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上)大理州八年级质量检测化学

一、选择题(共26题,共 130分)

1、用如图所示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已知白磷着火点为40℃,红磷着火点为24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中热水只起到隔绝氧气的作用

B.对比图Ⅰ和图Ⅱ,可知燃烧的条件之一是燃烧需要氧气

C.图Ⅰ中铜片上红磷不燃烧,说明红磷不是可燃物

D.图Ⅰ铜片上白磷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

2、中华文明历史悠久。《天工开物》记载着我国古代造纸工艺,下列过程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楮树取皮

B.入釜煮糜

C.压水去湿

D.日晒成干

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B.

C.

D.

4、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依据图示分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甲物质的化学式是C2H4

B.丁物质由分子构成

C.化学变化中原子数目发生了改变

D.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比为1:3

5、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

A.中子数不同

B.质子数不同

C.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D.中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不同

6、下列图示是某些实验的部分装置图,其中分析正确的是

A.①中利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可以将红磷换成木炭

B.②中进行硫在氧气中燃烧时,可以将集气瓶中的水替换为砂子

C.③中反应前后称得质量不等,说明该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D.④中由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可以得知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7、某密闭容器中有X、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

X

O2

CO2

H2O

反应前质量/g

23

70

1

0

反应后质量/g

0

待测

45

27

A.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B.反应生成的CO2和H2O的质量比为45︰27

C.表中“待测”值为5

D.X中含有氧元素

8、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B.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所以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的物质就是催化剂

C.离子是带电的粒子,所以带电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D.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所以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

9、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利用潮汐能发电

B.用铁水铸成机床底座

C.石墨在一定条件下转化金刚石

D.甘蔗挤压糖浆

10、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离子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原子得失电子变成离子后,质量几乎不变,但化学性质差别很大

B.同种原子通过不同方式结合成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既可以被创造也可以被消灭

D.同种分子排列方式不同则化学性质不同

11、某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该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B.甲、乙两物质参加反应的粒子个数比为2:5

C.物质丁的化学式是H2O

D.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没有改变

12、学习化学就是要学会用化学思维去认识世界。下列有关化学核心素养的选项正确的是

A.宏观与微观:金刚石与石墨虽然组成元素相同,但性质相差较大,原因是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B.变化与守恒: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该物质一定只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C.模型与推理: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则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

D.探究与创新:做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时(集气瓶内装有少量水),可以将红磷换成木炭

13、某同学制作的试剂标签如下。其中化学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A.

B.

C.

D.

14、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关于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不正确的是

A.金属铜具有导电性,可用作导线

B.油罐着火时用水喷淋的目的是降低油的着火点

C.水变成水蒸气时体积变大,是因为受热时水分子之间的间隙变大

D.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吸附性强,可用做冰箱除味剂

15、如图所示,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塞紧胶塞

B.   过滤粗盐水

C.       测定待测液pH

D.   加热液体

16、葡萄中含有丰富的白藜芦醇(C14H12O3),它具有抗癌性能,可抑制癌细胞的增生。下列有关白藜芦醇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它由14个碳元素、12个氢元素和3个氧元素构成

B.它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C.该物质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4:12:3

D.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28 g

17、同学们在化学实验室里进行了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实验,并将实验数据绘制成以下图形(各物质的数据均为其在反应前或反应后所有物质中的质量分数),由图形数据分析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图中x的数值为9

B.乙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丁是该反应的生成物

D.丙、丁质量变化比为8:9

18、下列关于碳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石墨和金刚石的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是原子个数不同

B.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组成元素相同,因此其化学性质相同

C.碳和一氧化碳都具有可燃性

D.一氧化碳与氧气混合一定会发生爆炸

19、每年九月初九是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寄托着人们对老人健康长寿的祝福。在重阳节的各种民间习俗活动中,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A.放纸鸢(风筝)

B.佩戴茱萸

C.登高远眺

D.酿菊花酒

20、张青莲院士主持测定的锑、铈等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被采用为国际新标准。锑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如下图,其中“51”是

A.质子数

B.中子数

C.相对原子质量

D.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

21、下图中的①、②分别是氯元素、钠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A、B、C、D是四种粒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5.5g,微粒D中的X的值是8

B.A、B代表的微粒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C为阴离子

C.粒子结构示意图中共表示四种元素

D.A、B、C、D四种粒子中,易得到电子的是A、B、C

22、下列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用熟石灰中和硫酸厂的废水:Ca(OH)2+H2SO4=CaSO4+H2O

B.用稀盐酸除去铁锈:Fe2O3+4HCl=2FeCl2+3H2O

C.比较Cu和Ag的活泼性:2Ag+Cu(NO3)2=Cu+2AgNO3

D.向呼出的气体样品中滴入澄清石灰水,振荡:Ca(OH)2+CO2=CaCO3↓+H2O

23、利用如图装置探究燃烧条件。试管①充满氮气,试管②③充满氧气,将水温升至,仅观察到②中白磷燃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试管②中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B.对比试管①②现象可知:燃烧需要氧气

C.对比试管①③现象可知:白磷着火点比红磷低

D.该装置的优点是方便调节可燃物的着火点

24、利用氧化镁分解氯化铵制氨气,其物质转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制得的氨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B.该方案便于NH3和HCl的分离

C.理论上每生成1.7gNH3,需补充4gMgO

D.理论上分解5.35gNH4C1,可获得7.3gHCl

25、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区分氮气和氢气

将燃着的小木条分别放到二者玻璃管口处,观察现象

B

区分二氧化锰和活性炭

观察颜色

C

除去氧化钙中混有的碳酸钙

高温充分煅烧

D

除去FeCl2溶液中混有的CuCl2

向溶液中加入足量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取滤液

A.A

B.B

C.C

D.D

26、类推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类推正确的是(  )

A.活泼金属与酸反应有气体产生,则与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一定是活泼金属

B.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单质一定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则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D.碱性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则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7、在一种铁的氧化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0%,此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

28、如图所示是水通电分解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接通直流电后,a管上产生的气体是______

2)在该实验中,通常会往水中加入少量稀硫酸或氢氧化钠,目的是______

3)由该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

4)写出电解水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

29、按要求用正确的化学符号回答。

(1)2个氮原子___________

(2)3个硫酸根离子___________

(3)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___________

(4)氧化铝中铝元素显+3___________

30、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示意图(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

1)从宏观角度看,物质C属于________(选填混合物纯净物);

2)从微观角度看,物质B是由_________构成的(选填分子原子离子);

31、小明同学做了下列四个实验:①在白色点滴板上加入少量的稀盐酸,然后滴入紫色的石蕊试液;②在白色点滴板上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然后滴入紫色的石蕊试液;③在试管中放入一颗生锈的铁钉,然后加入适量的稀盐酸;④在试管中放入一颗生锈的铁钉,然后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小明记录了以下实验现象:a.溶液呈红色;b.没有任何现象;c.溶液呈蓝色;d.溶液呈黄色并伴有少量气泡产生。请你帮助小明完成实验报告:

(1)将实验现象的序号(a、b、c、d)填在相应的表格内。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_____

______

_____

_____

(2)请写出有气体生成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假如小明将稀盐酸换成稀硫酸来进行同样的实验,是否会产生类似的现象?原因是_____

32、利用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保险丝(铅锑合金)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熔点_____(填)。

2)常见的化石燃料有:煤、_____、天然气。

3)湿手放到火炉上烤干得快,从微观角度解释该现象_____

33、在空格内简要说明下列错误操作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

错误操作

不良后果

倾倒液体时,瓶塞未倒

___________________

放熄灭酒精灯时,用嘴吹灭

___________________

把大块固体垂直投入试管中

___________________

用试管给固体加热时,试管口向上倾斜

___________________

容器口塞橡胶塞时,把玻璃容器放在桌子上

___________________

 

 

34、收集氧气可采用排水法,是因为________,排水法收集氧气时不需验满,看到瓶口气泡向外冒,表示氧气已收集满;氧气还可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是因为________,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需验满,将带火星的木条置于瓶口,木条复燃,氧气已收集满。

35、在分子、原子、原子核、质子、中子、电子等粒子中,找出符合下列条件的粒子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1)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是_____

(2)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____

(3)带正电荷的是_____

(4)不显电性的是_____

(5)质量最小的是______

(6)带负电的微粒____

36、在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里,碳单质及其化合物占有重要的地位。

(1)“碳中和”的含义是产生的二氧化碳和消耗的二氧化碳相当,达到“零排放”实现“碳中和”有利于缓解的环境问题是______

(2)煤、______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燃烧都会产生二氧化碳。天然气是重要的能源,它属于_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从环保的角度出发,氢气被认为是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原因是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室温下,充分燃烧 1g 天然气和 1g 煤。产生的二氧化碳及热量的对比如图所示。

据图分析天然气与煤相比,用天然气作燃料的优点有:

____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共2题,共 10分)

37、利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制备常见气体,请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标有序号仪器的名称:① __ ;② __

(2)实验室用装置A制取氧气,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 ;属于 __ 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3)若用装置B收集的氧气不纯,原因可能是 __ (写一种);

(4)用装置C收集氧气,验满时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 __ (选填“a”或“b”)处;

(5)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__ .装置D是用软塑料管自制的气体发生装置,可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若利用该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气体,药品加入完毕后(如图所示),欲产生二氧化碳接下来的操作是: __

38、实验室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相关实验,请回答问题: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氧气可选择的一种装置组合是______,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用此方法制取氧气的实验步骤有:①在试管中加入药品并固定好装置②把导管移出水面③点燃酒精灯加热,当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开始收集④熄灭酒精灯⑤检查转置的气密性。下列排序正确的是______

A.①③⑤②④ B.⑤①③②④ C.①⑤③④② D.⑤①③④②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是______,用C装置收集二氧化碳验满的方法是______,图F是某同学利用塑料瓶和其它用品设计的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该设计与B装置比较除了废物利用的优点外,请另写一个优点______

(3)已知Na2O2为淡黄色粉末,常温下可与水剧烈反应生成氧气,因此可用Na2O2制氧气,可以选用图中哪个发生装置______,若装置不变,更换药品也能制取氧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四、简答题(共2题,共 10分)

39、我国自主设计的大型客机成功试飞,首艘航母正式下水,标志着我国的合金制造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根据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______的含碳量高。

(2)探究铝与酸反应前,用砂纸打磨铝条,是因为______

(3)为保证航母的使用寿命,下列防锈措施不可行的是______

A.用抗锈蚀性能优异的合金制造航母零部件

B.刷防锈漆

C.船体表面镀一层黄金

D.给某些部位涂油

(4)某合金中含有金属钪(Sc)。相同条件下,取相同状态的金属钪和锌分别与相同浓度的盐酸反应,钪产生气泡的速率比锌更快,则金属活动性Sc______Zn(填“<”或“>”)。已知Sc与稀盐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3价的化合物,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0、达菲是目前治疗流感的最常用药物之一,也是公认的抗禽流感、甲型H1N1病毒最有效的药物之一。已知达菲的化学式为C16H31N2PO8

(1)达菲由   种元素组成;

(2)其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3)410克达菲中含有氧元素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