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上)保亭八年级质量检测化学

一、选择题(共26题,共 130分)

1、学习要善于归纳和总结,以下认识完全正确的是

A.物质的分类

B.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①纯净物:铁、氧气、红磷

②混合物:过氧化氢溶液、空气、自来水

①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用作保护气

②氧气具有助燃性:用作燃料

C.对物质鉴别的认识

D.对安全知识的认识

①用品尝的方法鉴别实验室的氯化钠和蔗糖

②用燃着的木条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

①将药品带出实验室

②酒精灯着火,应用湿抹布盖灭

A.A

B.B

C.C

D.D

2、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可以检查如图装置的气密性。当缓缓向右拉动注射器活塞时,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A.有液体进入注射器内

B.左侧玻璃管内液面上升,停止后液面保持不下降

C.瓶内液面明显上升

D.左侧水中玻璃导管口产生气泡

3、“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是李白《将进酒》中著名诗句,黄河是沿岸数亿人的水源地。下列关于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用吸附的方法不仅能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还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B.黄河水经过沉淀、过滤、吸附后,还需要进行消毒来杀灭水中的细菌病毒等微生物

C.硬水是指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可以用肥皂水来鉴别硬水和软水

D.电解水时,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且产生的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为1:2

4、对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选项

事实

解释

A

氧气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

分子构成不同

B

丁香花开,香满鹤城

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C

氧气加压液化可以装入钢瓶中

加压后,分子变小

D

温度计水银受热体积膨胀

温度升高分子间隔变大

A.A

B.B

C.C

D.D

5、分类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

A.单质:氧气、冰

B.纯净物:清新的空气、铁粉

C.混合物:雨水、冰水

D.化合物:五氧化二磷、氧化铜

6、下列物质在氧气里燃烧,能生成刺激性气味气体的是

A.铁丝

B.硫粉

C.红磷

D.木炭

7、下列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正确的是

A.硫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红磷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

C.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8、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A.因为蜡烛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所以蜡烛组成里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B.燃烧一般都伴随着发光放热的现象,所以有发光放热的现象就是燃烧

C.单质只含有一种元素,所以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D.氧化物都含氧元素,所以含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9、再生水是指废水经处理后达到一定指标的水,其生产工序中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

A.沉降

B.吸附

C.消毒

D.过滤

10、物质的除杂和鉴别是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不正确的是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

看颜色

B

鉴别CO和

分别通入紫色石蕊溶液

C

除去氧化钙中的碳酸钙

高温煅烧

D

除去中的CO

点燃

A.A

B.B

C.C

D.D

11、下列对相关内容解释不合理的是

A.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大——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B.众人拾柴火焰高——可燃物越多,着火点越低,越易燃烧

C.氧化汞受热后分解——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再分

D.湿衣服在阳光下晾晒比在阴凉处干得快—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12、NO2的大量排放导致酸雨,治理方法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6NO2+8NH37X+12H2O.可推断X的化学式为

A.O2

B.N2O

C.N2

D.H2

13、分类是化学的重要思想,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A.单质: 水、 硫

B.氧化物: 二氧化锰、氯酸钾

C.纯净物:液氧、五氧化二磷

D.混合物:高锰酸钾、空气

14、如图是某密闭容器内发生化学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生成的甲、乙分子个数比是1:4

C.反应前后容器内物质都是混合物

D.该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

15、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则温度越高,氧气的溶解度越小

B.酸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则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物质一定是酸

C.活泼金属能与酸反应放出气体,则与酸反应放出气体的一定是活泼金属

D.有机物中含有碳元素,则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都是有机物

16、下列是我们生活中的一些物质,其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雪糕

B.冰水混合物

C.碳酸饮料

D.美味清汤

17、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火炬首次采用“微火”替代了以往的“大火”,“微火”虽微,足以点亮世界。“飞扬”采用氢气作燃料比传统所用丙烷(化学式C3H8)作燃料更环保,原因是

A.资源丰富

B.热值高

C.密度小,无气味

D.燃烧产物是水,无污染

18、一定条件下,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化学反应生成两种物质

B.参加化学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比为1:3

C.该化学反应的反应物由原子直接构成

D.反应前后分子的总数未发生改变

19、掌握化学用语是学好化学的关键。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表示的意义不相符的是

A.Mg2+ 1个镁离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

B.CO2 二氯化碳分子中含有2个氧元素

C.2Cu   2个铜原子

D.   氧化亚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20、2023年杭州第十九届亚运会开幕式的相关活动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升五星红旗

B.敲击“水玉琮”

C.播放数字“烟花”

D.点燃主火炬

21、腐霉利(C13H11C12NO2)是一种新型杀菌剂,广泛用于蔬菜,水果等作物病害的防治,以下关于腐霉利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腐霉利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B.腐霉利含有五种元素

C.腐霉利中含有1个氧分子

D.腐霉利中碳、氯元素的质量比为3:2

22、利用如图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当温度升高至60℃过程中,仅①燃烧;继续升高至260℃过程中,又仅③开始燃烧。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①③可作对比实验,可以说明红磷着火点更高

B.②③可作对比实验,说明燃烧需要氧气

C.由实验可知可以用沙子为③灭火

D.继续升高温度无烟煤也不可能燃烧

23、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空气中的各种成分作为原料广泛用于医疗、化工、炼钢、石油加工、运输、电光源等领域。下列关于空气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空气中N2的体积分数约为78%

B.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具有可燃性

C.二氧化碳会产生温室效应

D.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作保护气

24、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

A.洗澡时,用淋浴代替盆浴

B.水龙头漏水,及时修理

C.工业废水直接排入下水道

D.农业上合理使用化肥农药

25、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上的总水储量很大,但淡水很少

B.活性炭可将硬水软化

C.蒸馏得到的水不一定是软水

D.通过过滤可以除去水中所有的杂质

26、今冬明初我国可能面临多种呼吸道疾病叠加流行的局面,用牡丹根制成的中药“丹皮”中含有的牡丹酚(C9H10O3)具有镇痛、抗炎等作用。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A.牡丹酚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B.牡丹酚分子由碳原子、氢原子、氧原子构成

C.牡丹酚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D.一个牡丹酚分子中含有22个质子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7、下图是我们所用教材中的一幅图,根据图示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该元素的核内质子数为_________

2)下列对原子构成的理解错误的是_______(填字母)。

A 原子整体不显电性

B 原子核比原子小得多

C 原子是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

D 原子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3)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周期所有元素的原子_________相同。

28、碳及其化合物的用途及其广泛。

(1)碳可以冶炼金属。写出碳与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金刚石和石墨化学性质相同的原因______。写出金刚石的一条物理性质_______。利用石墨的导电性,石墨可用于制作_______

(3)C60中,碳元素的存在形态是_______,每个分子由_______个碳原子构成。

(4)工业制取碳酸钙的过程如下所示。

①氧化钙的俗称是_______

②步骤 II中反应_______(选填“放出”或“吸收”)热量。

③某石灰石样品的质量为1000g,每一步反应均完全进行,最终得到的碳酸钙为 800g,该样品中碳酸钙的含量_______%。

(5)化学家在1776年测得,室温下1L水中大约能溶解1L二氧化碳。按下图进行实验,最终排入量筒内的液体约为_______mL。

29、现有药品:锌片、铜片、稀硫酸、硫酸铜溶液、硫酸亚铁溶液,探究锌、铜活动性强弱时,可以将 有关化学方程式为   ;也可以将   有关化学方程式为 ;或者将 , 无明显现象,也可以证明铁比铜活泼。

 

30、能源、环境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化石燃料包括______、石油和天然气。

大型飞机C919发动机上的压气机将高密度空气压入燃烧室,促进了航空煤油的燃烧。高密度空气能使航空煤油燃烧更充分的原因是______,汽油的成分之一为辛烷,辛烷完全燃烧的产物对全球气候变暖有影响的物质是______

我国南海蕴藏着丰富的“可燃冰”资源,“可燃冰”主要成分是甲烷水合物,“可燃冰”属于______填“不可再生”或“可再生”能源。

现在化石燃料等能源面临枯竭,化石燃料对环境的影响也不容忽视。所以,开发和利用风能、______等新能源成为越来越迫切的要求。

31、勇往直前学习小组的同学们分别将铁粉投入一定量硝酸铜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过滤,各自得到一份滤渣和滤液。请你分析回答:

1)过滤装置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

2)小冰的实验:滤渣中只有银,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

3)小城的实验:向滤渣中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渣的成分是_____

4)小美的实验:滤液中含有3种离子,这3种离子的符号是_____

5)小丽的实验:她根据实验情况粗略画了图B,图中①表示的离子为_____(填符号)。

32、下列物质中:①氢气②铁丝③氧化镁④冰水混合物⑤液氧⑥二氧化碳⑦澄清的石灰水⑧空气,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填序号)______,属于单质的是______,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_,含有氧分子的是______

33、空气中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______占78%,______占21%,稀有气体占______,二氧化碳占______,其他气体和杂质占______

34、写出下列物质的颜色

(1)二氧化锰 __________;(2)氯酸钾 __________; (3)氧化铜 _________;(4)高锰酸钾_______

35、用相关化学用语填空。

(1)氯化钾溶液中含有的微粒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硫氰化钾的化学式为KSCN,试写出硫氰化钙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

(3)氧离子的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________

(4)n个硫酸根离子___________________

(5)碘酒中的溶质___________________

(6)用盐酸除铁锈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36、将下列序号填在合适的地方:①蜡烛融化,②水是无色液体,③铁铸成铁锅,④稀有气体具有稳定性,⑤汽油挥发,⑥食盐溶解,⑦铁生锈,请根据以上叙述回答下列问题,将标号填写在空白处:

属于物理性质的是______;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_____,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共2题,共 10分)

37、下列是初中化学中的一些重要实验。请回答:

(1)A 实验中,可能导致的后果是______

(2)B 实验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3)C 实验在设计上存在的一个明显失误是______

(4)D 实验能够说明木炭和氧化铜发生反应的实验现象是______

38、完成下列实验问题:

(1)图1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

(2)图2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3)图3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4)图4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四、简答题(共2题,共 10分)

39、小明和小红对市场上销售的一种气袋包装的蛋糕产生了兴趣,因为蛋糕包装在充满气体的小塑料袋内,袋内的气体充得鼓鼓的,看上去好像一个小枕头(如图所示)。他们认为这种充气包装技术,主要是为了使食品能够较长时间地保鲜、保质。那么,这是什么气体呢?小红旗中学猜想一定是氮气,小明猜想是二氧化碳。

1)请你帮助他们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来判断小明的猜想是否正确,简要写出操作步骤______  

2)小明的猜想如果正确,现象应是____________

3)你认为食品充气包装对所充气体的要求是:①___________  __________

40、仔细阅读下列关于酒精的描述,并据此回答问题:

①酒精是一种常用的燃料、溶剂、消毒剂及重要的化工原料;

②在工农业生产中常利用粮食作物的发酵等方法来获取酒精;

③它是一种无色透明、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密度为0.798g/L,沸点为78.3

④它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并能够溶解碘等多种物质;

⑤酒精易燃烧,在空气中燃烧时会和氧气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并放出大量的热。

1)属于酒精物理性质的有(填序号)_______________

2)试写出酒精在空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

3)在使用酒精灯时,万一酒精洒出在桌面上燃烧起来,应如何扑灭?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