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下)广州八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隋朝因隋炀帝过度消耗国力,最后引发了隋末民变和贵族叛变,最终亡国。隋朝是一个昙花一现的朝代,隋朝对中国历史最大的贡献是(  )

A. 重新统一全国   B. 开凿大运河

C. 创立科举制度   D. 出现“开皇之治”

 

2、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下列新中国成立以来实施的举措中最具有创新意义的是

A. 经济建设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B. 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

C. 农业集体化

D. “一国两制”构想

3、20世纪70年代,中国城乡居民的衣着主要是单调的“灰蓝黑”。进入90年代,人们的服饰变得丰富多彩起来,日益多元化、个性化。这一变化反映的实质是( )

A. 服装产业迅猛发展 B. 服饰品味逐渐提升

C. 西方文化影响深远 D. 思想观念不断解放

4、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人民解放军确立了科技强军的战略。其目的是

A.组建导弹部队 B.进一步提高军队的现代化程度

C.永葆人民军队的本色 D.完善和设立新兵种

5、下列三幅图片的主题是

 

A.新中国的“钢铁长城” B.新时期的科教成就

C.文化事业的繁荣 D.社会生活的变迁

6、新中国成立时,“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这一落后局面的改变开始于(   

A. 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 B.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C.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D.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7、有一则颁奖词“萃取出古老文化的精华,深深植入当代世界,帮人类渡过一劫。”这称赞的科学家(如下图)是

A.袁隆平

B.屠呦呦

C.邓稼先

D.钱学森

8、1979年6月,北京前门大栅栏街道办事处千部尹盛喜,在政策支持下辞职,创办了北京大碗茶青年茶社。这一史实最有助于研究我国的(   )

A.经济特区建立 B.经济体制改革 C.市场经济体制 D.社会生活变迁

9、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2015年10月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理由是发现了青蒿素,这种药品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这个人物指的是

A.屠呦呦 B.钱学森 C.袁隆平 D.邓稼先

10、如下图图示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 土地改革完成 B. 一五计划完成

C. 三大改造完成 D. 人民公社化运动

11、中美关系开始走上正常化的标志是

A. 中日建交 B. 中美建交 C. 尼克松访华 D. 乒乓外交

1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民从中获得了

A. 土地所有权

B. 土地自由买卖权

C. 生产分配自主权

D. 加入农业合作社权

13、十一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维方式,下列属于这一范围的“改变”包括

①发展乡镇企业

②实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③扩大经营自主权

④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

A.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4、2014年12月,习近平在江苏调研时强调,全党的共同任务和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必然要求是(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全面深化改革

C.全面依法治国

D.全面从严治党

15、2016年9月,我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空间实验室﹣﹣天宫二号将要发射。这将是我国航天技术领域的重大突破。追溯历史,下列科技成果中,表明我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的是(  )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无人飞船“神舟1号”发射成功

C.中近程地地导弹发射成功

D.“东方红1号”卫星发射成功

16、历史上它见证了“一五计划”的艰辛与辉煌,现实中它成为了长春的骄傲与象征,它是

A.第一机床厂 B.大型轧铁厂 C.飞机制造厂 D.第一汽车制造厂

17、1949年9月29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下列关于这次会议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 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

C. 五星红旗为国旗 D. 在天安门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18、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下面对“中国梦”理解正确的是(  

①基本内涵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②体现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③将在本世纪头20年实现④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19、加内特沃尔斯利(随军军需官)在《1860年对华战争纪实》中说:“我们进去的时候,这些花园(圆明园)还像神话故事中描述的那样神奇:而我们在10月19日离开的时候,花园已被洗劫一空,一片狼藉”材料中的“我们”指的是

A.英军

B.英法联军

C.日军

D.八国联军

20、历史学家王年一在《大动乱的年代》一书中对新中国成立后某一历史事件的危害做了以下总结。据此判断,这一历史事件是()

A.抗美援朝 B.人民公社化运动

C.“大跃进”运动 D.“文化大革命”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1929年,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第九次党的代表大会在福建上杭县________召开,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________当选为临时中央政府主席。

 

22、   材料  新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关键词:①红卫兵  ②大炼钢铁  ③特区  ④两个凡是  ⑤一带一路  ⑥原子弹  ⑦西部大开发;⑧公私合营。

将材料中的关键词的序号,填入下列时间轴对应的历史时期

A:______;B:______;C:_____

23、我国初步形成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_______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24、1955年,万隆会议,周恩来总理提出的外交方针是___________

25、们可以用数字来概括20世纪二三十年代法西斯势力的发展过程,请分别列举了以下内容。

(1)“一次大危机”:________

(2)“两个策源地”:________

(3)“三个坏同盟”:________(指哪三个国家组成的同盟)

 

26、1956年, ______ (会议)以后,中国开始全面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1992年, ______ (会议),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7、1956年底,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标志是________的完成;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_______体制。

28、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于___________年9月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___________,宪法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___________道路,一切权利属于___________

29、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铁人“________”其艰苦创业精神被称为“铁人”精神,“县委书记的榜样”是________

 

30、   将右边任务字母代号填入左边对应的括号内。

   两弹元勋   A、焦裕禄

   解放军好战士   B、邓稼先

   杂交水稻之父   C、王进喜

   党的好干部   D、雷锋

   油田“铁人”   E、袁隆平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1950-1953年我国对外战争是什么?

32、“六十余载磨一砺,瑕疵岂能掩美瑜:摸石过河登彼岸,扬帆入海导新航。”中华人民共和国自成立以来,风风雨雨走过了60多年。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揭开了中国历史崭新的篇章。请问:新中国的成立,对世界产生什么重要影响?

(2)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又一次历史性巨变。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的标志是什么?

(3)20世纪60、70年代,我国在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和建设中出现了什么重大失误?

(4)哪一历史事件解开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序幕?

(5)香港的回归是,中华民族百年的盛事,也是哪一伟大构想的成功实践?

 

33、“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的标志是什么?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提出走什么道路?

(2)中共十五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新确立的指导思想有哪些?

(3)1956年毛泽东提出的“双百”方针指的是什么?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是谁?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全国“两会”和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是是我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大事。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中分别是哪两次重要会议?材料一中的两次会议分别通过了哪两个重要文件?

材料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

——摘自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哪几个“组成部分”?分别在党的哪次会议上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