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年来,鉴于我国各地区地理位置和资源条件等差异,我国采取了分阶段、按次序的渐进式开放模式。以下与我国对外开放步骤一致的是
A. 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B.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C. 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D. 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内地
2、要了解有关抗美援朝战争相关题材的文艺作品,下列作品可供你选择的是( )
A.《红岩》
B.《茶馆》
C.《英雄儿女》
D.《东方红》
3、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是在
A.“文化大革命”结束之后
B.中共“七大”之后
C.中共“八大”之后
D.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
4、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下列不属于邓小平理论内容的是
A.“一国两制”伟大构想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5、对如下表的解读,最正确的是( )
1956年国民经济中公私经济成分的比较
项目 |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 私有制经济 |
国民收入 | 92.9% | 7.l% |
工业总产值 | 100% | ﹣﹣ |
商品零售额 | 95.8% | 4.2% |
A.完成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完成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完成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完成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6、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历史从此揭开了新的篇章。对“新的篇章”理解不正确的是
A.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
B.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C.标志着中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标志着中国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
7、在21世纪初,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的重大事件是
A.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B.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C.提出“一带一路”倡议 D.加入中美经济战略对话
8、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下列属于邓小平理论创新内容的是( )
①“一国两制”构想
②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
③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三步走
④解决姓“资”姓“社”争论问题。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9、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经历了从农村到城市、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发展历程。下表现象的变化表明
A. 计划经济模式已经退出
B. 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完成
C. 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
D.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逐步进行
10、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是( )
A. 中共八大 B. 中共十五大 C. 中共十六大 D. 中共十七大
11、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良好的开端的标志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
B.1952年底土地改革的完成
C.中共八大的召开
D.第一届全国人大的召开
12、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宣布代表中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是
A. 中华民国政府
B.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C. 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
D.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13、如图成就的取得,得益于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一五计划的开展
C.三大改造的进行
D.中共八大的召开
14、儒家文化强调在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时,在承认彼此有差异的前提下,通过协调而达到一种“和而不同”的状态。以下能印证该观点的史实是( )
A.1955年亚非会议完满成功
B.西方国家敌视新中国的政策
C.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提出
D.新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15、时下人们爱用“最美”一词赞扬在危难关头舍己救人的英雄人物,如“最美教师”、“最美乡村医生”……在20世纪50年代人们用“最可爱的人”来赞美抗美援朝中涌现出来的英雄人物.被誉为“最可爱的人”的英雄人物有__________。( )
①邱少云 ②焦裕禄 ③雷锋 ④黄继光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6、根据浙江温州某区统计数据显示,1952年土地改革后,个体农户一般每人3亩地,一户10来亩地。……而贫雇农每户平均仅占有耕畜0.47头,犁0.41部。……粮食单位亩产量只有80-180公斤左右,据此可以得出( )
①土地改革实现了土地和生产资料分配的绝对公平
②小农经济局限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 ③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势在必行
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②③
17、2013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二届全国人大闭幕会上讲话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挨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习总书记讲话是核心意思的
A. 中华民族具有5000多年的悠久文明历史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已走过60多年艰辛探索历程
C.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获得了巨大发展
D.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来之不易,必须坚持
18、中国梦,是中国共产党召开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重要指导思想和重要执政理念。“中国梦”就是实现
①国家富强
②民族振兴
③人民幸福
④公平法治
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19、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是
A.海协会成立
B.海基会成立
C.“九二共识”
D.习近平与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
20、下图中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呈逐年上升趋势。这主要得益于下列哪项政策的实施
1978-2012年国内生产总值
A. 改革开放
B. 第一个五年计划
C. 三大改造
D. 土地改革
21、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概况:2012年在北京召开。在十八届一中全会上,___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
22、开启新征程
(1)2021年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隆重举行。会上,习近平宣布,我国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______,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2)中共二十大号召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_____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23、邓小平提出的“____”构想,为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开辟了途径;2005年,胡锦涛会见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一行,双方重申坚持“____”,反对“台独”,主张台海和平稳定。
24、科技成就:
1967年6月我国成功的爆炸了第一颗_______、
1970年4月成功发射了_______。
1973年在世界上首次培育成功_______。
25、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时间:我国于____________年12月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意义:为我国参与经济______________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26、“走近创业年代的英雄”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创业的年代,写出下列英雄的名字:
(1)被誉为“铁人”的石油工人是______________。
(2)发现青蒿素的药学家是______________。
(3)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战士是______________。
27、外交政策:新中国建立以后,奉行_______的和平外交政策。
28、日益密切的交往:原因:在“________、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指引下,经过海峡两岸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的共同努力
29、1992年,党的_______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_________经济体制以后,国有企业改革加快了步伐。
30、1987年,邓小平在中共 _______ 大上阐明了______________理论,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以 __________ 为中心,坚持 ____________ ,坚持 _____________。
31、做出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这次会议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什么上来?实行什么的历史性决策?
3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我们要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哪次会议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2)习近平在2013年阐述的“中国梦”的内涵主要是什么?为解决我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中共中央制定的“十三五规划”中提出的新发展理念内涵是什么?
(3)“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共十九大指出,当今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在这次会上新确立的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33、民主与法制是社会进步、经济建设的重要保障。新中国的成立,开启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历程,并经历了曲折发展过程。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我国在建国初期保障农民翻身成为土地主人的法律文件是什么?保障少数民族真正实现当家作主的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2)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我国的法制建没取得了重大成就,你知道是什么吗?
(3)在新中国成立后的某一段时期,我国的民主法制遭到了践踏,这一时期是指?
(4)1986年以来,保障我们中小学生享受免费受教育机会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5)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的认识。
34、毛泽东的对外开放
在毛泽东的治国理念中,对外开放只是其中微不足道的一部分,且开放只是偏向于苏联和东欧国家“一边倒”的开放,一旦国家间关系出现变化时,就马上进行封闭和收缩。中苏关系破裂时,中国对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开放局面就消失了。在“文革”期间,毛泽东甚至以“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为名,把一切对外开放的交流活动都与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划上等号,一度完全停止对外技术引进和资金交流。1969年中苏边境冲突后,中国开始向西方开放。
--摘编自卢昌军《邓小平与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比较研究》
(1)依据材料对以下表述做出判断:直接从材料得出的,在对应题号后填“正确”;违背材料所表达意思的,在对应题号后填“错误”;材料没有涉及的,在对应题号后填“未涉及”。
①毛泽东时代的对外开放主要偏向社会主义制度国家的开放。 ______
②毛泽东一直不主张对外开放,建国后的几十年中国处于封闭状态。 ______
③毛泽东曾一度把一切对外开放的交流活动都与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划上等号,并完全停止对外技术引进和资金交流。 ______
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对外开放的思想,把对外开放作为一项不可动摇的基本国策。 ______
(2)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对西方开放局面在何时得到了完全的改变?形成了怎样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