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读某地5月5日前后的天气情况统计图。
造成这次天气变化的天气系统,最有可能是( )
A.冷锋
B.地形雨
C.准静止锋
D.暖锋
2、北京时间2023年10月26日11时14分,搭载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七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见甲图),约10分钟后飞船进入预定轨道,约6.5小时后与中国空间站(距地面约400km,见乙图)对接成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中国空间站—地球构成的天体系统相似的是( )
A.金星—太阳
B.月球—太阳
C.月球—地球
D.金星—地球
【2】中国空间站所在的大气层( )
A.空气密度大
B.臭氧含量最大
C.氧气比重最多
D.存在电离层
【3】可能威胁空间站及航天员安全的主要是( )
A.舱地距离
B.太阳辐射
C.地球自转
D.太阳活动
3、河口沙嘴景观是河流入海口根部与岸相连、尾端伸入海洋方向狭长的沙质堤坝状地貌景观。在地质环境和自然环境稳定的条件下,其进退方向受河流挟带泥沙含量的影响。2002年小浪底实施调水调沙工程后,黄河入海口沙嘴(北部沙嘴)出现了明显的变化。下图分别为黄河三角洲时空演化图及黄河口沙嘴的实体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黄河入海口北部沙嘴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为( )
A.流水堆积
B.流水侵蚀
C.海浪侵蚀
D.海浪堆积
【2】图示时间段内,黄河口北部沙嘴的变化表现为( )
A.面积先增大后减小
B.向东部海洋逐渐增大
C.面积变化速率一致
D.向北部增加面积最大
【3】2004年后,黄河口北部沙嘴变化的可能原因为( )
A.小浪底工程拦沙作用明显
B.小浪底工程输沙作用明显
C.黄河流域治沙成效较差
D.海浪侵蚀作用明显变弱
4、突然迸发的巨大火舌掀起一场夹杂着电磁辐射、高能粒子流等剧烈变化的太阳风暴,转瞬间,人们的手机信号消失、电台里的歌声被噪声替代......这一幕在科幻片里常见的情景,也许会在现实中上演。对材料中“电台里的歌声被噪声替代”的合理解释可能是( )
A.电磁辐射干扰了地球大气层中的电离层
B.高能粒子流撞击了地球磁场
C.电磁辐射干扰了人造卫星
D.高能粒子流影响了当地电网正常运行
5、北京时间2023年10月26日11时14分,搭载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七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展中心点火发射。约10分钟后,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圆满成功。完成下面小题。
【1】入轨对接空间站核心舱的神舟十七号所属的最高级别天体系统是( )
A.银河系
B.太阳系
C.河外星系
D.地月系
【2】推测航天员执行舱外任务时身着的航天服应具备的特征有( )
①耐高压②耐低温③防强风④防辐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某科幻电影中,中国的“南极庭院计划”真空隧道,由中国的漠河穿过地心到达南极大陆的南极半岛。地球隧道运输没有摩擦力,地心列车通过自由落体运动穿行于隧道,全程耗时约40分钟。完成下面小题。
【1】地心列车出发时最初穿过的地壳层( )
A.属于岩石圈的一部分
B.海洋部分较厚
C.平均厚度为5-10km
D.含有软流层
【2】地心列车播报“您现在已到达4100km深度,速度为7.5km/s,继续加速”时( )
A.已过莫霍面,未到达古登堡面
B.位于液态地核中部,奔向固态地核
C.已通过地心,位于液态地核中部
D.接近地心,检测到地震波横波和纵波
【3】地震波自上而下经过莫霍面时( )
A.纵波、横波速度都突然减慢
B.纵波速度突然减慢,横波消失
C.纵波、横波速度都整体加快
D.纵波消失,横波速度突然减慢
7、2020年4月30日,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发表论文称:古生物学家在马达加斯加岛沉积岩地层中发现一具小型哺乳动物完整的骨架化石,将其命名为“疯狂野兽”。这项发现为研究早期哺乳动物的演化带来了新线索。下图为“疯狂野兽”化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疯狂野兽”所在时代( )
A.爬行动物盛行
B.联合古陆形成
C.被子植物繁盛
D.哺乳动物盛行
【2】沉积地层( )
A.一定含有化石
B.埋藏浅的一般形成较早
C.越老地层生物化石越复杂
D.对地理环境具有指示性
8、下图为某乘客从飞机舷窗拍摄的飞机下方的云层照片。从照片中可以看出云层比较厚,近处有部分云团的垂直漂浮,远处有阴云分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照片中云层所在的大气层是( )
A.对流层
B.平流层
C.电离层
D.高层大气
【2】下列环境易造成飞机飞行遇气流出现颠簸情况的是( )
A.大气温度垂直递减率小于4℃/千米
B.飞越平原地形或冰雪覆盖洋面上空
C.高纬度地区在万米以上高空的飞行
D.夏季正午连续经过沙地和水域上空
9、红海不仅是世界上盐度最高的海域,也是水温最高的海域。波罗的海地处欧洲北部,在斯堪纳维亚半岛与欧洲大陆之间,是世界上盐度最低的海域,每年冰封期较长且沿岸雾日较多。下图为红海和波罗的海沿岸地区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红海成为世界上盐度最高海域的原因主要包括( )
①海区蒸发量大于降水量②海区风力大,蒸发旺盛
③海区封闭,与外界交换少④地表径流汇入淡水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波罗的海冰封期较长的主要原因有( )
①水深较浅②受陆地影响大③盐度低④植被覆盖率低⑤洋流降温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④⑤
D.②③⑤
【3】波罗的海沿岸多雾,主要是因为( )
A.寒暖流交汇,终年温和湿润
B.光照强烈,大量水汽蒸发
C.位于板块交界地带,多温泉
D.地形闭塞,水汽不易扩散
10、宁夏中部气候干旱,人们在耕作土壤表面铺设10-15厘米的砂石覆盖层,发展农作物种植,这就是砂田。砂田作物产量高,品质好。图左为砂田和裸田的蒸发量示意图,图右为种植前砂田和裸田不同深度土壤含水量示意图,据此完成问题。
【1】铺设砂石对当地水循环环节的影响主要有( )
A.增加降水
B.增加下渗
C.增加蒸发
D.增加径流
【2】比较砂田和裸田蒸发量、土壤含水量的差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砂田的平均蒸发量小于裸田 ②夏季,砂田和裸田蒸发量差异均大于冬季 ③砂田的土壤含水量大于裸田 ④深度增加,砂田和裸田土壤含水量差异不变
A.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11、雾霾是空气中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各种悬浮颗粒物使空气混浊的天气现象。雾霾天气受风速、降水等方面的影响较明显,近年来,我国多地出现雾霾天气。下图为冬季T时刻某区域近地面气压分布图,T时刻该区域的锋面数量发生了变化。完成下面小题。
【1】与图中T时刻相比,推测T时刻前( )
A.甲锋面是气旋中呈逆时针旋转时,冷暖空气相遇而形成
B.甲锋面的位置偏北且与乙锋面属于两个不同的锋面系统
C.乙锋面的位置不变且与甲锋面属于同一个锋面系统
D.乙锋面是气旋中呈顺时针旋转时,冷暖空气相遇而形成
【2】此时图中最容易出现雾霾天气的是(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3】图中的M天气系统若以180千米/日的速度向东移动、未来48小时内A地天气变化特点是( )
A.气压升高,风力增强
B.气压降低,风力减弱
C.气压降低,风力增强
D.气压升高,风力减弱
12、下图是我国西部某地的格栅坝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欲获取此类灾害受灾图像信息依靠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遥感技术
B.地理信息系统
C.全球导航系统
D.信息高速公路
【2】格栅坝的主要功能是( )
A.防止水土流失
B.阻挡泥石流
C.减轻风沙危害
D.减轻洪涝灾害
【3】遇到格栅坝防御的自然灾害时,正确的逃生方式是( )
A.抓住漂浮物漂浮
B.就地寻找掩体躲藏
C.沿沟谷方向往低处跑
D.向沟谷两侧高地躲避
13、2019年8月19日至21日,博鳌亚洲论坛乌兰巴托会议在蒙古国隆重召开。与会代表一致认为,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经济全球化使得一些国家成为新兴经济体,下列国家属于新兴经济体国家的是( )
A.英国
B.孟加拉国
C.巴西
D.比利时
【2】关于经济全球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经济全球化指世界各国的经济均衡发展
B.经济全球化使南北差距缩小
C.发达国家主导世界贸易和国际金融市场,是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
D.发展中国家从发达国家引进资金和技术,是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
14、2021年12月12日早上,大连瓦房店大排石景区著名的“桌子腿”景观崩塌。下图为“桌子腿景观崩塌前后照片和地壳物质循环简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桌子腿”景观形成的主体岩石对应于上图的( )
A.甲
B.乙
C.丙
D.丁
【2】导致“桌子腿”景观的形成及崩塌原因最可能是( )
A.岩浆侵入-地壳抬升-沉积作用-流水侵蚀、暴雨侵塌
B.地壳抬升-外力侵蚀-固结成岩-风力侵蚀、地震震塌
C.沉积作用-固结成岩-地壳抬升-海水侵蚀、海浪冲塌
D.变质作用-外力侵蚀-地壳下沉-冰川侵蚀、海浪冲塌
15、科考队在北极圈内某地进行科考时,于北京时间6月22日16时测得了当地一天中太阳高度的最小值为10°。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的纬度为( )
A.83°26′N
B.80°34′N
C.76°34′N
D.72°34′N
【2】该地位于( )
A.欧洲北部
B.亚洲西部
C.亚洲东部
D.北美北部
16、20世纪90年代后,乌兰察布市因大面积垦草种粮导致生态退化严重,从1994年起,乌兰察布市开始重建生态。2023年4月,我国首条“西氢东送(绿氢)”管道(始于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终于北京市燕山石化)建设项目正式启动。氢气按其获得途径可分为“灰氢”“蓝氢”“绿氢”,其中“绿氢”是利用可再生能源提供电力,再电解水制备获得。氢气有重量轻、燃烧性能好、环保、运输耗损少等特点。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乌兰察布市重建生态的措施有( )
①大面积植树造林②提高土地利用效率③调整农牧业结构④全面实施生态移民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西氢东送”工程的建设利于( )
A.实现“碳中和碳达峰”目标
B.调整西部能源消费结构
C.带动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
D.改善沿线地区大气质量
17、阿尔卑斯山脉(左图)是著名的滑雪胜地,马特峰(右图)是该山脉著名的山峰,其海拔高度约为珠穆朗玛峰的一半。人们将首次登上马特峰视为19世纪现代登山运动的起点。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阿尔卑斯山脉成为著名滑雪胜地的条件,分析正确的是( )
A.美洲板块与亚欧板块挤压,山体高大
B.离北美发达国家近,市场需求大
C.受西南季风影响,冬季降雪量大
D.开发历史悠久,地区接待能力强
【2】马特峰独特形状的形成原因是( )
A.断层上升
B.板块挤压
C.冻融风化
D.冰川侵蚀
18、2023年8月24日,日本东京电力公司不顾多方反对,将第一批福岛核事故污染水排入大海。下图为太平洋主要洋流分布及福岛核电站位置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日本核污水排放将导致的危害有( )
①导致海洋渔业资源锐减②长期影响海洋生物多样性
③污染物随海水蒸发,导致大气污染④通过食物链影响人体健康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此次核污水到达北美后在美国西海岸的扩散,主要借助的洋流是( )
A.
B.
C.
D.
19、生态城市,也称生态城,是一种趋向于尽可能降低能源、水、食物等必需品的需求量,也尽可能降低废热、废气、废水排放的城市。我国计划建设50个生态城市,建成之后将发挥巨大的地区性示范作用。完成下面小题。
【1】与一般城市相比,生态城市中面积占比会大幅提升的功能区是( )
A.居住区
B.工业区
C.商业区
D.绿化区
【2】我国推行生态城市建设可以( )
①减少污染气体排放②提高城市的宜居性③避免生态环境遭破坏④提高城镇化水平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自然带是陆地表面按照热量和水分组合以及在其影响下形成的代表性植被和土壤类型进行划分的自然地理区域。澳大利亚地域辽阔,自然带多样且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如图为澳大利亚局部地区自然带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甲—乙—丙—丁自然带分布,体现的分异规律为( )
A.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B.经度地带分异规律
C.小尺度的分异规律
D.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2】图中乙、戊自然带的气候类型相同,但形成原因不同,表现在( )
A.乙终年在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下
B.戊终年在东南信风带控制下
C.乙受西北季风和东南季风交替影响
D.戊受信风和赤道低气压带交替影响
【3】在澳大利亚,适宜发展畜牧业和耕作业相结合的混合农业的自然带有( )
①热带雨林带②热带草原带③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④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1、下列风向或河流流向表示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22、卡塔尔时间(东三区区时)11月20日19:00,2022世界杯的揭幕赛在卡塔尔首都多哈(25°N,51°E)正式开赛。本次世界杯将持续28天,共62场比赛。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家住昆明(25°N,102°E)的某同学观看了此次揭幕赛直播,他打开电视的时间约为北京时间( )
A.20日22:24
B.20日22:48
C.20日23:36
D.21日0:00
【2】下列关于揭幕赛当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昆明昼长长于多哈
B.昆明和多哈均为昼长夜短
C.昆明和多哈夜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D.昆明和多哈正午太阳高度角相同
【3】本次世界杯比赛期间( )
A.地球公转先快后慢
B.开普敦多日阴雨
C.昆明日出越来越早
D.南非高原草木茂盛
23、下列不是太阳辐射对地球影响的表现的是( )
A.火山喷发,岩浆不断流淌
B.东北平原,水稻长势良好
C.梅雨季节,江南阴雨连绵
D.洞庭湖边,夏季凉爽的风
24、青藏高原常见的草毡层(如下图),由交织缠结的植物活、死根系与细颗粒物混杂而成。草毡层的厚度约20~30厘米,随地表起伏无明显变化。草毡层中的细颗粒物与下伏物质(粗碎屑或基岩)的矿物、化学成分显著不同。草毡层对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完成下面小题。
【1】青藏高原草毡层中的细颗粒物主要来自( )
A.基岩风化
B.流水搬运
C.冰川搬运
D.风力搬运
【2】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的草毡层可( )
①增加大气与地下的热量交换②减少大气与地下的热量交换
③增加地表对地下的水分补给④减少地表对地下的水分补给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5、主要对策——________,确保我国的耕地数量和生产能力
26、影响因素:盛行风、海陆分布和____等。
27、土地退化
(1)概念:土地出现____、生产力降低的过程。
(2)主要表现为:土地沙化、____化、土壤侵蚀,土壤____、土壤____等。
28、(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下图为我国沿海三个地区的城市空气质量指数(AQCI)统计图,AQCI数值越大空气质量差。
(1)根据材料指出三个地区城市空气质量的时空变化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
(2)三个地区中,空气质量最差的是______________,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
(3)大气污染防治的主要途径,除了宣传、管理手段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等具体措施。
29、光年的概念:光在真空中走一年的距离。(光年是____单位,不是____单位。)
30、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城镇分布略图。
材料二:“西气东输”工程西起新疆东至上海,工程建设带动了新疆、甘肃等地区经济发展,对我国东西部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问题:影响图中铁路线走向的决定性因素是________;铁路建设和运行需克服大风、________等恶劣天气。
31、读“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表示地球的字母是______;
(2)太阳系的中心天体是______;图中小行星带位于______和______两大行星之间。(填名称)
(3)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存在生命的天体,地球上存在生命的自身条件有哪些?
32、海陆分布对气压带的影响:由于________差异,冬季亚欧大陆形成________高压,北太平洋形成________低压;夏季亚欧大陆形成________低压,北太平洋形成________高压。
3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青海湖地处我国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的交会地带,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湖。距今20-200万年前的成湖初期,气候温和多雨,青海湖是黄河水系中的一大淡水湖泊。至13万年前,在新构造运动下,湖泊东部的日月山等山脉迅速上升隆起,青海湖遂演变成了闭塞的内陆湖,并形成孕海、耳海等多个子湖(原为湖泊的一部分,后分离出来独立成湖,部分还有地下水与母湖相通)。近年青海面积不断增大,2018年创近44年来最大值。研究表明,气候变化对水循环有着 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内陆湖泊对气候变化反应敏感,是气候变化的指示器。下图为青海湖地理位置示意图。
(1)日月山的隆起改变了区域的水系和气候特征,分析这些特征的变化对青海湖的影响。
(2)从青海湖分离后的耳海湖水由咸转淡,分析其演变过程。
(3)从水循环角度,闸述内陆湖泊面积变化的原理。
(4)根据近年湖泊面积的变化,推测青海湖流域气候的变化情况并说明理由。
34、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地处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交会地带的和政县是远古时代各种古脊椎动物繁衍生息的乐园,孕育了今天弥足珍贵的古脊椎动物化石群。不同化石群埋藏在不同的地层中。据了解,1000万年前的古脊椎动物化石,是研究青藏高原隆升历史及古环境、古气候的重要物质依据和信息源。”
看到这个消息,上海某高中地理研学小组的同学特别感兴趣,他们决定利用暑假前去考察研究一番。在地理老师的指导下,他们给这次考察命了名,绘制了一幅古生物化石地表分布剖面(下图示意),并做了大量知识上、物质上的准备工作,如搜集该区域岩层等资料,带上地质锤、指南针、记录工具等。请你帮他们完成本次室内的问题探究。
(1)他们应给这次考察命名为:____________与地质年代、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
(2)按成因分类,该地区的地下岩层多属于_______岩;按地质年代,该区域最老的岩层至少形成于_____代。
(3)三叶虫生活的时期该地应为______环境;恐龙繁盛时期,该地应为______环境,气候、植被特点表现为:_______。
(4)根据实地考察及材料分析,他们的考察结论认为迄今为止青藏高原地区:地理环境经历了______环境向_______环境的演变
35、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下图为南昆铁路是1997年我国在西南地区新建的-条现代化铁路。
(1)南昆铁路东起____市,西至____市,沿途有著名的____地貌。
(2)该种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点是____,缺点是____。
(3)南昆铁路建设的意义有____;____;____。
(4)从南昆铁路的建设可看出,经济的发展、人口和____分布,____的进步等因素是影响铁路的主要因素。
36、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6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指出,截至2015年年底,我国流动人口数量高达2.47亿人,占全国人口总量的18%,相当于每六个人中有一个是流动人口。
材料二:2010年我国跨省流动人口地区构成情况(如下图)。
材料三:2010年我国流动人口城乡结构(下表)。
| 迁出 | 迁入 |
乡村 | 75.6% | 22.8% |
城市 | 24.4% | 77.2% |
材料四:2010年重点地区流动人口性别年龄金字塔(下图)。
(1)结合上述材料分析我国近年来人口流动的主要特点。
(2)人口大量流动给流入区造成的影响主要有哪些?
3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荆江河段位于长江中游,洪灾频繁。洞庭湖位于荆江河段南岸,南纳湘、资、沅、澧四水系来水,北承长江松滋、太平、藕池三口分流,径流经湖区调蓄后,再由城陵矶注入长江。洞庭湖水文情势受长江干流与湖区水系支流来水的双重影响。洞庭湖区水域古代曾连成一片号称“八百里洞庭”。十九世纪中期以后日趋萎缩一分为三,分化为西洞庭湖、南洞庭湖和东洞庭湖。下图为洞庭湖区各部分出现的萎缩状况及荆江河段略图。
(1)分析荆江河段洪涝灾害多发的自然原因。
(2)据洞庭湖区的水域变化过程,描述湖区的地势特点并说出判断理由。
(3)说明洞庭湖持续萎缩对其洪水期水文特征的影响。
(4)从整体性角度说明洞庭湖萎缩后对湖区地理环境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