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下)崇左八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社会发展需要正能量。王进喜、焦裕禄、邓稼先等人身上体现出的时代精神是

A.国际主义 B.艰苦创业 C.救亡图存 D.居安思危

2、“一代战神”彭德怀在戎马生涯中,亲自指挥的重大军事行动,包括

①南昌起义  ②百团大战  ③挺进中原  ④抗美援朝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3、公元8世纪中期在唐朝和大食的一次战争中,一大批唐朝工匠被俘虏,中国四大发明中的一项发明传入阿拉伯,后又传入了欧洲并促进了欧洲文化迅速发展。该发明应是( )

A.造纸术 B.活字印刷术 C.火药 D.指南针

4、学者汪辉评论中国的某一制度说,它“汲取了传统中国‘从俗从宜’的治边经验,根据不同的习俗、文化、制度和历史状态以形成多样性的中央——地方关系,但这一制度不是历史的复制,而是全新的创造”。该制度

A.在解决香港问题上成功运用

B.奠定了国家外交政策的基础

C.使两岸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

D.有利于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5、下列选项中,最能贴切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的一句是

A.中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B.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C.中国实现了现代化

D.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革命

6、新中国成立后,为巩固新生政权做出了一系列的努力。下列措施中不属于巩固新生的人民共和国的措施是

A. 抗美援朝

B. 土地改革

C. 三大改造

D. 和平解放西藏

7、三大改造完成以后,为解决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应该怎样建设和发展的重大问题,中国共产党召开了(     

A.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B.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C.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D.中共八大二次会议

8、《人民日报》连续发表“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和“小麦亩产12万斤”“皮棉亩产5000斤”“一棵白菜500斤”等文章,这一现象发生在( )

A.1956年

B.1958年

C.1960年

D.1962年

9、小亮同学在学习总结“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过程”时,绘制了思维导图,其中①②③④⑤所列内容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①③④

D.②④⑤

10、2013年3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闭幕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材料中的“这条道路”是指:

A.改革开放道路

B.和平发展道路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D.社会主义道路

11、“1984年广东的出口额超过1000亿元,比1978年增长238%。”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一五”计划的实施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D.经济特区的建立

12、2012年习近平说“坚持实事求是,就能兴党兴国;违背实事求是,就会误党误国。”2017年习近平在新年贺词又说“撸起袖子加油干”。这些都是习近平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在党的历史上,没有处理好“实事求是”和“加油干”两者关系的典型事件是

A.解放牌汽车投产

B.1958年“大炼钢铁”运动

C.青藏公路建成

D.“两弹一星”的研制

13、“芝麻赛玉米,玉米比人大”“脚踏黄河水倒流,搬来泰山做枕头;决心苦战十五年,赶上英国不发愁。”这些“豪言壮语”反映了

A.土地改革的成果

B.农业合作化初见成效

C.“大跃进”的浮夸风

D.人民公社的优越性

14、中共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会议是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十二大

C.十三大

D.十四大

15、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该桥建于

A.建国初期 B.“一五计划”期间 C.文革时期 D.改革开放新时期

16、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

A.中共十四大

B.中共十五大

C.中共十八大

D.中共十九大

17、这是一次肩负重大历史使命,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大会。它明确提出,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这次大会是

A.中共八大

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三大

D.中共十四大

18、1956年《人民日报》发表了通讯《第一张订货单》:“上海私营建船厂,国家送来了5个月10艘转载量为550吨驳船的订货单,把那些小船厂的资本家吓了一跳……可是奇迹终于发生了!仅仅两个多月,工厂把4条船送进了黄浦江。”材料中的“奇迹发生”主要是由于

A. 民族资本家“实业救国”

B. 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的那一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A.和平共处 B.平等互利 C.求同存异 D.独立自主

20、1956年7月13日,第一辆解放牌汽车在这里驶下装配线(见下图)。这是一个令亿万人民欢呼雀跃的日子。从此,结束了中国不能制造汽车的历史,“解放”这个由毛泽东命名的中国第一汽车品牌开启了装备中国的历史航程。而这里就是

A.鞍山

B.上海

C.北京

D.长春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下列社会主义建设成就中不属于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是( )

A京九铁路  B青藏铁路  C高铁  D青藏公路

22、根据下列提示写出与之相关的人物名字。

(1)抗美援朝期间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司令员是:

(2)我国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是:

(3)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

(4)在“文化大革命”中,党的历史上最大冤案的受害者是:

(5)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是:

23、导弹部队组建:______年,中国组建第二炮兵部队。

24、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意义:大大调动了企业、职工的____,增强了企业的活力。我国城乡出现了经济大发展的崭新局面。

25、“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意义:是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_____,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26、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____________________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27、文化事业的发展

(1)1956年,________提出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即艺术问题上“百 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

(2)“双百”方针提出后,长篇小说《_____》《青春之歌》、话剧《茶馆》、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电影《英雄儿女》《林则徐》等,都是这一时期的出色作品。

(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文化事业反映了改革开放的时代风貌。2012年,中国作家_____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中国文化的世界影响越来越大。

28、_______年,在北京召开中共八大。大会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中国开始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

29、“走近创业年代的英雄”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创业的年代,写出下列英雄的名字:

(1)被誉为“铁人”的石油工人是______________。

(2)发现青蒿素的药学家是______________。

(3)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战士是______________。

30、自2012年就任总书记以来,习近平同志在脱贫攻坚上花的精力最多。26次国内考察,15次涉及扶贫开发,7次把扶贫开发作为主要内容。以上材料说明实现中国梦必须

A. 全面从严治党 B. 不断为民造福 C. 全面深化改革 D. 全面依法治国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什么?请简述邓小平理论形成的过程。

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在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豪迈地说:“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

(1)结合材料说明中国人民志愿军到朝鲜的目的是什么?

(2)请你举出在这次战争中涌现的两位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

(3)我们中学生要学习他们什么精神?

(4)结合中国近代历史和对彭德怀这句话的理解,分析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

33、中国人民志愿军发扬高度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被誉为“最可爱的人”,请举例“最可爱的人”中的代表人物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现在,世界各主要国家高度重视推进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的前沿科技创新,大力发展能够大幅提升军事能力优势的颠覆性技术。……我国国防科技发展正处在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必须着眼未来10年、20年甚至30年的发展趋势,持续用力、久久为功。力求在无人作战、海上作战、太空作战等新型作战领域和人工智能与无人系统、大数据、新材料、复杂系统、3D/4D打印、新能源、量子信息、合成生物学等前沿技术领域取得突破。

——摘自中国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校长杨学军《以科技创新助推强军兴军》

(1)导弹部队是现代军队不可缺少的,这只部队主要承担的任务是什么?

(2)阅读以上材料,提炼一个有关国防建设的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淸楚)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