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上)迪庆州八年级质量检测化学

一、选择题(共26题,共 130分)

1、某小组用NaC1固体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NaC1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计算出配制该溶液需要3g氯化钠固体和50mL水

B.称量时发现托盘天平指针偏向左边,于是向右移动游码

C.量取水时俯视读数,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偏小

D.量筒内的水倒入烧杯时洒出到烧杯外,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偏大

2、物质都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根据如下微观示意图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甲物质是氧化物

B.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C.参加反应的甲与乙分子个数比为1:1

D.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

3、中国空间站“天宫课堂”第二次太空授课:“太空教师”往蓝色水球里塞入半片泡腾片,做成蓝色太空欢乐球。水球中产生的大量小气泡并没有离开水球,而是一直附着在泡腾片放入蓝色水球做成的太空欢乐球容器内部。已知泡腾片中含有碳酸钠,则分别属于

A.盐与氧化物

B.单质与化合物

C.盐与酸

D.碱与氧化物

4、2023年9月21日我国“天宫课堂”开讲了。下列太空实验过程中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A.水油分离实验

B.太空抛物实验

C.点燃蜡烛火焰呈球形

D.水滴变“水球”

5、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验证燃烧需要氧气

B.探究分子不断运动

C.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D.探究Fe、Cu、Ag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6、化学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许多实际问题,下列实验中利用提供的方案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硬水和软水

把等量的肥皂水分别滴加到盛有等量的硬水、软

水的试管中,振荡,观察两试管中产生泡沫情况

B

除去N2中混有的少量CO

通过足量灼热CuO

C

鉴别硝酸铵和氢氧化钠固体

加适量水,搅拌,测量溶解前后的温度

D

除去FeCl2溶液中混有的 CuCl2

加入过量的铁粉,搅拌,充分反应后过滤

A.A

B.B

C.C

D.D

7、新家具和新装修的房屋会产生甲醛,对人体有害。使用一种催化剂后可有效消除室内装修材料释放的甲醛,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化学式为CH3OH

B.反应前后元素和分子种类均未发生改变

C.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化学性质均未发生改变

D.该反应类型既是氧化反应也是化合反应

8、《本草纲目》记载,穿心莲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燥湿的功效。穿心莲内酯()是一种天然抗生素。下列关于穿心莲内酯的说法正确的是

A.穿心莲内酯由55个原子直接构成

B.穿心莲内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C.穿心莲内酯中氧元素质量分数最小

D.穿心莲内酯中碳、氧元素质量比为4:1

9、下列有关空气及其成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空气中氧气和氮气的体积之比约为1:4

B.稀有气体与任何物质都不反应

C.食品充氮气防腐

D.氧气可用于焊接金属

10、如图是杭州第19届亚运会的火炬“薪火”,下列有关火炬的设计不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

A.火炬主体材料采用1070铝合金旋压成型工艺

B.火炬的主要燃料是生物质燃气,清洁安全可靠

C.火炬表面经过阳极氧化处理,抗腐蚀性极佳

D.火炬传递路径经过精心设计,精彩纷呈,展现独特魅力

11、实验操作规范严谨是实验安全和成功的保障。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氢气验纯

B.倾倒液体

C.量取液体

D.检查气密性

12、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对元素周期表的编制做出巨大贡献,人们将101号元素命名为“钔”来纪念他。钔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01,相对原子质量为258,则钔原子的中子数为

A.101                                 

B.157

C.258

D.359

13、根据化学方程式不能获得该反应的信息是

A.反应物的种类

B.生成物的状态

C.化学反应的快慢

D.反应的条件

14、2022年6月5日是第51个“世界环境日”,今年中国的主题是“共建清洁美丽世界”,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生活垃圾—分类处理

B.清洁能源—推广使用

C.废旧电池—随手丢弃

D.工业废水—净化排放

15、学习用化学思维去认识和理解世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变化与守恒:依据化学反应,推测的化学式为

B.模型与推理:分子可以构成物质,则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C.宏观与微观:两者元素组成相同但性质不同,因为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D.探究与创新:探究氧化铜是否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只需设计实验证明氧化铜能否改变反应速率即可

16、下列物质中会造成酸雨的是

A.甲烷

B.臭氧

C.二氧化氮

D.一氧化碳

17、2023年9月,杭州亚运会主火炬塔历史性地采用了废碳再生的“绿色甲醇(CH3OH)”作为燃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甲醇属于化石能源

B.甲醇分子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C.甲醇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可采用隔绝空气的方法熄灭该火炬

18、常做水果催熟剂的乙烯(C2H4)是一种可燃性气体,它完全燃烧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示中X的数值为3

B.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

C.氧元素的化合价反应前后没有发生改变

D.乙与丁的质量比为8:3

1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硫酸铜溶液俗称胆矾

B.酒精灯给物质加热时用焰心加热

C.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颜色的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

D.组成混合物的各成分保持着它们各自的性质

20、为探究二氧化碳能否和水反应,用四朵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小花完成下图四个实验。实验I、Ⅳ中小花变红,实验Ⅱ、Ⅲ中小花不变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验Ⅰ、Ⅱ说明醋酸可以使小花变红

B.实验Ⅲ说明二氧化碳不能使小花变红

C.实验Ⅱ、Ⅲ、Ⅳ说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

D.上述实验说明二氧化碳和醋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21、在治疗新冠肺炎的药物中,中药“连花清瘟胶囊”起到重要作用,其主要成分之一连翘甙的化学式为C27H34O11,下列对连翘甙描述正确的是

A.连翘甙中含有 H2O 分子

B.连翘甙相对分子质量为 534g

C.连翘甙分子中碳、氢原子的个数比是 27:34

D.连翘甙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22、有关如图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两个实验均可证明水的组成

B.b管气体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

C.干冷烧杯内壁无明显变化

D.点燃氢气前不用检验纯度

23、下列物质的名称或俗名,属于同一种物质的是

A.生石灰   熟石灰   消石灰

B.冰   干冰   可燃冰

C.烧碱     苛性钠       火碱

D.纯碱     苏打     碳酸氢钠

24、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牛奶变质

B.杯子破碎

C.菜刀生锈

D.粮食酿酒

25、下列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冒出黑烟,放出热量,生成黑色粉末

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

C.向滴有紫色石蕊的水中通入二氧化碳,再加热,颜色变化为:紫色→红色→紫色

D.红磷在氧气中燃烧时,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26、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除去CO2中的CO

将混合气体点燃

B

除去氮气中的少量氧气

将气体通过灼热的木炭

C

持续增加大棚内CO2的量

将块状大理石与稀硫酸反应

D

证明蜡烛中含有碳元素

在其火焰上方罩一个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

A.A

B.B

C.C

D.D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7、用化学用语表示:

(1)3个二氧化碳分子。___________

(2)已知元素M的氧化物化学式为M2O3,则M元素与氯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化学式为:___________

28、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请用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净水时,利用活性炭的_____性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此过程中发生了____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2)我国有关部门规定,自来水厂经过净化后进入用户的饮用水含铁<0.3mg,含铜<10mg/L…,其中的“铁、铜”指的是_____(填字母)

A 原子     B 分子     C 元素     D 单质

3)实验室常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电解水,该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表达式为_____;该实验证明水是由__________组成的化合物。与电源正极相连的a试管中产生的气体为_____,若a试管中产生气体的体积为5ml,则b试管中产生的气体体积约为_____ml

4)“节约用水,从我做起”,请你任举一例生活中节约用水的措施:_____

29、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XYZQ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物质

X

Y

Z

Q

 

反应前质量/g

2

2

84

5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24

0

14

X的待测质量为___________g

30、请用化学符号填空:

1)四个氮原子_____

2)标出五氧化二磷中磷元素的化合价_____

31、水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

(1)生活中的水通常硬度较大,家庭中通常采用______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2)下列行为,有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工业用水重复使用

B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

C加强城市污水处理系统的建设

D用喷灌方法给农作物浇水

32、如图所示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M点所对应A的溶液为___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2)若A中混有少量的B,提纯A的方法是___________

(3)10℃时,B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

(4)20℃时,A、B、C的饱和溶液降温至10℃,没有晶体析出的物质是___________

33、(8分)“生活即学习”、“社会即教材”,化学在衣食住行、环境能源、材料科学、医疗卫生等方面越来越大地体现自己的价值。

(1)图1为某品牌矿物质水的标签。用离子符号表示其中的一种金属阳离子、一种阴离子     

(2)图2为普通干电池的构造图,小明从废旧干电池中回收有关物质并进行探究。

干电池用作照明时化学能转化为  

电池中石墨和铜帽表现出优良的 性能。

锌皮回收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氢气,锌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铜帽回收清洗后放入硝酸银溶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4、同学用稀酸、氢氧化钠溶液、酚酞溶液三种试剂,按如图所示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

在盛有试剂的试管中,先后加入试剂、试剂,同时不断振荡,观察到溶液先变红后变无色。试剂 8  

上述实验过程中:溶液的 9 减弱,这是由于   10   ,由此证明上述实验过程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1

取上述实验后的无色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加入合适的试剂,可验证化学反应是否恰好完全反应,下列中不能加入的试剂是   12  

A.石蕊溶液   B.铜片   C.氧化铁   D硝酸钡溶液

 

35、1用元素符号和数字填空:

氯元素     ,3个原子      ,一个硅原子      ,水     ,氧分子

2写出下列符合所表示的意义:

Al ,2S ,Fe  

 

36、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请用适当的化学符号填空:

(1)在汞、二氧化碳、氯化钠三种物质中,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是___________

(2)碳酸根离子___________

(3)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___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共2题,共 10分)

37、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些装置,据图回答问题。(以下所选装置均填装置序号)

 

1)写出指定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

2)向气体发生装置内加入药品前,应该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为______________(写化学方程式);发生装置选用A比选用C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4)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用F装置收集气体过程中发现水槽中的水变成紫红色原因是______________B装置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38、老师给了同学们一包红色粉末,该粉末可能是铜粉和氧化铁粉末中的一种或两种,同学们对该粉末进行了如下的探究。取该粉末放入硬质玻璃管中,先通CO,然后再用酒精喷灯加热,停止加热后继续通入CO至装置冷却。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B中装有澄清石灰水)

(1)加热前先通一段时间一氧化碳的目的是______

(2)若粉末中含有氧化铁,则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装置B的作用①_____________

(4)待充分反应且装置完全冷却至室温,取反应后玻璃管内剩余的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观察到_______,则该粉末为铜粉和氧化铁的混合物。

四、简答题(共2题,共 10分)

39、小义同学在实验室把木炭和氧化铜的混合物17.2 g,在老师的指导下,用酒精喷灯加热使之充分反应,冷却后称量固体剩余物为12.8 g,试问该同学所称量的CuO为多少克?

 

40、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回答问题:

1一实验中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玻璃棒在这个实验中的作用是_________,有同学发现过滤后的滤液仍然是浑浊的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2)二实验中开始时先通入一氧化碳后给氧化铜加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