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微观角度分析并解释下列事实,错误的是
A.墙内开花墙外香——分子在不断运动
B.物质热胀冷缩——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C.水和过氧化氢化学性质不同——分子的构成不同
D.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的体积很小
2、下列生活中常见物质与水混合,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食盐
B.纯碱
C.蔗糖
D.面粉
3、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水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生活中可通过加热煮沸降低水的硬度
B.活性炭可以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C.农业上提倡改大水漫灌为滴灌浇灌作物
D.通过电解水实验,证明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4、兴趣小组做“大象牙膏”实验:向锥形瓶中依次加入H2O2溶液、洗洁精、少量色素,振荡后,加入KI溶液,观察到大量泡沫喷涌而出(如图所示)。
本实验中KI作为催化剂,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后催化剂的质量减少
B.不加催化剂反应不能进行
C.KI溶液改变了反应速率
D.KI溶液不能被其它物质代替
5、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都是无色固体
B.都能够导电
C.碳原子的排列方式都相同
D.充分燃烧后都生成CO2
6、单层石墨称为石墨烯,这种“只有一个碳原子厚的碳薄片”被公认为是目前世界上最薄、最坚硬、传导电子速度最快的新型材料,下列关于石墨烯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石墨烯完全燃烧的产物为CO2
B.石墨烯属于单质
C.石墨烯具有导电性
D.石墨烯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
7、建立宏观和微观之间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选项 | 事实 | 解释 |
A | 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 | 最外电子层是一种相对稳定结构 |
B | H2O2能杀菌而H2O不能 | 分子构成不同,化学性质不同 |
C | 温度计中的水银(汞)热胀冷缩 | 原子的大小发生改变 |
D | 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不同 | 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
A.A
B.B
C.C
D.D
8、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镁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B.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气体可以被点燃,火焰呈淡蓝色
C.硬水中加入肥皂水,产生较多泡沫、浮渣较少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9、下列有关物质的应用正确的是
A.涂石灰水保护树木
B.石灰石做补钙剂
C.纯碱蒸馒头
D.用亚硝酸钠炒菜
10、“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不变
B.乙属于氧化物
C.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分为原子,而原子不可再分
D.该反应中生成物丙和丁的质量比为5:8
11、《天工开物》中记载了古法造纸工艺。下列造纸步骤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斩竹漂塘
B.煮徨足火
C.荡料入帘
D.覆帘压纸
12、下列是几种农作物生长时对土壤PH要求的最佳范围:茶5~5.5,西瓜6.0~7.0,柑橘5.0~7.0,甜菜7~7.5,如果某一地区经常下酸雨,以上农作物最不适合在该地区种植的是
A.茶
B.西瓜
C.柑橘
D.甜菜
13、下列整理的化学知识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化学与环境及安全常识 | B. 实验现象描述 |
① CO2、SO2、NO2是空气中有害的污染物,造成酸雨的物质是SO2、NO2 ②厨房天然气泄漏,应打开电排气扇保持通风 | ①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的火焰 ②镁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氧化镁白色固体 |
C. 化学反应方程式和反应基本类型 | D. 物质构成与性质 |
①化合反应: ②分解反应: | ①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 ②金刚石、石墨物理性质差异很大是因为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
A.A
B.B
C.C
D.D
14、物质由微粒构成。下列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是
A.氨气、铁
B.干冰、氧气
C.金刚石、汞
D.硫酸铜、氮气
15、我国是茶文化的发源地。唐代陆羽《茶经》中记载“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主要是山泉水中含硅酸(H2SiO3)有益健康。用“细、馨、苦”形容茶汤色、香、味,其主要是含有茶黄素(C29H24O12)等物质所致。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可用肥皂水检验山泉水是否是硬水
B.可采用煮沸的方法将江水软化成软水
C.硅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D.泉水属于混合物
【2】下列有关茶黄素(C29H24O12)的说法正确的是
A.茶黄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564g
B.茶黄素由三种元素组成
C.茶黄素中碳元素的质量量分数最小
D.茶黄素由29个碳原子,24个氢原子和12个氯原子构成
【3】H2SiO3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
A.+1
B.+2
C.+3
D.+4
16、为强化安全意识,某学校开学第一课是消防安全知识讲座。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B.家用电器着火,用水扑灭
C.高层楼房着火,立即乘坐电梯逃离
D.厨房内天然气泄露,立即打开排气扇
17、河南安阳“11.21”火灾造成重大损失,其原因是工人电焊时引燃车间内堆放的大量布料,产生大量浓烟和有害气体。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电焊的火花使温度达到着火点
B.用水灭火的原理主要是降低温度
C.浓烟含有大量有毒的二氧化碳
D.布料不充分燃烧会产生一氧化碳
18、小明通过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得出如下结论,其中错误的是
A.蜡烛燃烧仅生成二氧化碳
B.火焰的外焰温度最高
C.燃烧时火焰分成三层
D.燃烧时既发生物理变化又发生化学变化
19、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不对应的是
A.干冰升华吸热——用于人工降雨
B.氮气难溶于水——可用作保护气
C.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除油污
D.武德合金熔点低——制作保险丝
20、下列图象中有关量的变化趋势与对应叙述关系不正确的是
A.活性炭与氧化铜粉末在高温下恰好完全反应
B.电解水
C.镁条点燃生成氧化镁的质量
D.硫在氧气中燃烧时,参加反应的硫和氧气的质量关系
21、下列归纳和总结完全正确的是
A.化学与生活 | B.安全常识 |
①高钙奶粉可以补充人体微量钙元素 ②明矾可用于自来水消毒 | ①进入菜窖做灯火实验 ②在室内放一盆水可防止煤气中毒 |
C.物质分类 | D.化学解释 |
①生铁、硬铝、青铜都属于合金 ②食盐水、盐酸、碘酒都属于溶液 | ①金刚石切割玻璃:金刚石硬度大 ②真金不怕火炼:金的熔点高 |
A.A
B.B
C.C
D.D
22、下列关于分子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10mL酒精和1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是因为分子变小了
B.白糖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溶解的快,是因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C.干冰制冷过程中,分子发生了改变
D.水冻成冰后,分子不再运动
23、观察、记录和分析现象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
B.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生成二氧化硫
C.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蓝色
D.二氧化碳通入石蕊溶液中,溶液由红色变紫色
24、在治疗新冠肺炎的药物中,中药“连花清瘟胶囊”起到了重要作用,连翘的主要成分之一连翘甙的化学式为C27H34O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连翘甙属于氧化物
B.连翘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534g
C.连翘甙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27:34
D.连翘甙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25、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因果关系不成立的是
A.因为镁条燃烧产生耀眼的白光,所以可用于做烟花
B.稀有气体电发出不同颜色的光,用作电光源
C.金刚石硬度大,常用于切割玻璃
D.因为氧气能支持燃烧,所以可用于医疗急救
26、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2HgO2Hg+O2↑
B.3Fe+2O2=Fe3O4
C.C+CO2CO
D.C+2CuO2Cu+CO2
27、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所取得的丰硕成果,是与实验的重要作用分不开的。结合如图所示回答问题。
(1)写出实验室中通过乙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_____
(2)化学实验的绿色化就是以绿色化学的理念和原则来指导实验工作。从实验原料和反应过程的绿色化考虑,你认为在中学化学实验中,甲、乙、丙三种制取氧气的途径中,_____(填“甲”“乙”或“丙”)途径更体现化学实验的绿色化追求。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完毕后,应先_____,再_____,以防止水倒吸入热的试管中,造成试管破裂。
(4)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它与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本质区别是:_____
(5)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经认真思考后,认为可选用下图装置进行收集氧气。若集气瓶中的气体是空气,那么进气口应是_____(填“a”或“b”)。
28、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的桥遂工程一一港珠澳大桥已于2018年10月24日上午开通运营,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港珠澳大桥的建成,大大缩短了两岸的车程,减少了煤、石油、_________等化石燃料的使用,有利于环境保护。
(2)钢铁是大桥建设的重要材料,写出高温下一氧化碳把铁从赤铁矿石(主要成分是氧化铁)中还原出来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大桥的钢铁器件上都将喷上油漆,其目的不但是为了美观,更是为了防止铁与空气中的________(填化学式)接触发生反应而锈蚀。
(4)桥梁专用钢含有锰(Mn)元素,已知锰的活动性位于镁和锌之间,为了探究桥梁材料中Mn、Fe、Cu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某同学设计了下列实验(每步均充分反应),其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有 。(填序号)。
A.CuC12溶液中加入足量锰粉后,再加入铁粉
B.FeC12溶液中加入足量铜粉后,再加入锰粉
C.稀盐酸中加入足量铁粉后,再加入铜粉,最后加入锰粉
D.向装有Mn丝、Fe丝、Cu丝的三支试管中加入等量同浓度稀盐酸
29、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人类的进步和发展离不开金属材料的生产和运用。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下列金属制品的用途中,利用金属导热性的是_____(填字母,下同)。
A 铁锤 B 铁锅 C 铜丝 D 水龙头
(2)下列有关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_____。
A 纯铁有银白色光泽,硬度小于生铁和钢
B 生产和生活中的“钢铁”多为铁合金
C 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的氧化铁
D 地壳中的铁是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3)商代的司母戊方鼎标志着我国在3000多年前青器铸造已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西汉时期,我国首开“湿法炼铜”之先河,西汉刘安所著的《淮南万毕术》中已有“曾青得铁化为铜”的记载。试回答:
①青铜属于_____(填“单质”、“化合物”、“合金”)
②“湿法炼铜”的原理可用一个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
(4)人类使用金属先后经历了“青铜”、“铁器”时代,直到近代才开始大量使用各种铝材。这也反映出Fe、Cu、Al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近代铝及铝合金被广泛应用在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因为铝在空气中能_____,所以铝制品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
30、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研究空气组成的实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一场雨过,天空湛蓝,空气清新,造成空气污染的_________________和部分有害气体明显减少,含硫煤的燃烧会生成的有害气体是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写出一条防止空气污染的具体措施_______________。
32、为保持身体健康,应该平衡膳食。补钙、补铁中“钙、铁”指的是_____(填“分子”“元素”“单质”之一)。
33、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报道,以色列科学家发明了一种车用制氢装置,装置中制氢气的原理为:硼(B)和水在高温下反应,生成氢氧化硼(B(OH)3)和氢气。氢气不便于贮存,可将其转化为固态氢化物(如氢化钠等)。车用制氢装置中制取氢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_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34、请你根据下列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下面几个问题:
(1)其中属于阴离子的是(填序号)_____。
(2)属于金属元素的是(填序号)_____。
35、在化学学习和研究中有很多规律可循。应用规律可以让我们获取新知识。
(1)碱性强弱规律:大量实验证明:金属越活泼,其对应的碱的碱性越强(碱的碱性强弱与碱的溶解性无关)。下列关于碱性强弱判断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A.KOH>NaOH>Ca(OH)2
B.KOH>Ca(OH)2>NaOH
C.NaOH>Ca(OH)2>KOH
(2)物质命名规律:某些类别的物质命名与化合价有关。如:HClO4(高氯酸)、HClO3(氯酸)、HClO2(亚氯酸)、HClO(次氯酸)。磷的含氧酸有H3PO4、H3PO2、H3PO3,其中H3PO4为磷酸,则H3PO2的名称为_______。
(3)我们通过学习已知“纯净物”可细分为“化合物”和“单质”,而化学上会把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互称为“同素异形体”,比如:O2和O3,下列互为“同素异形体”的一组物质为 。
A.大理石和石灰石
B.水和双氧水
C.石墨和金刚石
D.氮气和液氮
36、蜡烛燃烧前的质量为a g,燃烧后的质量为b g,生成的CO2质量为c g,水蒸气质量为d g,则产物质量共________g,参与反应的氧气的质量为__________g。
37、化学实验是学好化学的基础某校学生利用下列几种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制取O2.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号①的仪器名称________。
(2)装置A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________。
(3)实验室用氯酸钾和和二氧化锰制取并收集较纯的氧气时,选用的装置是________(填字母),二氧化锰的作用是________,写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
(4)将E和F装置连接,可测量氧气体积,氧气应从________(填a或b)口通入。
38、下图是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请根据你所了解的知识填空:
(1)A为________极;
(2)甲管与乙管中产生的气体体积比是_________,在相同条件下氧气的溶解度大于氢气的溶解度,实验中测得结果比理论会偏_______(填“小”或“大”);
(3)该实验中往往要在水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其目的是___________
39、人的胃壁细胞能产生胃液,胃液中胃酸能帮助消化,但胃酸过多会导致消化不良和胃痛,患有胃酸过多症的病人常服用抗酸药物以减轻病痛。若抗酸药物的主要成分有氢氧化镁或碳酸氢钠,请回答:
(1)胃酸的溶质为__________(写名称);写出抗酸药物发挥作用时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任选一例即可):_______。
(2)抗酸药物一般要嚼碎后服用,其中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_。
(3)胃溃疡患者是不允许服用含碳酸氢钠的抗酸药,因为_________。
40、实验室需要氧气做实验。现将24.5 g氯酸钾和5.5克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放入试管中加热完全分解,试计算:
(1)制得氧气的质量
(2)完全反应后试管中剩余固体物质有哪些?各为多少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