中元素的含量(质量分数)   

D.水的净化方法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7、如何利用物质的性质鉴别下列物质?(写出利用的具体性质)

(1)酒精和水:________

(2)厨房中的白糖和食盐:________

(3)酱油和醋:________

(4)铜丝和铝丝:________

(5)铁块和铝块(同体积的):________

28、如图①,②分别是钠元素、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是三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试回答下列问题:

(1)钠元素的原子序数为_______,画出它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

(2)A、B、C中有2种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粒子,它们是_______(选用A、B、C填写)。

(3)化合物氯化钠是由_______(填具体名称)构成的。

29、下列物质中,既有可燃性又有还原性的化合物是______;既有可燃性又有还原性的单质是______

A.碳   B.氢气   C.一氧化碳   D.二氧化碳

30、(9分)氧气是生产生活中重要的物质。

(1)氧气有很多用途。下列属于氧气用途的是_______(填序号)。

(2)氧气能跟很多物质反应。根据下图所示实验,并阅读小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图I中的反应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集气瓶中加入液体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2中的反应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集气瓶中加入的液体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其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木炭在一集气瓶氧气中燃烧后,为了验证其生成物,后续的实验操作和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家用的调味品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氯化钠的形成过程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食盐属于__________(填物质类别)。

2)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___________,当钠与氯气反应时,钠原子将____________转移到氯原子上,使两者都形成相对稳定结构。

32、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请从氮气、天然气、金刚石、一氧化碳、明矾五种物质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

(1)可用于切割玻璃的是______

(2)可用作焊接佥属保护气的是______

(3)可用作净水的是______

(4)可用于冶炼金属的是______

(5)西气东输的指的是______

33、我国抗击“新冠疫情”卓有成效,为全世界做出了贡献。

(1)“新冠”重症患者需要使用呼吸机供氧,氧气来自于空气。利用液态空气中各成分的_______不同,将氧气从空气中分离出来。疫情期间,医用氧气的需求量增大,_______(填“会”或“不会”)使空气中氧气含量大幅度减少。

【家用制氧机】利用空气制取氧气

【查阅资料】

①制氧机说明书部分内容:

名称:家用分子筛制氧机

制得气体成分:氧浓度≥90%(V/V),水分含量≤-43℃(露点法),二氧化碳含量≤100×10-6(V/V),一氧化碳含量≤5×10-6(V/V),无气味,固体物质含量≤1mg/m3。

②分子筛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具有筛选分子作用的水合硅铝酸盐或天然沸石,有许多孔径均匀的孔道和排列整齐的孔穴,不同孔径的分子筛能把不同大小和形状的分子分开。

③根据资料卡,家用制氧机制取氧气的过程属于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制得的气体属于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增强体质,做好防护是“抗疫”的有效方法。

①加强营养。一日三餐保证糖类、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摄入。

②勤通风消毒。家庭常用75%的医用酒精(主要成分乙醇C2H6O)消毒,乙醇分子中C、H、O原子的个数比为_______;次氯酸钠(NaC1O)也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

(3)医用酒精除了有消毒作用,还可当作燃料来使用,酒精燃烧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请写出乙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34、今年,广州“镉大米”事件再次引发了人们对食品安全、环境污染问题的思考。赵圆圆,史思涵,王雨菲,张安然,游一诺,高若曦,靳诗曼,刘宇晨,赵文菲同学查阅了镉的相关信息:①镉元素位于第五周期ⅡB族。②镉是银白色有光泽的金属,熔点320.9℃,沸点765℃,密度8.64g/cm3,有韧性和延展性;镉在潮湿空气中缓慢氧化并失去金属光泽;镉可溶于酸,但不溶于碱。③镉对人体十分有害,摄入过量镉污染的食品和水,会引起肺和肾脏疾病。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中的相关信息,下列对镉元素的判断不正确的是______;

A.镉属于金属元素

B.一个镉原子中有48个质子

C.镉原子示意图中X=18

D.镉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2.4g

(2)归纳镉单质的化学性质______

35、图中为锂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图乙为三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

(1)由图甲可知,___________=3(选填“x”或“y”)。

(2)图乙三种粒子中属于阴离子的是___________(选填“A”,“B”或“C”,下同),属于同种元素的两种粒子是___________

(3)在化学反应中,锂原子容易__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锂原子与乙图中________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选填“A”“B”或“C”)。

36、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铝制品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的原因:______

(2)山东舰是由多块巨大的特种钢板焊接而成的。工业上用 CO 和赤铁矿炼铁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共2题,共 10分)

37、根据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带有标注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_,②_______

(2)设计气体发生装置时应考虑的主要因素有 (多选、少选不得分)。

A.气体的溶解性

B.气体的密度

C.反应物的状态

D.气体与氧气是否反应

E.反应条件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填字母代号),若选择E装置收集氧气,在停止实验时,先移出导气管后___

(4)同学们设计了下图装置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当通入二氧化碳一段时间后,观察到F中的现象是紫色石蕊试液_______;H中观察到燃着的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

38、设计实验证明甲烷中含有碳、氢两种元素(写出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四、简答题(共2题,共 10分)

39、资源和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氢气作为能源倍受人们关注,请写出氢气作为理想燃料的优点。(答一点即可)

(2)节约用水可以保护水资源,请说出一种你在平时生活中常用的具体节水方法。(答一点即可)

(3)随着全球能源需求量的急剧增长,化石燃料日趋枯竭,科学家正在积极开发新能源,如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作为汽车燃料(车用乙醇汽油),请写出使用乙醇汽油的一条优点。

40、通电分解水的实验中:

(1)水通电分解成氢气和氧气,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的,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所以说水是__________组成的。

(2)实验中,与电源正极相连电极产生的是_________,生成的氢气、氧气的体积比约为_______,又由于此时氢气、氧气的密度之比为116,所以生成的氢气、氧气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_,则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_

(3)氢、氧的相对原子质量分别为116,你推算水分子中氢、氧原子的个数之比为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