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将24gCO和CO2的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灼热的CuO,充分反应后,得到CO2的总质量为36g,则原混合气体中CO的质量分数为
A.17.5%
B.21%
C.66.7%
D.87.5%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性质不一定相同
B.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性质一定相同
C.不同的单质可以由同一种元素组成
D.不同的单质可以有相同的化学性质
3、用分子的性质解释下列现象,其中不正确的是
A.氨水挥发,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B.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容易晾干,说明分子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
C.100mL水与100mL酒精混合,总体积小于200mL,说明分子间有间隔
D.水由液态变成气态,体积膨胀,说明水分子体积变大
4、2022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是“共建清洁美丽世界”。下列做法不符合该主题的是
A.开发使用清洁能源
B.填埋废弃电池
C.大力发展公共交通
D.合理使用农药化肥
5、能进行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化学学习的基本素养,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取用少量液体
B.倾倒液体
C.量取液体
D.给液体加热
6、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其对应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 A | B | C | D |
实验设计 |
|
|
| |
实验目的 | 探究CO2能否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 检验氢气是否纯净 | 探究蜡烛中是否含有氢、氧元素 | 检验集气瓶是的气体是否是CO2 |
A.A
B.B
C.C
D.D
7、图示可表示一定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都不变
B.该反应中各物质都为化合物
C.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D.甲和丙的微粒个数比为1:2
8、“天为棋盘星作子,中国北斗耀太空”,最新一代原子钟——“铷原子钟”被称为北斗卫星的心脏。如图是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非金属元素
B.一个铷离子有36个电子
C.铷元素和铁元素的本质区别是中子数不同
D.铷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9、硝酸银(AgNO3)见光或受热易分解。硝酸银分解时,不可能产生的物质是
A.Ag
B.NO2
C.O2
D.SO2
10、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A | 除去CO2中的少量CO | 通过紫色石蕊试液 |
B | 除去KCl中的KClO3 | 强热条件下充分反应 |
C | 鉴别硬水和软水 | 加入等量的肥皂水,振荡 |
D | 扑灭电暖器引发的小火灾 | 用灭火毯隔绝氧气灭火 |
A.A
B.B
C.C
D.D
11、下列图示是某些实验的部分装置图,其中分析正确的是
A.①中利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可以将红磷换成木炭
B.②中进行硫在氧气中燃烧时,可以将集气瓶中的水替换为砂子
C.③中反应前后称得质量不等,说明该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D.④中由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可以得知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12、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三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一定为单质
B.图中x的数值为9
C.丙一定属于化合物
D.参加反应的甲、乙质量比为9:8
13、分析实验中的异常现象是必备的科学素养。下列对实验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分析不合理的是
A.给烧杯里的液体加热时,烧杯炸裂——用酒精灯直接给烧杯加热
B.实验室用排水法收集到的氧气不纯——刚开始有气泡冒出时就进行收集
C.进行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铁丝未燃烧——集气瓶底部未放少量水
D.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时,试管炸裂——试管口未略向下倾斜
14、在市初中学业水平实验操作考试中,小明同学抽到的化学考题是“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计算出配制该溶液需要3g氯化钠固体和47mL水
B.称量时发现托盘天平指针偏向左边,于是向右移动游码
C.实验中选用50mL规格的量筒
D.水倒入时洒出烧杯外,质量分数变大
15、2023年10月26日我国成功发射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下列过程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两舱组装
B.太阳翼展开
C.点火升空
D.自主交汇对接
16、把一枚无锈铁钉放在硫酸铜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可出现的是
A.溶液蓝色变浅直至无色
B.铁钉表面析出红色物质
C.产生大量气泡
D.溶液质量增加
17、下图物质能跟稀盐酸反应,但无气体产生的是
A.铝粉
B.碳酸钙粉末
C.氧化铁
D.铜粉
18、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玻璃破碎
B.铁钉生锈
C.石蜡熔化
D.干冰升华
19、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碳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内充分燃烧
B.加热一定量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氧气
C.通电分解水
D.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在有无催化剂条件下制氧气
20、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天工开物》中描述的下列情景,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烧草成灰
B.海卤晒盐
C.冶炼钢铁
D.五谷酿酒
21、工业上煅烧石灰石可制得生石灰。现有CaCO3和CaO的固体混合物,其中Ca与C的质量比为10:1,则该混合物中Ca与O的质量比为
A.2:3
B.3:2
C.1:2
D.3:1
22、在盛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进行蜡烛燃烧实验。经测定,燃烧至熄灭过程中,容器内O2和CO含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通过分析该图可推理出的结论是
A.蜡烛由碳、氢元素组成
B.蜡烛熄灭时,容器内氧气耗尽
C.曲线①表示CO含量的变化
D.蜡烛发生了不完全燃烧
23、白云湖碧波粼粼,尽显白云之美。下列关于湖水处理和保护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水中大颗粒泥沙可通过静置沉降的方法除去
B.过滤可将湖水变成纯净水
C.为使湖水变清澈可将湖水蒸馏冷凝
D.厨房废水滤去固体后可直接排向湖中
24、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混合物中至少含有两种物质,则混合物中至少含有两种元素
B.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原子的种类不变,则元素种类也不会改变
C.置换反应一定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则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D.和
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则它们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25、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已知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B.丁一定是化合物
C.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D.参加反应的甲、乙质量比为
26、2023年8月24日1时许,日本核污染水排入海洋,将风险转嫁给全世界,将伤痛延续给人类的子孙后代。福岛核污染水含有60多种放射性核素,其中含有放射性核素—氚(H-3),其原子结构模型如图①所示,②是氢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和②属于同一种元素
B.氚原子的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
C.②形成的阳离子符号是H+
D.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27、下列变化及性质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____,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____,属于物理性质的是_______,属于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请填写序号)
①铁生锈 ②水是无色液体 ③矿石粉碎 ④碱式碳酸铜受热易分解 ⑤酒精挥发 ⑥食物腐烂 ⑦汽油易挥发 ⑧在常温常压下水的沸点是100℃ ⑨电灯丝通电发光、发热 ⑩纸张燃烧
28、如图所示,表示氢气(H2)和氯气(Cl2)反应的示意试回答:
(1)在反应中氢分子分解成_____,氯分子分解成_____,它们相互结合成新的_____分子;
(2)保持氢气化学物质的最小粒子是_____,在反应中,发生变化的粒子是_____。保持不变的是_____。
29、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包含了许多化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本草纲目》记载,杨桃具有去风热、生津止渴等功效。杨桃的主要成分是水,还有蔗糖、蛋白质和维生素等,能在人体内水解生成氨基酸的是_______,为人类生命活动提供60%-70%能量的营养素是_______;经测定酸杨桃的pH为1.35,甜杨桃的pH为1.81,其中酸性较强的是______(填“酸杨桃”或“甜杨桃”)
(2)北京冬奥会的倒计时环节引入了“二十四节气”,创意十足。清明时节,人们祭祀时会点燃檀香,使温度达到_______,檀香才能燃烧。将檀香掐断,可达到灭火目的,其原理是______。
(3)《天工开物》中记载了冶炼金属锡的内容:“凡煎炼亦用洪炉,入砂(锡矿石)数百斤,从架木炭亦数百斤,鼓鞴(指鼓入空气)熔化”。鼓入足量空气能使木炭_______,从而提高炉温,炼锡时加入金属铅能使锡更易熔化流出,其原因为_______。
30、“环保”的共享单车已成为很多人出行的选择。
(1)“节约碳排量”倡导较低温室气体排放的生活方式。温室气体主要指的是______。
(2)再举出1种“低碳”的生活方式:______。
31、请用化学用语表示下列内容。
(1)3_______;
(2)硫酸根离子______;
(3)标出氯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_____。
32、2020年中国水周的主题是“坚持节水优先,建设幸福河湖”。
(1)自然界中的水含有较多杂质,净化过程中常加入明矾,其作用是_____。
(2)天然水具有一定的硬度,日常区分硬水和软水可选用的物质是_____。
(3)下列节水措施合理的是_____(填序号)
a、使用节水龙头
b、用喷灌、滴管方法给农作物浇水
c、用淘米水浇花
d、关停一些污染大,用水量大的工厂
33、写出下列符号的意义
(1)5Ca______
(2)Fe______。
34、实验是化学学习必不可少的部分,能够准确的描述实验现象和正确的书写化学方程式是化学实验应具有的能力要求。有一种泡沫灭火器的反应原理是用硫酸铝与碳酸氢钠(NaHCO3)反应生成硫酸钠、氢氧化铝和二氧化碳,请写出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5、钢铁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用途.
(1)第四套人民币硬币一元为钢芯镀镍(Ni),伍角为钢芯镀钢,一角为铝合金或不锈钢
①铸造硬币主要用到的都是 材料.
②选择铸造硬币的材料不需要考虑的因素是 (填序号)
A.金属的硬度; B.金属的导电性;
C.金属的耐腐蚀性; D.金属价格与硬币面值的吻合度
③铸造硬币涉及到Fe、Cu、Al、Ni(镍)四种金属,已知Ni能够发生如下反应:
Ni+H2SO4=H2↑+NiSO4 Fe+NiCl2=Ni+FeCl2
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用元素符号表示).
(2)工业上用一氧化碳冶炼铁的化学方程式是 .
(3)室温下,铁与水蒸气能反应生成一种常见的铁的氧化物和一种气体.涉及如图实验探究铁粉与水蒸气反应后的产物.
①试管尾部放一团湿棉花的目的是 .
②如图所示,有肥皂泡飘到空中,用燃着的木条靠近肥皂泡,有爆鸣声.说明生成的气体是 .
③充分反应后,试管中剩余固体成分可能是Fe2O3或Fe3O4中的一种,利用物理性质,鉴别的方法是 .
36、据图A可知氧气是由_____构成的,一个氮分子是由_____构成的;据图B可知氧元素和氮元素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_____;据图C可知氮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
37、小刚和小强用图甲和图乙所示实验来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经查阅资料知:白磷着火点为40℃,红磷着火点为240℃,它们在空气中燃烧都生成有毒的白烟——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易溶于水。
(1)图一中对比铜片上的白磷和热水中的白磷,得出可燃物燃烧的一个条件是:_______。
(2)图一改进为图二之后的优点是:_______。
(3)小强用图三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得到以下实验事实:
①不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②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③不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④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该实验中,能证明可燃物温度必须达到着火点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_______(填序号)。
(4)写出图一,图二,图三共同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
38、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既可用于制取气体,又可用于探究物质性质。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
(2)气密性的检查:连接好装置仪器后,关闭K1、K2后:______(填步骤、现象),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3)I中小试管的作用是______(填字母)。
a.打开或关闭K1或K2时,可以使装置I中的反应随时发生或停止
b.形成液封,防止装置I中产生的气体从长颈漏斗逸出,且节约药品
c.可以通过液体溢出的速率控制反应速率
若用I装置制取氧气,应选择的药品是______(填化学式)。
(4)当打开K1、关闭K2时,利用I、II装置,可进行的实验是______(填字母)。
a.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b.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5)当打开K2、关闭K1时,可以利用I、Ⅲ装置制得二氧化碳并验证其性质,写出I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一段时间后,发现III中低蜡烛先熄灭,高蜡烛后熄灭,说明______(填字母)。
a.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不可燃也不助燃
b.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
39、节约能源、保护环境、低碳生活是全社会应该倡导的生活方式。
(1)在炉灶中引燃细枯枝后,如果迅速往灶里塞满枯枝,反而燃烧不旺,并产生很多浓烟,说明可燃物充分燃烧需要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
(2)自然界吸收二氧化碳的主要途径是________。
(3)硫酸型酸雨的形成主要经过以下两步:①SO2在空气中被粉尘催化,发生氧化反应后得到SO3;②SO3 与水化合形成硫酸。其中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低碳生活”是倡导减少___________的排放。
(5)氢气能作为燃料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0、学习化学后,我们可以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回答生活中与化学相关的问题。
(1)目前部分农村的饮用水主要还是地下水。饮用遭到污染或硬度大的地下水不利于人体健康。
① 检验某地下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用的物质是_________。
② 测定地下水的酸碱度可用_________。(填标号)
A.紫色石蕊溶液 B.无色酚酞溶液 C.pH试纸
③ 自来水生产过程中,可用沉降、_________方法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同时还必须进行消毒。X是一种新型的自来水消毒剂,工业上制取X 的化学方程式为:Cl2 + 2NaClO2 == 2NaCl + 2X,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
(2)现在,我们家里厨房做饭用的主要燃料为天然气,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填化学式),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家用燃料经过了如下的更新过程
下列有关家用燃料更新的理由,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A.天然气是新能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B.气体燃料的利用率更高 C.减少煤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