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下)安庆八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快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通知》精神,1993年4月1日起取消了粮票和油票,实行粮油商品敞开供应。象征着一个新时代的来临。“新时代”是指(  )

A. 向社会主义过渡时代 B. 人民公社化时代

C.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代 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

2、以“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坚强意志跟冲天干劲,带领钻井队艰苦创业,打出了大庆第一口油井,被称为“铁人”的是

A.王进喜

B.焦裕禄

C.雷锋

D.杨利伟

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B.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已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D.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推翻了“三座大山”

4、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

A.实行经营责任制 B.增强企业活力 C.政企分开 D.完善城市功能

5、如图是某同学搜集的新中国成立后不同时期的口号或标语,根据所学A处的内容应该

A.走合作化道路

B.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

C.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D.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6、一位美国高级将领在总结20世纪的一场战争时曾说:“我们是在一个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和一个错误的对手,打了一场错误的战争。”我们称这场战争为

A.抗日战争 B.解放战争 C.抗美援朝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7、下图是1954年画家杨之光创作的《这辈子第一回》,表现了一位老婆婆在拿到选民证时的情形。该作品创作的背景是(     

A.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B.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

8、“我们必须从理论上搞懂,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区分不在于是计划还是市场这样的问题。社会主义也有市场经济,资本主义也有计划控制。”上述引文体现了

A.邓小平理论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科学发展观 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9、土地关系的变化和手工业的发展,推动了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开始改变中世纪欧洲社会的整体面貌,这里的“手工业生产组织”指(  

A.租地农场

B.手工工场

C.机器工厂

D.封建庄园

10、东北老工业基地形成的时期是

A. 第一个五年计划

B. 第二个五年计划

C. 第三个五年计划

D. 第四个五年计划

11、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的是

A.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C. 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D. 抗美援朝的胜利

12、在“文革”中被污蔑为“叛徒、内奸、工贼”,遭受残酷迫害,成为“文革”中最大的冤案的国家领导人是

A.周恩来

B.刘少奇

C.刘伯承

D.邓小平

13、被誉为“画中兰亭”的《富春山居图》,因故一分为二,分别存于大陆和台湾。2011年6月,两部分画作在台湾同时展出,实现了山水合璧。“山水合璧”反映了

A. 两岸政治经济交流成常态

B. 海协会与海基会开始对话

C. 两岸分离阻碍了文化交流

D. 统一是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

14、1953年6月24日《人民日报》报道,当选的代表李长凤老大娘笑着说:“旧社会妇女在街上说话都不行,哪有妇女的选举权。……今后大家有什么意见告诉我,我一定给大家带上去。”该新闻报道说明当时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已经建立

B.人民民主原则得到落实

C.社会主义社会完全确立

D.民主政治建设非常完善

15、下列选项属于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内容的是

①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②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③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为北京;

④采用公元纪年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16、建国以来,我国对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或调整的有

①土地改革

②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③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②③

17、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的会议是

A. 党的十八大

B.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

C.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

D.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

18、孔子曰:“君子和而不同”,意思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相互冲突”。1955年的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总理运用这种思想提出哪一外交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

A.互不侵犯

B.和平共处

C.求同存异

D.平等互惠

19、新中国建立之初进行的抗美援朝和土地改革运动的共同作用是…(     

A.消灭了地主阶级

B.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

C.肃清了国内外反动势力

D.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20、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是( )

A. 十一届三中全会   B. 十二届三中全会   C. 十二大   D. 十四大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1951年,______的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1956年,______的完成,标志着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2、日常生活的变化

(1)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当家作主,经济恢复,物价稳定,人民生活发生了根本变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____________以来,人民生活明显改善。

(2)改革开放前,人们买衣服要凭_____,不仅数量有限,色彩和样式也很单调。吃的方面,饮食结构比较单一,有些农村甚至没有解决最基本的_____问题。住房比较拥挤,室内设施也很简单。

(3)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_____的解放,人们的衣着变得丰富多彩起来。吃饭问题基本上得到了解决,人们不但能“吃饱”,而且还要“_____”,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绿色食品等科学卫生的概念也日益深入人心。人均住房面积扩大,室内装修和居住环境明显改善。

(4)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加,消费总量不断增长,_____也不断优化。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_____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人们开始注重和享受文化、旅游、健身等多种休闲生活,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

23、2012年十八大:胡锦涛的_______被写进党章。

24、___________完成使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__________完成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5、1953年开始的_______标志着我国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26、三、拨乱反正

表现:“________”中受到迫害的各级党、政、军机关干部陆续得到________,受到打击、诬陷或迫害的民主人士和知识分子等也恢复了名誉

27、根据下列内容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地点

(1)中国第一个生产载重汽车的工厂所在地——

(2)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3)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4)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的窗口——

(5)国际化的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

(6)最早进行分田包产到户的地方——

28、读《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示意图》将相应代码填入答题卡图中。

 

A.宁波

B.福州

C.温州

29、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________”奋斗目标;“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________、全面从严治党。

30、1971年9月,标志着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的事件是“_________________”;1976年9月,中共中央采取果断措施将“________________”隔离审查,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结束了长达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习近平在2012年11月提出了中国梦,他深刻阐述了中国梦的宏伟蓝图。中国梦的内涵是什么?为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两个一百年”是指哪两个一百年?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作出了哪些重大举措?至少列举三项

32、

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悍然侵略朝鲜,美军为主的所谓“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一直打到中国的鸭绿江边,严重威胁中国的安全。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950年10月,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

(1)上述内容你能得到信息点是:

信息点一: 信息点二:

信息点三: 信息点四:

(2)这场战争的结果如何?

(3)这场战争给中国带来了哪些影响?

33、全会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上来,实行的历史性决策,形成了以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请根据历史所学,回答下列问题:

(1)这次全会是指哪次会议?召开的时间是哪年?

(2)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是指什么?实行的历史性决策是什么?

(3)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是谁?

(4)这次会议召开的伟大历史意义是什么?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有人说外交是智者的游戏,也有人说外交是妥协的艺术。新中国的成立,使中国人民彻底告别了任人欺凌的时代,告别了“弱国无外交”的耻辱,中国人民第一次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方针,20世纪50年代,国际政治舞台上开始有了“中国声音”,70年代中美关系正常化,中国重返联合国,改革开放后又取得举世瞩目的外交成就……新中国的外交充满艰辛,也闪耀着智慧,赢得世界各国的尊重。

材料二:2017年4月,习近平主席会见美国总统特朗普。

材料三:“一带一路”(英文:The Belt and Road,缩写B&R)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它将充分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一带一路”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2019年,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习近平主席出席高峰论坛开幕式,并主持领导人圆桌峰会。

(1)请你从材料一中找出新中国奉行的外交政策。

(2)20世纪50年代,我国取得了哪些外交成就?(至少两例)

(3)新中国建国初期,美国政府对华的态度是什么?20世纪70年代,标志着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先后成功加入了APEC和WTO等国际组织并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些外交成就的取得说明了什么?

(5)当今国际形势变化无常,世界各国都在谋求自身的发展。你如何看待中国政府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