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早在筹建新中国时,为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中国共产党就提出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
A.西部大开发战略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金瓶掣签制度 D.多党合作协商制度
2、共和国历史上最大的一起冤案是
A. 二月逆流
B. 四五运动后,邓小平被撤销职务
C. 刘少奇遭受了残酷迫害
D. 彭德怀受到错误批判
3、孔子曾提出过“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意思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和谐是今天中国追求的目标。我国运用和谐思想处理各民族之间的关系并取得成功的制度是( )
A.社会主义制度 B.资本主义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4、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对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的一项基本国策是
A. 民族区域自治
B. 各民族团结共同发展
C. 西部大开发
D. 大杂居、小聚居
5、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中,被称为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的政策是
A.手工业合作化
B.公私和营
C.承包制
D.赎买政策
6、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是
A.万隆会议
B.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C.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
D.亚信峰会
7、如图所示农业科学家“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下列有关这位科学家的叙述,准确的是
①这位科学家是袁隆平,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②他的成果说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③他的成就证明中国是现代科技最发达的国家
④他的成就说明科学研究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8、有人说,洋务运动“一手欲取新器,一手仍握旧物”、“只想新其貌,不想新其心”。其中握旧物”和“新其心”中的“握”与“新”的对象分别指的是
A.旧式武器和新式武器 B.旧式武器和新的制度
C.旧的制度和新式武器 D.旧的制度和新的制度
9、下图是网友在微博中针对钟南山和袁隆平同台照片的评论。之所以认为袁隆平是“食无忧”主要是因为他的哪项重大贡献( )
A.发明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B.在世界上首次培育成功强优势的籼型杂交水稻
C.发现了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
D.参与了中国运载火箭、导弹、卫星的研制与试验
10、对改革开放后出现的生活新气象,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目前我国电信网络规模居世界第二位
B.绿色食品等科学卫生的概念日益深入人心
C.开私家车出行的人越来越多
D.住房的室内装修居住环境有明显改善
11、2019年12月17日,我国第一艘国产航空母舰山东舰在海南三亚某军港交付海军。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 习近平出席交接入列仪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军部队诞生的标志是( )
A.北洋水师的筹建
B.华东军区海军建立
C.南海舰队的成立
D.“辽宁舰”交接入列
12、1992年,邓小平视察南方后发表了重要讲话:“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后一个“体制”指的是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单一的公有制经济体制 D.按劳分配为主的制度
13、电影《建国大业》中有这样一个情节,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周恩来联名写信给留居上海的宋庆龄:“……中山先生遗志迄今始告实现。至祈先生命驾北来,参加此一人民历史伟大的事业,并对于如何建设新中国予以指导。……”此信邀请宋庆龄参加的会议应该是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14、1949年9月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在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因为它
A.规定了新中国的国家性质 B.确立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内容
C.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 D.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任务
15、马克思说:“代表陈腐世界的清帝国必然要在这场殊死的决斗中死去,但是它基于禁止毒品的道义原则,而现代社会的代表大英帝国却是为了发财。”这场“决斗”的结果是:( )
A.割让香港岛
B.赔款4.5亿两白银
C.允许列强在中国开设工厂
D.严禁中国人民反帝
16、小彤在进行历史主题学习时,在浏览器中搜索了如下资料,据此判断她可能正在学习
A.我国公路建设取得的成就
B.我国铁路运输建设的发展
C.我国“一五计划”的成就
D.少数民族地区的交通发展
17、“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人类社会进步发展的动力,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学技术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科技人才层出不穷,下列科学家中曾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的是
A.邓稼先 B.袁隆平 C.屠呦呦 D.莫言
18、在上甘岭战役中涌现的战斗英雄是
A. 杨靖宇 B. 黄继光 C. 张自忠 D. 邱少云
19、海峡两岸同胞对国共再次握手充满了希望,充满了期待。2008年5月28日,国共两党领导人胡锦涛与吴伯雄举行了会谈,就促进两党关系改善和发展达成广泛共识。这次“胡吴会谈”
①符合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
②推动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③开创了两岸关系新局面
④结束了两岸敌对状态,实现了统一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0、史料是历史学习的重要素材,第一手史料是当事人或历史现场遗留下的历史材料。下列各项中可以作为研究抗美援朝战争的第一手史料的是( )
A. B.
C. D.
21、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的是_______司令员。
22、袁隆平和他的____,为解决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的吃饭问题和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药学家屠呦呦领导科研团队,在70年代初发现了能够有效治疗疟疾的____,开创了治疗疟疾的新方法。
23、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 )。
24、发展:________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分别与________总理尼赫鲁、缅甸总理吴努发表联合声明,双方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关系的基本原则。
25、“_________”战略布局是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
26、材料:新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关键词:①红卫兵;②大练钢铁;③特区。
将材料中的关键词的序号,填入下列时间轴对应的历史时期。
A:______;B:______;C:______。
27、根据下列提示信息,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事件。
(1)保家卫国,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2)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3)20世纪70年代末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4)海峡两岸同胞近40年的隔绝状态被打破——
28、开国大典
1.时间、地点:__________,天安门广场。
2.阅兵式:_________任检阅司令员,_____________任阅兵总指挥。
3.新中国成立意义:开辟了中国历史的_______,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______的国家,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29、民主与法制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通过的《________》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2)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________》。
(3)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________》,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30、“________”的成功,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核垄断,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1956年,毛泽东提出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________的方针,文化领域出现了繁荣景象。
31、
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悍然侵略朝鲜,美军为主的所谓“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一直打到中国的鸭绿江边,严重威胁中国的安全。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950年10月,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
(1)上述内容你能得到信息点是:
信息点一: 信息点二:
信息点三: 信息点四:
(2)这场战争的结果如何?
(3)这场战争给中国带来了哪些影响?
32、新中国成立以来,大批科学家以其辛劳与智慧为我国科技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如下图:
(1)记住这些科学家,是我们对科学的起码的尊重。请依次写出上图中科学家的姓名。
(2)邓小平曾经说过:“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的国际地位。”按照邓小平的说法,“两弹一星”的主要意义是什么?除此之外,请再至少归纳两点“两弹一星”的意义。
(3)图片中的科学家,为“两弹一星”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的是哪两位?另外两位科学家分别有什么贡献?
(4)你认为生长在新世纪的青少年应该如何弘扬这些科学家的精神?
33、在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征程中,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探究建设中国式社会主义的理论,最终形成了丰富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体系。结合相关知识回答问题:
(1)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上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著名理论是什么?
(2)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上用科学理论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的重要命题,这一科学理论是什么?党的十七大上胡锦涛又提出了关于发展的什么科学论断?
(3)在中共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我国现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4)请为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探究建设中国式社会主义的过程拟定一个主题。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世纪60年代中期,毛泽东错误地认为共产党内产生了“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党和国家已面临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林彪、江青一伙野心家利用和助长了毛泽东的错误。1966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发出《五一六通知》,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通过了《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毛泽东在北京先后8次接见红卫兵和群众,红卫兵运动迅猛发展。1967年1月,上海造反派组织夺取了上海市的党政大权。中央各部门到地方各级党政机关,各行各业乃至军队,都被卷入夺权风暴中。许多地方发生武斗,党政领导机关陷于瘫痪,学校停课,大学不招生,全国处于极度混乱之中。1968年,国家主席刘少奇被错误地开除出党和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形同虚设,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被迫停止了活动。国民经济形势迅速恶化,经济工作机构瘫痪,许多工矿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交通运输堵塞,市场供应紧张。国民经济破坏严重,损失约5000亿元。1971年,林彪反革命集团被彻底粉碎。1976年10月,中央一举粉碎“四人帮”。
(1)分析材料,概括指出“文化大革命”发动的原因。
(2)根据材料,列举出“文化大革命”经历过程的知识要点。(要求:不能抄材料原文,表达简练)
(3)分析材料,联系所学知识,说说“文化大革命”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严重灾难。
(4)“文化大革命”给我们留下哪些深刻的教训?(列举两条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