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选项 | 物质 | 杂质 | 操作方法及使用试剂 |
A | CO2 | CO | 通入过量氧气,点燃 |
B | CuO粉末 | 木炭粉 | 通入一氧化碳还原 |
C | FeSO4溶液 | CuSO4 | 加入过量的锌粉、过滤 |
D | 铜粉 | 铁粉 | 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过滤、洗涤、烘干 |
A.A
B.B
C.C
D.D
2、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倾倒液体
B.加热液体
C.点燃酒精灯
D.过滤
3、色氨酸(C11H12N2O2)是一种氨基酸,在人体内含量太低会影响睡眠质量,一般可通过食补黄豆、黑芝麻、海蟹等得以改善。下列有关色氨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色氨酸由27个原子构成
B.色氨酸由4种元素组成
C.色氨酸属于氧化物
D.色氨酸能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氮、二氧化硫和水
4、化学是实用科学,不但用于生产物质,还可以在关键时候救灾、救命,下列处理事故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A.室内起火,迅速紧闭所有门窗
B.晚上厨房煤气管道漏气,应该立即开灯寻找漏气点
C.考古人员进入未开启过的墓穴之前,先做灯火试验或风扇吹风
D.少量酒精在实验桌上着火,迅速用湿布盖灭
5、在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相关数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3.9
B.该反应中甲、丁的质量变化比为14:85
C.丙一定是化合物
D.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6、我国科学家开发了钙钛矿叠层太阳能电池。钙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及钙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钙的核电荷数为20
B.钙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0.08g
C.钙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易得电子
D.氧化钙的化学式为OCa
7、实验室常用KMnO4或KClO3或 H2O2作为原料制氧气。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上述三种原料制氧过程中均发生分解反应
B.上述三种原料制氧过程中所涉及的MnO2均作催化剂
C.用 H2O2制氧气较其他两种更节能、更环保
D.用H2O2制氧气与其他两种的发生装置不同
8、钒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钒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钒原子核内有23个质子
C.钒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50.94
D.钒原子的中子数为23
9、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浓硫酸稀释
B.闻气体气味
C.液体的倾倒
D.检查气密性
10、科学家预测,到2050年4种途径对全球碳中和的贡献率如图1,在研究膜吸收法吸收时,研究人员通过实验比较了3种吸收剂对烟气中
的脱除效果,结果如图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到2050年对全球碳中和贡献率最大的途径是碳替代
B.光合作用是自然界中碳循环的重要途径
C.随烟气流速增大,二氧化碳脱除效果增强
D.当烟气流速相同时氨基乙酸钾对烟气中的脱除效果最好
11、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海水
B.冰水
C.蔗糖水
D.矿泉水
12、小明做了一个名为“覆水可收”的兴趣实验。他将蜡烛粘在盘子的底部,向盘子中加入适量水,点燃蜡烛后,将玻璃杯倒扣在盘子中(如下图所示)。玻璃杯倒扣在盘子中后,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一段时间后,蜡烛熄灭
B.一段时间后,玻璃杯内水面上升
C.水面高度不再改变时,玻璃杯内水面上方气体压强不再变化
D.水面高度不再改变时,玻璃杯内水面上方气体只含有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13、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其对应实验目的的是
A.比较纯金属与合金的硬度
B.检测装置的气密性
C.探究分子的运动
D.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14、同学们在完成“电解水实验”时,发现该反应速率较慢,且产物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很难达到理论值。为探究电解水时所需NaOH溶液的最佳浓度,在图1所示装置中分别注入质量分数为10%、12%、14%、16%、18%、20%的NaOH溶液,在9V电压下电解3min,产生氢气和氧气的体积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管b中产生的气体可做燃料
B.上述反应中原子、分子的种类和数目都不变
C.该实验中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越大,产生气体的速率越快
D.电解质量分数为14%的NaOH溶液所产生的氢气、氧气体积比最接近理论值
15、84消毒液(主要成分是NaClO)是一种经常使用的消毒剂,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
A.+1
B.0
C.-1
D.+5
16、下列过程中有化学变化发生的是
A.衣料制成成衣
B.铁丝弯曲
C.活性炭吸附异味
D.绿叶变黄
17、以下户外生存挑战项目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砍伐树枝
B.沙子净水
C.鱼叉捕鱼
D.生火做饭
18、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A.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B.碳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C.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D.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19、某科学兴趣小组将一定质量的镁粉加入到硝酸银和硝酸亚铁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该小组同学的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滤液中一定含硝酸银和硝酸亚铁
B.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镁和硝酸亚铁
C.滤渣中一定含银、铁、镁3种金属
D.滤渣中一定含有铁和银,可能含有镁
20、实验操作是实践探究的基础。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溶解
B.点燃酒精灯
C.滴加液体
D.塞紧橡胶塞
21、对比实验是实验探究的重要方法。下图是实验室探究铁生锈条件的对比实验设计,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乙试管中植物油的作用是使铁钉与空气隔绝
B.对比甲、乙可探究:接触水是否为铁生锈的条件之一
C.对比乙、丙可探究:接触空气是否为铁生锈的条件之一
D.对比丙、丁可探究:接触食盐溶液是否能加速铁的锈蚀
22、下列除杂(括号中为杂质)的试剂或方法错误的是
A.Cu(Fe):足量稀硫酸,过滤
B.KCl(KClO3):加热
C.N2(O2):通过灼热的铜网
D.FeCl2溶液(AgNO3):足量铁粉,过滤
23、 大国重器彰显中国实力,化学助力科学成果转化应用。“中国天眼”射电望远镜使用了碳化硅(SiC)。碳元素和硅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A.质子数不同
B.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C.中子数不同
D.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24、钼是稀有矿产资源,主要用于航天合金材料制作。在元素周期表中钼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钼的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核内质子数为42
B.相对原子质量为95.94g
C.属于非金属元素
D.元素符号为MO
25、氟在元素周期表中相关信息如图1所示,其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1个电子达到相对稳定结构,两个氟原子构成一个氟气分子。在牙膏中添加氟化钠可降低患蛀牙的概率。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
【1】下列化学用语表示错误的是
A.氟气的化学式为2F
B.2个钠离子:2Na+
C.F-的结构示意图:
D.氟化钠的化学式:NaF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个氟原子:F
B.1个氟原子中含有9个质子
C.钠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得到1个电子
D.F-和Na+的最外层电子数不相等
26、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时溶液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中和反应
B.p点所示溶液中的溶质只有
C.n点表示的溶液中和
微粒数目相同
D.该图所对应操作是将稀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
27、画出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_____,其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最外层电子,形成_____(填“阴”或“阳”)离子。推测镁原子与下列微粒中的_____(填序号)化学性质相似 。
28、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是碳酸钠、氢氧化镁、氯化钡、硫酸钠、硝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现做如下实验:
(1)将少量粉末放在烧杯中,加足量水、搅拌、静置、过滤,得无色溶液及白色沉淀;
(2)向过滤所得沉淀中加足量稀硝酸,沉淀全部溶解,但没有气体产生。
(3)向滤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立即有较多的白色沉淀生成,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 根据以上实验现象推断,白色粉末中一定存在 ;一定不存在 ;可能存在 。
29、如图所示是小瑞同学在家自制的一个简易净水器。小瑞同学将一杯红墨水从简易净水器的上部倒入,观察到红墨水的颜色变浅,说明简易净水器中的______(填物质名称)具有吸附色素的作用。其中小卵石、石英砂和蓬松棉的作用是______(填操作名称),该简易净水器______(选填“能”成“不能”)将硬水转化为软水。
30、在2021年上海举办的第五届中国富硒农业发展大会上,来自山西的富硒黑小米和小杂粮赢得专家和评委的一致好评,被命名为“中国富硒好杂粮”。硒被称为“长寿元素”硒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图中x=______,硒在化学反应中易______(选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31、用数字和化学符号或名称或化学式表示
(1)构成物质的微粒有_____、_____、_____等。
(2)如二氧化碳是由_____构成的;汞是由_____构成的;氯化钠是由_____构成的。
(3)3个铁离子_____;2个硫酸根离子_____;NH4Cl_____;氧化铝中铝元素为+3价_____;3个硫酸铵分子_____;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_____。
32、某化学兴趣小组将一定质量的 Fe 和Zn 的混合粉末加入 AgNO3 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
(1)若滤液呈无色,则发生的反应为_________,滤渣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________。
(2)若滤液呈浅绿色,则关于滤渣和滤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A.向滤渣中加稀盐酸一定有气泡产生
B.滤渣中一定含有 Ag
C.滤液中一定含有 Fe(NO3)2 和 Zn(NO3)2,一定不含 AgNO3
(3)小薇欲验证Fe、Zn、Ag 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选用如下试剂直接进行验证,其中不合理的是 (用序号填空)。
A.Zn、Ag、Fe2(SO4)3 溶液
B.Fe、Zn、Ag、稀硫酸
C.Fe、Ag、Zn(NO3)2 溶液
D.Fe、Zn(NO3)2 溶液、AgNO3 溶液
33、(9分)A、B、C是三种常见的含钙化合物。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产物略去)。
(1)A物质的俗称是 ,B物质的化学式是 ,C物质的名称是 。
(2)向A的块状固体上滴加水,观察到大量的水蒸气产生,该现象说明 ,且发生的反应为 。
(3)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是 ,该基本反应类型是 。
34、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1) 铁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用碳高温还原氧化铜生成铜和二氧化碳:__________________ ;
(3)实验室用双氧水、、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等信息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族 周期 | I A | II A | IIIA | IVA | VA | VIA | VIIA | 0 |
2 | 3 Li 锂 6.941 | 4 Be 铍 9.012 | 5 B 硼 10.81 | 6 碳 12.01 | 7 N 氮 14.01 | 8 O 氧 16.00 | 9 F 氟 19.00 | 10 Ne 氖 20.18 |
3 | 11 Na 钠 22.99 | 12 Mg 镁 24.31 | 13 Al 铝 26.98 | 14 Si 硅 28.09 | 15 磷 30.97 | 16 硫 32.06 | 17 Cl 氯 35.45 | 18 Ar 氩 39.95 |
(1)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三周期、第IIIA族的元素是__ ___(填名称),该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 ___电子。(填“得”或“失”)
(2)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 ____ ___。
A.质子数不同 B.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C.中子数不同 D.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3)如图,为某粒子结构示意图,当x—y=8时,该粒子符号为 。
36、1911年若名物理学家卢瑟福等人为探索原子的内部结构进行实验:用一束质量远大于电子的高速运动的a粒子轰击金箔,发现“大多数a粒子能穿过金箔,一小部分发生偏转,极少数被反弹回来。”回答下列问题:
(1)1个a粒子由2个中子和2个质子构成,则a粒子带_____(选填“正”或“负”)电。
(2)甲图为金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乙图摘自元素周期表,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①X=_____,b=_____。
②金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
37、利用实验室制取气体的知识,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图中标注a的仪器名称为________。
(2)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
①应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是_______(填序号);
②在C-E装置中,不能用于收集氧气的装置是_______(填序号);
③用排水法收集一瓶氧气,按F装置进行氧气的性质实验,观察到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_____色火焰;
④实验室要制得3.2g氧气,至少需要完全分解高锰酸钾的质量为______克。(要求写出完整的解题过程)
38、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指出装置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填字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如果某同学用F装置收集一瓶氧气,则收集时气体应从导管口的___________端(填“a”或“b”)通入。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验证D装置集满二氧化碳的方法是___________。
39、某学生用红磷做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结果进入容器内水的体积小于容器容积的1/5,试分析原因:(写出两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0、如图为泡沫灭火器的原理示意图
(1)简述将该装置倒置后产生的现象
(2)解释为什么泡沫灭火器中的反应物用浓盐酸和碳酸钠溶液而不用大理石和稀盐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