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星火燎原
B.石蜡熔化
C.玻璃破碎
D.汽油挥发
2、化学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天然气泄漏可立即开灯检查
B.大量使用含磷洗衣粉
C.废旧电池应集中回收,并填埋处理
D.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
3、下列事实所对应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选项 | 事实 | 解释 |
A | 50mL水与50mL酒精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100mL | 分子间存在间隔 |
B | 降温能使水结成冰 | 低温导致水分子静止不动 |
C | 水蒸气液化为水,所占体积减小 | 分子间间隔变小 |
D | 品红在水中扩散 | 分子在不断运动 |
A.A
B.B
C.C
D.D
4、一些食物的近似pH如下:香蕉4.9~5.2:苹果2.9~3.3:牛奶6.3~6.6:鸡蛋清7.6~8.0。其中显碱性的一种食物是
A.鸡蛋清
B.牛奶
C.苹果
D.香蕉
5、豆腐是人们喜爱的食物,营养丰富,能为人体提供所需的多种氨基酸,其中含量最多的是亮氨酸(C6H13NO2),关于亮氨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亮氨酸是氧化物
B.亮氨酸中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6:13:1:2
C.一个亮氨酸分子由22个原子构成
D.亮氨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7.3%
6、下列①~⑤的说法中正确的是:①Fe3+表示一个铁离子;②KMnO4中锰元素的化合价为+7价;③与
的元素位于同一周期;④黄铜的硬度比纯铜的硬度小;⑤Mg+2HCl
MgCl2+H2↑是置换反应
A.①②⑤
B.①②③
C.②③
D.④⑤
7、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其含量最多的是( )
A.氧气
B.氮气
C.水蒸气
D.二氧化碳
8、实验室许多药品都需密封保存,下列对药品密封保存原因的解释,错误的是
A.浓盐酸—防止挥发
B.NaOH溶液—防止与CO2反应
C.浓硫酸—防止吸水
D.石灰水—防止与氧气反应
9、下列物质能由金属与稀酸溶液发生反应一步制得的是
A.CuSO4
B.MgCl2
C.FeCl3
D.AgNO3
10、在pH=7的无色溶液中,下列离子可以大量共存的是
A.Mg2+、K+、OH-、
B.Na+、Ba2+、、
C.Na+、H+、Cl-、
D.Na+、K+、、Cl-
11、规范的实验操作技能是进行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下列实验操作中,不合理的是
A.闻药品气味
B.稀释浓硫酸
C.滴加液体
D.倾倒液体
12、眼药水成分中的牛磺酸(C2H7NO3S)对眼睛具有保护作用。下列关于牛磺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由五种元素组成
B.氧元素和硫元素的质量比为3:2
C.1个牛磺酸分子由13个原子构成
D.牛磺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13、下列各种标志中属于节水标志的是
A.
B.
C.
D.
14、下列物质的名称、化学式、俗称均一致的是
A.氢氧化钠NaOH纯碱
B.碳酸钠Na2CO3苏打
C.氧化钙Ca(OH)2熟石灰
D.碳酸钙CaO生石灰
15、生活老师对小明自带的早午餐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论:油盐肉过多,奶类和新鲜水果太少。其中奶类提供主要营养素是
A.脂肪
B.葡萄糖
C.蛋白质
D.维生素
16、将一根洁净的铁钉放入稀硫酸中,下列对发生变化的预测不正确的是
A.铁钉表面将产生气泡
B.铁钉表面将很快出现铁锈
C.溶液逐渐变成浅绿色
D.铁钉质量将逐渐减少
17、下列实验方法可行的是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法 |
A | 鉴别空气、氧气和氮气 | 将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伸入瓶中 |
B | 鉴别木炭粉和二氧化锰粉末 | 观察颜色 |
C | 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一氧化碳 | 通过炽热的炭层 |
D | 除去铜粉中混有的少量铁粉 | 通过足量的硫酸铜溶液 |
A.A
B.B
C.C
D.D
18、下列有关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检查气密性
B.装入药品
C.加热固体
D.收集氧气
19、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下列劳动项目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学校清洁:用扫把清扫灰尘
B.社区服务:把旧衣物分类回收
C.家务劳动:用天然气炒菜
D.学农活动:提井水灌溉菜地
20、我国钼、钛、锡等多种矿物储量位居世界前列。钼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钼属于非金属元素
B.金属钼的化学式是MO
C.钼原子的核电荷数为42
D.钼的相对原子质量为95.96g
21、关于下列物质用途“描述”错误的是
A.氢氧化钙
B.盐酸
C.氢氧化钠
D.碳酸钙
22、“新冠肺炎病毒”疫情肆虐,在全国“战疫”期间,84消毒液和75%的医用酒精(C2H5OH)成为最畅销的商品,其中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钠(NaClO)和二氧化氯(Cl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酒精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2:5:1
B.二氧化氯分子中含有氧分子
C.次氯酸钠中钠、氯、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1:1:1
D.次氯酸钠比二氧化氯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低
23、高氯酸是一种化合物,其化学式为HClO4,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
A.+7
B.+3
C.0
D.-1
24、将含有CH4和H2的混合气体4g完全燃烧,把产生的气体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得到10g白色沉淀。则原混合气体中CH4和H2的质量比为
A.2:3
B.3:10
C.8:1
D.8:7
25、除杂和鉴别都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设计 |
A | 除去CO2中的CO气体 | 通过足量灼热的氧化铜 |
B | 除去Cu粉中混有的少量Fe粉 | 用磁铁充分吸引 |
C | 鉴别稀盐酸和水 | 用金属铜分别加入少量两种试剂中,观察现象 |
D | 鉴别N2和O2 |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观察现象 |
A.A
B.B
C.C
D.D
26、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黑火药是由木炭、硫磺和硝酸钾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黑火药爆炸时发生的主要反应是:S+2KNO3+3CK2S+X↑+3CO2↑
古代曾以硝土[含硝酸钙、少量氯化钠、不溶于水的一些杂质等]和草木灰(含碳酸钾)为原料制取硝酸钾。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流程:
【1】黑火药爆炸时产生的物质X是
A.N2
B.N2O
C.NO
D.N2O4
【2】下列化学用语中的数字“0”或“3”可以表示分子个数的是
A.
B.KNO3
C.3C
D.3CO2
【3】能正确表示“制备”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A.Ca(NO3)2+KCO3=CaCO3↓+KNO3
B.Ca(NO3)2+K2CO3=CaCO3↓+KNO3
C.Ca(NO3)2+K2CO3=CaCO3↓+2KNO3
D.Ca(NO3)2+K2CO3=CaCO3+KNO3
【4】将滤液加热蒸发浓缩后,再冷却至低温结晶,可得到纯度较高的硝酸钾晶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滤液中一定含硝酸钾和氯化钠
B.加热蒸发浓缩的目的是为了形成硝酸钾的热饱和溶液
C.冷却至低温时,硝酸钾会大量结晶析出
D.冷却至低温时,氯化钠较难析出的原因是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明显
27、回答下列与溶液有关的问题。
(1)向盛有水的小烧杯中分别加入下列某物质,会使温度下降的是 。
A.氢氧化钠固体
B.食盐固体
C.硝酸铵固体
(2)通过观察就能鉴别氢氧化钠与硫酸铜溶液,依据的是________。
(3)现有一瓶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要把它变成饱和溶液,可以采用的方法是______(写一点)。
(4)实验室用质量分数为20%的氯化钠溶液配制2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0.9%的生理盐水,则需要20%的氯化钠溶液________g。配制过程除了用到玻璃棒,还需要用到下列仪器中的________(多选)。
a.托盘天平 b.烧杯 c.漏斗 d.量筒 e.胶头滴管
28、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国多地需要大量医疗物资
(1)医用口罩。口罩鼻条的材质为金属条,采用镀锌细铁丝外包塑料制作而成。如图是锌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锌离子核外电子数为_______,若一个碳-12原子质量为ag,则一个锌原子的质量_______g。
(2)消毒液。溶质质量分数为75%的酒精溶液可用于消毒。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6%的酒精溶液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
(3)负压救护车。鉴别负压救护车内的电木插座具有热塑性还是热固性的方法是_______。负压救护车内有些物品使用了聚丙烯((C3H6)n)材料,一定质量的聚丙烯材料在氧气中不完全燃烧,生成CO、CO2和H2O的质量之比可能为_______(填字母)。
A 14:44:27 B 14:11:18 C 7:11:27 D 28:22:27
29、“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存在“构成”或“组成”关系.
(1)在水、汞、过氧化氢和氯化钠四种物质中,汞由 __________ 构成,氯化钠由 ___________ 构成,过氧化氢由 ________ 组成;保持水分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________ (各空要填写具体名称).
(2)蔗糖是贮藏在某些植物(如蔗糖、甜菜等)中的糖,其化学式为C12H22O11,它由_____种元素组成,每个蔗糖分子由______个原子构成.
(3)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A原子的化学性质与B、C、D中_________(填字母)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D中,数值X=____________.
(4)金刚石和石墨性质的差异是因为______。
30、写出下列溶液中溶质的名称:
(1)食盐水_____。
(2)医用酒精_____。
(3)澄清石灰水_____。
31、(6分)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族 周期 | IA |
| 0 | |||||
1 | 1H 1.008 | ⅡA | ⅢA | ⅣA | ⅤA | ⅥA | ⅦA | 2He 4.003 |
2 | 3Li 6.941 | 4Be9.012 | 5B 10.81 | 6C 12.01 | 7N 14.01 | 8O 16.00 | 9F 19.00 | 10Ne 20.18 |
3 | 11Na 22.99 | 12Mg 24.31 | 13Al 26.98 | 14Si 28.09 | 15P 30.97 | 16S 32.06 | 17Cl 35.45 | 18Ar 39.95 |
(1)查出碳的相对原子质量:______________,画出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____.
(2)表中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质子数不同 B.中子数不同 C.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D.电子数不同
(3)利用元素周期表,人们对元素的认识进入全新的飞跃时期.近日,俄罗斯科学家宣布他们将人工合成第118号元素,则此元素的核电荷数为_____________.
(4)周期表中每一个横行叫做一个周期,第三周期开头元素和靠近尾部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分别为和
,它们的原子易发生如图所示变化:
根据以上信息,从微观分析,氯化钠是由____构成的,从宏观上分析,氯化钠是由____组成。
32、从微观角度认识宏观物质以及化学反应的规律,是化学学科的核心任务。
(1)写出以下物质的微粒化学符号:
①相对分子质量为128的硫单质蒸气_______。
②原子簇是若干个原子的聚集体。铝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右图所示,某铝原子簇由13个铝原子构成,其最外层电子数的总和为40时相对稳定。写出该稳定铝原子簇的微粒符号:_______。
(2)下图是某燃料燃烧时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请回答相关问题。
①将图中反应后缺少的微粒示意图补画出来:_______。
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3、在下列图片和各自意义的表述中,找到对应关系,用字母填空。
(1)______;
(2)______;
(3)______;
(4)______;
(5)______;
(6)______。
34、金属钠是一种银白色的固体,质软,可以用小刀切割。把一小块钠投入水中,它能浮于水面上,并且熔化成一个光亮的小球,那是因为它和水发生剧烈的反应,同时放出热量。钠露置在空气中,很快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钠,然而把它在空气中点燃却生成的是一种淡黄色固体过氧化钠(Na2O2)。
(1)上述信息中,属于钠物理性质的是___。(需写出四点)
(2)某同学提出可以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先用弹簧夹夹住橡胶管,点燃钠,伸入瓶中并塞上瓶塞。待钠熄灭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广口瓶内水面的变化情况。
①写出集气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
②实验完毕,该同学发现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大于空气体积的1/5,可能是下列哪些原因___。
A 钠的用量不足
B 瓶塞没有塞紧
C 插入燃烧匙过慢
D 未冷却到室温打开弹簧夹
E 弹簧夹没夹紧,部分气体从导管逸出
35、如图一为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二是将其中某种物质在一定量水中充分溶解(烧杯①),然后再冷却降温后的情况(烧杯②)。回答下列问题:
(1)在t1℃时, 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是___________g;
(2)溶解在烧杯中的物质是___________;
(3)在t2℃时,将25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能形成___________g溶液;
(4)若要从含有A和少量B的混合溶液中得到较纯净的A,应采用___________的方法。
36、用化学用语填空:
(1)标出氯化亚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
(2)2个硝酸根离子_______;
(3)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及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和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一起形成的化合物_______。
37、实验室现有高锰酸钾、稀盐酸、大理石、棉花及下列仪器。
(1)若利用上述仪器和药品制取二氧化碳气体,选择的仪器是______(填序号)。如用下图的简易制取装置,则无纺布包里装的药品是______,制取气体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该装置的优点是______(写一点)。
(2)若利用上述仪器和药品制取氧气,缺少的仪器是______。制取气体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制取氧气时,先检查装置气密性,确认装置不漏气后,装入少量药品并加热,导管口开始出现气泡时不宜立即收集,当气泡______地放出时,再把导管口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口。停止加热时,先把______,再______。
38、某化学兴趣小组根据所学 O2、CO2 实验室制取和性质进行以下实验探究。
(1)写出装置A、B 中标号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南同学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防止实验中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你建议小南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南同学若选择D 进行收集氧气,开始收集最佳时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观察现象)。选择该方法收集氧气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凡同学设计如图装置制取氧气,该装置中注射器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山同学进行二氧化碳的制取实验,选择的药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物质名称),选择的实验装置组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小山同学利用收集到的二氧化碳进行灭火实验,该实验利用二氧化碳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小山同学又选择如图装置进行收集二氧化碳,你认为气体_____端进入。
(8)小凡同学称取一定质量的 KMnO4 固体放入大试管中,将温度控制在 250℃加热制取O2。实验结束时,小凡同学发现用排水法收集到的 O2 大于理论产量。针对这一现象, 兴趣小组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猜想Ⅰ:反应生成的 MnO2 分解出O2;
猜想Ⅱ:反应生成的K2MnO4 分解放出O2;
猜想Ⅲ:反应生成的 K2MnO4 和MnO2 分解都放出O2。
(实验验证) 同学们分为两组,分别进行下列实验:
第一组同学取一定质量的MnO2,在 250℃条件下加热一段时间,冷却后,测得 MnO2的质量不变,则猜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错误;
第二组同学取 K2MnO4 在 250℃条件下加热,没有用测定质量的方法得出了猜想Ⅱ 正确的结论。该组同学选择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拓展延伸)
实验发现,KClO3 固体加热制取O2 的反应速率很慢,但如果将KClO3 固体与 KMnO4固体混合加热,则 KClO3 的分解速率大大加快。请说明 KMnO4 在 KClO3 的分解反应中是否作催化剂,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9、如何检验你收集的气体是二氧化碳气体(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用什么方法检验二氧化碳已收集满?
40、请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为什么食品包装袋中充入氮气可防腐?
(2)请举出一个例子说明物质的燃烧与氧气的浓度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