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是几种农作物生长时对土壤PH要求的最佳范围:茶5~5.5,西瓜6.0~7.0,柑橘5.0~7.0,甜菜7~7.5,如果某一地区经常下酸雨,以上农作物最不适合在该地区种植的是
A.茶
B.西瓜
C.柑橘
D.甜菜
2、下列诗句中没有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日照香炉生紫烟,遥望瀑布挂前川
C.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D.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3、溶液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长期放置后不会分层的液体就是溶液
B.75%的医用酒精中,水是溶质,酒精是溶剂
C.10%的氯化钠溶液均分成两份,每份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依然是10%
D.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一定比不饱和硝酸钾溶液含有的溶质多
4、下列操作中,能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瓶气体的是
A.观察气体颜色
B.插入燃着的木条
C.闻气体的气味
D.倒入澄清石灰水
5、海洋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宝库,我国坚持陆海统筹、发展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维护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下列有关海洋资源利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可以直接电解浓缩后的海水获得金属镁
B.可以利用蒸馏法从海水中获得淡水
C.海水“晒盐”主要利用了蒸发结晶的方法
D.海水“制碱”是向饱和氨盐水中通入CO2并过滤,加热过滤后的固体得到纯碱
6、2023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5个“防灾减灾日”,了解防灾减灾的相关知识,有利于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下列做法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A.用水灭火其原理是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B.当火势较大或有蔓延趋势时,应立即拨打119火警电话
C.电器着火时用自来水扑灭
D.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要先用手电筒做灯火试验
7、在“2A+3B=2C+4D”的反应中,已知8g物质A完全反应生成11g物质C和9g物质D.若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则物质B的相对分子质量
A.16
B.32
C.48
D.64
8、某化学兴趣小组为验证盐酸的部分化学性质,使用氢氧化钠、碳酸钠和另外一种不同类别的物质A进行了相关实验。
结合图示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的现象与碳酸钠和硫酸反应的现象相同
B.物质A是单质铁
C.物质A是氧化铁
D.试管②中盐酸一定过量
9、低钠盐中富含钾,有预防高血压的作用。这里的“钠”“钾”指
A.元素
B.分子
C.原子
D.离子
10、符号表征是学科知识的外在表达形式,没有符号就无法产生和理解学科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镁离子的符号为 Mg2+
B.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C.碳酸钠的化学式为 NaCO3
D.铝的元素符号为AL
11、化学观念和科学思维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下列有关认识正确的是
A.变化思想:化学反应常伴有能量变化,伴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一定发生了化学反应
B.守恒观念: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有水生成,证明该物质中含有氢、氧两种元素
C.微观探析:水和过氧化氢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
D.证据推理: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则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12、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 B.区分硬水和软水 | C.探究燃烧的必要条件 | D.研究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 |
A.A
B.B
C.C
D.D
13、人的体液的pH如果超出正常范围,会导致生理机能失调或产生疾病。人体内几种体液的正常pH范围如表所示。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
体液名称 | 胃液 | 血液 | 唾液 | 乳汁 |
pH | 0.9~1.5 | 7.35~7.45 | 6.6~7.1 | 6.4~6.7 |
A.胃液
B.血液
C.唾液
D.胆汁
14、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
A.探究燃烧条件
B.比较火焰各层温度
C.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D.验证产物有水
15、中华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下列过程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点火烧水
B.撬开茶饼
C.过滤茶汤
D.闻香品茶
16、下列物质在O2中充分燃烧时,不会产生CO2的是
A.C2H2
B.NH3
C.C2H5OH
D.CO
17、铜器在潮湿的空气中表面会生成铜绿[主要成分为Cu2(OH)2CO3],铜绿受热易分解,其受热分解不可能生成的物质是
A.CuCl2
B.CuO
C.CO
D.H2O
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含氢元素的可燃物燃烧一定生成水,所以燃烧生成水的可燃物中一定含有氢元素;②化学变化常常伴随能量的变化,所以有能量变化的一定属于化学变化; ③活泼金属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所以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一定是活泼金属;④洗涤剂和汽油分别去油污的原理是不相同的;⑤阴离子带负电,所以带负电的粒子不一定是阴离子;⑥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铝弱,则铁制品比铝制品更耐腐蚀;
A.①③⑥
B.①④⑤
C.②③④
D.④⑤⑥
19、认识燃烧原理可以利用和控制燃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油锅起火,立即用水灭火
B.用灯帽盖灭酒精灯,原理是隔绝氧气
C.家中燃气泄漏,立即打开排气扇通风
D.木柴架空燃烧更旺,原理是增大了氧气的浓度
20、下列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加入大理石
C.滴加石蕊试液
D.加热碳酸溶液
21、碳是组成物质最多的元素,碳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和碳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碳原子最外层有4个电子
B.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活泼
C.碳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
D.碳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22、“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从微粒的角度对“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解释正确的是
A.分子在不断运动
B.分子种类发生改变
C.分子之间有间隔
D.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
23、下列燃料中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A.无烟煤
B.汽油
C.天然气
D.酒精
24、下列关于金属和合金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合金的硬度一般比各成分金属大
B.生铁可以完全溶解在足量的稀盐酸中
C.金属与金属、金属与非金属都可能形成合金
D.长期使用铁锅烹调可以摄入铁元素从而预防缺铁性贫血
25、逻辑推理是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所以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B.利用红磷可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则利用木炭也可以
C.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相同,则质子数相同的原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D.BaCl2可以与硫酸盐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所以与BaCl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的物质一定含有
26、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下图所示化学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称量药品
B.滴加液体
C.量取液体读数
D.金属与酸反应
27、化学与生活、环境、材料等密切相关。请根据信息,回答问题:
(1)水是生命之源。生活中通过__________ 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在自来水的净化过程中,用于除去水中的色素及异味的物质是 ___________。
(2)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是我国应对全球气候问题作出的庄严承诺。
①控制 CO2的排放,目的是为减缓___________效应。加压水洗法可捕集 CO2,是因为压强增大时 CO2 在水中的溶解度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②写出日常生活中你能做到的一种“低碳”行为: __________。
(3)持续防疫,化学助力。
①佩戴口罩:佩戴口罩可以阻止飞沫进入口罩里面,起到的作用与______________ (填实验操作)类似。
②接种疫苗:某款新冠肺炎疫苗所含辅料中含有的磷酸二氢钠其化学式为 NaH2PO4,其中磷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 。
③定期消毒:84 消毒液的的消毒原理为 ,生成的 X 有较强的杀菌作用,是一种酸,则X 的化学式为 __________。
28、现有如下物质 ①液氧;②洁净的空气;③氯化钠;④冰水混合物;⑤水银;⑥过氧化氢; ⑦软水。请用序号填空:
(1)由原子构成的物质是 ,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是 。
(2)属于化合物的是 ,属于氧化物的是 ,
(3)属于单质的是 。
29、下列常见仪器的使用正确的是_______
A.量筒用作反应容器 B.烧杯放在石棉网上加热
C.用温度计搅拌溶液 D.熄灭酒精灯,应该_______
30、t℃时,将一定质量的A、B溶液恒温蒸发水,蒸发水的质量与析出晶体的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t℃时,将A 溶液蒸发 20g 水析出A 晶体________________g。
(2)蒸发水前,A 溶液是_______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或“不能确定”)溶液。
(3)t℃时,溶解度A_______________B(填“>”或“<”或“=”)。
(4)t℃时,B 的饱和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
31、用数字或化学用语填空。
(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体积分数约为_________ %;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与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形成的物质是 __________;
(3)氖气_____ ;
(4)4个二氧化硫分子______;
(5)NH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___;
(6)3个氢氧根离子____ 。
(7)5个亚铁离子___________;
32、根据下图实验装置进行回答: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②
(2)若要制取并收集一瓶氧气,用于做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试验,则需 和配套。(在a~f中选择)
(3)在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可选用 装置(填字母编号),写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验证二氧化碳收集满的方法是 。
(4)若将g装置装满水,用于收集氧气,则应将 (填“⑤”或“⑥”)与发生装置相连。
(5)以下是某研究小组探究影响反应速率部分因素的相关实验数据。
实验 序号 | H2O2溶 液浓度% | H2O2溶液体积/mL | 温度℃ | MnO2的 用量/g | 收集氧气 的体积/mL | 反应所需 的时间/s |
① | 5 | 1 | 20 | 0.1 | 4 | 16.75 |
② | 15 | 1 | 20 | 0.1 | 4 | 6.04 |
③ | 30 | 5 | 35 |
| 2 | 49.21 |
④ | 30 | 5 | 55 |
| 2 | 10.76 |
通过实验①和②对比可知,化学反应速率与 有关;
33、回答下列与金属有关的问题。
(1)铝合金和纯铝,硬度较大的是_______。
(2)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没有排列金属Mn、Pd(钯),现请探究Mn、Pd(钯)、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①将Mn片、Pd片分别加入到稀盐酸中,Mn片表面有气泡产生,Pd片没有变化。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
②要确切得出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还需将Pd片加入到_________溶液中,观察现象。
34、如图是电解水的装置,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其中A试管应该与电源的_________极(填正或负)相连。通电一段时间后,B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是_______,那么,A试管和B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比约等于_________,质量比是___________。
(2)B试管中气体的检验方法为________。
(3)通过该实验小明得出了许多结论,请你说出其中一条:________。
35、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用化学知识解释: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升空。其中一种火箭推进剂在火箭发射过程中,发生的微观示意图如图。
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反应后生成的丙与丁的质量比为_____。
(2)2025年长安汽车厂将停止销售传统燃油车,新能源汽车发展成为主要趋势。
①下列不属于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的新能源的是______(填序号)。
A.潮汐能 B.氢能 C.汽油 D.太阳能
②乙醇是一种生物燃料,它是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乙醇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水和_______(写化学式),并放出大量热。
36、如图所示,向玻璃容器内加水,至刻度线A处,再向容器内滴加几滴红墨水,一段时间后,发现A中的现象是_______,说明________。继续向容器内添加酒精至刻度B处,塞进玻璃塞,将容器倒转几次,充分摇匀,静止,发现液面高度________,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
37、(17分)实验室常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
探究一 气体发生装置的选择
(1)写出图中带标号仪器的名称:a ;b 。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发生和收集装置分别选用 和 (填字母),
检验集满的方法是 。
探究二 药品的选择
小明对三组药品进行了研究,实验记录如下:
组别 | 药 品 | 实验现象 |
① | 块状石灰石和稀盐酸 | 产生气泡速率适中 |
② | 块状石灰石和稀硫酸 | 产生气泡速率缓慢并逐渐停止 |
③ | 粉末状石灰石和稀盐酸 | 产生气泡速率很快 |
对照实验①③,是探究 对产生二氧化碳速率的影响;
对照实验 ,是探究不同的酸对产生二氧化碳速率的影响;
小明选择第①组药品来制取二氧化碳,该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探究三 生成二氧化碳量的测定
实验室常通过下列两种途径测量生成二氧化碳的量
途径一(如图1):由图可知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g。
途径二(如图2):通过排水法测得生成二氧化碳的体积。
由上两种途径比较,你认为哪种途径实验结果更为准确,理由是 。
38、如图所示为某校化学兴趣小组设计的微型实验图,若观察到 a 处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1)写出 b 处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
(2)气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3)该装置的有哪些优点________。(写出一条)
39、举实例证明空气中含有氧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40、比较和归纳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请你仔细观察下面三个文字表达式:
;
;
找出它们的共同点,并写出其中的两点。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