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上)潍坊八年级质量检测化学

一、选择题(共26题,共 130分)

1、向盛有一定质量的CuSO4和H2SO4混合溶液的烧杯中,加入过量BaCl2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将滤渣洗涤、干燥后称量。其质量为m1g;再向滤液中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NaOH溶液,沉淀质量与滴加NaOH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加入NaOH溶液前,滤液中有三种阳离子

B.m1=46.6;m2=9.8

C.原混合溶液中CuSO4与H2SO4的质量比为40:49

D.取a点对应溶液,滴加稀硫酸,立即出现白色沉淀

2、己知:。有铁粉和铜粉的混合物mg,向其中不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32.5%的FeCl3溶液,剩余固体质量与加入FeC13溶液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d点溶液中的溶质有FeCl2和CuCl2

B.mg混合物中铁粉和铜粉的质量比为(m-n):n

C.若b=100,a点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约为36.1%

D.若b:c=1:3,a、c点溶液中FeCl2的质量比为3:4

3、构建化学基本观念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对化学基本观念的认识正确的是

A.元素观: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B.微粒观:保持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碳原子和氧原子

C.守恒观:10g氢气和10g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充分反应生成20g水

D.变化观: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

4、下列实验中,现象正确且能得到相应结论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在灼热的CuO中通入H2

黑色粉末变成红色

H2具有还原性

B

向盛满CO2的软塑料瓶中加入约三分之一体积的NaOH溶液,立即旋紧瓶盖,振荡

塑料瓶变瘪

CO2与NaOH发生了反应

C

用拇指堵住试管,将装有氢气的小试管靠近火焰,松开手

尖锐爆鸣声

H2较纯

D

把盛有燃着的硫的燃烧匙伸进充满氧气的集气瓶里

有刺激性气味的二氧化硫生成

硫能与氧气发生反应

A.A

B.B

C.C

D.D

5、对下列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合理的是

A.空气湿度增大:单位体积空气中水分子数目增多

B.氧气经压缩储存在钢瓶中:氧气分子体积变小

C.CO2气体制成干冰:二氧化碳分子由运动变为静止

D.石墨一定条件下转变成金刚石:原子种类发生改变

6、主持测定铟、锌、镝等元素相对原子质量新值的科学家是

A.拉瓦锡

B.道尔顿

C.张青莲

D.侯德榜

7、根据如图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所示是四种元素的粒子

B.①所示的粒子是一种阳离子

C.②所示的粒子是一种阳离子

D.④是一种金属元素的原子

8、下列实验方法:①滴入紫色的石蕊试液,振荡;②加入澄清的石灰水,振荡;③用燃着的小木条伸入瓶中;④观察颜色,闻其气味。可用来鉴别O2和CO2的有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②③④

9、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铝的化学性质比铁活泼,所以铝制品比铁制品更容易锈蚀

B.置换反应的生成物为单质和化合物,则生成物为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都为置换反应

C.有机物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则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

D.活泼金属能与酸反应放出气体,但能与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不一定是活泼金属

10、化学实验中的任意一个步骤出现问题都可能会导致实验结果异常。下列对实验异常情况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A.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测量结果偏大——红磷过量

B.配制5%的氯化钠溶液时,溶质质量分数偏小——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C.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水槽中的水变红——试管口没有塞棉花

D.将铝片放入稀盐酸中,刚开始无明显现象——铝片没有打磨

11、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P、Q、R、W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则关于此反应的认识正确的是

物质

P

Q

R

W

反应前的质量(g)

6

2

25

18

反应后的质量(g)

31

2

X

13

A.P与R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为5:4

B.参加化学反应的R和W的质量比为4:1

C.Q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D.该反应是一个分解反应

12、下列各组中,除去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或方法正确的是

组别

物质

杂质(少量)

除杂试剂或操作方法

A

CO

CO2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B

FeSO4溶液

H2SO4

加入足量Fe粉、过滤

C

C

CuO

敞开在空气中充分灼烧

D

CuSO4溶液

H2SO4

加入过量铜粉、充分反应、过滤

A.A

B.B

C.C

D.D

13、分类是认识和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常用科学方法,如物质可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下列物质属于化合物的是

A.天然气

B.盐酸

C.氢氧化钠

D.氧气

14、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和安全的重要保证。下列化学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检查气密性

B.取用块状固体

C.加热液体

D.闻气味

15、下图为治理汽车尾气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生成的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1

B.该反应中分子的种类和数目一定改变

C.丙物质可以用作保护气

D.保持乙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一氧化氮分子

16、历史文化知识彰显民族自信、文化自信。下列对文献记载的解读错误的是

A.《本草纲目》“所烧薪柴之灰,令人以灰淋汁。取碱浣衣”中的“碱”是NaOH

B.《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煅烧石灰石,发生化学变化

C.《易经》记载:“泽中有火”,是指甲烷气体在湖泊池沼水面上燃烧的现象

D.《周礼》记载:“煤饼烧砺房成灰”,砺房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属于盐

17、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铜粉中少量碳粉

在空气中充分灼烧

B

除去氧气中少量氢气

将混合气体点燃

C

探究某可燃性气体是否含有氧元素

点燃可燃性气体,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观察是否有水雾

D

检验碳酸钙高温分解是否完全

取少量固体加入足量稀盐酸,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

A.A

B.B

C.C

D.D

18、某气体由H2、N2、CO、CO2中的若干种组成,为了探究其成分,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取两份完全相同的该气体样品分别进行实验:实验I将气体通过足量灼热的炭粉:实验II将气体通过足量灼热的氧化铜。两实验均充分反应后冷却至室温,测得气体分子个数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该气体一定含有H2、CO2,可能含有N2、CO

B.若m=2n,则该气体一定只含有H2、CO2

C.若m=3n,则该气体只可能含有H2、CO2、N2或H2、CO2、CO

D.实验I、II中参加反应的炭粉和氧化铜的质量比≤3:20

19、“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一种健康、环保的生活理念。下列做法与该理念不相符的是

A.垃圾分类回收再利用

B.秸秆露天焚烧,减轻劳动成本

C.超市购物用布袋盛装

D.骑行共享单车,倡导绿色出行

20、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验证酸和碱能否发生反应

B.比较Zn和Fe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C.鉴别NaOH溶液和Na2CO3溶液

D.检验铵态氮肥

A.A

B.B

C.C

D.D

21、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理念的是

A.使用太阳能热水器

B.人走关灯、少开空调

C.推广私家车出行

D.增大绿化面积

22、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水的沸腾

B.冰雪融化

C.空气液化

D.蜡烛燃烧

23、2023年8月15日是首个全国生态日。为维护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环境,下列做法与之不相符的是

A.生活垃圾分类回收

B.大量燃放烟花爆竹

C.晚自习后人走灯灭

D.大力倡导植树造林

24、在治疗新冠肺炎的药物中,中药“连花清瘟胶囊”起到了重要作用,连翘是其中的一方药剂,连翘的主要成分之一连翘甙的化学式为C27H34O41.下列对连翘甙描述不正确的是

A.连翘甙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B.连翘甙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是81:44

C.连翘甙由27个碳原子、34个氢原子和11个氧原子构成

D.连翘甙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25、下列苍溪民间传统工艺制作过程中,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岳东挂面发酵

B.制作苍溪根雕

C.唤马手工剪纸

D.织造歧坪挂毯

26、2020年“中国水周”的主题是:“坚持节水优先,建设幸福河湖”。下列认识和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洗菜、洗衣、淘米的水用来浇花、拖地、冲厕所

B.加强工业废水的排放监控,坚持达标排放

C.合理施用农药、化肥,以减少水体污染

D.淡水资源丰富,所以淡水可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7、随着汉十高铁、郑万高铁相继开通,襄阳市正式进入高铁时代。

1)石墨具有良好的___________性能和润滑性能,常用来做高铁上的电刷。

2)为将短轨连成长轨,常用下列反应进行焊接:。该反应发生后,不需要再持续加热就可保持高温继续进行,方便野外操作。该反应属于__________(选填放热吸热)反应。

3)高铁上铝制品应用广泛,因为铝很容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____________(填化学式)薄膜而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

28、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1)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氯化钠中阳离子的符号是__________

2)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其中氢氧化镁的化学式为:__

3)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________,长期饮用硬水会对人体健康不利,生活中将硬水软化的方法是_______

4)青少年缺钙会引起佝偻病,葡萄糖酸钙是常见的补钙剂。葡萄糖酸钙(化学式为(C6H11O72Ca)由______种元素组成,其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21.5g葡萄糖酸钙中含钙元素__g

5)下图为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写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右侧玻璃管内收集到的气体能使_______

29、我国科学家以二氧化碳、氢气为原料,通过十步反应制得淀粉[化学式为(C6H10O5)n],实现了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人工合成。

(1)二氧化碳、氢气、淀粉三种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______

(2)关于二氧化碳合成淀粉的意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a.能够消耗二氧化碳,将有助于减少温室效应

b.能够合成淀粉,将有利于解决粮食短缺问题

30、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最宝贵的自然资源,爱惜水、保护水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①为了节约用水,农业和园林浇灌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

②将生活用水,地表雨水分类处理,可减少污染,保护水资源

③淡水资源很丰富,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④为了防止江水污染,不使用含磷洗衣粉

(2)净化水的过程包括沉淀、过滤、吸附、消毒等,实验室过滤过程中需要用到玻璃棒,其作用是__________

31、请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使用硬水会给生活带来许多麻烦。生活中用___________区分硬水和软水。

2)从分子的角度解释,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的原因___________

3)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设置隔离带。其灭火原理是________

32、化学就在我们身边。

(1)用洗洁精清洗餐具上的油污利用了洗洁精的_______________作用。

(2)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传播“低碳”理念,倡导“低碳”生活。其中“低碳”中的“碳”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填物质名称)

(3)等质量的煤粉比煤块在空气中燃烧更剧烈,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3、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大地上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其中化学科学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化学改变世界,科技改变生活。

(1)从烧煤的绿皮火车到高铁,中国速度令世界瞩目。高铁已成为一张靓丽的中国名片,铁路上常用铝热剂对钢轨进行焊接,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Fe2O3Al2O3+2Fe,反应后化合价升高的元素是_____(填元素名称)

(2)硅是天宫一号动力源太阳能电池的主要构成材料。单质硅是由石英(SiO2)固体与碳在高温条件下反应制得的,同时生成一种可燃性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SiO2中硅元素的化合价______

(3)我国在氢能汽车研发领域取得重大突破,采用了第四代以氢为燃料的电池技术。氢气作为理想能源前景广阔,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氢能源的优点是____(答出一点即可)

34、如图所示,加热烧瓶中的水使之沸腾。水蒸气从铜管喷出,把火柴靠近管口B处,火柴不燃烧,迅速移开火柴,火柴开始燃烧。

(1)B处水蒸气的作用是使火柴____(填燃烧条件之一,下同)

(2)把火柴靠近管口B处,火柴不燃烧,迅速移开火柴,火柴开始燃烧说明____

35、分析下列操作可能引起的后果:

1)给固体加热时试管口向上倾斜:_____

2)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时,试管口没有堵一团棉花:_____

3)过滤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_____

36、正确书写下列化学方程式

1)某固体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的反应:__________

2)密度最小的气体在空气中燃烧的反应:___________

3)实验室加热暗紫色固体制取氧气的反应:_____________

4)电解水:_____________

5)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共2题,共 10分)

37、实验室中,利用下列装置可以制取某些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带标号的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

2)向气体发生装置内加入药品前,应该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

3)实验室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_;用双氧水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4)乙炔又称电石气,是一种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略小,不溶于水的气体;工业上常用它燃烧产生的高温来切割和焊接金属;实验室用电石(固体)与水反应制取乙炔。你认为制取乙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_;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___

5)早在西汉时期的《淮南万毕术》中就记载“曾青得铁化为铜”,成为现代湿法冶金的先驱。现有含1.6kg硫酸铜的工业废液,加入铁粉回收铜,请计算:

①硫酸铜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

②理论上与硫酸铜反应消耗铁粉的质量是________kg

38、A~H都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已知B为黑色固体,D为红色固体单质,F为红色固体,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

(1)物质B的化学式为   ;F的化学式为

(2)写出下列反应方程式

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3)反应①属于   反应(填反应基本类型),反应①、③的反应基本类型是否相同?      

为了防止食品腐败,在许多食品包装盒中都有一包黑色粉末.这种粉末是一种除氧剂.该粉末没有失效时呈黑色,失效后带有红棕色.为了确定该粉末的成分,小明做出了以下的【猜想】

猜想1:该粉末是木炭粉

猜想2:该粉末是铁粉

猜想3:该粉末是木炭粉和铁粉的混合物

小明取没有失效的该粉末,分别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如下实验,填写表中空格.

 

试验操作

试验现象

猜想是否成立

实验1

加入足量的硫酸铜溶液

 

猜想1:不成立

实验2

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猜想2:成立

实验3

用磁铁吸引

粉末被全部吸引

猜想3:  

【交流与反思】

(1)根据失效后的颜色判断,该粉末失效的原因是   ,变质后得到的红棕色粉末的主要成分是      (填物质的化学式).

(2)采用什么实验方法可以使失效的粉末“再生”?(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四、简答题(共2题,共 10分)

39、2010528日清晨,美国男子乔纳森用一大簇氦气球绑在椅子上将自己送上天空 ,实现了人类首次靠氦气球穿越英吉利海峡的壮举。氢气密度比氦气小,乔纳森采用了氦气而不是氢气作填充气体,原因是什么?

40、我市某化工厂排放的废液中含有硫酸铜和硫酸亚铁.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取了适量的上述废液样品,将一定量锌粉加入样品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A和固体B.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关于滤液A所含溶质的猜想中,不合理的是_____(填写序号).

①猜想一:只有硫酸锌 ②猜想二:硫酸锌、硫酸亚铁

③猜想三:硫酸锌、硫酸亚铁、硫酸铜 ④猜想四:硫酸锌、硫酸铜

(2)若“猜想一”正确,则固体B中一定含有_____,可能含有_____

(3)设计简单实验,确定“猜想二”对应的固体B的成分: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