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上)九江八年级质量检测化学

一、选择题(共26题,共 130分)

1、下列做法安全可行的是

A.电器着火,用水浇灭

B.档案资料着火,用液态二氧化碳扑灭

C.在加油站拨打或接听移动电话

D.高楼发生火灾,乘电梯逃生

2、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和人类的健康密切相关。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污水处理至无色无味即可直接排放

B.将自来水蒸馏净化后饮用更佳

C.明矾可吸附水中可溶性的钙镁离子

D.活性炭可以除去水中可溶性色素与异味

3、下列四个图象反映对应变化关系正确的是

A.   一定量的镁在过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

B.   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

C.   等质量的碳酸钙与足量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反应

D.   电解水实验中,生成的氢气和氧气之间的质量关系

4、根据下列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是

A.探究燃烧的条件之一:可燃物温度要达到着火点

B.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快慢的影响

C. 探 究 CO2能 否与水发生反应

D.测定空气中O2的含量

A.A

B.B

C.C

D.D

5、过碳酸钠(Na2CO4)是一种常见的漂白剂,其水溶液显碱性,能和盐酸发生下列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为CO,可作燃料

B.该反应可用于制氧气

C.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D.过碳酸钠水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蓝

6、元素X、Y可组成两种化合物A和B,在A中X的质量分数为50%,在B中X的质量分数为40%,已知A的化学式为XY2,则B的化学式为(  )

A.XY

B.X2Y

C.XY3

D.X3Y

7、图1是某潜水艇紧急供氧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产氧药块主要成分是氯酸钠(NaClO3),氯酸钠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钠和氧气,同时发生副反应产生少量有毒的氯气。ng氯酸钠分解过程中各物质质量变化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试剂X用于吸收氯气

B.供氧设备减少的质量等于排出的气体的质量

C.若不考虑副反应,则b:c=32:39

D.若不考虑副反应,则a+d=b+c

8、能引起酸雨的物质是

A.氦气

B.二氧化碳

C.二氧化硫

D.氢气

9、将燃着的蜡烛放入盛有一定体积空气的密闭容器内燃烧至熄灭过程中,用传感器测得密闭容器中O2和CO的含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通过分析图像得出的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a点时容器内氮气体积分数为82%

B.容器内物质总质量:a点>b点

C.蜡烛由碳、氧元素组成

D.物质燃烧时氧气必须达到一定浓度

10、石墨烯由石墨制成,科学家用石墨烯膜制成“筛子”。当海水流过该膜时,钠离子和氯离子被水分子包裹而不能通过,独立的水分子却能通过(如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石墨烯与C60的结构相同

B.石墨烯常温下可还原氧化铜

C.“筛掉”氯化钠的过程类似于吸附操作

D.上述过程可应用于海水淡化

11、下图是CO与CuO反应的实验装置,下列关于该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①玻璃管中黑色固体变成了红色

②CO发生了还原反应

③玻璃管中发生的反应为化合反应

④既有效地防止了CO对空气的污染,又充分利用了能源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12、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中Ca为+2价、O为-2价,则的化合价是

A.-2

B.-1

C.+2

D.+1

13、在农业上,常用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选种,下图是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的部分操作,其中操作正确的是

A.取氯化钠固体

B.称量氯化钠

C.量取水

D.搅拌溶解

14、下列关于物质用途的说法错误的是

A.氧气可作燃料

B.二氧化碳可作灭火剂

C.稀硫酸可用于除铁锈

D.熟石灰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15、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

B.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红热,放出大量的热

C.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D.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16、电视节目《中国诗词大会》显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下列古诗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B.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C.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D.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17、一同学误将少量高锰酸钾当成二氧化锰加入氯酸钾中进行加热制取氧气,其中部分物质质量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过程说法正确的是

A.b代表高锰酸钾

B.c曲线代表氧气

C.t3时刻,剩余固体物质有四种

D.t3时刻,生成氧气的质量达到最大值

18、钒被誉为“合金中的维生素”,钒元素的部分信息如下图。下列有关钒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非金属元素

B.原子序数为23

C.原子的质量为50.94

D.V2+离子的核外有23个电子

19、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团队设计构筑了黑磷负载的金单原子催化剂(Au1/BP),实现了甲烷在温和条件下高选择性氧化制甲醇。下图为甲烷制甲醇的微观反应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甲醇中氢的质量分数最大

B.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C.参加反应的反应物分子个数比为1:1

D.水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都没有改变

20、室温时,测得四种溶液的pH,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A.pH=14

B.pH=1

C.pH=7

D.pH=10

21、常温下甲烧杯中有氯化钠饱和溶液200克,分别转移出50克到乙、丙、丁三个烧杯中(如图),然后再向丙烧杯中加入5克水搅拌,向丁烧杯中加入5克NaCl搅拌。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乙、丁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B.乙中氯化钠的溶解度比丙中的大

C.丙中溶液变为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

D.丙、丁溶液中所含溶质质量相等

22、甲酸(HCOOH)具有清洁制氢的巨大潜力,其分解制氢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氢原子的个数发生改变

B.乙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分数相等

C.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发生改变

D.该反应中生成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1:1

23、对待科学实验应该有正确的科学态度,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A.进行实验之前,要分析实验任务,设计好实验方案

B.当个人的实验结论与书上的权威结论不一致时,应相信权威

C.当个人获得与多数人不同的结果时,忽略个人结果,跟从大多数人

D.当个人观点与大多数人的观点不一致时,应三缄其口

24、我国科研人员攻克催化研究中的世界性难题——甲烷的选择性氧化,其微观反应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虛线框内应补充的是“

B.参加反应的甲、乙的分子个数比为1:1

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再分

D.该反应与甲烷燃烧相比,条件不同产物不同

25、鸡蛋壳主要成分为碳酸钙,化学兴趣小组对鸡蛋壳进行了实验探究,具体实验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实验1中,打开分液漏斗,滴加盐酸,一段时间后,澄清石灰水会变浑浊

B.实验2中,温度计会显示溶液的温度升高

C.实验2中显示的操作都是规范的

D.实验2中左右两边发生的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分别是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

26、加碘盐是指添加少量KIO3的食盐,KIO3中I的化合价是

A.+1

B.+3

C.+5

D.+7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7、H2O2可作增氧剂。常温下,用4% H2O2溶液进行实验,研究pHH2O2分解所得溶液中溶氧量的影响,测定结果如图。

1)写出一定条件下,双氧水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在研究范围内,溶氧量的最大值为________

3)本题研究pHH2O2分解所得溶液中溶氧量的影响,请认真读题,你觉得影响因素还可能有_______

28、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请结合生活填空。

(1)大米中含有的糖类物质主要是_______(填名称);

(2)用洗洁精除去油污,是由于洗洁精对油污有_______作用;

(3)用铁制作炊具是利用其良好的延展性和_______性。

(4)区分羊毛线和棉纱线的方法是灼烧,羊毛线燃烧时能闻到_______

29、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的主要操作流程如图:

1)操作X的名称是_____,该操作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_____

2)明矾[KAlSO42·12H2O]能作絮凝剂,是因为明矾溶于水后生成具有吸附作用的胶状物氢氧化铝。其中氢氧化铝的化学式为_____

3)生活中常用_____来检验水样是硬水还是软水;

4)近几年,常用环保高效的新型消毒剂ClxOy(相对分子质量67.5)进行消毒。该物质中,氯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1:64,则该消毒剂的化学式为_____

30、在空气中加热铁丝,铁丝发生______现象,不能燃烧。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______色火焰。

31、请将氧气、氮气、氢气、二氧化硫四种气体的填入下列横线上:

(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______ ;(2)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是____  ;

(3)最轻的且具有可燃性的是______  ;(4)大量排放会污染空气的是 ______

32、(4分硫酸是化工生产中的一种重要的酸,工业上通常用黄铁矿(主要成分FeS2为原料生产硫酸,简要的工艺流如下图所示:

(1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填序号

A.将黄铁矿粉碎的目的是增大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

B.在原料质量一定的条件下,使用催化剂能提高S03的产量

C.生产过程中向空气里排放的大量S02、S03可能会引发酸雨

D.排出的矿渣可用做工业炼铁的原料

(2上述流程中,涉及到FeS2、S02、S03等多种含硫元素的物质,其中所含硫元素的化合价最高为____价。

(3上述流程中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4通常市售浓硫酸的质量分数为98.3%,在化学实验中,我们往往要根据实际需要稀释浓硫酸,请写出实验室稀释浓硫酸的具体操作步骤____

 

33、古籍《天工开物》就有“煤饼烧石成灰”的记载。“烧石成灰”指高温条件下碳酸钙转化为生石灰。

(1)若煤的主要成分是碳,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

(2)写出“烧石成灰”过程中发生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

(3)上述(1)(2)过程中,能量的转化过程是________(用序号按顺序填)。

A.化学能→内能(热能)       B.内能(热能)→化学能

(4)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可得到许多有用的物质,通过煤的综合利用可获得多种产品,有很多用途,其中焦炭广泛应用于炼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煤加工成焦炭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B.人类只能通过燃料的燃烧获取能量

C.煤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是污染空气的主要物质

D.煤是复杂的混合物,除了含有碳、氢元素外,还含有少量硫、氮等元素

34、联合国确立将2019年定为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我国姜雪峰教授被选为硫元素的代言人。下表所示为部分元素的相关信息,请按要求填空:

(1)表中310号元素位于第二周期,1118号元素位于第三周期,分析其规律可知,同一周期元素原子的____相同。

(2)如图2结构示意图表示的粒子与锂原子的化学性质最为相似的是___(填字母)

(3)写出表中一种带两个单位负电荷的离子的符号:____

(4)11号和17号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

35、写出下列化学符号的含义或书写化学符号。

2个氢原子______ ,Al3+________________ ,2个二氧化硫分子 ________,氧化镁中镁元素显+2_________ ,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_________

36、2020-2021年中国成功“追星逐月”

(1)“长征五号”运载火箭采用液氢燃料,我国研制的低温合成催化剂STSO颗粒,大大降低了太阳能分解水的成本。对该制取氢气的反应描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B.产生的氢气被压缩成液态后分子体积减小

C.反应过程中分子种类改变,原子种类不变

D.产生的氢气与氧气体积之比为1:2

(2)“天和”号核心舱的太阳能电池翼由砷化镓材料制成。如图是镓、砷原子的结构示意图,X=___________,请写出砷化镓的化学式___________

(3)月壤中含有钛铁矿(主要成分为FeTiO3)、辉石(主要成分为CaMgSi2O6)、橄榄石(主要成分为MgFeSiO4)等。CaMgSi2O6的氧化物形式可表示为CaO•MgO•2SiO2,则MgFeSiO4的氧化物形式可表示为___________。硫酸钛(Ti(SO42)是制备钛的原料之一,工业上用FeTiO3与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制备硫酸钛(反应过程中各元素化合价不变),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共2题,共 10分)

37、下列是初中化学常用制取气体的部分装置,据此请完成以下各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_,b______

(2)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字母),其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该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

(3)写出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根据该反应原理,可选择图中______(填字母)组装一套制取和收集较纯净氧气的装置。并在该装置的试管口处添加了一团棉花,目的是______

(4)用D装置收集氧气的依据是______,检验氧气是否集满的方法是______

(5)采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优点______(填序号)。

①产物无污染        ②不需加热       ③生成物只有氧气

38、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来制取气体并做有关气体性质的实验。

1)指出图中标号①仪器名称:____________

2)写出一个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

3)若用图C装置收集氧气,气体应该从________通入。

4)图D放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其优点除了防集气瓶炸裂外,还有___________;描述D中铁丝燃烧的现象_______________

四、简答题(共2题,共 10分)

39、每人每小时需要呼吸氧气8L,计算10个小时需要空气约为多少L?(用大约数据计算)

 

40、小刚同学在完成碱式碳酸铜的加热实验:

1)将铜绿粉末用_____加到试管中,观察到铜绿是_____色粉末。

2)将试管放在酒精灯的_____焰上加热(注意:加热时要先_____,然后再对准药品部位集中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铜绿粉末逐渐变成_____色,试管口有_____出现,当把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时,又观察到_____

3)小刚同学在实验中,发现试管炸裂,请分析造成试管炸裂的原因可能有哪些?(请列举两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