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对安全及事故处理方法错误的是
A.发生火灾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下身子沿墙壁跑出火灾区
B.档案资料起火,立即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C.发生煤气中毒,立即将中毒人员移到通风的地方救治
D.进入久未开启的地窖,要做灯火实验
2、现代科学发现了H3、C60、C90、C240、N5、N60等,据此做出的推测有:(1)同一种元素可以形成多种单质,(2)单质中存在复杂的分子结构,(3)单质的研究会有更多的发现,(4)单质的利用前景广阔,(5)同种元素形成的单质之间存在更多的相互转化。其中合理的是
A.(1)(2)
B.(3)(4)
C.(2)(5)
D.(1)(2)(3)(4)(5)
3、绿茶中的单宁酸具有抑制血压上升、清热解毒、抗癌等功效,其化学式为C76H52O4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个单宁酸分子中含26个氢分子
B.单宁酸分子中碳、氢、氧原子质量比为38:26:23
C.单宁酸中氢元素质量分数最小
D.单宁酸由76个碳原子、52个氢原子和46个氧原子构成
4、将二氧化碳通入到紫色石蕊溶液中,然后再加热,溶液颜色的变化为
A.红色-紫色-红色
B.红色-紫色-无色
C.紫色-红色-无色
D.紫色-红色-紫色
5、崇尚科学,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下列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作出了卓越贡献的科学家是
A.张青莲
B.袁隆平
C.拉瓦锡
D.门捷列夫
6、北京大学团队研发了一种光催化剂,可实现在光照条件下合成过氧化氢,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4
B.18g乙中氢元素质量为2g
C.参与反应的甲和乙质量比为16:9
D.该方法具有原料易得的优点
7、下到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 物质 | 目的 | 主要实验操作 |
A | CO、CH4 | 鉴别 | 点燃,在火焰上方罩干冷的烧杯,观察现象 |
B | KCl固体中混有KClO3 | 除杂 | 加入一定量MnO2,加热至质量不再减少 |
C | H2中是否混有CO气体 | 检验 | 通入灼热的CuO,观察规象 |
D | NaCl和CaCl2固体混合物 | 分离 | 加水溶解、过滤、蒸发、洗涤、干燥 |
A.A
B.B
C.C
D.D
8、取6000L氧气在加压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对该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分子在不断运动
B.分子间间隔减小
C.分子个数减少
D.分子的体积变小
9、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则温度越高,氧气的溶解度越小
B.酸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则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物质一定是酸
C.活泼金属能与酸反应放出气体,则与酸反应放出气体的一定是活泼金属
D.有机物中含有碳元素,则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都是有机物
10、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错误的是
A.进入加油站,禁止使用手机
B.贵重图书资料着火,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
C.“钻木取火”是通过摩擦生热,提高木材的着火点
D.面粉加工厂、纺织厂、煤矿矿井内要严禁烟火
11、乙醇()俗称酒精,可以做酒精灯、内燃机等的燃料。下列有关乙醇的说法正确的是
A.乙醇由9个原子组成
B.乙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6g
C.乙醇中碳、氢、氧元素质量比为12:3:8
D.乙醇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22.2%
12、“南水北调”为解决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作出了突出贡献。“南水”净化过程中,用于除去难溶性杂质的操作是
A.沉淀
B.过滤
C.消毒
D.煮沸
13、2023年我国自主研制的大型灭火、水上救援水陆两栖飞机“鲲龙”已成功首飞,制造该飞机使用了铝锂合金、钢等多种合金。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合金中一定只含金属元素
B.铝锂合金的硬度比纯铝小
C.铝锂合金的熔点比纯铝更高
D.铝锂合金中的铝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14、金属及其合金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生活中合金比纯金属应用更广泛
B.合金中一定只含金属元素
C.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不同点在于钢的含碳量高于生铁
D.铝易氧化,因此抗腐蚀性能较差
15、请根据自然界中碳一氧循环示意图,通过图中信息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大量燃烧煤和石油等燃料可能破坏生物圈中的碳一氧平衡
B.氧气只有通过燃烧才能参与碳循环
C.每个人都在参与自然界中的碳一氧循环
D.碳、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相对稳定
16、根据如图所示信息判断,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镁是金属元素
B.镁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4.31g
C.②对应的粒子在反应中易得到电子
D.①②对应的元素可组成MgO
17、下列关于衣、食、住、行的成语可能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量体裁衣
B.庖丁解牛
C.风餐露宿
D.赴汤蹈火
18、2003年10月15日,我国发射的神舟五号首次载人飞行,宇航员杨利伟成功地环绕地球飞行十四圈。在航天器中把转化成
的一种反应为
,其中X的化学式是
A.
B.
C.
D.
19、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一类化学反应。下列说法或行为你认为正确的是
A.电器在使用时着火,立即用水扑灭
B.发生高楼火灾时,乘坐电梯离开火场
C.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就能够燃烧
D.少量酒精在桌面上燃烧,用湿布扑盖
20、甲醇(CH3OH)制氢具有工艺简单、节能环保等优点。其中一种转化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生成3个分子
B.属于分解反应
C.生成物乙、丙分子个数比为1:1
D.催化剂不断减少
21、实验在化学教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A.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红
B.把银条放入硝酸铜溶液中,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
C.用木炭还原氧化铜时,能观察到试管中黑色固体变红
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产生一种黑色固体
22、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 A | B | C | D |
实验 设计 | ||||
实验 目的 | 探究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 |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 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速率的影响 | 检查装置气密性 |
A.A
B.B
C.C
D.D
23、决定元素种类的是
A.质子数
B.电子数
C.中子数
D.最外层电子数
24、某有机物在空气中完全燃烧,测得生成物中二氧化碳、水蒸气、二氧化硫,下列对该有机物的推断正确的是
A.只含有碳、氢元素
B.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
C.一定含有碳、氢、硫元素
D.一定含有碳、氢、氧、硫元素
25、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 B | C | D |
实验 设计 |
|
|
| |
目的 | 比较吸入和呼出气体中CO2含量 | 探究二氧化锰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 证明温度对分子速率的影响 | 证明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含量有关 |
A.A
B.B
C.C
D.D
26、下图是实验室模拟工业炼铁的装置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通入的CO要先验纯
B.实验开始时,应先通CO,再点燃酒精喷灯
C.应把尾气通入水中,以除去尾气中的CO
D.实验中,B处红棕色粉末变黑,C处变浑浊
27、实验中,若不小心将酒精灯碰翻在桌上,桌上酒落的酒精燃烧起来,最简捷有效的扑灭方法是 。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液体体积一般不超过试管容积的 。
28、用铜丝编制成一个铜网,将铜网放在蜡烛火焰的上半部位置,烛焰被切断,铜网上方火焰熄灭,下方继续燃烧,其原因是_______。
29、收集一些衣料的纤维,分别贴在下表第2行中。取一部分做燃烧实验,将实验现象填在第3行中。结合实验现象并查阅有关资料,说明初步鉴别各种纤维的简单方法及现象。
纤维的种类 | 棉纤维 | 羊毛纤维 | 合成纤维(如涤纶,锦纶等) |
制品 | _____ | _____ | _____ |
燃烧现象 | _____ | _____ | _____ |
30、写出下列化学用语或数字表示的意义。
(1)写化学用语:
①碳酸钾______; ②氯化亚铁______;③两个铵根离子______;④氧化钠中钠元素的化合价______。
(2)写出下列数字的意义:
①3K表示______。
②2O2中左边的2表示______;右下角的2表示______。
③中2表示______。
④中+3表示______。
31、(1)用化学用语表示:
①稀硫酸能导电的原因是因为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H+和_______。
②2个氮气分子_______。
③铝比铁活泼,但铝箔比铁钉耐腐蚀,是因为_______(用方程式表示)。
(2)选取相应物质填空:
①硬铝、不锈钢是常见的金属材料。它们属于_______(填“合金”或“纯金属”)。
②高层建筑的避雷装置,这主要是利用了金属材料的_______(填序号)。
A 密度大 B 导电性 C 导热性 D 熔点高
③下列常见物质与水混合,能形成溶液的是_______。
A 蔗糖 B 面粉 C 白酒 D 花生油
32、如图:向大烧杯中倒入二氧化碳气体:
观察到的现象是___;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有:①______、②_____。
33、(5分)食醋中含有醋酸(CH3COOH)。它由 几种元素组成,每个分子共含有 个原子,其相对分子质量是 ,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60g醋酸中含碳元素的质量是 g。
34、用化学符号表示
(1)五个钠原子________:;
(2)一个钙离子________: ;
(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_______________
35、用化学符号表示:
(1)铁元素:_________________。
(2)酒精:_____________。
(3)碳酸根离子:_____________。
(4)三个五氧化二磷分子:_____________。
36、如图是有关氧气化学性质的部分知识网络图(反应条件已略去),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①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在做该实验时,要预先在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放少量水,其作用是________。
(2)检验反应②中有二氧化碳生成的方法是________酒精灯燃烧时,火焰的________温度最高。
(3)X 的化学名称为________。
37、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用A图所示装置进行电解水实验,可证明水是由______组成(填写化学符号)。
(2)用B图所示装置净化黄泥水时,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
(3)在C图所示的实验中,细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图③中的现象: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______色固体。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________。图③中集气瓶底放少量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
(4)在D图所示的实验中,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_________。木炭在图⑤中燃烧与在图④中燃烧程度________(选填“不同”或“相同”)。图⑥的实验目的是______。
(5)根据上述细铁丝和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你能归纳出物质燃烧的剧烈程度与________有关。与燃烧一样,任何化学反应都需要在一定条件下进行。请举出一个生活中控制化学反应速率的具体实例:_______。
38、实验室部分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提示:装置C的多孔隔板,可以放置颗粒大小比孔径大的固体)
(1)B装置中从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装入液体药品。
(2)检查B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先堵住导管口,再向a中加水至形成一段水柱,静置,若观察到___________,说明气密性良好。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选取D为收集装置,当看见___________。则已收集满。
(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装置C优点是:___________。
(5)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研究中,进行了如下实验:
I、若要研究盐酸浓度大小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可选择实验甲与___________(填实验编号)对照。
Ⅱ、除盐酸的浓度外,本实验研究的另一个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是___________。
药品 | 实验编号 | |||
甲 | 乙 | 丙 | 丁 | |
大理石 | Mg,块状 | Mg,块状 | Mg,粉末状 | Mg,粉末状 |
盐酸(过量) | wg,稀盐酸 | wg,浓盐酸 | wg,稀盐酸 | wg,浓盐酸 |
39、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按要求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4个氮原子_________;②钙离子_________;③氢氧根离子_________.
40、从分子的角度分析并解释下列问题:
(1)往10mL酒精中加人10mL水,充分混合后液体的总体积小于20mL______
(2)香水、汽油为什么要密闭保存?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