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物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放出热量,生成一种白色固体
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一种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红光,放出热量,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D.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2、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反应前后质量的变化关系如下表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名称 | 甲 | 乙 | 丙 | 丁 |
反应前质量/g | 42 | 10 | 8 | 0 |
反应后质量/g | 8 | X | 26 | 16 |
A.乙一定是催化剂
B.反应中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比为 9 :8
C.甲可能是单质
D.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化合反应
3、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一类化学反应。下列说法或行为你认为正确的是
A.电器在使用时着火,立即用水扑灭
B.发生高楼火灾时,乘坐电梯离开火场
C.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就能够燃烧
D.少量酒精在桌面上燃烧,用湿布扑盖
4、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氢氧化钠固体放入水中:固体逐渐溶解;吸收热量
B.硫酸铁溶液和硝酸钡溶液反应:溶液中产生黄色沉淀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银白色固体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
D.打开浓硫酸瓶塞:瓶口产生大量白雾
5、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水的沸腾
B.冰雪融化
C.空气液化
D.蜡烛燃烧
6、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白磷需要过量,减小误差
B.实验中可观察到左侧玻璃管内水面先下降后上升
C.实验结束后左侧玻璃管中水面约上升至“4”刻度处
D.该实验在密闭装置内进行,不会造成空气污染
7、“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一种健康、环保的生活理念。下列做法与该理念不相符的是
A.垃圾分类回收再利用
B.秸秆露天焚烧,减轻劳动成本
C.超市购物用布袋盛装
D.骑行共享单车,倡导绿色出行
8、某化学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各物质的分子数目、质量随时间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此反应为化合反应
B.反应前后分子总数变少
C.X与 Z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 28∶34
D.参加反应的 X与 Y的质量比为 14∶3
9、下列混合物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A.氮气和氧气
B.氢气和一氧化碳
C.甲烷和空气
D.氧气和二氧化碳
10、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分析,错误的是
A.量取水体积时,仰视读数会导致量取水的体积偏多
B.倾倒稀盐酸时,标签没有向手心会导致残留液体流下腐蚀标签
C.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红磷量不足会导致测量结果偏大
D.给试管中固体加热时,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以防冷凝水回流使试管炸裂
11、下图为中考试卷答题卡中用于识别考生信息的条形码(样码)。条形码黏性主要来源于胶黏剂丙烯酸(化学式为C3H4O2)。关于丙烯酸,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条形码黏在答题卡上主要发生化学变化
B.丙烯酸中含有氧气
C.丙烯酸燃烧可能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D.丙烯酸由3个碳元素、4个氢元素和2个元素组成
1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四氧化三铁:Fe3O4
B.铝元素:AL
C.8个硫原子:S8
D.2个镁离子:2Mg+2
13、二氧化硫的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
A.
B.
C.2OS
D.
14、下列描述不合理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B.将铁丝放入硫酸铜溶液中,溶液变为浅绿色
C.细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D.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色火焰
15、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金刚石是自然界最硬的物质
B.都由碳原子构成
C.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D.在氧气中充分燃烧都生成CO2
16、如图为元素周期表中钠元素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钠原子核外电子数为11
B.钠为非金属元素
C.钠原子的实际质量为22.99g
D.钠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17、下列各项内容中不属于化学学科研究内容的是
A.电脑程序的研发
B.研制药物,保障人体健康
C.化肥和农药的广泛使用
D.钢铁的冶炼
18、下列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A.点燃酒精灯
B.液体取用
C. 量取液体
D.过滤
19、规范操作是科学实验的基本要求。下列图示对应的操作正确的是
A.振荡试管
B. 读取液体体积
C. 滴加少量液体
D. 倾倒液体
20、吸烟时,烟草发生不完全燃烧,产生了对人体有害的
A.N2
B.O2
C.CO
D.CO2
21、“加铁酱油”、“高锌奶粉”、“富硒苹果”中,“铁、锌、硒”指的是
A.单质
B.元素
C.金属
D.原子
22、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塞紧橡皮塞
B.倾倒液体
C.过滤操作
D.检查装置气密性
23、下列金属的用途,利用了金属的导热性的是
A.金制项链
B.铜制导线
C.铝制易拉罐
D.铁制铁锅
24、胡萝卜中富含的维生素A1(化学式为C20H30O)具有预防夜盲症、抗衰老和促进骨髓生长等功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维生素A1中含有51个原子
B.维生素A1由3个元素组成
C.维生素A1分子由碳、氢、氧元素构成
D.维生素A1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8:1
2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催化剂在化学变化前后质量和性质都不会发生改变
B.按体积分数计算,空气中约含有氧气21%、稀有气体0.03%
C.空气中的各种成分作为原料广泛用于化工、炼钢、电光源等领域,是一种重要资源
D.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很不活泼,不能与任何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26、2022年第24届冬季奥运会在北京举办,为落实“绿色冬奥”的理念,从环保的角度考虑,冬奥会使用的汽车燃料最理想的是
A.氢气
B.天然气
C.酒精
D.汽油
27、金属制品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物品中,利用了铜的导电性的是______(填序号)。
28、回答下列问题
(1)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保持过氧化氢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_____;
②四个硫酸根离子_____;
③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 _____。
④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与最多的金属元素组成的物质_____;
(2)如图所示是部分元素原子或离子的结构示意图.请你仔细观察、分析,然后回答问题:
①上述粒子中,属于同一种元素的是___(填序号,下同),它们的化学性质 ____(填“相同”或“不同”)
②属于阳离子的是______,属于阴离子的是______。
③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子是______。
④写出⑤表示的粒子符号______。
29、下图是水在通电条件下分解的微观过程示意图。
(1)在该化学变化中,不发生改变的微粒是______(填化学符号)。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填标号)。
A.在化学反应前后,分子和原子的个数都不变
B.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和原子都可再分
C.从图中可知水中含有氢气和氧气
(3)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0、中国文化——在国际气象界,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小寒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下面列举了一些民间小寒风俗食物。
①糯米饭②
腊八粥③
大白菜④
鸡汤⑤
高钙羊肉
(1)高钙羊肉中的“钙”是指钙_______(填“分子”、“原子”或“元素”);中老年人多吃含钙的食物能够预防_________(填“骨质疏松”或“贫血”)。
(2)从营养均衡角度考虑,合理的食物搭配是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③⑤
31、请从H、O、S、C、Mg五种元素中选择适合的元素,按下列要求用化学用语填空:
(1)3个硫酸根离子:____。(2)2个氢原子:____。
(3)写出氧化镁中金属元素的化合价:____。(4)天然气的主要成分:____。
(5)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____。
32、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并用相应的序号填空:
(1)硫磺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木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以上各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填序号)_____________。
33、根据下图实验,回答问题。
(1)实验 A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表达式为______,该实验证明______。
(2)实验 B 中的实验目的是______, 其中 B 烧杯的作用是______。
(3)C中观察到烧杯内壁有无色液滴,则该可燃性气体一定含有______元素。
34、氧气的用途有主要两个方面,(1)____(2)____
35、(2分)现有水、氢气、干冰、氧气四种物质,请按要求填写下列空白(用化学式填写,不重复)。(每空0.5分)
(1)常用作致冷剂是 ;
(2)用作火箭高能燃料的是 ;
(3)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是 ;
(4)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
36、(9分)结合下列图示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图中标有字母的仪器名称:a b 。
(2)上述装置可用于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某些气体:
①如果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应选用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是 (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所选发生装置中还缺少 。
②若B中装有石灰石和稀盐酸,则该装置可用于制取 气体,收集该气体可选用装置,检验该气体是否收满的方法是 。
37、实验室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在一端封闭的粗玻璃管内放足量白磷,用胶塞塞住,并推入到玻璃管中部,记下位置。置于90℃的开水上方加热白磷,白磷燃烧,现象是______________,活塞的运动情况是:______________,最后停留在刻度为______________处。该实验的设计与教材中的实验设计相比较,其优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8、如图是实验室中常见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
(2)A装置发生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较纯净的氧气可以选用BF或CF装置,相对于B装置,C装置中用注射器替代长颈漏斗的优点是___________。
39、下列事例哪些是物理变化,哪些是化学变化?并简要说明判断的理由。
(1)铁生锈。
(2)石蜡熔化。
(3)纸张燃烧。
(4)酒精挥发。
(5)水变成水蒸气。
(6)潮湿的衣服被晒干了。
(7)下雪后天气晴暖,雪融化。
(8)在寒冷的冬天向窗玻璃上哈气,会出现一层水雾。
(9)以粮食为原料酿酒。
(10)石灰石(或大理石)遇到盐酸后会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40、现有三瓶气体分别为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请用简单的方法来鉴别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