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生铁
B.钢
C.赤铁矿
D.氧化铁
2、铝元素的符号是
A.Hg
B.Ag
C.Al
D.Cl
3、“安全常识记心中,生命财产有保障。”下列安全措施得当的是
A.图书室着火,立即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
B.煤气泄漏,立即打开排气扇并开窗通风
C.熄灭酒精灯,用嘴吹灭
D.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用手电筒照明检查后即可进入
4、2023年11月同济大学科研团队首次成功合成了分别由10个或14个碳原子构成的环形纯碳分子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这两种材料的化学式为C10和C14
B.碳元素可以形成多种单质
C.C10或C14在空气中完全燃烧产生CO2
D.C10、C14、C60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同
5、下列四个反应的生成物都是C,如果C的化学式为A2B5,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A.2AB2+B2===2C
B.3AB2+B2===2C
C.4AB2+B2===2C
D.AB2+4B2===2C
6、用酒精湿巾擦拭双手时,能闻到特殊气味的主要原因是
A.分子在不断运动
B.分子间有间隔
C.分子的质量很小
D.分子由原子构成
7、托盘天秤两端各放一个等质量的烧杯,其中盛有等量等浓度的稀盐酸,天平平衡。向烧杯中同时加入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充分反应后,下列情况不可能出现的是
A.天平平衡
B.只有铁粉剩余
C.只有锌粉剩余
D.天平指针偏向锌粉一边
8、田径比赛时,发令枪响时会产生白烟,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的化学式为P2O3
B.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反应物KC1O3和P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5:6
D.反应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从+3价变为-1价
9、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检查气密性 | B.稀释浓硫酸 | C.称量NaOH固体 | D.蒸馏实验 |
A.A
B.B
C.C
D.D
10、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生产生活都离不开水。下列有关水的认识正确的是
A.过滤可以除去水中的所有杂质
B.地球上可利用的淡水资源有限
C.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D.任何溶液的溶剂都是水
11、传统工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传统工艺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玉石雕刻
B.楠木造船
C.粮食酿酒
D.机杼织布
12、证据推理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单质中含有一种元素,所以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B.中和反应一定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氢氧化钠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则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一定是碱
D.置换反应中有单质生成,则有单质生成的一定是置换反应
13、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化学模型中正确的是
A.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B.物质的三态
C.氧化反应、化合反应关系
D.物质的分类
14、我国科学家利用二氧化碳人工合成了葡萄糖和油脂,其中一个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生成物有3种物质
B.反应有单质生成
C.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改变
D.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
15、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能与FeSO4溶液反应的是
A.Mg
B.Ag
C.Cu
D.Au
16、氢元素组成物质种类繁多。下列物质只含氢元素的是
A.液氢
B.氯化氢
C.氢氧化钙
D.过氧化氢
17、三氧化铬(CrO3)常用于金属镀铬。在工业上,用重铬酸钠(Na2Cr2O7)制造三氧化铬,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2Cr2O7+X=2CrO3+Na2SO4+H2O,其中X的化学式为
A.H2S
B.H2SO3
C.H2SO4
D.SO2
18、下列行为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A.城市道路经常洒水
B.露天焚烧塑料垃圾
C.大力发展火电
D.增高工厂排气烟囱
19、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错误的是
A.原子是不显电性的粒子,不显电性的粒子不一定是原子
B.化学变化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能放出热量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C.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不一定是单质
D.中和反应是复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20、中国航天员在太空演示了“泡腾片溶于水”实验,蓝色的水球内气泡滚滚。泡腾片的主要成分是维生素C(C6H8O6)、柠檬酸(C6H8O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泡腾片在水中反应产生的气体可能是Cl2
B.维生素C和柠檬酸的组成元素相同,化学性质相同
C.维生素C中C、H、O三种原子个数比为3:4:3
D.维生素C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大于柠檬酸
21、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下列对劳动中所涉及的化学知识的分析,错误的是
A.食品包装袋中充入氮气防腐——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B.用装有金刚石的玻璃刀裁玻璃——金刚石硬度大
C.用生石灰制作发热包——CaO与水反应吸收热量
D.把煤制成蜂窝煤生火做饭——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煤充分燃烧
22、利用如图装置进行“硫燃烧”的实验:向弯形具支试管中鼓入空气,同时用酒精灯给硫粉加热至燃烧;然后停止鼓入空气,再用酒精灯给高锰酸钾加热。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硫粉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蓝色火焰
B.气球的主要作用是缓冲装置内的压强变化
C.高锰酸钾的作用是提供氧气
D.该装置有利于进行硫粉在空气中和氧气中燃烧的对比实验
23、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氧化铜
B.活性炭
C.铜矿石
D.自来水
24、下列物质中,能盛装在铁制容器中的是
A.硫酸铜溶液
B.盐酸
C.氯化镁溶液
D.硝酸银溶液
25、分别加热等质量的样品1、2,固体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样品1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分离出样品1反应后的固体乙,与24.0g甲混合并加热,固体质量变化曲线与样品1的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 | 甲 | 乙 | 丙 | 丁 |
反应前质量/g | 24.0 | 2.0 | 0 | 0 |
反应后质量/g | 0 | 2.0 | x | 1.9 |
A.表中x的值为20.1
B.该条件下丁为气体
C.乙可能是催化剂
D.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26、模型建构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思想,下列模型正确的是
A.原子结构
B.C60分子结构
C.地壳中元素含量
D.氯元素化合价
27、t1℃时,将相同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加入盛有100g水的甲、乙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所示,图Ⅱ为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烧杯乙中的上层清液属于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2)烧杯甲中溶液的溶质是______。(填化学式)
(3)关于图中烧杯内的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
a.烧杯甲内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大于烧杯乙内上层清液中溶质的质量
b.取两烧杯内的溶液,恒温蒸发一定量的水,一定都有固体析出
c.将温度升高到t2℃,两烧杯内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不考虑水的蒸发
(4)40℃时,将100g硝酸钾溶液恒温蒸发10g水,剩余溶液质量为85g,继续恒温蒸发10g水,剩余溶液为68.61g,则4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______g。
28、根据图示的实验,回答有关问题
(1)实验一中,氢氧化钠与盐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中和反应发生的实质______烧杯内酚酞的作用是______。玻璃棒的作用______。
(2)实验二的目地是验证铁生锈与______和______有关,为了达到实验目的,水要______。植物油的作用______。
(3)实验三稀释浓硫酸时,先将______缓慢注入______,并用______不断搅拌。
29、(3分)我们在选购包装(或罐装)食品时,“配料”一项中常常看到“山梨酸”或“山梨酸钾”的字样,山梨酸钾(C6H7KOx)在常温下是一种白色或微黄色粉末,易溶于水、乙醇。山梨酸及山梨酸钾是国际粮农组织和卫生组织推荐的高效安全的防腐保鲜剂,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烟草、农药、化妆品等行业。
(1)山梨酸钾中C、H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
(2)山梨酸钾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50,则x的数值为__________。
(3)30克的山梨酸钾中碳元素质量为 克。(精确到0.1克)
30、现有①空气②四氧化三铁③铁粉④二氧化碳⑤液态氧⑥水⑦加热高锰酸钾后的剩余固体⑧氯化钠,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_;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_;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_。
31、某农场有一袋标签已脱落的化肥,只知道它是NH4Cl、NH4(SO4)2、CO(NH2)2三种中的一种,请通过以下实验确定它是哪种化肥。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及结论 |
(1)取少量样品,加______粉末研磨 | 若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则该化肥一定不是CO(NH2)2 |
(2)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后滴入足量______溶液 | 若______,则该化肥是NH4(SO4)2;否则该化肥是NH4Cl |
32、采用熔盐蓄热储能的光热发电站,其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
(1)该发电站利用的新能源是_______。
(2)熔盐蒸汽发生器中,冷水被加热产生蒸汽,推动蒸汽涡轮机发电。该发生器中发生的是_______变化。
(3)贮罐中的熔盐为60%NaNO3、40%KNO3,该熔盐属于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33、下图是某化学反应过程的微观模拟图,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该微观模拟图所表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2)根据图中信息,从微观角度,说出化学反应的实质是_______(答一条即可)。
(3)根据图中信息,从宏观角度,判断该变化是化学变化的依据是_______(答一条即可)。
34、水是生命之源,“珍惜水、节约水、保护水”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
(1)自然界的水常常遭到人为污染,污染物中氮和磷含量过高会造成水中藻类过度繁殖,使水质恶化,这里的“氮和磷”是指________ (填字母)。
A.元素 B.原子 C.离子 D.分子
(2)电解水的实验中,正极收集到的气体是 ;负极与正极的体积之比 ;该实验说明水是由 元素组成的。
(3)有些村民用地下水作为生活用水,人们常用 检验地下水是硬水还是软水;生活中可用 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4)爱护水资源,人人有责.请你指出一条保护水资源的合理化建议:
35、氧气有很多用途,它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
(1)下列属于氧气用途的是_____(填序号)。
A 医疗急救 B 食品防腐 C 航天火箭 D 霓虹灯
(2)图甲、乙、丙分别是木炭、硫粉和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
①甲中木炭是_____色固体,写出丙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集气瓶底部预留一些水的原因是_____。
②上述发生的3个反应的相同点有_____(写出一点即可)。
③做实验甲和乙时,木炭、硫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剧烈;做丙实验时,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而在空气中只是发红并未燃烧。据此说明可燃物能否燃烧或燃烧的剧烈程度与_____有关。
36、向一定质量的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反应过程中,测得溶液的质量与加入铁粉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点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2)写出d点时滤渣的成份______。
(3)b点时,滤液中所含的金属阳离子是什么?_____
37、掌握仪器的使用并严格按照操作要求进行实验,才能保障化学实验的成功和安全。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1所示进行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之前,要用砂纸将铁丝表面打磨光亮,目的是____________;铁丝绕成螺旋状的目的是____________;如果实验时集气瓶炸裂,原因是____________;
(2)某同学做“给液体加热”的实验时,试管炸裂了,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
(3)某学生用如图2所示装置进行“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
①可以看到红磷燃烧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反应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
②选择图2代替课本实验图3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答一点即可);
③红磷燃烧后冷却至室温,活塞a应停在刻度______(填数字)处。若该实验没有达到实验目的,可能的原因之一是_____________;
④该实验中的红磷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硫来代替。
38、人类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空气,没有空气就没有生命,也就没有生机勃勃的地球。
(1)下列关于空气成分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_。
A稀有气体制造霓虹灯
B液氧可作火箭发射的燃料
C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
D液氮在医疗上作制冷剂
(2)为了保护空气,在我国新颁布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基本监控项目增设了PM2.5浓度限值,与该项目监测项目有关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二氧化硫B二氧化氮C一氧化碳D可吸入颗粒物
(3)如图所示的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①请补全下列实验步骤:
a按图示连接好装置;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将水面上方空间分为五等分,用弹簧夹夹紧胶皮管;
d取足量红磷放人燃烧匙中,点燃后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
e待红磷熄灭并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
②用化学式表示该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水能进入集气瓶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若某同学在实验后得出结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小于1/5,能得出此结论的可能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一条即可)。
39、(1)按要求写出下列反应方程式
①将二氧化硫和氯气同时通入水中,可以生成两种常见的酸: __________
②四氧化三铁可以看作为FeO.Fe2O3。将四氧化三铁放入稀盐酸中:____________
(2)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的物质是还原剂;得到电子,化合价降低的物质是氧化剂。上述(1)中的两个反应中,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有 ____,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________(均填序号),还原剂为_________。
40、过滤实验操作是中学的一个很重要的实验,但是有同学对浑浊的水过滤后,发现仍然浑浊,请分析造成此现象的可能原因(写出两个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