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上)盘锦八年级质量检测化学

一、选择题(共26题,共 130分)

1、下列关于碳和碳的氧化物知识网络图说法不正确的是(图中“→”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互能反应)

A.“C→CO2”的反应放出热量

B.“CO→CO2”的反应一定是CO的燃烧

C.“CO2→CaCO3”的反应可用于检验二氧化碳

D.“CO2H2CO3”的反应可用紫色石蕊试剂验证

2、对于下列几种化学符号,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①H   ②Fe2+   ③Cu   ④P2O5 ⑤Fe3+   ⑥NaCl

A.能表示一个分子的是①④⑥

B.表示物质组成的化学式是③④⑥

C.④中的数字“5”表示五氧化二磷中有5个氧原子

D.②⑤是不同的离子,所以它们的质子数不相同,化学性质也不相同

3、下列实验方案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混入CO2 中的CO

点燃

B

除去MnO2 中的 CuO

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过滤

C

除去 CaO溶液中混有的 CaCO3

加入蒸馏水中,过滤

D

除去混入CO中的CO2

通入澄清石灰水

A.A

B.B

C.C

D.D

4、如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2:1

B.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都不变

C.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D.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5、甲醇汽油是将甲醇(化学式为CH3OH)和汽油按照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一种汽车燃料。下列有关甲醇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甲醇是一种碳氢化合物

B.甲醇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4:1

C.甲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与氧气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同

D.甲醇充分燃烧后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6、下列下列图像和操作对应合理的是

A.向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加入锌

B.用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C.向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足量的锌粉和铁粉

D.一定温度下,向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固体

7、下列关于氧气(O2)和过氧化氢(H2O2)的说法正确的是

A.都含有氧元素

B.都是化合物

C.都含有氧气分子

D.都能使带有火星的木条复燃

8、铁和M的混合物共2.4g,与足量盐酸反应生成0.2g氢气,则M可能是

A.镁

B.铝

C.铜

D.锌

9、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对该实验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A.铜粉用量的多少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B.停止加热后,立即读取数据

C.将装置中的铜粉换成木炭粉,也能达到实验目的

D.反应结束后消耗氧气的体积大约是反应前装置内总体积的五分之一

10、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庄严宣告“2030年前中国要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下列途径或措施不正确的是

A.加大以氢能为代表的低碳能源开发力度

B.构建以可再生能源为主体的电力系统

C.禁止使用化石燃料

D.坚持节能减排战略、发展绿色低碳经济、增强森林碳汇

11、我国力争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的排放量和吸收量总体相等),体现了中国对解决气候问题的大国担当。下列措施对实现“碳中和”不具有直接贡献的是

A.推行生活垃圾分类

B.发展CO2捕集技术

C.采取节能低碳生活方式

D.创新CO2转化为碳燃料的技术

12、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下列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A.逃离火灾现场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尽量贴近地面逃离

B.燃烧属于化学反应,爆炸也一定属于化学反应

C.燃烧是一种发光放热的化学反应

D.发现家中燃气泄漏要立即关闭燃气的阀门

13、在高原旅游时,导游建议年长者带上罐装的压缩富氧气体。下列关于压缩富氧气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氧气分子变小

B.分子之间间隔减小

C.分子停止运动

D.分子本身发生变化

14、有X、Y、Z、W四种金属,只有Z在自然界中主要以单质形式存在;将X、Y、W分别放入稀盐酸中,Y无明显现象,X、W都有气泡,但W产生气泡速率更快;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X>Z>Y>W

B.W>X>Y>Z

C.W>Z>X>Y

D.Y>X>W>Z

15、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KMnO4

B.O2

C.H2O

D.H2CO3

16、2023年5月30日“神州十六号”由被誉为“神箭”的长征二号F遥十六运载火箭托举跃入苍穹。推力来自偏二甲肼(C2H8N2)与四氧化二氮(N2O4)反应放出的巨大能量,化学方程式为C2H8N2+2N2O4=3N2↑+4H2O+2X↑,则X的化学式为

A.CO

B.CH4

C.CO2

D.CH2O

17、今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下列做法与该理念不相符的是

A.垃圾分类处理

B.推广新能源汽车

C.工业上推广使用脱硫煤

D.焚烧废弃塑料

18、项目学习小组在阳江市的母亲河——漠阳江,收集到一瓶浑浊的江水,在实验室模拟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最终制成蒸馏水,部分实验操作如下图所示。完成下面小题。

【1】实验要有安全意识。下列行为正确的是

A.将用剩的药品随意丢弃

B.加热试管中的液体药品时,试管口向着同学

C.实验时品尝瓶中的蔗糖

D.酒精洒出在桌面燃烧起来,立刻用抹布扑盖

【2】提倡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A.用淘米水浇花

B.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C.使用节水龙头

D.大量使用农药、化肥增加粮食产量

【3】上图所示操作过程中,错误的是

A.操作I:玻璃棒紧靠三层滤纸处,防止滤纸破损

B.操作Ⅱ:需处理的水应从a端进入,增强吸附效果

C.操作Ⅲ:需将蒸馏瓶放在陶土网上加热,使受热均匀

D.取经操作II后的江水于试管中,加入肥皂水振荡,若产生较多浮渣,则该水是硬水

19、将等质量的甲、乙两金属分别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关于甲、乙两金属判断合理的是

A.铝、镁

B.镁、铝

C.锌、镁

D.铝、锌

20、我国灿烂的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下列名句中,一定包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A.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D.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21、实验室用5%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有关操作如下,其中正确的一项是

A.长颈漏斗下端必须伸入水面之下

B.放药品时应该先放固体二氧化锰粉末,再注入过氧化氢溶液

C.可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验满

D.实验完毕,可将反应后的废液倒入下水道

22、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A.氢气

B.水银

C.氯化钠

D.金刚石

23、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黄铜和纯铜相互刻画,纯铜表面留有划痕

B.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强光,放出热量,产生大量的白雾

C.在空气中点燃一氧化碳: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

D.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铁钉:银白色固体表面覆盖一层银白色物质,溶液变成浅绿色

24、下列排序不正确的是

A.空气中物质的含量

B.铁元素的质量分数

C.地壳中元素含量

D.氯元素的化合价

25、煅烧石灰石(石灰石中的杂质不含钙、碳元素,且不参与反应)可制得氧化钙。测得煅烧后剩余固体中钙元素与碳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则已分解的碳酸钙与原有碳酸钙的质量比是

A.

B.

C.

D.

26、中国科学家在国际上首次实现CO2到淀粉的从头合成,CO2加氢制甲醇是该方法的第一阶段反应,该反应微观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体系中共有2种单质

B.该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改变

C.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比为1:1

D.甲醇的化学式为CH4O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7、最近,由于气温下降使天然气需求量陡然增加,某城市有报道称天然气日缺20多万立方米,部分商户被停、限气。

1)家中厨房如果漏气,下列应急措施不可行的有_____(填序号)。

A 关闭气源阀门   B 打开门窗   C 立即打开抽油烟机

2)天然气在第一次通过管道输送到用户时,必须事先在管道内充满氮气,这样做的目的_____;天然气燃烧时,反应方程式为_____。在使用天然气时常加入少量有特殊气味的乙硫醇。加入乙硫醇的作用是_____

3可燃冰又称天然气水合物(CH4·xH2O),它是在海底的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1体积可燃冰可储藏100200体积的甲烷。关于可燃冰的叙述中,错误的是_____

A “可燃冰不是冰

B “可燃冰的实质是水变成的固态油

C “可燃冰的可燃成分是甲烷

D “可燃冰有可能成为人类未来的重要能源

4)结合低碳生活的主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

A 提倡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树木 

B 提倡乘坐公共交通方式出行,严禁驾驭私家车出行

C 提倡使用电子邮件、MSN等即时通讯工具,禁用打印机和传真机

D 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用具,逐步禁止进口和销售普通照明白炽灯

5)生活中少买一件不必要的衣服可以节约2.5 kg标准煤(已知标准煤的平均含碳量为72%),则相应减排二氧化碳_____kg

6)控制变量法是实验探究的重要方法.图示的对比实验不能实现探究目的是______

A 甲图中①②对比可探究铁的锈蚀与植物油是否有关

B 甲图中①③对比可探究铁的锈蚀与水是否有关

C 乙图中()()对比可探究水能否让紫色石蕊浸泡后的干纸花变红

D 乙图中()()对比可探究二氧化碳能否让紫色石蕊浸泡后的干纸花变红

28、图1是A、B、C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两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

(1)图1中A结构示意图中x=_______;C结构示意图中y=_______

(2)图2中方框内的横线上应填的元素符号是_______,其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

(3)A微粒与铝原子结合形成的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

29、“84消毒液”可用于灾区防疫.制备其主要成分次氯酸钠(NaClO)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l2═NaClO+NaCl+X,则X的化学式为___

30、根据所学,回答问题

(1)小明自制的简易净水器如图所示,其中活性炭的作用是________

(2)暴雨过后,河水的能见度很低,非常浑浊。小海取回河水进行研究,首先进行过滤,若采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过滤,请问:该图操作中存在的一处明显错误是________

(3)天然水多为硬水,生活中降低水硬度的方法是_____

31、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按要求填写用正确的化学符号。①2个氢原子____;②3个硝酸根离子____;③硫酸铁____;④氧化铝中铝元素显+3 价____

(2)如图是在密闭容器中某化学反应在发生前、后物质的微观示意图,请根据图示回答:

①该反应属于_______(选填“化合”或“分解”)反应。

②若“”表示氧原子,“ ”表示碳原子,则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2、完成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_

(2)电解水______

(3)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______

33、小刚收集到一瓶浑浊的河水,他要模拟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最终制成蒸馏水.其实验过程如下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

(1)A物质的名称_____;操作①的名称是_____,若经过操作①后,所得液体C中仍有浑浊,其原因可能是_____

(2)操作②主要是除去一些异味和色素,应选用的物质是_____

(3)小刚取少量液体D于试管中,加入少量肥皂水,振荡,发现有较多浮渣产生,说明液体D_____.经过操作③以后,小刚重复上述实验,他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

34、7分化石燃料为人类社会的进步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1煤、石油和   并称三大化石燃料, 后者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2化石燃料属于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__________能源煤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气体,这些气体中,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的是  

3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增长,人类对能源的需求更高,为此,人类正努力开发新能源。目前正在开发和使用的新能源有潮汐能、氢气、   (填一种等。氢气作为21世纪极具开发前景的新能源之一,理由是 任填一个

 

35、根据下表回答问题。

温度/℃

20

40

50

60

80

溶解度/g

NaCl

36.0

36.6

37.0

37.3

38.4

KNO3

31.6

63.9

85.5

110

169

(1)20℃时,溶解度较大的物质是___________

(2)40℃时,使近饱和的KNO3溶液变饱和的方法有________

(3)60℃时,将100g KNO3饱和溶液和100gNaCl饱和溶液分别蒸发10g水,温度降到60℃时,过滤,得到的KNO3固体质量_________(选填“>”,“=”或“<”)NaCl固体质量。

36、某化合物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这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3:1,该化合物的化学式量为16,写出它的化学式。

三、实验探究题(共2题,共 10分)

37、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下列装置进行制取氧气的实验,结合所学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①图中ab仪器的名称,a_____b_____

②用高锰酸钾固体制氧气,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_____,属于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选用的制取装置是_____(填下字母),若用D装置进行收集氧气,进行验满的操作是_____

2)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先后用两种方法各收集三瓶氧气,分别测定了收集到的氧气浓度。数据见表。

收集方法

排水法

向上排空气法

氧气浓度%

80.3

90.0

89.8

79.9

79.6

79.7

氧气平均浓度%

86.7

79.7

 

 

①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以观察到_____为氧气集满的标准。

②用排水法收集时第一组数据明显偏低, 若能等到_____开始收集则可避免这种情况。以上两种方法中收集到的氧气更纯净的是_____

③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到的氧气浓度为80%左右的原因有_____(填序号)。

A 氧气的密度略大于空气的密度,有部分空气无法排干净

B 当观察到带火星木条复燃时,集气瓶内还有空气

C 当氧气进入集气瓶时,瓶内空气与进入的氧气相互扩散

38、根据所学知识并结合图所示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标有①、②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②_______

(2)用装置B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若选择AC装置制取并收集氧气,则要对A装置进行的改进是_______,证明氧气已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

(4)组装一套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的装置,可选用图中______________(填标号)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是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四、简答题(共2题,共 10分)

39、写出有关化学反应的化学表达式

1)磷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混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高锰酸钾受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Cu2(OH)2CO3加热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电解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填序号,下同)___________,属于分解反应的是___________,属于氧化反应的是___________

40、我们接触过的有些化学反应是无明显现象的。如图三个实验都是通过滴加其他试剂的方法,使之产生明显的现象,以证明反应确实发生了。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甲中能证明反应发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

(2)实验乙中要证明反应的确发生了,应选用的酸碱指示剂是___________

(3)小明同学则选用甲反应后的溶液滴入丙试管中,观察到先有气泡产生,后有白色沉淀生成。由此既证明了氢氧化钠溶液能与二氧化碳反应,又推断出甲试管反应后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除指示剂外);请写出丙试管中生成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