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立宏观和微观之间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独特的一种思维方式。对下列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选项 | 宏观事实 | 微观解释 |
A | 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 | 分子相同,化学性质相同 |
B | 水银体温计的示数发生变化 | 汞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
C | 冬天水泥路间的缝隙变大 | 温度降低,原子变小 |
D | 氧化汞受热分解 | 原子可分 |
A.A
B.B
C.C
D.D
2、“宏观﹣微观﹣符号”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内容和方法。甲、乙是两个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下列各项分析正确的是
A.两个过程发生的均是化学变化
B.图示的所有物质均是由原子构成的物质
C.两个变化前后原子、分子数目均发生了改变
D.两个变化后的物质中均含有同一种分子
3、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相符的是
A.S硫元素
B.FeO氧化铁
C.镁离子
D.两个氢原子
4、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以下逻辑推理合理的是
A.O3和O2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B.离子是带电荷的微粒,所以带电荷的微粒一定是离子
C.化学变化伴随有能量变化,所以有能量变化的一定是化学变化
D.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所以制取氧气的反应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
5、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为更好地“节能减排",推广新能源汽车
②可燃物着火要灭时,需要同时去掉三个因素
③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减少和处理“三废"排放
④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化学变化获得的
⑤石油和酒精是不可再生资源,应加以综合利用
A.①③
B.③⑤
C.①②
D.④⑤
6、利用图1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用压强传感器测定的压强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2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图1瓶中水的作用是吸热并吸收五氧化二磷
B.图1中表明氧气含量的现象是瓶中水面上升至1处
C.图2中a点到b点是由于反应产生气体使瓶内压强增大
D.图2中c点对应的操作是打开弹簧夹
7、以下事实对应的解释正确的是
序号 | 事实 | 解释 |
A | 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鼓起来 | 气体分子体积变大 |
B | 液体和固体物质不易被压缩 | 在固体和液体中,微粒之间空隙比较小 |
C | 用凉开水养鱼可鱼很快就死了 | 开水中含有的氧原子很少 |
D | 壶水烧开后,壶盖被项开 | 水分子运动速度快、撞开壶盖 |
A.A
B.B
C.C
D.D
8、将4g不纯的金属Fe投入到足量的稀盐酸中,完全反应后共生成氢气0.2g,则该金属中的杂质可能是
A.C
B.Cu
C.Zn
D.Mg
9、下图实验操作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A.添加酒精
B.闻药品气味
C.放置滴管
D.加热液体药品
10、下列涉及学科观点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根据微粒观:二氧化碳是由碳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B.根据守恒观:50g水和50g酒精混合总质量小于100g
C.根据结构观:钠离子和氯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因此化学性质相同
D.根据元素观:在化学变化中元素的种类不发生改变
11、下列仪器不能加热的是
A.量筒
B.烧杯
C.燃烧匙
D.锥形瓶
12、生铁和足量的盐酸充分反应后,总会有一些残渣剩余,残渣的成分主要是
A.铁
B.氯化亚铁
C.碳和一些杂质
D.氯化铁
13、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A.过氧化氢
B.水
C.空气
D.二氧化碳
14、化学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环保工程师可用熟石灰处理酸性废水
B.排放的废气中含有SO2,通入食盐溶液中除去以消除污染
C.可燃冰具有热值高,几乎不产生残渣废气等优点,被称为“未来能源”
D.回收废旧电池可以节约金属资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15、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表示60个碳原子
B.②和④均可表示某种物质
C.③和⑥均表示阳离子
D.⑤和⑥表示的元素在同一周期
16、中国科学家成功以二氧化碳和水为原料人工合成葡萄糖(C6H12O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葡萄糖中含有水分子
B.葡萄糖中C、H元素的质量比为1∶2
C.葡萄糖中氢元素质量分数最大
D.葡萄糖由三种元素组成
17、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对该实验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A.铜粉用量的多少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B.停止加热后,立即读取数据
C.将装置中的铜粉换成木炭粉,也能达到实验目的
D.反应结束后消耗氧气的体积大约是反应前装置内总体积的五分之一
18、张青莲院士主持测定的钢、锑、锗等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被采用为国际新标准。如图是锗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锗原子中的质子数为32
B.锗原子中的核外电子数为32
C.锗属于金属元素
D.锗原子的质量为72.63g
19、下列所示的四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表示加热高锰酸钾过程中,二氧化锰质量的变化
B.表示加热高锰酸钾过程中,生成氧气质量的变化
C.表示两份完全相同的过氧化氢溶液在有无MnO2情况下产生O2
D.表示在密闭容器中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瓶内压强的变化
20、2023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下列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煤炭脱硫处理,有效减少酸雨的产生
B.禁止使用化石燃料,防止产生雾霾
C.积极植树造林,促进达成“碳中和”
D.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和排放
21、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相关的是
A.用氧化钙做干燥剂
B.用金刚石切割玻璃
C.用铜作导线
D.用磁铁区分铁和铝
22、下列四个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用CuFe2O4-x做催化剂,光分解水制氢气与氧气 | B.镁带燃烧前后物质总质量 | C.两份等体积5%的过氧化氢溶液,向其中一份加入少量二氧化锰 | D.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
A.A
B.B
C.C
D.D
23、下列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海市蜃楼
B.瓷碗破碎
C.蜡烛燃烧
D.酒精挥发
24、 大国重器彰显中国实力,化学助力科学成果转化应用。歼-20是高态势感知、高机动性的隐形战斗机。其中隐身材料的合成原料之一为间苯二胺(C6H8N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间苯二胺属于有机化合物
B.间苯二胺由碳、氢、氮元素组成
C.1个间苯二胺分子由16个原子构成
D.间苯二胺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3:4
25、某食品包装袋中脱氧剂的成分可能含有铁粉、碳粉、碳酸钠、氯化钠、氧化铁中的几种,兴趣小组为确定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固体A的化学式为Fe
B.黄色溶液b中一定存在的阳离子是Fe3+、H+
C.操作I的名称是过滤
D.该脱氧剂中只含有的成分是铁粉、氧化铁和碳粉
26、元素观是化学的重要观念之一。下列有关元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粒子的总称
B.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铁元素
C.水是由两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的
D.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原子的种类不变,元素也不会改变
27、元素周期表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工具。下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1)6~11号元素中属于金属的有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
(2)表中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___________ (填序号):
A.质子数不同
B.元素符号不同
C.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3)2010年科学家宣布已人工合成了第116号元素,则此元素的核电荷数为___________
(4)12号元素与17号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28、请用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二氧化硫(SO2)是引起______的主要物质;二氧化硫由______种元素组成;1mol SO2中约含有______个氧原子(用科学记数法表示)。
(2)“高原上缺氧”中的“氧”是以______(选填“游离”或“化合”)态存在。
(3)通常情况下,铜长期暴露在潮湿空气中会生成铜绿[化学式为],这是铜与氧气、二氧化碳和______反应的产物。
(4)氢气是一种新能源,如图是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的微观示意图。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化学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的微粒是______(填微粒的名称)。
(5)如图是初中化学的一些基本实验。
①实验一中铜片上白磷燃烧,水中白磷不燃烧,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
②实验二中测定溶液pH时,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到pH试纸上,______,读出pH。
③实验三中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实验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29、如图所示,打开分液漏斗,使其中的酸(足量)与试管中的固体(足量)接触反应,可观察到有气球明显胀大的现象,请写出两个符合图中现象的不同反应基本类型的化学方程式。
(1)______。
(2)______。
30、现有A、B、C、D四种物质,其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1)A物质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
(2)由上述三种元素组成酸的化学式________。
(3)写出反应A+B→C+D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该反应从能量变化的角度来看,应属于______反应。
31、按要求完成下面的内容。
A.用化学用语表示:
(1)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______。
(2)2个氢分子______。
(3)2个铝离子______。
(4)写出碳酸钠的化学式并标出其中碳元素的化合价______。
B.回答生活、生产中的有关问题:
(5)生活中能使硬水软化的方法是______,用______来区分硬水和软水。
(6)房屋装修后,可在室内放一些活性炭来吸收装修材料释放出的甲醛、苯等有毒气体,这是利用活性炭的______性。
(7)炼铁厂常以焦炭、赤铁矿、空气等为主要原料炼铁,请写出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在高温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2、电子产品的迅速发展离不开化学的重要贡献。如图是一款便携卷轴式太阳能手机充电器,其外壳由铝合金制成,外壳的硬度比铝的硬度______(填“大”“小”或“相等”)。因其体积小巧轻便,适合户外运动携带,由此体现铝合金具有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_______。在户外用该充电器给手机充电时,电池中的能量转化形式是______________。
33、(13分。除注明外,其余每小题1分)写出下列符号表示的含义或化学符号。
(1)(2分)Cl 、 (2)(3分)Hg 、 、
(3)8CO2 (4)二氧化硫
(5)2个硫原子 (6)锌
(7)氧化铝 (8)2个镁离子
(9)氯化钠 (10)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34、有A、B、C、D、E五种物质,A是无色无味的气体;B在A中燃烧有蓝紫色火焰并生成能造成空气污染的气体C;D是黑色固体,在A中燃烧生成气体E;将燃烧的木条放入E中可熄灭。请根据以上所述回答下列问题:
则:A是____________ B是___________ C是____________;
D是____________ E是___________。
B与A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与A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化学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回答下列问题。
(1)2021年3月三星堆遗址“再惊天下”,新出土重要文物500多件,有高2.62米的青铜大立人、高3.95米的青铜神树、金面具及玉石器和象牙等,青铜属于______(填“纯金属”或“合金”)。
(2)为及时发现燃气泄漏,常在燃气中加入微量具有难闻气味的乙硫醇(C2H5SH),乙硫醇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其中X的化学式为______。
(3)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
A.金有黄色金属光泽——作饰品
B.石墨有良好导电性——作电极
C.氧气可支持燃烧——作燃料
D.二氧化碳能参与光合作用——作气体肥料
36、用元素符号和数字填空:
(1)2个磷原子______。
(2)2个氢分子______。
(3)2个铝离子______。
(4)氦气______。
37、下图是某同学正在绘制的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实验装置图补充完整;______________
(2)怎样检验收集到的气体是氧气?(写出实验步骤、现象、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用该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夏天室温很高的时候,检验该装置气密性的合理方法是:将导管口放入水面下,然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不漏气。
(5)做该实验试管口要稍向下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8、某兴趣小组同学为探究某塑料的元素组成,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1:制取氧气(可选用的装置及部分药品如图)
(1)图中标号①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
(2)若利用A装置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试管口棉花的作用是_______。
(3)浓硫酸可以除去氧气中的水蒸气,为收集干燥的氧气,装置连接顺序是:发生装置→_______(选填“m→n”或“n→m”)→装置F。
实验2:探究塑料的元素组成
【查阋资料】
①无水CuSO4遇水变为蓝色。
②塑料可燃,可能由C、H、O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
【实验探究】连接装置如图,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装入相关试剂后,先通入一段时间氧气,再点燃酒精灯,观察实验现象。
(4)装置②中无水硫酸铜变蓝,证明产生了H2O;装置③中_______(填实验现象),证明产生了CO2。
【实验结论】
(5)根据以上实验探究可判断:该塑料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_______(填元素符号),是否含有其他元素还需要进一步的实验去判断。
39、黄铜是铜锌合金,其颜色与黄金相似,所以一些不法商贩常用黄铜坑害消费者。小明在市场上买了个金戒指,请你用化学方法帮他鉴别一下这个戒指的真假?写出实验步骤、现象、结论。写出对应的一个方程式。________
40、回答下列问题:
(1)怎样检验一瓶氧气收集满了_____________________?
(2)硫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剧烈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