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表示错误的是
A.五氧化二氮:O5N2
B.两个氢原子:2H
C.两个氮气分子:2N2
D.碳酸根离子:
2、下列是生产、生活中常用的物质,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A.冰水
B.高锰酸钾
C.液氮
D.石灰石
3、我国古代用火法炼硫,其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FeS2FeS+S。该反应属于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4、11月7日,我国首艘内河液氨(NH3)运输船顺利首航。NH3中氮、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A.1:1
B.1:3
C.14:1
D.14:3
5、下列关于碳的氧化物说法正确的是
A.组成: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均由碳原子和氧原子组成
B.转化:CO和CO2只能通过化合反应相互转化
C.用途:CO2可用于灭火;CO可用来冶炼金属
D.危害:CO2会导致酸雨和温室效应,应彻底消灭;CO泄漏会引起中毒,发现应该立马打电话求救
6、磷酸亚铁锂(LiFePO4)可用作新能源汽车中锂电池的电极材料。已知磷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则磷酸亚铁锂中锂元素的化合价为
A.+1
B.0
C.+2
D.+3
7、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戊五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的值为46
B.戊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参加反应的乙和丙的质量之比是1:2
D.参加反应的乙和丙的质量之和等于生成的甲和丁的质量之和
8、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钙,如图是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关于钙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相对原子质量是40.08g
B.原子序数为20
C.中子数为20
D.位于第三周期
9、偏二甲肼与四氧化二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则 X 的化学式为
A.C
B.CO
C.CO2
D.CH4
10、拉瓦锡在探究空气的成分时,用了如图所示装置。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A.实验结束汞会被倒吸入曲颈甑中
B.汞的用量可能会影响实验结果
C.实验用到了火炉,推测汞与氧气的反应需要加热
D.反应结束后,需关闭火炉冷却至室温,才能测量容器中气体的减少量
11、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模型正确的是
A.空气成分模型
B.灭火原理模型
C.物质组成及构成模型
D.溶液的性质模型
12、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列做法与这理念不相符的是
A.大力开采铁矿炼铁
B.用海水淡化后的卤水制盐、制镁
C.优先发展废旧钢铁再生
D.用废弃贝壳代替石灰石制生石灰
13、下列设计的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
|
|
A.用方案甲探究空气是铁生锈的必要条件
B.用方案乙探究温度对物质溶解速率的影响
C.用方案丙探究不同催化剂对分解速率的影响
D.用方案丁探究合金及其成分金属的熔点高低
14、如图所示的四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①浓硫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
B.②等质量碳酸钙与足量同浓度稀盐酸反应
C.③向pH=12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稀释
D.④在恒温条件下将饱和氯化钠溶液蒸发适量水
15、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A.两个氮原子:2N2
B.两个氢分子:2H
C.锰酸钾的化学式:KMnO4
D.一个钙原子:Ca
16、已知金属活动性Zn>Cr>Fe,Cr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为+2价,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Zn+MgSO4=ZnSO4+Mg
B.Cr+H2SO4=CrSO4+H2↑
C.2Fe+6HCl=2FeCl3+3H2↑
D.Fe+CrCl2=FeCl2+Cr
17、某山区曾因不合理的采煤、采石而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如今,经过十多年的生态修复,这里已是绿树成荫,空气清新,变身为花海,游人如织。下列做法有利于生态修复的是
A.工厂污水任意排放
B.废弃电池随意丢弃
C.生活垃圾分类回收
D.大量施用农药化肥
18、“碳中和”是指单位或个人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通过二氧化碳去除手段,抵消这部分碳排放。达到“净零排放”目的。以下措施不能实现“碳中和”目标的是
A.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
B.更多地利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
C.植树造林,增加植被面积
D.过年过节多燃放烟花炮竹来庆祝
19、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
物质 | 甲 | 乙 | 丙 | 丁 |
反应前质量/g | 19 | 2 | 3 | 42 |
反应后质量/g | x(未知) | 27 | 3 | 22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反应后物质甲的质量为5g
B.乙是反应物
C.该反应中丁和乙两物质变化的质量比为4:5
D.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20、有关物质的量,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的量的符号是“M”
B.1mol任何物质都含有相同的微粒数
C.摩尔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D.物质的量可将宏观质量与微粒数量建立联系
21、下列有关化学变化中的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C.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有红色的铜析出
D.红磷在氧气中燃烧有大量白雾产生
22、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的常用方法,下列分析推理正确的是
A.同种原子可以构成分子,不同种原子也能构成分子
B.某气体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则该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
C.化合物含有不同种元素,所以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D.分子、原子都是不带电的粒子,所以不带电的粒子一定是分子和原子
23、汞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关于汞元素说法不正确的是
A.汞属于非金属元素
B.汞的原子序数为80
C.汞的元素符号为Hg
D.汞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00.6
24、下列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活性炭净水
B.蒸馏自来水
C.研磨胆矾
D.人类呼吸
25、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用黄铜片和纯铜片互相刻划,纯铜片上有痕迹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C.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石蕊溶液中使溶液由紫色变为红色
D.木炭与氧化铜共热时﹐黑色粉末逐渐变成了红色
26、为减少污染,科学家采用“组合转化”技术,将有毒的二氧化氮在一定条件下转化成无污染的气体,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各元素种类未改变
B.该反应中分子和原子都可再分
C.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D.加入催化剂可提高产物质量
27、人类的生活和生产都离不开金属材料。
(1)根据下图金属应用的实例推断,金属具有的物理性质有________________
(2)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__________________直接接触。
(3)一般来说,合金与组成它的纯金属相比,其性能会发生改变,改变之一是__________。
(4)某同学为了验证镁、铁、铜的活动性顺序,他选择了打磨过的铁丝,你认为他还需要先的另外两种溶液是_______溶液和_______溶液。
(5)金属与化合物溶液之间的置换反应,一般是活动性较强的金属可把活动性较弱的金属从其化合物溶液中置换出来。如铜和硝酸银溶液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如下图所示,据图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图中属于阳离子的符号_____,该元素处于元素周期表中第_____周期。
(2)图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_____(填字母),A和C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
29、用数字和符号表示
(1)氧元素________
(2)两个氢原子________
(3)氢 气________
(4)五个水分子_______
(5)铁元素________
(6)三个氧分子________
(7)镁离子________
(8)两个氯离子_______
(9)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为________,海洋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为_________
30、用化学用语填空:
(1)金刚石__________; (2)3个铵根离子____________;
(3)镁元素__________; (4)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
31、下列用字母表示的六种物质均由H、C、O、Fe中的几种元素组成。
(1)A、B由相同元素组成,A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写出B分解为A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2)D、E在常温下均为气态氧化物,其中D可以作燃料,写出D转化为E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3)M、N由相同元素组成,M的化学式为FeaOb(a、b均为整数),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60,则a∶b为____;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下列反应:N+4D=3Fe+4E,则N的化学式为___。
32、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在常温下,铁与水是不发生反应的,但在高温下,铁粉能与水蒸气发生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反应后气体的质量变___了(填“大”或“小”);
(2)在该反应中,___发生了还原反应,___有氧化性;(填化学式)
(3)在该反应中,化合价升高的元素是___(填元素符号)。
33、现在有C、H、O、Ca四种元素,请选择适当元素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符号、化学名称、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
(1)请写出化学符号或化学名称:
①两个氧原子:___________。
②两个氧分子:___________。
③2Ca2+:___________。
(2)请写出下列数字“2”字的意义:
①H2O___________。
②2CO___________。
(3)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式:
①固体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___________。
②用煤炉取暖时易发生中毒,主要是由于室内___________排放不畅引起的。
(4)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方程式:
①反应物都是氧化物的化合反应___________。
②生成物都是氧化物的分解反应___________。
③生成物都是气体的分解反应___________。
34、图1是由锶元素(Sr)形成的微粒结构示意图。图2五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锶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
(1)图1中表示的微粒符号是______;
(2)图2中所示的微粒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是______(填序号);
(3)图2中D与E两种微粒结合,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试推测构成该物质的微粒是______(填“分子、原子或离子”);
(4)图3可以给我们提供的信息有______(写一点即可);
(5)自然界中许多物质都含有A对应的元素。请选出一种符合该要求的物质,写出其发生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5、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要求发达国家限制CO2等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控制日趋严重的温室效应.
(1)绿色植物通过______作用吸收CO2,通过______作用将CO2释放到大气中.
(2)科学家采取“组合转化”技术,将CO2和H2 以一定比例混合,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和水.请在括号中填写该化工原料的化学式:2CO2+6H2═X+4H2O 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
(3)为了减慢大气中CO2含量的增加,以下建议可行的是(填序号)______.
①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地热等清洁新能源; ②禁止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③大量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
36、请用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建造古戏台时,把埋入地下的一部分木头表面稍稍烤焦成木炭,原因是_________
(2)将生铁炼成钢时,主要降低了生铁的_________,生铁和钢属于________材料。
(3)赣州钨储量丰富。如图,钨由_______(“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其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
(4)氮化硅是一种新型陶瓷材料,已知氮、硅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请推测氮化硅的化学式________
37、现有下列A、B、C、D、E五种实验装置,根据题意,将装置的序号填入下列空格中。
(1)写出指定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②_______。
(2)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气体发生装置选用(填序号)__;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符号表达式为__。
(3)氨气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实验室常用加热固体硫酸铵和固体熟石灰的混合物来制取氨气,则气体发生装置应用(填序号)____;收集氨气的装置最好用(填序号)__。
(4)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时加二氧化锰,其目的是_______。
(5)用制得的氧气做“铁丝在纯氧中燃烧”的实验,实验结束后,发现集气瓶底部出现了一道裂痕,请你帮助分析问题的原因_______。
38、用下图所示实验验证甲烷燃烧的产物。
(1)甲烷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
(2)实验A的目的是_____。
(3)实验B中向外拉注射器,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
39、请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
40、自来水消毒过程中常会发生如下化学反应,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可用下图表示:
(1)请在甲图所示反应方框中画出B的分子模型图;
(2)乙图所示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
(3)A、B、C、D、E等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填字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