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上)哈尔滨八年级质量检测化学

一、选择题(共26题,共 130分)

1、食盐、食醋、纯碱均是家庭厨房中常用的物质,利用这些物质,能够完成的实验是

①检验自来水中是否含有氯离子;②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③鉴别食盐和纯碱;④检验鸡蛋壳中是否含有碳酸钙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②③④

2、过氧乙酸()可用于消杀某些物品表面的新冠病毒,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过氧乙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B.过氧乙酸由9个原子构成

C.过氧乙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D.过氧乙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3、2022年11月29日,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应用了钛(Ti),钛(Ti)主要由钛铁矿(FeTiO3)制备,其中Fe为+2价,则FeTiO3中Ti的化合价为

A.+3

B.+2

C.+1

D.+4

4、下列事实解释不正确的是

A.酒香不怕巷子深分子在不断运动

B.变瘪的乒乓球遇热水鼓起——分子变大

C.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很小

D.氧气能支持呼吸,而氮气不能——分子不同,化学性质不同

5、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B.

C.

D.

6、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能达到目的是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

A

锌(碳)

加足量稀硫酸、过滤、洗涤、烘干

B

氯化钾(二氧化锰)

加足量水,溶解,洗涤,烘干

C

CO(CO2

通过足量澄清石灰水溶液,并干燥

D

CaO(CaCO3

加水溶解、过滤

A.A

B.B

C.C

D.D

7、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点燃酒精灯

B. 称量10.05g固体

C. 液体加热

D.量9.5mL液体

8、下列物质中,前者属于纯净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

A.净化后的空气、氯酸钾

B.冰水混合物、澄清石灰水

C.稀有气体、人呼出的气体

D.五氧化二磷、氧气

9、分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A.O2

B.CO2

C.H2CO3

D.KClO3

10、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

A.验证二氧化锰是催化剂

B.测定空气中O2的含量

C.探究铁生锈条件

D.燃烧是否需要氧气

1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酒精挥发

B.干冰升华

C.石蜡燃烧

D.研磨胆矾

12、液氢是航天工业的一种火箭燃料,将氢气加压液化的过程中发生改变的是

A.分子种类

B.原子种类

C.分子体积

D.分子间隔

13、市售加碘盐是在食盐中加入一定量的碘酸钾(KIO3),碘酸钾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

A.+5

B.-1

C.-5

D.0

14、小伟用如图所示装置处理库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可以降低库水的硬度

B.可以将库水变成蒸馏水

C.能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

D.活性炭可以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15、2023年11月30日,我国首台中速大功率氮燃料发动机点火成功。氮气的化学式是NH3,下列有关氨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氨气由两个元素组成

B.氨气中含有3个氢原子

C.氨气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氨气中N、H的质量比为14:3

16、两支试管中各注入5ml滴有石蕊试液的蒸馏水,通入CO2气体,然后将一只试管加热,另一支试管中撒入少量活性炭,其颜色变化分别为:①红—紫—无;②紫—红—紫;③紫—红—无;④无—红—无,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③

17、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A

除去二氧化碳中少量的CO

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B

除去铁粉中混有的少量铜粉

加足量的稀盐酸,过滤

C

回收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后的MnO2

过滤、洗涤、干燥

D

鉴别N2和CO2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两个集气瓶

A.A

B.B

C.C

D.D

18、关注安全和健康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每人每天约需3-5g食盐,长期食用过多的食盐不利于人体健康

B.人体胃液的pH值为0.9-1.5,若胃酸过多不宜多食用橘子、柠檬等水果

C.日常中可用洗涤剂、苏打的乳化作用去除餐具上的油污

D.公路上的积雪可以用氯化钠来消除

19、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A.加热高锰酸钾

B.氧化铁与一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反应

C.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D.电解水

20、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有关模型错误的是

A.原子结构模型

B.二氧化碳分子模型

C.燃烧条件模型

D.空气组成模型

21、色氨酸(C11H12N2O2)在人体内含量太低会影响睡眠质量,一般可通过食补牛奶、核桃、黑芝麻等加以改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每个色氨酸分子中含有27个原子

B.色氨酸分子中含有氧分子

C.色氨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

D.睡前喝牛奶有助于睡眠

22、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下列各组物质中,都由原子构成的一组是

A.臭氧、干冰

B.铜、氦气

C.碳酸钙、C60

D.硫酸铜、氯酸钾

23、如图为地壳中的元素含量图,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

A.铝

B.铁

C.氧

D.硅

24、具备基本的实验技能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闻气体气味

B.倾倒液体

C.添加锌粒

D.溶解氢氧化钠

25、我国提出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彰显了大国责任与担当。下列做法不利于实现“碳中和”目标的是

A.焚烧生活垃圾

B.不使用一次性筷子

C.植树造林

D.乘坐公共交通出行

26、下列实验能够达到目的的是

A.探究 CO的可燃性

B.探究 MnO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C.探究分子在不断运动

D.净化水, 并降低水的硬度

A.A

B.B

C.C

D.D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7、写出下列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铜在空气中加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智能手机的各项功能令人眼花缭乱,几乎无所不能,图为某品牌手机拆解图。

(1)金属钛(Ti)的硬度大、熔点高,常温下耐酸碱。

①选择钛合金作为螺丝材料,是因为合金的硬度比组成金属的硬度_______(填“大”或“小”)。

②工业上可通过下面两种方法制金属钛:

方法一:TiCl4在高温下与过量的Mg反应可制取金属钛,同时生成氯化镁。除去所得金属钛中混有的少量金属镁可用的试剂是_______

方法二:高温下电解熔融的TiO2来制取金属钛,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电解过程中需定期更换石墨电极,原因是_______

(2)手机所用电池为锂电池,具有质量轻、充电时间短、放电时间长等优点。

①某锂电池放电时反应:4Li+2SOCl2=4LiCl+S+SO2↑,能量转化形式为_______。请标出产物LiCl中锂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电池级碳酸锂生产反应之一为氯化锂(LiCl)溶液与碳酸钠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

②题图是某电池手机在不同温度下的电压与待机时间的关系变化图像。当电压低于3.6V,手机会自动关机。请分析手机电池在冬天不耐用的原因是_______

29、下列描述中______是物理变化,______是化学变化,______是物理性质,______是化学性质(填序号)

①碱式碳酸铜受热易分解;②酒精燃烧;③空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④木棒受力折断。

30、“化学家的主要工作是耕耘元素周期表”。如下图所示为元素周期表中部分元素的相关信息。请利用下图示信息回答相关问题:

(1)16号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比较容易_________(填“得”或“失”)电子。

(2)写出表中关于8号元素的一条信息:__________

31、构成物质的微粒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名称是_______,元素符号是______;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名称是_____,元素符号是________

 

32、根据下列物质的性质,选出其对应的用途。请用相关的序号填空。

A 冰箱除味剂 B 切割玻璃 C 干电池电极 D 冶炼金属

(1)金刚石硬度大可用来____

(2)活性炭的吸附能力强可用来作_____

(3)单质碳具有还原性可用来_____

(4)石墨的导电性能好可用来作_____

33、近日,我国某高科技企业研制出一种目前世界最高抗拉强度的铝合金材料——7Y69铝合金。

(1)7Y69铝合金具有的高耐腐蚀性离不开铝本身的特性。铝虽然是一种活泼金属,但却有较强的抗腐蚀性,其原因是:___________;而铁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反应生成的铁锈很疏松。

(2)日前,我国自行研制的7055铝合金己在航空部门初步得到应用,用于国产的大飞机项目。因为铝合金具有______________(填一点即可)、密度小等特性。

(3)在铝合金中加入一定量的钪(Sc),可以大大提高铝合金的强度、硬度和耐腐蚀性能。相同条件下,取金属钪和锌分别与相同浓度的盐酸反应,钪表面产生气泡的速率明显更快。

①钪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钪(ScCl3)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②将Zn分别加入Fe(NO32溶液、Sc(NO33溶液中,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验证钪和铁的活动性强弱。

34、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学习化学特有的思维方式。一氧化碳燃烧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如所示:

依据图中所给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

2)该反应前后未发生改变的粒子是_____(填分子原子)。

3)甲和丙的元素组成相同,但化学性质不同,其原因是_____

35、化学与生活、生产息息相关,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长期饮用硬水对健康不利,生活中常用_____的方法将硬水转化为软水。

2)把磨好的豆浆倒在纱布袋中将渣和浆分离,相当于化学实验中的_____操作。

3)自来水厂常利用_____的吸附性,除去水中的异味。

4)铁制品表面涂一层油漆能防锈蚀,其原理是阻止了铁与_____接触。

5)下列图标表示国家节水标志的是_____

6)医用生理盐水中含有一定量的氯离子,请画出Cl的离子结构示意图_____

36、写出下列反应的符号表达式,并用题前的序号填空:

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_

2)硫在空气中燃烧______

3)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______

4)以上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的是______,属于分解反应的是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共2题,共 10分)

37、小平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试回答:

(1)实验开始时,是先给氧化铜加热,还是先通入一氧化碳?______

(2)为了保证安全,在通入CO气体之前应该______

(3)实验过程中,中A处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

(4)A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5)当装置B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时,说明______

38、某兴趣小组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做了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如图1)

(1)请写出镁条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小明认为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燃烧产物的质量应大于反应物镁条的质量。镁条完全燃烧后,称量发现石棉网上的燃烧产物质量反而比反应前镁条质量小,根据镁条燃烧的实验现象,猜测燃烧后石棉网上产物质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3)小红按图2装置改进实验,验证了质量守恒定律,却发现产物中还有一些黄色固体。

【提出问题】黄色固体是什么呢?

【查阅资料】

①氧化镁为白色固体:②镁能与氮气反应生成黄色的氮化镁(Mg3N2)固体

③氮化镁可与水反应生成氨气,氨气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做出猜想】黄色固体为Mg3N2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及结论

如图,取燃烧产物于烧杯B中,加入适量水,然后用大烧杯罩住小烧杯A和B。

现象:______

结论:燃烧产物中含Mg3N2

【反思与交流】

①从微观角度解释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的原因______

②该实验也能说明构成物质的微粒在______

四、简答题(共2题,共 10分)

39、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分别设计四个实验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如下图所:

1)实验A中,发生化学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小气球的作用是_________

2)实验B中,反应前天平平衡,然后将稀盐酸倒入烧杯中与石灰石小块充分反应后再称量,观察到反应后天平不平衡,天平指针向_____________偏转,其原因是_________

3)如图C所示的小实验。在一根用细铜丝吊着的长玻璃棒两端分别绕上10cm长的粗铜线,并使玻璃棒保持水平。然后,用酒精灯给左边一端铜丝加热12分钟。冷却后,他们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②___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

4)如图D所示的小实验。先在托盘天平上称量一小段洁净的镁条的质量,在空气中点燃后再称量燃烧产物的质量。观察到反应后天平不平衡,其原因是_________

5)在四个实验中,是否有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请从原子的角度分析质量守恒的原因:_________

40、(1)铝的化学性质比铁活泼,但是铝制品比铁制品耐用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

(2)设计一个实验证明Mg,Fe,Cu的活动性顺序。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