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上)抚州八年级质量检测化学

一、选择题(共26题,共 130分)

1、通过数字化实验对白磷燃烧的温度变化及影响因素进行探究。将5g白磷放试管中并将试管放入60℃热水中,t3时推注H2O2溶液,实验装置及数据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白磷的着火点大于60℃

B.实验过程中气球逐渐变瘪

C.t3时白磷刚好停止燃烧

D.氧气浓度越大燃烧越剧烈

2、晋代葛洪所著《抱朴子》一书中记载有“丹砂烧之成水银”,丹砂指的是HgS。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中共有两种氧化物

B.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和原子种类均发生变化

C.物质甲、乙、丙、丁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D.物质丁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之一

3、下列关于用微粒知识解释生活中现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酒香不怕巷子深——微粒在不停运动

B.1滴水中含有1.67×1021个H2O分子——微粒是很小的

C.气体可以压缩——微粒大小可以改变

D.食盐溶液能导电——溶液中存在能自由移动的离子

4、归纳整理有助于所学知识的系统化。下列对某一主题知识的归纳中,不正确的一组是

A.化学家与贡献

B.化学用语与意义

①屠呦呦一发现并提取青蒿素

②门捷列夫一制作元素周期表

①2H一表示两个氢原子

②3H2O一表示三个水分子

C.实验数据与记录

D.物质组成与分类

①用托盘天平称量6.24g氯化钠

②用100mL量筒量取7.2mL盐酸

①常见的混合物—空气、溶液

②常见的氧化物—水、氧化铁

A.A

B.B

C.C

D.D

5、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冰水是混合物

B.煮沸可以将硬水转化为软水

C.水沸腾时可冲起壶盖,说明温度升高分子会变大

D.天然水经沉淀、过滤后变成纯水

6、我国古代典籍中有“银针验毒”的记载,其反应原理之一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H2S是一种无毒气体

B.X的化学式是Ag2S

C.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没有变化

D.参加反应的H2S和O2的质量比为17:8

7、下列事实不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的

A.真金不怕火炼

B.人类使用金属的年代早晚

C.不能用金属铜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D.铝制品有较强的耐腐蚀性

8、2023年12月13日全国普降大雪,为了减少大雪对生活的不利影响,采取了多种举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路上撒盐,盐溶解会放热,加速雪融化

B.路上撒盐,盐溶解形成溶液,凝固点降低

C.雪融化过程中会放热

D.雪融化的过程为化学变化

9、实验室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操作顺序为④②①⑤③

B.选用50mL量筒量取所需水的体积

C.②中若天平指针左偏,应向右盘继续加砝码至天平平衡

D.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大

10、空气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中的氧气是一种常见的燃料

B.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属于稀有气体

C.空气中氮气的质量分数约为78%

D.植树造林有利于保护空气

11、下列物质中不含盐的是

A.洗涤用的纯碱

B.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的小苏打

C.医疗上做钡餐透视用的硫酸钡

D.建筑用的熟石灰

12、《本草纲目》载药1892种,其中有升丹(其成分含HgO)。HgO中Hg的化合价是

A.-1

B.0

C.+1

D.+2

13、高纯硅是芯片的核心材料。硅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硅属于非金属元素

B.硅原子的质量为28.09

C.硅原子核内质子数为14

D.硅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

14、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电解水实验中,正、负极气体体积比为2:1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C.将二氧化碳通入到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红,加热后溶液变成无色

D.向盛有等量软水、硬水的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加等量肥皂水,振荡,软水中产生更加丰富的泡沫

15、在Cu(NO3)2、Al(NO3)3和AgNO3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滴加稀硫酸时有气泡产生。滤渣中一定含有

A.Fe

B.Fe 、Cu

C.Fe、Cu、Ag

D.Fe、Cu、Ag、Al

16、化学小组为探究Cu、Zn、Ag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方案。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由实验③可得出金属活动性:Zn>Ag

B.由面实验①②可得出金属活动性:Zn>Cu>Ag

C.只由实验①③可得出金属活动性:Zn>Cu>Ag

D.实验②中将CuSO4溶液改为CuCl2溶液也能完成实验

17、下列现象的微观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A.氢气和液氢都可作燃料一一相同物质的分子,其化学性质相同

B.用警犬搜救地震中被埋人员一一分子在不断运动

C.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一—温度升高,原子间隔变大

D.水烧开后易把茶壶冲起—一温度升高,分子变大

18、汽车尾气是大气污染主要来源之一。“三效催化转化器”可将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处理为无毒气体,如图为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中A、B、C、D都是化合物

B.该反应生成C和D的分子个数比为4:1

C.反应前后各元素原子个数发生变化

D.催化剂能增加生成气体的产量

19、以下关于灭火的原理探究实验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原理: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B.实验现象:Ⅱ中蜡烛正常燃烧,Ⅰ和Ⅲ中蜡烛熄灭,Ⅲ中的现象还有产生大量气泡

C.问题与交流:Ⅲ中的操作,可能造成的结果是稀盐酸洒出

D.实验后,接下来必须要做的事情是整理洗涤仪器.完善实验报告,离开实验室

20、图中“”和“”分别表示氧原子和碳原子,其中所表示的粒子能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是

A.

B.

C.

D.

21、关于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前必须检查装置气密性

B.待红磷熄灭并冷却至室温后,再打开止水夹

C.可以将红磷换成木炭进行实验

D.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后,立即伸入集气瓶中并塞紧瓶塞

22、下列诗词句或典故描述的主要是物理变化的是

A.精雕细琢,金石可镂

B.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C.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23、推理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素养之一。下列宏观实事与解释或结论不一致的是

A.水通电分解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中含有氢、氧两种元素

B.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中,出现银白色的固体,可推测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银的强

C.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比较大,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D.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100mL,是由于分子在不断运动

24、鉴别空气、氧气、二氧化碳三瓶气体,最简单的方法是

A.闻气味

B.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C.测量三种气体的密度

D.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三瓶气体中

25、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A.汞

B.氨气

C.二氧化碳

D.硫酸铜

26、规范操作是实验安全和成功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倾倒液体

B.熄灭酒精灯

C.稀释浓硫酸

D.氧气验满

A.A

B.B

C.C

D.D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7、水是生命之源。“珍惜水、节约水、爱护水”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1)如图是用来表示电解水过程的示意图(其中“”“”分别表示H原子和O原子)

①电解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是___________

②分析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可作出的正确判断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 常温常压下水可以发生分解反应

B 电解水的最终产物是HO原子

C H原子是图示微粒中的最小微粒

D 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HO原子

E O原子只有在通电条件下才能转化为O2分子

(2)从水库中取出浑浊水样进行实验。

①将水样静置,用如图装置进行过滤,其操作规范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 用玻璃棒引流

B 滤纸边缘高出漏斗

C 漏斗末端紧贴烧杯内壁

D 将滤纸湿润,使其紧贴漏斗内壁

E 用玻璃棒在漏斗中轻轻搅动以加快过滤速度

②在处理后的水样中加入一定量肥皂水,振荡,观察到泡沫较少,浮渣较多,说明该水样属于___________(填“硬水”或“软水”)

(3)直饮机的水处理过程如图所示。

①“可直接饮用水”属于___________(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②炭罐的作用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 过滤

B 脱色除味

C 消毒杀菌

(4)请列举一例生活中节约用水的具体做法___________

28、分类、类比推理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

(1)在课本中,你学过以下四个实验:

A.探究铁生锈

B.O2性质实验

C.探究燃烧条件

D.探究二氧化碳与水反应

请按照实验中利用的实验方法的角度,可以将______(填字母)分为一类,分类依据是______

(2)相比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更能够体现出反应的实质,例如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可以表示为,在此反应中铁元素化合价升高做还原剂,相反,硫酸铜溶液中铜元素的化合价降低,硫酸铜作为氧化剂,则铝丝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可以表示为______,该反应过程中的氧化剂是______

29、纸张撕碎是_________变化,纸张燃烧是 _________变化,

 

30、燃烧是我们非常熟悉的化学反应。如图是用实验方法来探究燃烧的条件。(已知:白磷的着火点是40℃,红磷的着火点是240℃)

(1)实验过程中,能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的实验现象是______

(2)本实验运用了对比的实验方法,铜片上的白磷与红磷对比,能得出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______

(3)写出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热水的作用分别是加热白磷红磷和______

31、有下列物质:①氮气  ②净化后的空气 ③四氧化三铁 ④矿泉水 ⑤海水 ⑥红磷⑦高锰酸钾,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____,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____,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__,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

32、某班同学在化学实验室上复习课,主题是常见气体的制备,实验室准备了部分药品并提供以下装置,请分析同学们的操作后回答下面问题:

A   B C   D   E F

(1)小张欲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来制取一瓶氧气,应该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下同),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小红若用B装置作为发生装置来制取二氧化碳,那么长颈漏斗中应该加入的药品的名称是_______,小红用D装置来收集产生的二氧化碳,你认为是否正确,为什么

(3)若想检验小红制得的气体是否为二氧化碳,应选用的装置是  

(4)小红把制得的二氧化碳通入到F装置中,则F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33、在用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进行中和反应实验时,反应过程中溶液的酸碱度变化如图13所示。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实验操作是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滴加到另一种溶液中。

(3)当加入溶液的质量为ag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写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

(4)当加入溶液的质量为bg时,向所得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呈___________

34、空气可谓无处不在,但人类对其组成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

(1)拉瓦锡最先通过实验得出了空气由________和氧气组成。

(2)饼干在空气中变软,是因为空气中有___________

(3)老师课堂上用如图所示的改进装置(比教材上多了电加热棒)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1/5。

①实验中用红磷而不用木炭或硫粉,原因是_____________

②实验中观察到红磷燃烧的现象是产生_________________

③增加电加热棒点燃红磷,比原装置的优点有___________(填序号)

A不必待到冷却便可打开止水夹        B避免因燃烧匙伸入缓慢而造成误差

C不用过量的红磷而节约药品          D减少生成物逸散而污染空气

35、水是一种重要的资源,爱护水资源,人人有责。

(1)如图1所示,通电一段时间后,玻璃管b中收集到的气体是 _____(填化学式);通过实验可以得出水是由 _____组成的。

(2)某同学自制如图2所示简易净水器,其中小卵石和石英砂起 _____作用(填操作名称),能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利用活性炭的 _____性,可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36、请回答下列与含碳物质有关的问题:

(1)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有很大的差异。其原因是______

(2)都含______(填离子符号)。

(3)反应,生成一种能使石蕊溶液变红的物质,这种物质是______(填化学式)。

(4)科学家采用组合转化技术,将以一定比例混合,在特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水和另外一种化工原料R,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根据上述反应推断R的化学式是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共2题,共 10分)

37、某同学喝雪碧时发现雪碧属于碳酸饮料,其中溶解的大量二氧化碳,打开瓶塞时发现产生大量气体,他想证明这些气体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请你帮他设计一个实验进行验证(写明操作、现象、结论).

 

38、如图所示,是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装置,气密性良好,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将水面上方空间分为五等份,用弹簧夹夹紧橡皮管,点燃红磷后迅速伸入瓶中,并塞紧塞子,待燃烧停止并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

(1)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

(2)打开弹簧夹后______,原因是______

(3)实验结束,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小于瓶内空间的 1/5,可能的一种原因是______

四、简答题(共2题,共 10分)

39、在做实验的过程中,瓶底加水的作用不同:

铁在氧气中燃烧瓶底加水的原因:_______________

硫在氧气中燃烧瓶底加水的原因:_______________

40、小浩同学绘制的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

(1)3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______g

(2)由上图还可获得哪些信息(写一点即可)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