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们通常根据物质的不同性质,进行物质的检验、鉴别、分离与除杂,下列实验方案不正确的是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A | 检验氢氧化钠固体的变质程度 | 取适量样品加水溶解,加入氯化钙溶液,过滤,向滤液中滴加酚酞试液 |
B | 鉴别CaCO3、NaCl、NaOH三种固体 | 分别取少量固体于3支试管中,分别加入适量水,观察现象 |
C | 区分硫酸铵、氯化钠两种白色粉末 | 分别取少许与熟石灰混合研磨,闻气味 |
D | 分离MgCl2、NaCl固体混合物 | 加入适量Ca(OH)2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用适量盐酸溶解沉淀,再分别蒸发两种溶液 |
A.A
B.B
C.C
D.D
2、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滴加液体
B.添加酒精
C.检查气密性
D.放置试管
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对水进行加热
B. 从试管底部套入试管夹
C. 过滤
D. 滴管用自来水清洗后放回原滴瓶
4、下列符号能表示2个氧分子的是
A.2O2
B.O2
C.2O
D.H2O2
5、同学们在课外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兴趣实验,有关该实验的描述与分析,正确的是
A.实验中上层蜡烛先熄灭
B.蜡烛刚熄灭时产生了白雾
C.蜡烛熄灭的原因是隔绝氧气
D.实验证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
6、物质的类别和核心元素的化合价是研究物质性质的重要视角。部分含碳元素物质的价类二维图如图,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A.物质a的化学式为CH4
B.由物质b转化为c,再转化为物质d的过程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依次升高
C.物质c只能通过与O2反应转化为物质d
D.物质e不稳定,容易分解成CO2和H2O
7、下列变化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B.葡萄酿酒
C.食物腐烂
D.自然界中的氧循环
8、如图,国家一级文物“东汉击鼓说唱陶俑”憨态可掬,形象生动,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从物质变化角度分析,下列选项中所发生的变化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夯土和泥
B.捏塑成形
C.烧造为俑
D.出土清洗
9、下列化学用语中,对“3”的含义表述正确的是
A.3H——表示3个氢元素
B.O3——表示3个氧原子
C.3H2O——表示3个水分子
D.Al3+——表示铝元素的化合价为+3
10、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高温条件下木炭还原氧化铜:黑色固体逐渐变成光亮的铜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
C.电解水:两个电极附近产生气泡,一段时间后,正、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2:1
D.甲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
11、诗词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中的瑰宝,下列著名诗句中只含有物理变化的是
A.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B.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C.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12、下列①~⑤的说法中正确的是:①Fe3+表示一个铁离子;②KMnO4中锰元素的化合价为+7价;③与
的元素位于同一周期;④黄铜的硬度比纯铜的硬度小;⑤Mg+2HCl
MgCl2+H2↑是置换反应
A.①②⑤
B.①②③
C.②③
D.④⑤
13、常见的四种净水操作中,单一操作相对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A.沉淀
B.过滤
C.吸附
D.蒸馏
14、2022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对“点击化学和生物正交化学”的发展作出贡献的科学家。完成下面小题。
【1】“点击化学”采取简单方法构建复杂的功能分子。下列关于分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分子由原子构成
B.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C.分子可以构成物质
D.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
【2】铜催化叠氮化物-炔烃环加成反应是目前最好的点击化学反应之一、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催化剂能增加生成物的质量
B.反应后催化剂的质量比反应前减小
C.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D.催化剂的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不改变
15、图中所示的四个图像,分别对应四种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A. 加热一定量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B. 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
C. 取等质量的金属X、Y、Z分别与足量的等浓度的稀硫酸反应,则金属相对原子质量的大小关系为:Z>Y>X
D. 分别向等质量金属Mg和A1中加入足量等浓度稀硫酸H2SO4溶液
16、下列方法可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固体氢氧化钠做干燥剂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水蒸气
B.用水鉴别CaCO3、NaOH、CuSO4三种固体
C.用稀盐酸除去CaO中混有的CaCO3杂质
D.用稀盐酸除去变质氢氧化钠溶液中的碳酸钠
17、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和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及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共同组成化合物,其化学式为
A.Al(OH)3
B.Fe(NO3)3
C.Al(NO3)3
D.Al2O3
18、氧气是维持生命的重要物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自然界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同时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B.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制氧,利用的是液氧、液氮的沸点不同
C.实验室电解水制氧气,生成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
D.家用制氧机有的是通过吸附空气中的氮气得到较纯的氧气,该过程氧分子未发生变化
19、如图所示为木炭还原氧化铜的部分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A.连接装置
B.取固体药品
C.取用石灰水
D.加热固体
20、中国芯片蚀刻技术国际领先。用NF3蚀刻硅芯片,产物均为气体,在蚀刻物表面不留任何残留物。该反应微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过程中原子、分子种类没有变化
B.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
C.物质丁的化学性质活泼
D.反应生成的丙和丁分子数之比为3:2
21、向含H2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m克铁粉(过量),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烘干(隔绝空气)得固体质量仍为m克,则原混合溶液中H2SO4和CuSO4的质量比为
A.49:80
B.7:80
C.1:1
D.任意比
22、一定量铝粉加入到含有硫酸镁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观察到有红色固体析出,溶液呈蓝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结束后,溶液中含有三种溶质
B.溶液中硫酸镁完全反应,硫酸铜有剩余
C.反应后溶液质量增重
D.反应后得到的固体中含有镁、铝、铜
23、中国稀土之父徐光宪的研究使稀土元素的分离变得更加简单。镧是一种稀土元素,它在元素周期表中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镧的原子序数是57
B.镧属于金属元素
C.镧元素的原子质量是138.9
D.镧原子中的质子数是57
24、鉴别空气、氧气、二氧化碳三瓶气体,最简单的方法是
A.将气体分别通入蒸馏水中
B.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C.将气体分别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
D.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
25、化学观念和科学思维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下列有关认识正确的是
A.分类观念:生铁、石油、水银都属于混合物
B.宏微结合: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
C.守恒思想: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有水生成,证明该物质中含有氢、氧两种元素
D.证据推理:催化剂的质量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所以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一定是催化剂
26、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设计 |
A | 鉴别无色液体H2O2和H2O | 取样,分别加入二氧化锰 |
B | 鉴别活性炭和氧化铜 | 取样,分别投入盛有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集气瓶 |
C | 除去CO2中少量CO | 通过足量的钓热氧化铁粉末 |
D | 除去CuO中混有的少量木炭 | 隔绝空气加强热 |
A.A
B.B
C.C
D.D
27、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向集气瓶内(假定此时的容积为240ml)加入20 ml水,并五等分水面以上的容积,做上记号。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点燃燃烧匙内足量的红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
(1)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到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瓶内水面最终上升约至1刻度处,此时集气瓶内水的体积约为 ml。
(3)此实验还可以证明集气瓶内剩余的气体具有的性质是 。
28、有些汽车安装了安全气囊,气囊中装有“叠氮化钠”(NaN3)等固体粉末。一旦汽车发生强烈的意外碰撞,传感器将激活特定的电路放电,叠氮化钠迅速分解生成钠并放出氮气(N2),使安全气囊打开,起到保护作用。此后气体通过气囊上的小孔迅速消散,气囊收缩。
(1)写出叠氮化钠在放电条件下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
(2)写出安全气囊中选用叠氮化钠的理由: 。
29、如图是阳离子交换柱软化硬水的原理(图中阴离子未画出)。交换后的水仍然呈电中性。
(1)生活中可用___________(填物质名称)鉴别硬水和软水。
(2)2个Na+可以交换出水中___________个Ca2+。
30、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原子序数为6的元素名称为_____; 等质量的氮气和氧气中,所含分子数较少的是_____。
31、配平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_______H2O2=_____H2O+_____O2
(2)_____Fe2O3+_____CO=_____Fe +_______CO2
(3)_____C6H6+_____O2=_____CO2+____H2O
(4)_____P+_____O2=______P2O5
32、将下列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1)稀硫酸:______;
(2)0.9%的生理盐水:______;
(3)过量的盐酸与铝反应后的溶液:______。
33、(4分)2015年2月28日上映的纪录片《穹顶之下》引起社会很大的反响,主演柴静让更多的人开始关注空气污染。而在随后召开的全国两会中,代表、委员们又指出,从长期危害性和治理难度等方面看,水污染和土壤污染比空气污染更值得关注。可见,当前我国已全面打响了这三大污染的防治战役。
(1)使用甲醇(CH3OH)作为汽车的燃料,可以减少汽车尾气带来的空气污染。甲醇中元素质量分数最小的是________元素。
(2)相比空气污染,水污染的生态破坏力更大,严重时会导致物种灭绝。水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已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ClO2常用于饮用水消毒,从物质分类的角度看,ClO2属于____________(填“混合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有机物”中的两项)
(3)《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有望在今年下半年出台,土壤污染治理是一项周期长、难度大的艰巨工作。而无土栽培为获取无污染蔬菜另辟蹊径,某无土栽培营养液中含有硝酸钾(KNO3),硝酸钾属于_______(填“氮肥”“磷肥”“钾肥”或“复合肥料”),在硝酸钾中,钾元素与氮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填最简整数比)。
34、氮在生产、生活中有重要的作用。
(1)如图为氮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氮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
(2)氮气由______(填微粒名称)构成,生活中利用氮气保鲜瓜果、食品等,是利用氮气______的性质。
(3)汽车尾气排放出的气体中含有氮氧化合物,它们会污染环境。某汽车尾气净化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①Y所表示物质中的氮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
②反应前后涉及的氧化物有______。(填化学式)
35、如图是钠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和钾原子的结构示意图。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钠元素和钾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______;钾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______周期。
36、用化学用语填写下列空白:
(1)3个铁离子_____________;(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形成的氧化物_________;
(3)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粒子_____;(4)氯酸钾中氯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____;
(5)下图中当B=8时,该粒子带有1个单位负电荷,则该粒子的符号是___。
37、如图是几种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图中标有数字的仪器名称:①______;②______.
(2)实验室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应选用______(填字母标号,下同)发生装置,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为______,若要收集较为纯净的氧气最好选用______装置.
(3)F是一种可用于集气、洗气等的多功能装置,若将F装置内装满水,收集氧气.则气体应从______(填“a”或“b”)进入F中,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应该从______(填“a”或“b”)通入F中.
(4)待气泡______时开始收集氧气.实验结束时应该先______再______,以防止______.
(5)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______火焰,放出热量,生成______的气体。
38、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A装置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探究带火星的木条在不同体积分数氧气中的复燃情况,部分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所示。已知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占五分之一。
氧气体积分数(%) | 30 | 40 | 60 | 70 |
对应的实验现象 | 带火星的木条无明显现象 | 带火星的木条稍亮 |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
如果先在集气瓶中注入占集气瓶容器50%的水(如图F所示,上部为空气),然后用氧气排尽水收集完氧气后,集气瓶内氧气的体积分数是___________,再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该集气瓶中,结合上表数据,推测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
39、根据尿素的化学式[CO(NH2)2]计算:
(1)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
(2)尿素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3)尿素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精确到0.1%)
(4)15kg尿素中氮元素的质量
40、填写下列空白
化学符号 | (1) ____ | 2Na | (3) ____ |
(4) ____ | 2Fe2+ |
化学含义 | 3个氧分子 |
(2) ____ | 氢气在空气 中燃烧的产物 |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和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 | (5) 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