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上)昆玉八年级质量检测化学

一、选择题(共26题,共 130分)

1、下图是水分子分解示意图,其中描述错误的是

A.这是一个吸热反应

B.氧原子能保持氧气的化学性质

C.水分解时元素的种类不变

D.在化学变化中原子是最小的粒子

2、思维导图有助于建构知识体系,如图是小明同学画出的有关物质宏观组成和微观构成的思维导图,其中“▲”应填入的是

A.元素

B.分子

C.离子

D.质子

3、中国黑陶距今已有约6000年的历史,德州黑陶起源于龙山文化。下列黑陶制作过程中一定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A.原料筛选

B.造型成型

C.地胚处理

D.烧制成品

4、为使图片所示的燃料充分燃烧,对应措施不合理的是

A.加大燃气进气

B.汽油喷成雾状

C.架空木柴

D.煤块变煤粉

5、下列有关说法中用化学知识解释正确的是

A.酒香不怕巷子深——分子不断地运动

B.真金不怕火炼——金的熔点高,高温也不熔化

C.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金刚石的硬度大,不易磨损

D.蜡炬成灰泪始干——蜡烛燃烧后质量减小,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6、石油被称为“工业的血液”,下列有关石油的说法正确的是

A.石油是一种可再生能源

B.石油中主要含有碳元素

C.石油是一种化工产品

D.柴油是石油综合利用的产品

7、向一定质量的CuSO4和FeSO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滤液M和滤渣N;向滤渣N中加入稀盐酸,无气泡留出。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滤液M一定是无色溶液

B.滤液中一定存在

C.滤渣中一定含有Fe和Cu

D.滤渣的质量大于ag

8、有两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分别是稀盐酸和稀硫酸。下列物质能区分两瓶溶液的是

A.紫色石蕊试液

B.氧化铜粉末

C.氢氧化钠溶液

D.氯化钡溶液

9、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向50g水中加入20g甲得到70g溶液

B.t2℃时,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C.将t3℃时甲、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析出晶体的质量甲一定大于乙

D.t3℃时,若将N点的甲溶液转变为M点的甲溶液,可采取增加溶剂的方法

10、空气污染是引起多种疾病的原因之一。下列物质中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A.

B.

C.

D.

11、下列现象的微观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A.非吸烟者受到被动吸烟的危害——分子在不断运动

B.水烧开后易把壶盖冲起——温度升高,分子变大

C.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温度升高,原子间隔变大

D.氢气和液氢都可做燃料——相同物质的分子,其化学性质相同

12、分类是研究物质的常用方法,图中是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之间关系的形象表示,若整个大圆圈表示纯净物,则下列物质属于Z范围的是

       

A.空气

B.氧气

C.氧化镁

D.氯酸钾

13、有关空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空气中氧气主要来自于植物的呼吸作用

B.稀有气体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

C.氮气充入食品包装中以防腐

D.二氧化碳在大气中含量不断上升,导致温室效应增强

14、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银元素的信息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银元素的原子序数为47

B.银原子的中子数为47

C.银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07.9

D.银元素的元素符号为Ag

15、厨房里发生的下列变化,其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榨取果汁

B.食物腐败

C.菜刀生锈

D.煤气燃烧

16、2022年9月16日,长沙市某大院发生火灾。经调查,火灾事故的直接原因竟然是一个未熄灭的烟头,该烟头引起火灾的主要原因

A.使可燃物的着火点升高

B.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

C.提供可燃物

D.提供氧气

17、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以下实验设计能达到目的的是

A

B

C

D

检验氢气纯度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探究石蜡中是否含有氧元素

证明金属锌的活动性比铁的活动性强

A.A

B.B

C.C

D.D

18、钒被誉为“合金中的维生素”,钒元素的部分信息如下图。下列有关钒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非金属元素

B.原子序数为23

C.原子的质量为50.94

D.V2+离子的核外有23个电子

19、对海水加压,水分子通过半透膜进入淡水池,得到淡水的过程如下图所示。加压一段时间后,海水池中没有晶体析出,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氯化钠被半透膜拦截

B.淡水池中水分子变大

C.海水池中氯化钠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D.浓缩后的海水一定是氯化钠的饱和溶液

20、利用如图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当温度升高至60℃过程中,仅①燃烧;继续升高至260℃过程中,又仅③开始燃烧。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①③可作对比实验,可以说明红磷着火点更高

B.②③可作对比实验,说明燃烧需要氧气

C.由实验可知可以用沙子为③灭火

D.继续升高温度无烟煤也不可能燃烧

21、镁和锌都能和稀硫酸反应放出氢气。现有镁粉和锌粉的混合物6.5g,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后生成氢气的质量可能是

A.0.1g

B.0.2g

C.0.3g

D.0.8g

22、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验证燃烧需要氧气

B.探究分子不断运动

C.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D.探究Fe、Cu、Ag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23、寒冷的冬季食用羊肉不仅可以驱寒,还能预防贫血,说明羊肉中含有

A.Fe

B.Ca

C.Zn

D.Mg

24、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且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

B.

C.

D.

25、下列有关主题知识的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物质用途

B.元素之最

液氮:用于医疗手术

石墨:用于切割玻璃

海水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氢元素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硅元素

C.物质鉴别

D.环保知识

氧气和空气:带火星的小木条

水和双氧水:二氧化锰

减缓温室效应:植树造林节能减排

减少水体污染:禁止使用洗涤剂

A.A

B.B

C.C

D.D

26、下列措施中,符合易燃易爆物的安全要求的是

A.为了安全,存放易燃物的仓库要尽可能封闭,不让风吹进来

B.为了节约运费,把酒精鞭炮等物品同时装在货车上运送

C.只要不影响工作,面粉加工厂的工人可以在车间吸烟

D.生产酒精的车间里,所有的照明设备均采用隔离和封闭装置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7、已知硫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16,它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______,在化学变化中易得失电子而变成稳定结构,形成稳定结构后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为______,符号表示形式是______

28、阅读以下材料并回答问题

氮气是无色无嗅的气体,密度为1.25/升,熔点-210℃,沸点-196℃0℃时大约一体积水可溶解0.02体积的氮气,氮气常温时很稳定,在高温时不但能和某些金属或非金属(如锂、镁、钙、铝、硼等)化合生成氮化物,也能与氧、氢直接化合。氮气主要用于合成氨、由此制造化肥、硝酸、炸药等。由于氮气的化学惰性,常用作保护气体,以防止某些物体暴露于空气时被氧气氧化,此外,用氮气充填粮仓可达到安全地长期保管粮食的目的。液态氮可作深度冷冻剂。工业上大量的氮气是从分离液态空气得到。实验室里可用以下方法制备氮气:加热氯化铵饱和溶液和固体亚硝酸钠的混合物来制备氮气,反应的表达式为NH4Cl+NaNO2=NH4NO2+NaCl,生成的NH4NO2叫亚硝酸铵,它不稳定受热即分解成氮气和水。

1)以上叙述中属于描述氮气物理性质的是_____;(填序号,下同)叙述中属于描述氮气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__;属于氮气用途的是__________

2)工业制氮气属于______________变化;

3)写出NH4NO2分解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

29、2021年新春伊始,我国芯片制造取得突破,用于电力的“伏羲”芯片实现自主生产,镓是用于生产芯片的重要元素。请根据下图回答相应问题:

(1)如甲图,镓原子的核电荷数为________,氮化镓(GaN)是“伏羲”的重要成分之一,其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

(2)乙图是某些元素在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其中A、B具有相同的_____________

30、我国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科学家已经研究出多种方式来实现二氧化碳的转化。

(1)CO2的过度排放,会造成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

(2)我国研发的“液态太阳燃料合成技术”如下图1所示。

①该过程的能量转化是:太阳能→电能→____________能。

②甲醇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

(3)CO2转化为CH4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上图2所示。

①该转化过程中MgO的质量____________(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4)以下措施不利于实现“碳中和”目标的是____________(填标号)。

A.通过露天焚烧秸秆以增加肥效

B.鼓励拼车或乘坐公共交通出行

C.通过生物降解技术解决白色污染问题

D.推广垃圾分类处理,加强资源回收利用

31、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部分元素的一些信息。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的质子数为_____

2)下列微粒表示阳离子的是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稀有气体元素的是_____,其中和氯原子具有相同化学性质的是_____

32、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日常生活离不开水。

(1)对于沉淀、过滤、吸附、蒸馏等净化水的操作,净化程度相对较高的是_______

(2)资料:2NaCl+2H2O2NaOH+H2↑+Cl2,两电极,一端得到NaOHH2,另一端得到Cl2

1实验测定水的组成,不能加入NaCl增强水的导电性的理由是_____。图2实验获得84消毒液(有效成分NaClO),反应原理为:Cl2+2NaOH=NaCl+NaClO+H2O,反应前后氯元素的化合价有_____种。

(3)2实验获得84消毒液,直流电源正极应与______(ab)连接,才能使NaClO的含量更高。

(4)下列属于节水措施的是______(填标号)

A 洗衣服的水用来冲厕所

B 刷牙时不间断的用水

C 使用节水龙头

D 公园草坪用大水漫灌

33、周末,小星妈妈做晚饭炒菜时突然来一电话,在接电话时,听到正在忙于中考复习的小星大喊:“妈妈,锅里糊了!”接完电话,妈妈问道:“你又没看到,是怎么知道的?”小星解释道:______。(从微观角度分析)

34、t1℃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加入到各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所示。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

(1)烧杯②中溶解的溶质是________(写化学式);

(2)将t1℃时50g硝酸钾的饱和溶液稀释成10%的溶液,需加水________g;

(3)将图1中烧杯内的物质温度升高到t2℃,烧杯①内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烧杯②内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考虑水的蒸发)。(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5、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请从①二氧化硫  ②水  ③干冰  ④金刚石  ⑤明矾 中选择适当的物质,用序号填空。

(1)_______常用作净水剂。(2)______可用于切割玻璃。(3)_______易引起酸雨。

(4)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______(5)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________

36、如图是实验室电解水的简易装置示意图。

接通直流电源后,A电极为电源的__________极,D管中的气体是__________气,检验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

②电解水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氢气燃烧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_________反应。

④电解水实验获得的结论是:证明水的组成:水是由________________组成的。

三、实验探究题(共2题,共 10分)

37、如图所示为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仪器。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B的名称是_____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方程式是_____;如果要制取并收集一瓶二氧化碳,应选用上图中的哪些仪器来组装实验装置(填仪器编号)_____;怎样判断二氧化碳已收集满_____

3)如果用(2)中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来制取氧气,则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检验一瓶气体是不是氧气的方法是_____

38、下图是用于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气体的装置,请回答以下问题: 

 

1)写出上图中带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②________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收集氧气可选择___(填字母序号,下同)。

3)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

四、简答题(共2题,共 10分)

39、化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1)在厨房做好饭后,关闭燃气阀门使火焰熄灭,火焰熄灭的原理是_________

(2)家庭用煤经过从“煤球”到“蜂窝煤”的变化,其目的是_________

(3)分别点燃两根火柴,将一根火柴头竖直向上(如图中a所示),另一根火柴头斜向下(如图中b所示)。火柴在这两种情况下更容易持续燃烧的是______(填“a”或“b”),原因是____________

40、硫酸氢钠(NaHSO4)溶于水形成无色溶液,可发现该溶液具有酸的一些通性,原因是该溶液中存在______(填化学符号)。请选用合适的试剂证明溶液中存在该粒子,并设计实验验证:____。限选试剂是:NaHSO4溶液、BaCl2溶液、FeSO4溶液、Na2CO3溶液、NaOH溶液、稀盐酸、酚酞溶液、紫色石蕊溶液、镁条、碳粉、氧化铜。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