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类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A.物理性质包括:溶解性、挥发性、可燃性
B.可在酒精灯上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集气瓶
C.纯净物:洁净的空气、二氧化碳、冰水混合物
D.污染空气气体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
2、能引起酸雨的物质是
A.氦气
B.二氧化碳
C.二氧化硫
D.氢气
3、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是由空气分子构成的混合物
B.鱼类能在水中生存,说明氧气易溶于水
C.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很不活泼,一般不与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D.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约为21%
4、下列做法,与物质的化学性质无关的是
A.利用镁粉燃烧产生的强光照明
B.利用稀有气体做金属焊接时的保护气
C.根据气味不同区分酒精与白醋
D.根据石蕊试液颜色变化判断溶液的酸碱性
5、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大致可分为几个步骤:a.点燃酒精灯、b.检查装置气密性、c.将药品装入大试管中,管口放棉花,并塞好橡皮塞、d.熄灭酒精灯、e.收集气体、f.把装有药品的大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g.将导管移出水面。上述步骤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b-c-f-a-e-g-d
B.b-c-f-a-e-d-g
C.c-b-a-f-e-g-d
D.a-b-c-e-f-d-g
6、如图为某矿泉水标签的部分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牌矿泉水成分( 偏硅酸( 钾K+ 1.0-3.0 钙Ca2+ 35-55 氯Cl- 13-25 |
A.其中所含氯化钙的化学式为CaCl2
B.其中K+、Cl-均为金属阳离子
C.偏硅酸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6价
D.其成分是用溶质质量分数表示的
7、老师布置了以下四个实验,让同学们探究化学反应的发生。当把胶头滴管内的液体全部加入试管中时,能达到其实验目的的是
A.证明反应发生
B.检验气体成分
C.检验酸碱性
D.证明MnO2是催化剂
8、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海水
B.冰水
C.蔗糖水
D.矿泉水
9、神州十三号执行的下列任务一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太空行走
B.燃料加注
C.展示国旗
D.点火发射
10、晋代葛洪所著《抱朴子》一书中记载有“丹砂烧之成水银”,丹砂指的是HgS。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中共有两种氧化物
B.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和原子种类均发生变化
C.物质甲、乙、丙、丁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D.物质丁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之一
11、昆虫信息素在替代农药方面为蔬菜瓜果的病虫害防治提供新策略。橙花叔醇(分子式为C15H26O)是制取昆虫报警信息素的原料。对橙花叔醇的说法正确的是
A.橙花叔醇是一种氧化物
B.橙花叔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22g
C.橙花叔醇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橙花叔醇由碳原子、氢原子、氧原子构成
12、某小组用NaC1固体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NaC1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计算出配制该溶液需要3g氯化钠固体和50mL水
B.称量时发现托盘天平指针偏向左边,于是向右移动游码
C.量取水时俯视读数,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偏小
D.量筒内的水倒入烧杯时洒出到烧杯外,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偏大
13、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牛奶变质
B.杯子破碎
C.菜刀生锈
D.粮食酿酒
14、某些化学小组设计了验证Fe、Cu、Ag的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四种方案,各个方案选用的试剂如下,其中不可行的是
A.Fe、Cu(NO3)2溶液、Ag
B.Fe(NO3)2溶液、Cu、AgNO3溶液
C.Fe、Cu、AgNO3溶液、盐酸
D.Fe、Cu(NO3)2溶液、AgNO3溶液
15、空气是生命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氧气具有助燃性,可用于航天探测器的燃料
B.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作食品保护气
C.空气质量指数级别越小,空气的质量越好
D.稀有气体通电时发出各种颜色的光,故常用于霓虹灯
16、新家具和新装修的房屋会产生甲醛,对人体有害。使用一种催化剂后可有效消除室内装修材料释放的甲醛,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化学式为CH3OH
B.反应前后元素和分子种类均未发生改变
C.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化学性质均未发生改变
D.该反应类型既是氧化反应也是化合反应
17、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有如下操作步骤:
①加热;②检验装置的气密性;③装药品;④用排水法收集气体;⑤从水槽中取出导管;⑥熄灭酒精灯;⑦装配仪器;⑧连接固定仪器。其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A.⑦③①⑧②④⑥⑤
B.②③⑦⑧①④⑤⑥
C.⑧①⑦③②⑤④⑥
D.⑦②③⑧①④⑤⑥
18、有关空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空气中氧气主要来自于植物的呼吸作用
B.稀有气体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
C.氮气充入食品包装中以防腐
D.二氧化碳在大气中含量不断上升,导致温室效应增强
19、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测定空气中氧气在含量
B.探究催化的作用
C.验证呼出气体中含有水蒸气
D.探究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20、“吃出营养、吃出健康”是人们普遍的饮食追求。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鸡蛋和瘦肉中蛋白质含量丰富
B.人体所摄入必需元素越多越有利于健康
C.常吃水果、蔬菜,可以预防坏血病
D.不吃霉变或超过保质期的食物
21、北京2022年冬奥会火炬“飞扬”(如图)的设计采用液氢作燃料,由于手持火炬内部空间狭小,需要通过高压储存氢气。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火炬燃烧时会产生耀眼的白光
B.高压储存氢气是因为氢气分子间有间隔
C.火炬燃烧产生大量二氧化碳
D.高压储存氢气是通过压缩使氢气分子体积变小
22、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过滤
B.检查气密性
C.量取液体
D.闻气味
23、某无色气体,可能是由氢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现将无色气体按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甲装置中的黑色粉末变成光亮的红色物质,乙装置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该气体一定由氢气和二氧化碳组成
B.该气体可能含有一氧化碳
C.该气体一定是混合物
D.该气体一定含有氢气
24、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
A.探究CO2是否溶于水
B.测定空气中O2的含量
C.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D.比较不同物质的着火点
25、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A.冰水混合物——混合物
B.蒸馏水——化合物
C.硫酸铜——氧化物
D.空气——纯净物
26、因天然金刚石资源稀少,难以满足需求。人们就根据金刚石的组成和结构设法制造金刚石,以石墨为原料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的条件下合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石墨合成金刚石是物理变化
B.石墨与金刚石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C.石墨和金刚石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D.因为石墨能导电,所以合成的金刚石也能导电
27、在做“物质在盛有氧气或空气的集气瓶中燃烧的实验时,常常要在集气瓶中预先加少量的水,加水的目的各不相同。
(1)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集气瓶底部放有少量水(或细沙)的目的是防止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硫在氧气中燃烧实验,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是为了吸收有毒的二氧化硫,防止空气污染,可推知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之一是________。
(3)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中,集气瓶里放水是为了吸收五氧化二磷且________。
28、成功着陆月球背面的“嫦娥四号”探测器使用了多种材料。
(1)探测器使用的铝合金硬度比纯铝的硬度_______(填“大”或”小”)。
(2)探测器广泛使用了Al、Fe、Cu。利用它们完成如下实验:
①将未打磨的铝片放入FeSO4溶液中,没有明显现象
②将打磨过的铝片放入FeSO4溶液中,铝片表面有明显变化
③将打磨过的铁片放入CuSO4溶液中,铁片表面变红
实验①中无现象是因为铝片表面有一层致密的_______(填化学式)薄膜。
实验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实验③中铁片足量,充分反应后溶液变为_______色。
29、下表是KNO3和Na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单位:g/100g水)。
温度 | 0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70 | 80 | 90 | 100 |
KNO3 | 13.3 | 20.9 | 31.6 | 45.8 | 63.9 | 85.5 | 110 | 138 | 169 | 202 | 246 |
NaNO3 | 73 | 80 | 87 | 95 | 103 | 114 | 125 | 136 | 150 | 163 | 170 |
(1)20℃时,KNO3(A)、NaNO3(B)的溶解度(S)的大小关系为:SA____SB(填“>”、“=”或“<”)。
(2)20℃时,向100g水中加入50gNaNO3,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精确到0.01)。
(3)现有80℃的NaNO3饱和溶液500g,要使其析出晶体50g应降温至_______℃;如图是20℃时进行的系列实验示意图,①~⑤表示实验所得溶液;
(4)溶液⑤是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5)如果将图中溶液②温度升温到30℃(不考虑水蒸发),溶液中没有发生变化的是_______。
Ⅰ.溶质的质量 Ⅱ.溶剂的质量 Ⅲ.溶质的质量分数 IV.溶解度
(6)若升温至50℃过程中,②→③的过程中有少量水蒸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填序号)。
Ⅰ.①、②均为不饱和溶液 Ⅱ.②→③的过程中溶质质量分数变大 Ⅲ.③→④过程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大 IV.④→⑤的过程中析出KNO3晶体53.9g
30、用化学用语填空:
(l)氖气_____;
(2)人体和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_____;
(3)2个氯离子_____;
(4)3个水分子_____;
(5)氧化铁的化学式_____。
31、人类生命活动离不开的气态单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人体中含量最多的氧化物名称是___________。
32、下表为元素周期表中部分元素的相关信息,请利用下表回答相关问题:
(1)请从上表中查出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
(2)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为12的镁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__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说明元素化学性质与原子的_________关系密切。
(3)如图是最新公布中文名称的元素相关信息,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
①元素符号为uUO ②该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③该原子质 量是C-12原子质量的24倍
④原子序数为118 ⑤原子的质子数为176 ⑥相对原子质量为294g
33、葡萄糖的化学式为C6H12O6,它由___种元素组成,它的一个分子中有__个原子,各原子的个数比是________。
34、水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下列净水方法中,通常用于除去水中难溶性杂质的是________,除去水中色素的是________,下列净化程度最高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 蒸馏 B 过滤 C 煮沸 D 吸附
35、(8分)学习了氧气的制取和性质后,请你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一中标号的仪器名称:① ,② ;
(2)写出用图一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
(3)氧气的制取与性质验证的组合装置见图二。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放出一定量过氧化氢溶液后,关上活塞,A中出现大量气泡,则装置B、C、E中的现象分别是:
、 、 ;
(4)验证F装置中气体收集满的方法是 。
36、用化学用语表示:
(1)氧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
(2)氯离子符号______;
(3)保持二氧化硫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______;
(4)工业上用一氧化碳和赤铁矿(主要成分氧化铁)冶炼铁的化学方程式:______;其中氧化物中铁元素呈______价。
37、请你用具备的化学知识回答下面的问题:
(1)CO 可燃,O2 助燃,原因是_____
(2)用镁粉制作的烟花发出耀眼的白光利用了_____
(3)铁制品表面涂加保护膜目的是_____
(4)硫酸铜用于游泳池内水的消毒利用了_____。
38、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仪器 a 的名称是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 D 收集氧气时,验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9、如图是不含结晶水的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看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1)M点表示的含义是_____ (合理即可)。
(2)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
(3)t3℃时,将35g甲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_____g。
(4)t3℃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_____。
(5)现将t3℃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到t1℃,则析出晶体最多的是_____ (填“甲”、“乙”或“无法判断”)。
40、如图是实验室用于探究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常用装置,请回答以下问题:
(1)若所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1/5,那么可能的原因有哪些?(写出两条即可)
(2)实验后,集气瓶中剩余约4/5的气体主要是氮气,根据实验推测氮气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有哪些?(各写出一条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