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飘逸(yì) 摇曳(yè) 佝偻(lóu) 承蜩(tiáo)
B.亵渎(dǔ) 箴言(zhēn) 广袤(mào) 宽宥(yóu)
C.游弋(yè) 轻觑(qù) 麾下(huī) 濡养(rú)
D.坍塌(tān) 窗棂(lǐng) 矗立(chù) 恪守(kè)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外援和主教练在转会费和出场费等问题上意见不合,终于琴瑟失调,不得不分手。
B. 放眼望去,满山的杜鹃花姹紫嫣红,真是美不胜收。
C. 他待人态度谦和,不论遇到谁,都付之一笑。
D. 纪录片《舌尖上中国》将中国美食与传统文化融为一体,令观众回味无穷。
3、下面语段中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钟南山,他以战士的勇敢无畏、学者的铮铮风骨和悬壶济世的仁心仁术,挺身而出,奔赴疫情第一线,鞠躬尽瘁( ),力挽狂lán( ),是当之无愧( )的“无双国士”。因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表现zhuó( )越,他被授予了“共和国勋章”。
A.cuì 斓 kuì 着
B.cù 澜 guì 着
C.cuì 澜 kuì 卓
D.cù 斓 guì 卓
4、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 看着他在烈日下仍然一丝不苟地工作,我心中的敬意油然而生。
B. 而荷叶铺满了河面,迫不及待地等待着雨点,和远方的蝉声,近处的蛙鼓一起奏起了夏天的雨的交响曲。
C. 几乎所有的造假者都是这样,随便找几间房子,拉几个人就开始生产,于是大量的垃圾食品厂就雨后春笋般地冒了出来。
D. 我们班的语文科代表学写散文一举便成功,他已在校刊上发表了好几篇散文,真是妙手偶得啊!
5、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他操作计算机非常熟练,已达到为所欲为的程度。
B. 他酷爱读书,为了买书,他常常慷慨解囊,奔走于各大书店。
C. 凡是优秀的演员,总能把剧中人物的内心世界表演得惟妙惟肖。
D. 中国经济的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二,对世界经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6、下面的“而”字表修饰的一项是( )
A.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玡也。
B.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C. 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
D. 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7、下列关于《傅雷家书》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傅雷是我国著名翻译家,文艺评论家,一生译著宏富。《傅雷家书》饱含着他对儿子的拳拳父爱,同时也是一部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
B.《傅雷家书》中除了生活琐事外,更多的是谈论艺术与人生,无论哪方面都像良师益友一样提出意见和建议。
C.傅雷教育傅聪的人生信条是:先为艺术家,再为音乐家,终为钢琴家。
D.《傅雷家书》是一部书信体作品,通过书信这种方式与远在海外的儿子进行交流。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节选自《周亚夫军细柳》)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上自劳军( )
(2)已而之细柳军( )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乙】
孙奂字季明。兄皎①既卒,代统其众,以扬武中郎将②领江夏太守。黄武五年,权③攻石阳,奂以地主,使所部将军鲜于丹④帅五千人先断淮道,自帅吴硕、张梁五千人为军前锋,降高城⑤,得三将。大军引还权诏使在前住驾过其军见奂军阵整齐,权叹曰:“初吾忧其迟钝,今治军,诸将少能及者,吾无忧矣。”拜扬威将军,封沙羡侯。
【注释】①皎:孙皎,三国时期吴国将领。②扬武中郎将:官职名。③权:孙权,东吴的建立者。④鲜于丹:人名。⑤高城:地名。
【3】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代统其众/统而言之
B.使所部将军鲜于丹/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C.初吾忧其迟钝/吾无忧矣
D.拜扬威将军/肃遂拜蒙母
【4】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大 军 引 还 权 诏 使 在 前 住 驾 过 其 军 见 奂 军 阵 整 齐
【5】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汉文帝在细柳军中并未受到像在其他军营中受到的“至尊”待遇,但他并不认为这损害了自己作为皇帝的威严,反而对周亚夫大加赞赏。
B.【乙】文孙奂代为统领其兄的部队,“降高城,得三将”“军阵整齐”体现出孙奂具有卓越的军事才能,让孙权赞叹有加。
C.周亚夫和孙奂都得到了统治者的认可,【甲】文通过“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来体现,【乙】文则通过“诸将少能及者,吾无忧矣”来体现。
D.【甲】【乙】两文都塑造了鲜明的人物形象。【甲】文刻画出周亚夫治军严明、恪尽职守的“真将军”形象,【乙】文刻画出孙奂勇于担当、凛然不可侵犯的形象。
【6】【甲】【乙】两文都用了正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来刻画人物形象,请结合具体内容加以说明。
9、诗词理解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魔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表达了作者渴望一展抱负,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B.“赢得生前身后名"一句,写出了作者带兵杀敌,收复了失地,终于赢得君王封赏的喜悦。
C.“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描写了作战的场面:将军率领铁骑,迅速奔赴前线;弓弦发出震雷般的响声。
D.两首词都提到了白发,“鬓微霜,又何妨”表达的是不惧添了儿根白发的豪情;“可怜白发生”表达的是年老志未酬的感慨。
【2】下面对这两首词的内容和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江城子》描写一次出猎的壮观场面,抒发了作者的雄心壮志,体现了为国效力抗击侵略的豪情壮志,并委婉地表达了期盼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
B.苏轼在《江城子》一词中以老夫自称,是因为他深感自己年事已高,表达了对岁月易逝,人生易老的感慨.
C.《破阵子》描绘了一位忠勇的将军的形象,老达了词人的宏大抱负,也抒发了壮志难酬的悲愤。
D.两首词都表达了自己虽未受到重用.但是依然心怀和国,期待为国建功立业的愿望。
10、阅读下面的新闻材料,按要求作答。
新华社北京12月22日电10月23日,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开通仪式在广东省珠海市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开通仪式上宣布大桥正式开通并巡览大桥,代表党中央向参与大桥设计、建设、管理的广大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致以诚挚的问候。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港珠澳大桥建设提出高要求,寄予殷切期望。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对全面推进内地、香港、澳门互利合作具有重大意义。
(1)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新闻内容,不超过30字。
(2)根据材料内容,写一句话说说“港珠澳大桥”开通的意义,并用上一种修辞手法。
11、 文学常识填空(8分)
(1)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2) ,坐看云起时。
(3)古代诗人钟情于湖光山色,《望洞庭湖赠张丞相》通过视觉直接描写洞庭湖景色的是: , 。
(4)《长相思》中被盛赞为千古壮观的诗句 ,表达主题的诗句是 。
(5)《岳阳楼记》中表达作者矿达胸襟的句子是 。 表达作者远大的政治抱负的句子是 。
12、名著阅读。
《西游记》中沙和尚的法号是“ ”。他原为天宫的卷帘大将,因 (概写情节),被贬下界,在流沙河兴风作浪,危害一方。后经观音点化、一心归佛,同八戒、悟空一同保大唐高僧玄奘前往西天求取真经。
13、阅读《担当是引领人生的旗帜》,完成下列小题。
在短短两万多字的《论语》中,“君子”这个词竟出现了一百多次。大圣人孔子在为我们勾勒出人们心目中理想的君子形象的同时,也提出了君子最基本的人格标准:做一个有担当的人。担当精神,是我们核心素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我们若想在成功的道路上走得更远,就应该培养自己的担当精神。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拥有担当精神呢?
担当是一种责任。玄奘西去印度,跋山涉水,历经千难万险,始终牢记取经的职责,行程五万余里,终于将佛教圣经带到了中国并发扬光大。(甲)由此可见,责任是我们拥有担当精神的首要条件,在历史的长河里,许多有志之士身处困境时,都是依靠责任感克服重重困难,担当起自己的责任的。
① 。鸦片祸国之际,林则徐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的勇气挺身而出,披肝沥胆,虎门销烟;戊戌变法时,谭嗣同毅然拒绝他人劝他逃跑的建议,以“我自横刀向天笑”的勇气直面保守派的屠刀,以鲜血捍卫了自己的变法思想。由此可见,② 。
担当是一种境界。古往今来,有许多义士仁人,心怀天下苍生,向我们诠释着担当的境界。虽然遭遇贬谪,范仲淹依然保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境界;(乙)孔子曾经说过:“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意思是说,如果一个人整天只想着自己的小家庭,那么这个人就不可能成为真正的君子。由此可见,境界能使我们的担当变得更有价值,更有意义。当我们从“小我”的世界走出,拥有放眼天下的胸怀时,我们所做的一切就会被注入时间的防腐剂,流芳千古。
担当是生命水平高下的水银柱,是引领我们书写美好人生的旗帜。一代又一代,一辈又一辈,先人们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做人,必须要有所担当!
【1】请概括出文章的中心论点。
【2】根据文意,在文中两处空白处填上适当的句子。
【3】从下面选择最恰当的两句分别填入文中(甲)(乙)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司马迁因“李陵之祸”饱受摧残,但不忘自己的使命,依然坚持写作,创作出堪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巨著《史记》。
②在痛苦失意中,李白并没有丧失信心,依然坚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③虽然茅屋被秋风吹破,境遇困苦的杜甫仍心怀天下,高呼“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④虽然有高官厚禄的诱惑,庄子还是选择在濮水边悠然垂钓,享受山林中晴岚落日的美好。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14、 油纸伞
◆温新阶
⑴油纸伞不知何时就淡出了我们的生活,悄无声息地。
⑵取而代之的起先是布伞,后来是五花八门的折叠伞。
⑶后来见到油纸伞多半是在影视作品中,而且多是表现的江南水乡,一俏丽女子举着油纸伞行走在江南的雨巷,迎面的石桥上正立着如戴望舒一般多情的才子……江南的雨真是好雨,有多少爱意的种子在细雨中萌芽,有多少缱绻的情丝在小雨中梳理,这其间,往往有件不经意的道具---油纸伞,那颜色多是粉红,在江南的粉墙黛瓦之间,在水乡的朦朦水雾之间,点缀为一团灿然的意境。油纸伞真是一件好道具,一旦从雨巷中飘出,就将好些个目光牵了过来,目睹着举伞的人过了石桥,下了石阶,上了乌篷船,那伞依旧是恰到好处地斜撑着的,船随水去,在密密的雨幕中渐行渐远,只有油纸伞的粉红依旧明亮,当然,它也渐渐地被细雨调成了一点红晕,最后在远处完全融进了雨幕,直把失落和怅惘写满了那些从窗格子里伸出的男人们的头颅。
⑷江南总是多雨,油纸伞就会经常在小巷中游弋,就有人窥得了油纸伞下姣好的面庞,就有胆大的约了喝茶、听戏、逛园子,一来二去,竟然就走到一把油纸伞下了,执了纤纤素手,还去挠那手心,那手心已有些潮了,同样潮的还有那举伞的手,就有些持不住,两人拥到了一起,那伞就顺着石阶跌了下去,径直滚到水中,被淘米者拾起,摆落了水珠,悄悄地立在后生和女子身边,端着米箩走了……
⑸在江南,油纸伞并非仅仅是遮雨的工具,它的确还是爱情喜剧中的一件具,是诗歌和散文的意境。
⑹其实,油纸伞并不是江南才有,在我的家乡也是有的,当然并不是每家每户都有,而是有钱且生活仔细的人家才有。我记得二姑妈家里就有一把油纸伞,她家虽算不上富裕,却也是过得去的人家,一家三口两个人劳作,二姑父又有裁缝手艺,经济上不算困难,家里就有一把油纸伞。打油纸伞是二姑妈的专利,二姑父和祖庭哥在雨中出门都是戴箬叶斗笠,只有二姑妈雨中出行才打那把油纸伞。那时祖父还在,二姑妈便时常来看她的父亲,而且多半是下雨时来,因为下雨出不了工,出不了工的时间正可以培植亲情。远远地看到对门山岭上有一把红色的油纸伞在移动,就知道是二姑妈来了,这时母亲便忙从火塘里取下一块腊肉,烧、洗、剁,上了鼎锅煮上了,二姑妈还没有到,她裹了一双小脚,加之怕摔坏了她的油纸伞,走那段路就特别费时,待她走到时,那锅腊肉差不多快熟了。
⑺二姑妈特别爱惜她的油纸伞,从不借人自不必说,每次用过,必定立马撑开,倘是出了太阳,一定拿出去晒,但必是早上的太阳或是傍晚的太阳,正午的太阳太烈容易把纸晒脆。
⑻不论怎么爱惜,也有坏的时候,那一回,二姑妈打着伞在林间小道上摔了一跤,油纸伞被树枝子戳破了几个小窟窿,她待纸伞晒干,连忙找来糊窗户的丝棉纸(我们叫皮纸)补好窟窿,又要祖庭哥去学校找老师要来一笔管红墨水将补丁染成红色,本想再找点桐油油一下,实在没有找到,倒是有人教了他一个土法------摘下两个尚未成熟的青桐子,掐了那小尖尖,把那流出的油质的东西涂在补过的地方,二姑妈方才心满意足地收起了油纸伞,装进了二姑夫专门为其缝制的布袋子里。
⑼那年端午节,二姑妈给祖父送包面来,其时我们刚从外婆家领回一只半大的白狗,它还不认得二姑妈,二姑妈刚一上稻场坎,它就扑过去了,情急之中,二姑妈用油纸伞来挡,被狗把油纸伞撕破了一个口子,二姑妈的气愤可想而知,忙从柴禾堆里抽出一根棍子去追打那狗,一个小脚女人怎么可能追到一只狗呢?追打不到便更加剧了她的愤怒,骂骂咧咧说了些很不好听的话,母亲已经要发作了,看着父亲还是忍下了,还给二姑妈赔了一堆的不是,说卖了鸡蛋凑够了钱给她买一把新的,二姑妈也没再说什么。那狗也若无其事地睡到火塘里的狗窝里,谁也没想到二姑妈竟然会突然袭击,她冷不丁打了它一棍,而且下手那么狠,白狗一声尖叫,爬起来就跑,可是它已经跑不快了,有一条后腿已经不能着地。母亲再也不能容忍了,把二姑妈指责了一通,二姑妈站起来就走了,那个端午节就这样给搅了。
⑽从那以后,二姑妈好几年没到我们家来,以后看祖父总是差二姑父或是祖庭哥来。
⑾后来她就病了,而且病得越来越重,我们去看她,母亲也去了,给她带去了两把伞,一把是那把破的,一把是我们新买的,二姑妈把旧的留下了,新的终是没要,还握着母亲的手,说了一遍又一遍的填情话,直说得母亲的泪水涟涟。
⑿二姑妈去世好些年了,每到雨天,我眼里总是浮现出她举着油纸伞蹒跚移步的样子。
⒀油纸伞总在故乡的意境中摇曳。
【1】将第一段改为“油纸伞不知何时就悄无声息地淡出了我们的生活”,好不好?为什么?
【2】第⑹段划线句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3】江南人的心中,油纸伞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4】阅读第⑻自然段划线的句子,从描写的角度赏析其表达效果。
【5】根据文章内容,以第一人称的角度,写写二姑妈病逝前可能对母亲说的话。
【6】文中二姑妈的离世让作者悲从中来,感慨万千。正印证苏轼《水调歌头》里的那句诗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文题
在成长的道路上,总有一种声音温暖着我们,激励着我们。那是大自然的流水潺潺、鸟语嘤嘤,让我们心生美好;那是生活中的殷殷叮咛、谆谆教诲,让我们成长进步;那是经典中的警醒诤言、时代呼声,让我们沉静深思……
请以“成长路上的声音”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将作文题目写在答题卡上,作文内容积极向上,不少于500字,不要出现所在的校名或者师生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