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下事实对应的解释正确的是
序号 | 事实 | 解释 |
A | 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鼓起来 | 气体分子体积变大 |
B | 液体和固体物质不易被压缩 | 在固体和液体中,微粒之间空隙比较小 |
C | 用凉开水养鱼可鱼很快就死了 | 开水中含有的氧原子很少 |
D | 壶水烧开后,壶盖被项开 | 水分子运动速度快、撞开壶盖 |
A.A
B.B
C.C
D.D
2、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展现了化学课程对学生发展的重要价值。下列有关认识不正确的是
A.化学观念:构成氯化钠的微粒是氯化钠分子
B.科学思维:当燃气灶火焰呈黄色时,可以调大进风口
C.科学探究与实践:利用生石灰与水反应制作自热小火锅
D.科学态度与责任:实验室用剩的药品,要放入指定容器中
3、诗词凝聚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下列诗词中蕴含化学变化的是
A.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B.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C.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D.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4、下列有关生活常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纯净水中不含任何化学物质
B.“白色污染”是指白色物质造成的污染
C.废电池应该集中回收处理
D.“绿色食品”是指颜色一定为绿色的食品
5、阿奇霉素(化学式为C38H72N2O12)是一种可用于治疗“支原体肺炎”的抗菌药物,下列关于阿奇霉素说法正确的是
A.含有一个氮气分子
B.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C.它由四种元素组成
D.属于氧化物
6、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操作 |
A | 鉴别甲烷和氢气 | 点燃,分别在火焰上上方罩干冷烧杯 |
B | 区分空气、氧气、二氧化碳气体 | 将燃着的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 |
C | 除去二氧化碳中少量一氧化碳气体 | 将混合气体在空气中点燃 |
D | 区分木炭粉和二氧化锰粉末 | 观察颜色 |
A.A
B.B
C.C
D.D
7、在盛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进行蜡烛燃烧实验。经测定,燃烧至熄灭过程中,容器内O2和CO含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通过分析该图可推理出的结论是
A.蜡烛由碳、氢元素组成
B.蜡烛熄灭时,容器内氧气耗尽
C.曲线①表示CO含量的变化
D.蜡烛发生了不完全燃烧
8、误差分析是定量实验的重要内容。下列误差分析错误的是
A.电解水实验中因加入少量硫酸钠,导致收集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大于2:1
B.用托盘天平称量5.1g食盐时(1g以下用游码),砝码和物品放置颠倒,导致称量结果偏小
C.用量筒量取10mL水,仰视读数,导致量取水的体积偏大
D.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弹簧夹,导致测量结果偏小
9、下列区别物质的方法不可行的是
A.用闻气味的方法区分酒精和水
B.用稀盐酸鉴别黄金和黄铜
C.用燃着的木条区别N2和CO2
D.用燃烧的方法区分羊毛与棉花
10、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先”与“后”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用托盘天平称取15g高锰酸钾固体时,先放药品,后放砝码
B.制取气体时,先装药品,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排水法收集气体前,先把导管伸入集气瓶,再点燃酒精灯
D.排水法收集氧气后,先撒离导管,后熄灭酒精灯
11、图像能直观地体现出化学变化中的各种变化关系。下列能正确表示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密闭容器中燃烧一定量的红磷
B.在密闭容器中加热一定量的氧化汞
C.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D.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制取氧气
12、“归纳与比较”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有关CO和CO2的知识归纳不正确的是
A.组成:1个二氧化碳分子比1个一氧化碳分子多1个氧原子
B.性质: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都能溶于水,都能燃烧等
C.用途:CO2可用于光合作用等;CO可用作冶炼金属等
D.危害:CO2过多,会造成“温室效应”;CO是空气污染物之一
13、根据你所做过的家庭小实验。如果把家庭中的①面粉、②白糖、③植物油、④食盐、⑤白酒、⑥牛奶分别加入适量的水中充分搅拌,能够得到溶液的是
A.②④⑤
B.①③⑥
C.②③⑤⑥
D.全部
14、“类推”是学习化学过程中常用的思维方法。现有以下类推结果,其中正确的是
A.分解反应有多种物质生成,所以有多种物质生成的一定是分解反应
B.由一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所以含不同种分子的物质一定是混合物
C.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所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D.溶液中有晶体析出,其溶质质量减小,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15、下列实验现象符合事实的是
A.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B.将铁片放入稀盐酸中,溶液逐渐由无色变为蓝色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黑色固体
D.酒精燃烧,在火焰上方罩一只冷而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出现水雾
16、下列化学用语表述正确的是
A.O2中的“2”表示两个氧原子
B.中的“2”表示一个硫酸根离子带两个单位负电荷
C.2H中的“2”表示两个氢气分子
D.中“2”表示铜原子的化合价为+2
17、某冶炼厂处理尾气时有下列转化。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转化①是化合反应
B.该处理能减少硝酸型酸雨的形成
C.整个转化中,甲与丙的分子个数之比为2:3
D.转化过程中N的化合价有三种
18、下列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正确的是
A.硫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红磷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
C.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19、某学生在称量13.6g氯化钠时,发现天平往左偏,此时他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A.减少砝码
B.增加砝码
C.减少药品
D.增加药品
20、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只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碳素墨水用于书写档案
B.木炭用作燃料
C.石墨用于制铅笔芯
D.稀有气体用作焊接保护气
21、如图,有关燃烧的条件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要达到着火点
B.热水的作用只是提供热量
C.烧杯上盖铜片是防止氧气进入水中
D.红磷燃烧与白磷燃烧产物不同
22、下到分类正确的是
选项 | 归类 | 内容 |
A | 金属材料 | 锌粒、黄铜、不锈钢 |
B | 可燃气体 | 氢气、氧气、天然气 |
C | 常见溶液 | 白酒、液氮、食盐水 |
D | 黑色固体 | 氧化铜、氧化镁、二氧化锰 |
A.A
B.B
C.C
D.D
23、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其物理性质决定的是
A.用稀盐酸除铁锈
B.用生石灰作干燥剂
C.用石墨做电极
D.用氢氧化铝治疗胃酸过多
24、以CO2和H2为原料合成C2H4是综合利用二氧化碳、实现“碳中和”的研究热点。相关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关于该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11:1
B.生成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2
C.反应物和生成物共涉及3种化合物
D.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都不变
25、连花清瘟在抗击新冠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有效成分为甘草酮(C22H22O6)。下列对甘草酮描述正确的是
A.一个甘草酮分子由22个碳原子、11个氢分子、6个氧原子构成
B.甘草酮不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C.甘草酮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是1:1
D.甘草酮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26、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B.
C.
D.
27、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
(1)下列成语能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的是______(填序号)。
a.钻木取火 b.煽风点火 c.火上浇油
(2)《墨经》中记载了“立窑烧烟法”制墨。将松木置于炉膛中燃烧,瓮中收集的烟可用于制墨。“立窑烧烟法”利用了松木的______(填“完全”或“不完全”)燃烧。
(3)扑灭森林火灾时,通常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其灭火原理是______。
28、用化学符号表示
(1)2个氢氧根离子__________;
(2)温度计中填充的液体金属________;
(3)某氮的氧化物中氮元素化合价为+1价,该氧化物是_____;
(4)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为_______;
(5)+3价的铝元素_____;
(6)2个铁离子______。
29、如图以稀盐酸为例的反应关系体现了酸的化学性质,其中X与图中所给物质的类别不同.结合此图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①中石蕊溶液变为____色;
(2)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3)若X溶液既能跟稀盐酸反应,又能跟Ca(OH)2反应,则X可能是(BaCl2、CuSO4、Na2CO3)中的_____.
30、用元素符号、离子符号、化学式等化学用语填空。
(1)标出氯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
(2)硫酸铜溶液中含有的阴离子_______。
(3)保持氦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___________。
(4)高铁酸钠由Na+和构成,则高铁酸钠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31、如图所示的实验回答问题。
验证人体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比空气中高时,除了要控制两种气体样品的体积相同外,还要控制_____相同;实验现象是_____。
32、人类的生活离不开化学。
①煤、______、天然气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化石燃料。煤燃烧生成的CO2、SO2、CO等气体中,引起“酸雨”的主要物质是______,能与血红蛋白结合,造成人体中毒的物质是_____。
②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其原理是_________。
③氧化钙是常见的食品干燥剂,其吸水过程属于_______(选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④自来水生产过程中通常用氯气杀菌消毒,氯气与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其中X的化学式是_____,HC1O中C1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1molHCIO中约含__________个O原子(用科学计数法表示)。
33、根据下列粒子的结构示意图,用字母序号填空:
表示同种元素的粒子是_______________;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________________;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子是________________。
34、在实验室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气体,请回答有关问题.
(1)用该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所用的药品是 验满的方法是 ;由此实验过程可知二氧化碳的性质是(写一条) .
(2)用该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实验结束后从反应剩余物中分离出固体的方法是 、烘干;
(3)CuSO4溶液能促进过氧化氢分解,为证明是CuSO4溶液中的Cu2+对过氧化氢的分解起催化作用,应进行的实验操作是 .
35、(6分)选择相应的字母填空:
A汞 B.氧气 C.氢气 D.镁 E.氖气 F.一氧化碳
1.在军事上可用来制造照明弹的是
2.通电时能发出有色光的是
3.用于气焊的气体
4.温度计内填充的金属
5.空气污染物之一
6.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气体
36、从①青铜、②武德合金、③活性炭、④甲烷、⑤一氧化碳中,选择适当的物质的序号填空。
(1)可用于消除水中异味的是_______。
(2)可用作家庭电路保险丝是_______。
(3)与煤矿发生爆炸有关的主要物质是_______。
37、请根据下面常用化学实验装置回答以下问题。
(1)写出仪器①的名称___________。
(2)实验室选用B装置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
(3)若用F装置收集氧气,当___________时开始收集,收集完氧气后用玻璃片___________(填“磨砂”或“光滑”)一面盖住集气瓶口,___________(填“正放”或“倒放”)在桌面上。
(4)上图G装置在化学中有“万能瓶”的美称。若用G装置通过排空气的方法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
38、如图是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气体的常见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中仪器标号①、②的名称是______、______。
(2)实验室利用C、E组合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装置C与B相比优点是______。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要收集一瓶氧气用于铁丝的燃烧最好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__(填序号)。请写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若用装置D收集氧气后发现氧气不纯可能的原因是______(写一条即可)。
(5)G装置用途广泛,要将储存在G中的氧气排出,水应从______(填“a”或“b”)口进入。若用G装置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则判断氧气已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若用G装置测量收集到的气体体积,还需要用到的测量仪器是______ ,且该测量仪器需连在______口一边(填“a”或“b”)。
(6)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实验过程大致可分为以下六步操作,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
①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
②熄灭酒精灯
③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④将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装入试管里,用带有导管的塞子塞紧,并将它固定在铁架台上
⑤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⑥将导管从水槽里取出
⑦连接仪器
39、对照氧气的性质和用途,可发现物质的性质和用途之间有什么关系?
40、2017年5月18日至22日,第五届中国国际矿物宝石博览会在郴州成功举行。这场博览会以“神奇的矿晶,多彩的萤石”为主题。萤石的主要成分是CaF2,试计算:
(1)CaF2中钙元素和氟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
(2)CaF2中氟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结果精确到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