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方案中的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方案 | 实验目的 | 实验设计 |
A | 区分稀盐酸和稀硫酸 | 分别用小木棍蘸取两种液体 |
B | 区分真金和假黄金(铜锌合金) | 分别加入硝酸银溶液 |
C | 除去氯化钙溶液中少量的氯化氢 | 加过量氢氧化钙 |
D | 除去CO2中少量的CO | 通入过量的氧气并点燃 |
A.A
B.B
C.C
D.D
2、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完成实验任务的保证。下列有关说法中,合理的是
A.稀释浓硫酸时,将水倒入盛有浓硫酸的烧杯中
B.向试管内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要靠在试管内壁
C.酒精洒在实验桌上燃烧起来,立即用湿抹布盖灭
D.测定溶液的pH时,将pH试纸直接放入待测液中
3、过氧化钠(Na2O2)因能与二氧化碳或者水反应生成氧气,故可作为核潜艇中氧气的来源,相关化学方程式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过氧化钠和水反应会生成碳酸钠和氧气
B.过氧化钠和水反应中生成的两种物质的质量比为5:4
C.过氧化钠和过量的二氧化碳反应不需净化即可得到纯净的氧气
D.上述两个反应的反应物中氧元素有-1、-2两种化合价
4、如图为模拟工业炼铁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工业炼铁的主要原理是
B.硬质玻璃管中红色固体变为黑色
C.用燃着的酒精灯可防止CO污染空气
D.实验时应先点燃酒精喷灯后再通CO
5、三硝基胺 N(NO2)3是科学家近年新发现的新型火箭燃料下列关于三硝基胺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三硝基胺中氮、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2:3
B.1个三硝基胺分子由 4个氮原子、6个氧原子构成
C.三硝基胺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52
D.三硝基胺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大于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是最小的粒子
B.催化剂只能加快反应速率
C.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构成物质
D.氧化反应都发光、放热
7、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的化学家是
A.门捷列夫
B.道尔顿
C.侯德榜
D.张青莲
8、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的是
A.电解水
B.向等质量的镁、铝中分别加入足量的等浓度的稀硫酸
C.向一定量硝酸银溶液中不断加入锌粉
D.质量相等的两份KClO3,一份单独加热(a),另一份(b)和MnO2混合加热
9、下列从不同化学观念角度对CO和CO2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分类观:CO和CO2都属于氧化物
B.变化观:CO和CO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C.元素观:CO和CO2都是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D.结构观:CO和CO2都是由碳原子和氧原子构成,化学性质相似
10、下列物品中,由金属材料制成的是
A.纯棉毛巾
B.铝制易拉罐
C.橡胶导管
D.玻璃试管
11、下列事实不能说明铁比铜活泼的是
A.导线多用铜丝,很少用铁丝
B.将铜片插入硫酸亚铁溶液中,无明显现象
C.《神农书》中记载“湿法炼铜”,胆矾水可浸铁为铜
D.将铁和铜分别放入足量稀盐酸中,只有铁表面有气泡
12、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制取氧气发生的反应为MnO2+4HCl(浓)MnCl2+Cl2↑+2X,X的化学式为
A.H2O
B.O2
C.HClO
D.H2
13、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量取液体
B.过滤
C.检查装置气密性
D.点燃酒精灯
14、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纯净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
A.二氧化碳、冰水混合物
B.糖水、洁净的空气
C.氢气、铁
D.液氮、鲜橙多饮料
15、以下是珠海市化学实验操作考试“加热2mL水至沸腾”的部分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A.倾倒水
B.点燃酒精灯
C.夹持试管
D.加热水
16、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中提出加强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治理,落实节约优先、保护优先,加大农村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以下做法符合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思想的有
①农业灌溉要节约用水,改大水漫派为滴灌、喷灌;
②回收利用废弃的农用塑料薄膜,减少“白色污染”;
③大量使用农药、化肥,减少农作物病虫害,提高农作物产量;
④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等绿色能源;
⑤增高炼铁厂的烟囱,增加经济收入;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17、下列化学用语表述正确的是
A.一个镁离子:
B.两个氮原子:
C.氧化钠:
D.三个氨分子:
18、化学实验中的任意一个步骤出现问题都可能会导致实验结果异常。下列对实验异常情况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A.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测量结果偏大——红磷过量
B.配制5%的氯化钠溶液时,溶质质量分数偏小——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C.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水槽中的水变红——试管口没有塞棉花
D.将铝片放入稀盐酸中,刚开始无明显现象——铝片没有打磨
19、规范操作是科学实验的基本要求。下列图示对应的操作正确的是
A.振荡试管
B. 读取液体体积
C. 滴加少量液体
D. 倾倒液体
20、实验室常用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制取氧气,现对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进行加热,加热过程中涉及的相关量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正确的是
A.
B.
C.
D.
21、邯郸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下列工艺中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剪窗花
B.酿制鸭梨白酒
C.刻石雕
D.棉花纺成纱线
22、下列化学方程式和事实相符并书写正确的是
A.实验室检验二氧化碳:2NaOH+CO2=H2O+Na2CO3
B.双氧水分解制取氧气:H2O2H2+O2
C.实验室制氢气:Zn+H2SO4=H2↑+ZnSO4
D.工业炼铁原理:3CO+Fe2O3=2Fe+3CO2
23、实验操作是实践探究的基础。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加入石灰石
B.读取液体体积
C.过滤
D.加热液体
24、探索燃烧的利用和控制,能更好地为人类服务。下列关于燃烧的说法错误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B.把煤块粉碎成煤粉使用,可以使煤充分燃烧
C.炒菜油锅着火时,立刻盖上锅盖可以灭火
D.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25、连花清瘟胶囊可用于治疗流感。测得其成分之一是没食子酸(化学式为C7H6O5),下列有关没食子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没食子酸不能和氢氧化钠反应
B.一个没食子酸分子中含有2.5个氧分子
C.没食子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6:5
D.170克没食子酸中含有碳元素的质量是84克
26、下列物质按酸、碱、盐、氧化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A.醋酸、纯碱、氯化钠、过氧化氢
B.硫酸、氨水、小苏打、干冰
C.碳酸、熟石灰、氯化镁、水银
D.硝酸、烧碱、生石灰、氯酸钾
27、用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打开汽水瓶盖,汽水会自动喷出的原因是___________;
(2)用洗涤剂去除油污是因为洗涤剂具有___________功能;
(3)食品袋内充入氮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
28、下图中的①、②是氟元素和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D 是四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请你回答:
(1)X=______;
(2)由图中信息可知:氟元素的原子序数为______,钙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
(3)A、B、C、D 中属于同种元素的微粒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4)A 微粒的化学性质与 B、C、D 中哪一种微粒的化学性质相似______(填序号)。
29、冬季是火灾高发季节,一定要注意用电、用火安全。某小区居民冬季取暖时忘记关闭电热毯的电源,当他发现卧室的门缝冒出黑烟时,立即打开门窗,原本只冒黑烟的卧室瞬间燃起火来。
(1)“卧室瞬间燃起火来”的原因是______。
(2)见火势无法控制,他立即拨打了火警电话119,消防队员指导他先切断电源。消防车到达后用高压水枪灭火,水能灭火的原因是______。
(3)若你在火灾现场,从现场逃离的方法是______。
30、(6分)小亮在实验室发现一瓶盛有无色溶液的试剂瓶,其标签已破损,从残余部分只能看出溶质质量分数为10%,具体是什么物质无法辨认。老师告诉他,这瓶溶液可能是氢氧化钠、氯化钠、氢氧化钙或碳酸钠中的一种。
(1)小亮查阅氢氧化钙常温下的溶解度为0.18g后,认为该溶液不可能是氢氧化钙,理由是 。
(2)小亮取少量样品于一只洁净的试管中,向其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后,溶液变为红色,该溶液不可能
是 (填写化学式)。
(3)为了确定该溶液的成分,小亮同学继续进行下列实验,请一起参与,并填写下列实验报告。
[设计实验]方案甲:选择氯化钙溶液来确定该溶液的成份;
方案乙:选择稀盐酸来确定该溶液的成份。
[进行实验]请你从方案甲和方案乙中选择一种方案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 。 |
| 该溶液是碳酸钠溶液。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实验反思]有同学认为还可以用一种常见的碱溶液来确定,那么它是 溶液(填化学式)。
31、请回答下列有关金属元素的问题。
(1)金属铝放置在空气中,表面会生成一层致密的薄膜,使其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原因是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铁制品锈蚀的过程,实际上是铁与空气中氧气、______(填化学式)等发生反应的过程。
(3)铁粉、铝粉、镁粉的混合物4.9g与一定质量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将反应后的混合物充分蒸发水分,得固体混和物19.3g,则反应中生成氢气的质量为______g。
32、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1)对空气的成分:①氧气 ②氮气 ③稀有气体 ④二氧化碳及其它气体和杂质。按体积计算,由多到少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______(填标号)。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①②④③
D.②①④③
(2)下列事实说明空气中含有哪些成分:
①小白鼠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可存活一段时间,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
②酥脆的饼干落置于空气中变软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
③澄清的石灰水在空气中放置,其表面生成一层白膜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
④食品包装袋中充入的防腐气体是______。
(3)从微观角度:用“”表示氮原子,“
”表示氧原子
①用“”可表示的微粒是______〔填名称)。
②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分子数目比。若空气中其他成分忽略不计,下图可表示空气微观模型的是______(填标号)。
(4)从污染角度:
①下列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______(填标号,下同),大雾天气导致呼吸病人增多是因为雾霾会使空气中增加大量的______。
A.二氧化碳B.一氧化碳C.可吸入颗粒物D.二氧化硫
②请你提出一条防治空气污染的合理建议:______。
33、在密闭容器内有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和一种未知物质W,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相关内容如下图所示。
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
物质 | 氧气 | 二氧化碳 | 水蒸气 | W |
反应前质量/g | 50 | 1 | 1 | 23 |
反应后质量/g | 2 | 45 | 28 | x |
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1)X=_____。
(2)一个C物质分子由_____构成。
(3)反应过程中B物质与D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_____。
(4)W的化学式为_____。
34、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它的内容十分丰富。下表是依据元素周期表画出的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我对它进行研究:
(1)原子序数为17的元素的原子容易__________(填“得”或“失”)电子;原子序数为13的元素属于 ___________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
(2)表中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_________(填番号)
A.质子数不同; B.中子数不同
C.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D.电子数不同
(3)元素周期表中每一横行叫一周期,每一竖行叫一族。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
图,则该元素应排在第_______周期________族,它的化学性质和上表的________和________(填元素名称)的化学性质最相似 ,据你所学的知识推测该元素属于____________(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4)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实验证明:在上表同一横行,从左到右,原子失去电子的能力逐渐减弱,得到电子的能力逐渐增强;在同一纵行中,从上到下,原子失去电子的能力逐渐增强,得到电子的能力逐渐减弱。上表中,失去电子能力最强的原子是___________(填原子符号,下同),得到电子能力最强的原子是____________.
35、化学用语是国际通用语言。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地壳里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______;
(2)2个氢分子______;
(3)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______;
(4)3个硝酸根离子______;
(5)标出氯酸钾中氯元素的化合价______。
36、为了减少雾霾对大气的影响,今年冬天,我县响应国家号召要求散煤取暖用户一律使用清洁燃煤,为净化大气做出了贡献,但是雾霾天气依然存在,治理环境污染任重道远。请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1)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燃烧是影响空气质量的罪魁祸首,如其中的杂质硫燃烧时生成____,该气体溶于雨水中会形成___。
(2)在汽车尾气排放口加装“三效催化净化器”,在不消耗其它物质的情况下,可将尾气中的有毒气体一氧化碳、一氧化氮转化为另外两种能参与大气循环的无毒气体____和____。
(3)我县某中学化学兴趣小组为了了解拒马河治理效果,用烧杯、玻璃棒、漏斗等仪器对拒马河涞源段水样进行__(填实验操作),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用__(填物质名称)除去水中的异味;用__(填物质名称)检验是硬水还是软水。
37、比较Ag、Pd、Zn、Mn、Cu五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1)根据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表可知其中Ag、Zn、Cu金属的活动性由强至弱的顺序为______(填元素名称);
(2)通过实验确定Pd、Mn的活动性:
步骤一:通过金属与稀盐酸作用初步判断Pd、Mn的活动性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或化学方程式 |
将Mn片、Pd片分别放入稀盐酸中 | ______ | 活动性:Mn>H>Pd |
步骤二:通过金属与可溶性化合物溶液作用比较Ag、Pd、Cu的活动性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化学方程式和实验结论 |
将Cu片浸入氯化钯(PdCl2)溶液中 | 铜丝表面覆盖一层银白色固体 | 化学方程式:______ |
将Ag片浸入PdCl2溶液中 | 无明显现象 | 实验结论:______ |
结论 | Pd、Cu、Ag金属活动性由强至弱:______ |
(3)若要确切的得出五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还应补充的一个实验是______。
38、下图是实验室模拟工业炼铁的实验装置图。(提示:)
(1)为避免CO污染空气,并回收纯净的CO,图中方框中连接的是装置C、D,导管接口的顺序为:a→______→______→d。
(2)实验前先通入CO一段时间再点燃酒精喷灯的目的是什么?_____
(3)写出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9、自来水消毒过程中常会发生如下化学反应,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可用下图表示:
(1)图乙所示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反应;
(2)上述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有______(填化学式);
(3)D物质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
(4)以图甲为例分析,你能总结出一条结论是_________.
40、每年的6月15日被定为“世界呼吸日”,旨在促进人类关注呼吸健康,倡导保护环境。请根据空气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某些工业生产过程中需要大量氧气,一般采用工业制氧,其方法是____;发生的是____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由此制得的氧气属于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洁净的空气对人类的呼吸非常重要。为了防止空气污染,保护美丽天空,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空气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①加强风能、水能、太阳能的利用②焚烧落叶等垃圾③工业废气处理后再排放④增加绿化面积,植树造林⑤大量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
(3)氧气曾被称为“氧气”,对人类生存有重要作用,但同时也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一些不利,请各举一例进行说明。
①有利的一面_______;②不利的一面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