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时KCl的溶解度是34克。取65克KCl溶液放入甲烧杯中,按如图所示进行操作(整个过程中无溶剂损失)若乙烧杯中溶液恰好饱和,计算可得40℃时KCl的溶解度是
A.20g
B.40g
C.40.5g
D.41g
2、由“丝绸之路”到“一带一路”是一个时空的跨越,它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下列中国发明中不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
A.稻草造纸
B.使用火药
C.蚕丝织布
D.冶炼金属
3、化学家已经开发出多种酯类人工香料,如丁酸甲酯(化学式为C5H10O2)具有苹果香味。有关丁酸甲酯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物质属于混合物
B.该分子中有1个氧分子
C.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
D.该分子在不断运动
4、下列有关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组装仪器
B.检查气密性
C.加热
D.收集氧气
5、下列气体中,有毒的是
A.N2
B.O2
C.CO
D.CO2
6、小明在进行“用胶头滴管吸取适量液体于试管中并进行加热”的实验操作中,以下操作(如图所示)正确的是
A.
B.
C.
D.
7、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A | 中药熬煮后去除其中的药渣 | 纱网过滤 |
B | 比较呼出气体和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 | 伸入燃着的小木条 |
C | 鉴别水和过氧化氢溶液 | 分别加入二氧化锰 |
D | 生活中降低水的硬度 | 煮沸 |
A.A
B.B
C.C
D.D
8、下列物质的名称、化学式、俗称不一致的是
A.碳酸氢钠、NaHCO3、小苏打
B.氧化钙、CaO、生石灰
C.碳酸钙、CaCO3、大理石
D.氢氧化钠、NaOH、火碱
9、下列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滴加液体
B.量筒读数
C.检查气密性
D.取用固体
10、我国“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发现火星地表被赤铁矿覆盖,平均温度约为-56℃,火星大气中含有CO2(二氧化碳体积分数为95.3%)、O2、H2O等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火星上白磷无法自燃
B.人类可以在火星上正常呼吸
C.火星上大气组成与空气相似
D.火星地表不存在固态水
11、“天为棋盘星作子,中国北斗耀太空”,最新一代原子钟—“铷原子钟”被称为北斗卫星的心脏。如图是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非金属元素
B.一个铷离子Rb+有36个电子
C.铷元素和铁元素的本质区别是中子数不同
D.铷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7g
12、“壮族三月三”是广西少数民族传统节日。下列民俗活动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抛绣球
B.蒸五色糯米饭
C.对山歌
D.打铜鼓
13、构建化学基本观念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对化学基本观念的认识正确的是
A.元素观: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B.微粒观:保持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二氧化碳分子
C.守恒观:10g氢气和10g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充分反应生成20g水
D.变化观: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水分子
14、家用燃气中常会加入有恶臭的四氢噻吩(C4H8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四氢噻吩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B.四氢噻吩由4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1个硫原子构成
C.四氢噻吩中碳、氢、硫元素的质量之比为6:1:4
D.四氢噻吩中有4个氢分子
15、下列化学仪器对应的名称书写正确的是
A.试管架
B.长劲漏斗
C.坩锅钳
D.椎形瓶
16、根据如图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所示是四种元素的粒子
B.①所示的粒子是一种阳离子
C.②所示的粒子是一种阳离子
D.④是一种金属元素的原子
17、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检查装置气密性
B.取用块状药品
C.倾倒液体药品
D.加热液体药品
18、在反应中,28g A与一定质量的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88g C。若C、D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22:9,则A与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
A.7:8
B.8:7
C.7:24
D.24:7
19、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之一。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点燃酒精灯
B. 滴加液体
C. 过滤河水
D. 检查装置气密性
20、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方法。下列归纳总结正确的是
A.化学与生活 | B.化学与能源 |
①厨房里可用食醋清除水垢 ②氮气充入食品包装袋中可延长其保质期 ③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后排放 | ①乙醇属于不可再生资源 ②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属于新能源 ③理想的制氢方法是利用太阳能分解水 |
C.化学与环境 | D.化学与安全 |
①空气质量级别越高,空气质量状况越差 ②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有害气体包括二氧 化硫、一氧化氮、二氧化碳等 | ①实验时碰倒酒精灯着火,立即用水浇灭 ②冬天用煤炉取暖时,一定要保证室内通风 |
A.A
B.B
C.C
D.D
21、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古代丝绸之路推动了科学技术的交互传播,下列古代生产工艺中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
A.雕刻玉石
B.绢丝刺绣
C.烧制瓷器
D.活字印刷
22、再生水是指废水经处理后达到一定指标的水,其生产工序中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
A.沉降
B.吸附
C.消毒
D.过滤
23、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3g某物质完全溶于水形成100g溶液,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是3%
B.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C.向40g20%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80g5%的氯化钠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变为10%
D.稀释一瓶浓硫酸的过程包括:计算、称量、量取、混匀和装瓶贴标签
24、请结合图示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中“—”表示相连的物质可以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可以转化成另一种物质
A.反应①的现象为:产生氢气,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
B.转化②可以通过与反应实现,属于置换反应
C.能实现转化③的金属,也一定能和稀硫酸反应
D.反应④只能通过铁和稀盐酸反应实现转化
25、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A | 鉴别CH4和H2 | 观察气体颜色 |
B | 除去CO2中的CO | 点燃混合气体 |
C | 除去N2中的O2 | 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
D | 鉴别O2和CO2 | 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
A.A
B.B
C.C
D.D
26、图像能直观表达各种变化关系,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下列对有关图像的描述正确的是
A.①表示向一定量的溶液中加水
B.②表示一定的温度时,向饱和溶液中加入
固体并搅拌
C.③表示电解水
D.④表示加热分解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混合物
27、(5分)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下图是一定条件下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
根据以上微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C、D四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填字母)。
(2)计算48gA中碳元素的质量 g。
(3)若有n个A分子参加反应,则生成物中的碳原子总数为 个。
(4)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8、2020 年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肆虐全球,我国在抗击疫情方面充分体现了大国担当,通过全国人民共同努力有效控制住了疫情的发展。
(1)疫情期间,某食品公司向医院捐赠了一批“即热米饭”,该“即热米饭”用生石灰和水的反应作为热源,请写出化学方程式_____。
(2)在日常生活中要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勤洗手能有效保护自己,减少病毒和 细菌的入侵,下列可用于手部消毒的物质为_____。
A 浓硫酸B 酒精C 洁厕灵D 84 消毒液
(3)为了防止病毒传染,我们到人流密集的地方要戴口罩,使用较普遍的是一次 性医用口罩(由非织造布、熔喷布过滤层、鼻夹、携带组成),它对颗粒物、病毒、细菌起一定的_____(填“过滤”或“吸附”)作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29、地球是我们的家园。如图,请回答。
(1)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①按体积分数计算,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______。
②臭氧(O3)主要分布在距地面10~50km的高空,它能吸收大部分紫外线,保护地球生物。臭氧属于______(填标号)。
A混合物
B单质
C氧化物
D.化合物
③请写出氧气的用途______(写1种)。
(2)地壳中含多种元素,按质量分数计算,由多到少的顺序是氧、硅、铝、铁……
①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______。
②二氧化硅(SiO2)是沙子的主要成分。在SiO2中,硅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
③氧化铁中,铁元素显+3价。请写出氧化铁的化学式为______。
④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请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
⑤地球内核含有铁。“Fe”表示多种信息,如表示铁元素、铁单质,还能表示______。
30、写出下列元素名称或符号:
(1)Ca________;
(2)氯________;
(3)锌_______。
31、化学与科技、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请你利用所学化学知识填写下列空格。
①老年人缺____(元素符号)会发生骨质疏松,易骨折;
②活性炭能除去家庭装修中产生的有害气体,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____性;
③日常生活中用____方法将硬水软化;
④我国首艘国产航母也是我国的第二艘航母—山东舰,2019年12月17日正式入列。舰体在高盐的海水中易生锈,原因是海水中所含的___ (化学式)物质存在时会加速铁的锈蚀;
⑤由于锰钢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硬度____(填小或大),可用于制作高速铁路钢轨;
⑥加了洗涤剂的水能除去衣服上的油污,是利用了洗涤剂的____作用;
⑦生石灰可用作食品干燥剂的原理是_____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⑧碘酒可用于伤口消毒,其中溶剂的名称是_____。
32、在一定温度下,将30g、40g、50g、60g、70g的硝酸钾固体分别加入到50g水中,其五次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实验次数 | 1 | 2 | 3 | 4 | 5 |
加入KNO3的质量(g) | 30 | 40 | 50 | 60 | 70 |
所得KNO3溶液的质量(g) | 80 | 90 | 100 | 105 |
|
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第_____次起得到的KNO3溶液为饱和溶液。
(2)该温度下,KNO3的溶解度为_____g。
(3)请你推测第5次实验所得溶液质量是_____g。
(4)要使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在不改变溶液质量的前提下变为饱和溶液可以采用的方法是_____。
33、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元素符号或名称。
氢______;碳______;氧______;Fe______;Cu______;Au______。
(2)请根据提供的仪器,回答下列问题:
①用于收集或储存少量气体的仪器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
②加热时需垫上石棉网的仪器是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③用作较多量固体和液体反应的容器是______(填仪器名称);
④做“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夹持木炭的仪器是_________(填仪器名称)。
34、化学方程式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必须熟练掌握。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
(2)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备氧气_____;
(3)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_____;
(4)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_____;
(5)镁和稀硫酸反应_____。
35、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1)写出乙中氮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_。
(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6、按要求用化学用语完成下列填空
①构成氯化钠的微粒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②氦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2个氮原子构成分子______________;
④氧化铜中铜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___________;
⑤饼干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会反潮,证明空气中含有_________。
37、用来测定空气成分的方法很多,图1所示的是小明用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测定方法。实验过程是:
第一步:将集气瓶容积划分为五等份,并做好标记。
第二步: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伸入集气瓶中并把塞子塞紧。
第三步: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发现集气瓶内的水面_________,集气瓶内余下的气体主要是________。其性质是_______________
请问:①红磷燃烧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该实验可得出关于空气成分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
③实验完毕,若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不到总容积的1/5,请分析可能的两种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上面的实验同时证明了氮气的一些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请各写一点。________;________。
⑤某同学对实验进行反思后,提出了改进方法(如图2所示 ),你认为改进后的优点是:_______ 。
38、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仪器的名称:①______,②______。
(2)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时,应选用______(填序号)做气体发生装置。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
(3)用收集得到的氧气做硫在氧气里燃烧的实验(见图1),集气瓶里预先留少量水,如何使集气瓶里预先留有少量水的操作是______。
(4)图2是某气体的实验室制取装置,请据此推断该气体的性质:______。
(5)使用装置A、F(装满水)、G可以制取氧气并测量其体积,则接口的顺序为(填a、b、c、d):a→______。若收集气体前,F装置内并未装满水,对测量生成的O2体积是否有影响?______(选填“有”或“没有”)。
39、请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___________。
(2)我国的青铜文化历史悠久。西汉时期的湿法炼铜工艺就是利用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制取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40、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1)用生石灰吸收空气中的水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氧气生成的分解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氢氧化镁中和胃液中过多的胃酸(含盐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