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某化学学习小组的同学讨论辨析以下说法,其中错误的是
A.梦天舱燃烧科学柜采用甲烷作燃料首次“点火”成功,其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B.升高温度或减小压强,气体的溶解度均会减小
C.夜间厨房发生煤气泄漏时,应立即开灯检查并打开门窗通风
D.盐酸、硫酸都能使石蕊溶液变红,是因为溶液中都含有氢离子
2、将下列四种物质放入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物质 | 甲 | 乙 | 丙 | 丁 |
反应前质量/g | 42 | 20 | 5 | 0 |
反应后质量/g | 10 | 18 | a | 34 |
A.a=5
B.该反应可能是氢气燃烧
C.丙可能是催化剂
D.丁一定是化合物
3、下列实验操作规范的是
A.取用块状固体
B.过滤液体
C.倾倒液体
D.加热液体
4、碳是组成物质最多的元素,碳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和碳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碳原子最外层有4个电子
B.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活泼
C.碳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
D.碳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5、常用的医用酒精是体积分数为75%的乙醇和水的混合溶液,可用于杀菌消毒,乙醇的化学式为C2H5OH,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乙醇由碳原子、氢原子、氧原子构成
B.乙醇分子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乙醇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D.一个乙醇分子中共有3个原子
6、按图所示进行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实验时①中固体的质量随加热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M点可观察到红色固体开始变黑
B.N点对应的固体物质只有二种
C.实验结束时应先熄灭酒精灯,再将导管移出水面
D.M→P的过程中,木炭表现出还原性,固体减少的质量等于生成气体的质量
7、茶叶中含有茶黄素(C29H24O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茶黄素由三种元素组成
B.茶黄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574
C.茶黄素中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9:2:16
D.一个茶黄素分子由29个碳原子、24个氢原子、12个氧原子构成
8、中国黑陶距今已有约6000年的历史,德州黑陶起源于龙山文化。下列黑陶制作过程中一定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A.原料筛选
B.造型成型
C.地胚处理
D.烧制成品
9、超氧化钾(KO2)可作氧气源,用于煤矿井下救援。KO2能与水反应迅速放出氧气,发生的反应为,则X的化学式是
A.H2
B.K2O
C.KH
D.KOH
10、如图是电解水的实验装置,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试管b中的气体能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B.该实验结论是: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C.试管a、b中的气体的质量比约为2∶1
D.根据水分解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可以推测水的组成
11、2005年呈贡瓦猫被列入昆明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它的制作过程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精选上好瓦泥
B.将瓦泥捏成瓦猫泥坯
C.晾晒瓦猫泥坯
D.将瓦猫泥坯送入窑中烧制
12、试管是最常用的化学仪器。下列试管的使用中操作正确的是
A.取用固体
B.塞紧胶塞
C.振荡液体
D.加热液体
13、下列物质与其颜色对应不正确的是
A.高锰酸钾——暗紫色
B.液氧——无色
C.硫酸铜溶液——蓝色
D.氧化铁——红棕色
14、“关爱生命,注意安全,拥抱健康”是永恒的主题,下面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人体中血浆的pH为0.9-1.5
B.不可用亚硝酸钠腌制蔬菜等
C.饮食中适当增加绿叶蔬菜,可以给人体补充维生素和钙元素
D.每人每天约需3-5g食盐,长期摄入过多对人体健康有影响
15、在发生火灾时,自动灭火陶瓷砖会裂开,喷出氮气和二氧化碳,从而扑灭火焰。此陶瓷砖的灭火原理是
A.清除可燃物
B.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D.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
16、某CaCO3和CaO的混合物中钙元素含量为50%,将24g该混合物高温煅烧一段时间,测得固体中钙、碳元素质量比为10:1(已知CaCO3在高温条件下分解成CaO固体和CO2),则生成的CO2质量是
A.1.1g
B.2.2g
C.2.8g
D.无法确定
17、经分析某物质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该物质
A.一定是氧化物
B.一定是纯净物
C.一定是混合物
D.无法判断
18、下列实验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A.5g蔗糖溶于10g水得到15g溶液
B.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前后,总质量不变
C.铜丝在空气中加热后,生成物的质量比原来铜丝的质量增大
D.某物质在空气中充分燃烧,只生成水和二氧化硫,则该物质一定含有硫、氢、氧元素
19、粮食酒从酿造到制成成品要经过一系列工序,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原料发酵
B.蒸馏出酒
C.勾兑调度
D.包装成品
20、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图书、档案失火用干粉灭火器扑灭
B.室内着火立即打开门窗
C.电器着火用水直接扑灭
D.酒精灯碰倒着火用湿抹布盖灭
21、下列厨房里烧鸡蛋汤的操作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打破蛋壳倒入碗中
B.加水搅拌
C.下锅烧开
D.盛入碗中
22、下列物质用途主要由其物理性质决定的是
A.氮气作保护气
B.氢气作高能燃料
C.氖气管通电会发红光
D.墨汁作画久不变色
23、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是
A.溶质多的溶液
B.溶质少的溶液
C.含100g水的溶液
D.不能再溶解该物质的溶液
24、质量相等的CO和CO2中所含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A.11:14
B.14:11
C.1:2
D.11:7
25、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磷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磷属于金属元素
B.磷原子核内有15个质子
C.磷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D.磷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5
26、下列实验方法或操作不能达到目的是
序号 | 实验或操作目的 | 实验方法或操作 |
A | 鉴别真黄金和假黄金(铜锌合金) | 加稀硫酸 |
B |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 操作依次为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
C | 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硫酸铜 | 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并过滤 |
D | 鉴别羊毛和锦纶 | 用灼烧的方法 |
A.A
B.B
C.C
D.D
27、研究自然界碳元素的循环,有利于解决全球变暖问题。
(1)下图为大自然中碳循环的局部示意图。
①上图中,向大气中释放二氧化碳的途径是_______(填数字序号)。
②海水能够吸收大量CO2,吸收过程中发生的反应之一为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科学家设想利用太阳能加热器“捕捉”CO2、“释放”CO2,实现碳循环,其工作原理如下图。
步骤1中使空气中CO2含量减少的原因是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8、从图中选择合适的仪器,将其序号写在相应的空格处:
(1)吸取和滴加少量的液体用_________;
(2)镁条燃烧时,夹持镁条用_________;
(3)用于量度一定量液体的体积的仪器_________。
29、2017年7月19、20日,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小川率队前往揭阳、汕头视察练江流域污染整治工作时说到“2006年第一次视察练江水质,整条江都是黑的,这次感观上已经改善很多了。”“来看练江治理几次了,这是感受最好的一回,不臭不黑了。”请问:
(1)想要除去练江水中的臭味和色素可用________。
(2)可用________检验练江水是硬水还是软水,生活中经常使用___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3)天然水中常含有害细菌,需要消毒后才能饮用。高铁酸钾()是一种新型、高效的多功能水处理剂。其中K的化合价为
,则高铁酸钾中Fe的化合价为________。
30、醋酸是生活中的一种常用物质,不仅可做调味剂,也可用于除去水垢,醋酸(C2H4O2)由_____种元素组成,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比是_____。0.5molC2H4O2 中约含有_____个氢原子。一个醋酸分子的质量为_____(只列式)。
31、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请根据下表(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内容)回答有关问题:
IA | IIA | IIIA | IVA | VA | VIA | VIIA | 0 | |
2 | 3 Li 锂 6.941 | 4 Be 铍 9.012 | 5 B 硼 10.81 | 6 C 碳 12.01 | 7 N 氮 14.01 | 8 O 氧 16.00 | 9 F 氟 19.00 | 10 Ne 氖 20.18 |
3 | 11 Na 钠 22.99 | 12 Mg 镁 24.31 | 13 Al 铝 26.98 | 14 Si 硅 28.09 | 15 P 磷 30.97 | 16 S 硫 32.06 | 17 Cl 氯 35.45 | 18 Ar 氩 39.95 |
(1)元素周期表是俄国化学家___________最早统计制订的。
(2)16号元素属于_____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6号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______。
(3)写出下图所示结构示意图表示的微粒符号___________。
(4)3-11号元素在表中处于同一周期的原因是它们原子结构中的___________相同。
32、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1)下列物质中,可用于使馒头、蛋糕变的松软可口的是_______(填字母,下同);下列四种物质的主要成分中属于有机物的是_______。
A 食醋(CH3COOH)
B 食用小苏打
C 菜子油
D 食盐
(2)蛋糕是一种美味又营养的食品,其制作原料主要有鸡蛋、面粉、白砂糖、牛奶、橄榄油等,面粉中富含人体所需的主要营养物质_______。
(3)碱式氯化铜(Cu2(OH)3Cl)是一种绿色晶体,作为铜源饲料添加剂应用于生猪、家禽和宠物的养殖领域,具有不溶于水可溶解在酸中的特性,写出其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4)人类呼吸所需氧气来源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该作用同时生成葡萄糖(C6H12O6),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此作用是将_______能转化为化学能。
(5)实验室长期存放NaOH的试剂瓶口有很多的白色固体,小亮怀疑是NaOH与空气中的CO2发生了反应,为验证CO2能与NaOH溶液反应,小亮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了实验,滴入NaOH溶液后,看到的现象是_____。他根据SO2与CO2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推断SO2也能与NaOH溶液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小亮觉得变质的NaOH仍有利用价值,他通过在溶液中加入适量的_____,观察到有沉淀产生,其反应的实质是_____,再通过过滤,即可获得NaOH溶液。
33、学习化学后,我们学会了从微观角度认识事物,根据下列几种示意图,回答问题:
(1)由图A可知Si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
(2)B图微粒易__________(填“失去”或“得到”)电子后就变成_______(填离子符号)。
(3)若D是离子结构示意图,则x =___________。
(4)元素E处于第_________周期。
(5)由B、C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6)下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请结合图中信息,写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 。
34、物质的用途主要由其性质决定。请用下列字母序号(不能重复)填空:
A.一氧化碳 B.石墨 C.金刚石 D.生石灰 E.稀有气体
(1)与水反应能放出大量的热的是___;
(2)属于有毒气体的是___;
(3)___可用来裁玻璃;
(4)___可用作电极;
(5)可用于制作霓虹灯的气体是___。
35、化学的基本特征是研究和创造物质。试从科学家认识物质的视角认识CO2。
(1)微观角度:我国研制的一种新型催化剂可将CO2和H2转化为甲醇(CH3OH)和X。若用“”表示氢原子,“
”表示氧原子, “
”表示碳原子, 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
画出X分子的微观示意图:___________________。
(2)性质角度:如图是某同学为探究二氧化碳性质进行的实验,实验中观察到②③不变色,①④变红色,且④比①先变红,由此可得出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应用角度: Al – CO2电池是一种新型电池。电池的工作原理:在O2的催化下,Al与CO2发生化合反应生成Al2(C2O4)3。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4)环保角度:全球参与控制CO2的排放量是防止温室效应进一步增强的根本对策。下列对限制CO2排放量的做法不合理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A制定旨在限制CO2排放的国际规定
B通过加高烟囱直接排放含CO2的废气
C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开发太阳能等新能源
D多砍伐森林中的树木
36、下表是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根据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 0 | 10 | 20 | 30 | 40 |
溶解度 | 13.1 | 20.9 | 31.6 | 45.8 | 63.9 |
(1)10℃时,100克水中最多可溶解硝酸钾的质量为______克。
(2)10℃时,将20克硝酸钾加入50克水中,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是______。
(3)如图是硝酸钾溶液的变化情况,若操作Ⅰ采用增加溶质的方法,则请计算需要增加硝酸钾的质量______。(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37、通过学习,你已经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知识。请结合如图回答。
(1)仪器甲的名称是_______。仪器乙的名称是________。
(2)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 ________(填字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某同学用 D 装置收集氧气,验满方法是_________。
(3)实验室制二氧化碳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__,选用 C 相对于 B 装置的主要优点是_______。
(4)某同学欲制取一瓶较纯净的氢气,选择的药品是_______,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若用E、F装置收集并测量产生的氢气体积,则装置接口连接的顺序为(填接口字母)________。
38、根据如图所示装置,完成实验。
(1)X的名称为___________。
(2)用固体混合物制取O2,选用___________装置(填“A”“B”或“C”)。
(3)用A装置制取O2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制取干燥的CO2气体,导管口a接___________(填“b”或“c”)。
(5)写出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9、在实验中我们可以选用生活用品来代替一些化学仪器,如眼药水瓶可以代替胶头滴管,吸管可以代替导气管等。现有一医用注射器,请你思考它可以代替哪些常用仪器?请列举三种。
40、自然界中存在一种非常漂亮的孔雀石,其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俗称铜绿,化学式为[Cu2(OH)2CO3],受热可分解生成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
(1)孔雀石多在原始森林中,人类很早就发现,孔雀石在熊熊燃烧的树木中灼烧后,余烬里有一种红色光亮的金属显露出来,请用两个主要的反应方程式说明这种变化_____;_____。
(2)铜绿分解生成44g二氧化碳的同时,生成CuO的质量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