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下)成都七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一、选择题(共7题,共 35分)

1、下列关于《骆驼祥子》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祥子最大的梦想是有一辆自己的新车。他买的第二辆车被当兵的抢走。

B. 刘四爷不愿女儿嫁给一个臭拉车的,更害怕祥子以女婿的身份继承他的家产,虎妞为了生计只得忍气吞声,不敢与父亲撕破脸。

C. 祥子在小茶馆里等曹先生,一个五十多岁的老车夫因为又冷又饿晕倒在茶馆门口,祥子看都不看他们一眼。

D. 《骆驼祥子》作者老舍,作品对老北京的风土人情、市井生活、北京人独特的语言习惯等做了细致入微的描绘,散发着浓浓的“京味儿”。

2、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宣室求贤访逐臣”这一句从正面着笔,一“求”一“访”,仿佛在热烈颂扬文帝的求贤若渴、虚怀若谷。

B.“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诗人从具体的情境中自然提炼出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的哲理。

C.“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两个对偶句简洁明快,写出了战事推进的迅猛与激烈。

D.“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中一个“割”字,不仅形象地写出泰山矗立的雄姿,还使静止的山峰充满了活力。

3、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

A.《海底两万里》中,波澜起伏的情节,出乎意料的结局,让人毛骨悚然

B.经过一个学期的摸索,我终于总结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

C.李老师从教三十余年,一直勤勤恳恳,诲人不倦,为教育事业献出了毕生精力。

D.当得知重建家园还遥遥无期时,人们开始变得忧心忡忡起来。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虽然明明知道自己犯了严重的错误,但他仍旧不以为然

B.几千年来,中华民族治理滔滔不绝的大江大河,迎战数不胜数的自然灾害,抵御寇急祸重的外来侵略……

C.潜心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大禹治水的故事早已家喻户晓,而有关大禹精神的传承在当代社会显得更为迫切。

D.杜鹃花盛开时的光雾山,像穿着盛装的仙女,巧夺天工,让人流连忘返。

5、下面各组短语类型不相同的一项是(     

A.一面红旗       生日礼物        热烈欢迎        外国朋友

B.我们学习       心情舒畅        歌声嘹亮        桃花盛开

C.报纸杂志       酸甜苦辣        雄伟壮丽        披星戴月

D.坚强不屈       斗志昂扬        热爱祖国        校园美丽

6、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他是新中国第一位享有“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代表作有小说《京华烟云》,剧本《茶馆》《龙须沟》。

B.《假如生活欺骗了你》选自《普希金诗集》,诗歌以劝说的口吻、和缓的语气鼓励人们相信生活,相信未来。

C.《资治通鉴》是北宋政治家司马光主持编撰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D.《最苦与最乐》选自《饮冰室合集》,作者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思想家、学者。

7、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样子原本是个正直、善良、勤劳的人,他一心一意地靠劳动挣钱,人生的最大愿望就是买车,往远处想就是开车厂,娶个清白的好姑娘,过上好日子。这个愿望并不高,可是处在那样黑暗的社会中,一个卑微的车夫“买年”的希望也成了奢望。他一次又一次为希望而奋斗,一次又一次陷入失望,最终连生活的希望也破灭了。

B.《骆驼祥子》中,“我算明白了,干苦活儿的打算独自一个人混好,比登天还难”是祥子的感叹。

C.《海底两万里》是法国作家凡尔纳的“海洋三部曲”之一,讲述了尼摩船长和法国生物学家阿龙纳斯等在海洋深处旅行的故事。他们在海底环球旅行的路线从太平洋出发,经过珊瑚岛、印度洋、红海、地中海,进入大西洋、南极。

D.《海底两万里》中“诺第留斯号”潜艇是船长尼摩在大洋中的一座荒岛上秘密建造的,船身坚固,利用海洋发电。

二、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下列小题。

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 “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后刘、项相争,刘邦智取,项籍以力斗,然终为刘所败,乃智穷也。

(注释)①项籍:项羽,名籍,字羽。 ②项梁:项羽的叔父。怒之:意动用法。以之为怒(对他很生气)。③略:大概。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学书不成,

②剑,一人

③不

终为刘所败

2下面与例句“足以记名姓而已”中“以”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自以为大有所益(《孙权劝学》)

B. 以钱覆之(《卖油翁》》)

C. 盖以诱敌(《狼》)

D. 以我酌油知之(《卖油翁》)

3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

(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陋室铭》)

5项羽年少时不肯学书学剑,而后终为刘邦所败,这个故事给人的教训是什么?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9、古诗文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_,不问苍生问鬼神。(李商隐《贾生》)

(2)《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雅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爱莲说》中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庄重而又令人敬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共2题,共 10分)

10、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夏木转成帷

桑格格

①这个天走出去,全是绿的,没有什么花了。无论什么植物的叶片,都充分地发育好了,密麻麻地铺满了整个世界。昨天去老龙井的路上,是盘山路,满山都是这样长好了的树,天空都看不见,光漏下来,像是滴下来的油。诗里说“夏木转成帷”,真是这样的。

②盘山路很有意思:一条路,上面有路,下面也有路。下面的树举着树冠让你看,上面的树把树干让你看,平着的树,什么都让你看。车一开起来,光是看树眼睛都看不过来。呼吸一口空气,空气里树叶的滋味,像是在破壁机里打碎了的树让你细细地喝下去一样。

③不过,其实也有花,今早在园子里看见了蔷薇。那种蔷薇的枝条尤其细弱,但是花头不小,一个枝头花苞又多,一开起来就头重脚轻,支撑不了。第一天说开,第二天就一地的花瓣了。我去年、前年、大前年都见过这几丛蔷薇,名字叫“十姐妹”。这个名字很好玩的,因为这花的细弱喧闹,真是像一群叽叽喳喳的少女,细细的四肢和脖颈,精巧的肩胛骨。我也摘一朵两朵的,插在颈最细的花瓶里,非常适合。摘下来瓶养的花,比种在地里的还开得长,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十姐妹凋谢起来非常厉害,转天去看,凋谢得连一朵像样的都没有了。

④要说长得壮实的话,就不是蔷薇,是月季了。对对对,这个季节是月季的季节,我怎么忘记月季了!月季对我而言,简直就是花之标准造像,就像是柴犬对我而言,是标准的狗之造像。如果不挑剔太常见,你看一朵月季,真是再美没有了,那么标准的“花”,又大又艳,层层叠叠,姿态优美,还香。月季不像少女,月季像是自己有工作可以养活自己的独立女性,美是自己的,美得还长。月季可不容易摘,扎手。月季要摘,杆子长一点的好,插在透明长颈的瓶子里,整个悬空了一样的。

⑤我带着这么一支月季走在茂盛的初夏里,在小溪中的水潭汀石上跳着走,水里一下子不平静了:七八条锦鲤吓得往远处游,红色、白带金、黄色的,还有无数条墨黑的小杂鱼,幼蚊、水面上可以四脚沾水爬的虫。它们统统窜地窜、爬地爬、游地游。我在其中一块石头站定,看它们是真怕还是假怕。果然,我就站了一会儿,鱼们就尝试着再游过来,或者自己在水里啄啄这个咬咬那个,好像刚才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只刚刚长出腿的极小的青蛙,蹲在一丛黄色的菖蒲花中看着我,大嘴咧着,像是笑一样。它真小。

⑥想起昨天在龙井潭见过的一只小乌龟,在碧绿的潭水里,四只小脚拼命划水,一会翻肚皮,一会又翻回来。那乌龟的大小很有意思的,如果再大一点,就该叫大乌龟了。它还是小乌龟,灵活极了,爱动,爱把一潭水弄皱了。小鸟龟的小脚连脚趾我都看清楚了,它的头上两只眼睛不太耐烦似的瞪着。翻一个白眼,一下子就钻进水里去了。

我面前这只小青蛙就很忠厚,它在我面前蹲了足足两分钟了。我不动它也不动,就看着我。我也不确定它是不是看我,因为两只大眼球一边一个。我拿着月季花,冲着它摇了摇,它才咚一声跳得不见了。我哈哈哈笑,一池子傻鱼又慌慌忙忙窜起来,估计相互撞着的也有。

(选自桑格格《白鹭郡记》)

1作者在这个夏日,依次看到了什么?所见之景物又有什么特点?请根据文章内容,在下面表格横线上填写文字。

所见之景物

景物之特点

_______

密密麻麻地铺满了整个世界

蔷薇

_______

月季

_______

游鱼

_______

_______

小,忠厚,愿与人亲近

 

 

2赏析下列句子。

(1)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面句子的妙处。

这个名字很好玩的,因为这花的细弱喧闹,真是像一群叽叽喳喳的少女,细细的四肢和脖颈,精巧的肩胛骨。

(2)分析下面句子,说说加点词的表达作用。

一只刚刚长出腿的极小的青蛙,在黄色的菖蒲花中看着我,大嘴咧着,像是笑一样。

3这次走出去,你认为作者收获了什么?

11、   数字时代,我们的大脑被改变了?

人类的大脑是可塑的,当人类生活方式改变时,大脑也将会发生变化。当远古人类首次发现如何使用工具时,人类的大脑就受到迅速而明显的影响。数字时代,我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我们每天离不开网络、离不开手机时,我们的大脑是否也被改变了?科学家认为,对网络科技的深度依赖,不仅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也改变了人类的大脑结构。

人类并不是天生就会阅读的。在正常情况下,理解和运用口头语言的能力由人类基因决定的程序形成,而阅读能力的形成却需要每个人的刻苦练习。这些在我们浏览网站时是体会不到的。虽然两种行为都被称为阅读,但对书籍的深阅读与在网页上为了获取信息而进行的阅读是不一样的,两者有着不同的阅读体验,并且培养出了不同的阅读技能。

传统阅读需要耐心,而数字阅读堪称“耐心杀手”。以微博为例,浏览一个微博页面只要几分钟,眼睛在每条微博上停留的时间只有几秒。不断地扫视、浏览、搜寻感兴趣的关键词,点击阅读——这个过程因为信息的丰富性、多样性而足够刺激,但显然不足以锻炼耐心。一本优秀的图书通常是有内在的逻辑框架的,只有进入这一逻辑框架,才能说是阅读。而网络内容特别是微博这样的社交媒体每一条都互不关联,跳跃性的阅读当然谈不上深入和逻辑了。

大脑和肌肉一样,是很有适应能力的,给它什么刺激就会发展出什么样的模式。习惯于数字阅读的快速、跳跃、浏览,就难以适应传统的慢速、品味和思考的阅读方式。

数字时代,智能手机和互联网已经完全渗入到了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中。在信息时代长大的“数字原住民”,因长时间用拇指操控智能手机和上网,从而改变了大脑形成神经通路的方式,更适应碎片化信息,也更善于利用网络资源,但结交线下朋友的能力却越来越弱。

链接一:

人们可以分成两个类别:数字原住民(出生于数字时代)和数字移民(出生在数字时代前,但现在开始应用数字工具的人)。前者更依赖于用手指输入,而后者阅读他人表情的能力则更胜一筹。上网时,前者和后者的大脑受到的训练是不一样的,尤其在社交和学习能力上,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模式。科学家发现,互联网虽然影响着所有年龄层的人群,但受影响最大的还是数字原住民。

链接二:

“过去几年中,我一直有一种不舒服的感觉,觉得某些人或某些东西正在摆弄我的大脑,重塑中枢神经系统,重置记忆。我的大脑正在变化,我目前的思考方式与过去相比已经截然不同,当我阅读时,能最为强烈地感觉到这一点。全神贯注于一本书或一篇长文,曾经是易如反掌之事,我的大脑能够抓住叙述的演进或论点的转折,我曾耗费数个小时徜徉在长长的诗行里。但如今不再如此,往往阅读两三页后我的注意力就开始漂移了。我变得焦虑不安,开始寻找其他事情来做。我感觉我一直在试图将自己任性的大脑拽回到书本,过去曾经甜美如蜜的阅读已变成一场战斗。”

链接三:

与我们平时在网上进行的浅阅读相反,深阅读是一种渐渐被忽视的阅读行为。深阅读的消失将不利于伴随着网络长大的后代的智力和情感发展,也会影响人类文化重要组成部分——长篇小说、史诗等文学类型的传承,这些作品只有经过阅读训练的人才能欣赏。近期研究已经证明,深阅读是一种慢速的、沉浸式的、有着丰富的感官细节和复杂的情感、精神体会的阅读,是一种独特的阅读体验,与单纯的认字型的阅读完全不一样。虽然严格说来,深阅读的载体不一定非得是传统的纸质书,但印刷品的天然的限制对于深阅读体验却是十分有益的。比如,纸质书上是没有超链接的,这样读者就少了一些干扰——不用纠结是不是得点开链接,从而能保持全身心地沉浸在书中的文字里。

1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古人学会了使用工具,现代人学会了使用网络,他们的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变化。

B. 阅读能力不是先天就有的,它由人类基因决定的程序形成,需要刻苦学习才行。

C. 网络时代所倡导的新阅读方式,可能使人难以坐下来静心阅读长而深奥的作品。

D. 网络上的超链接模式,是纸质书上没有的,它会对读者的深阅读产生一些干扰。

2下列对传统阅读与数字阅读的概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传统阅读可以锻炼人们的阅读速度;数字阅读可以锻炼人们的阅读耐性。

B. 传统阅读的内容都非常具有逻辑性;数字阅读的内容都非常具有跳跃性。

C. 传统阅读让人关注内容的深度;数字阅读让人关注内容的丰富和时效性。

D. 传统阅读使人的社会交往能力增强;数字阅读使人的线下交往能力减弱。

3“链接三”中提到,深阅读的消失“会影响人类文化重要组成部分——长篇小说、史诗等文学类型的传承”。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此观点的理解。

五、作文(共1题,共 5分)

12、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放学的铃声响了,我和张华相视一笑,彼此心领神会,于是快速地收拾书包,走出校门。一路上,忙碌的小商贩正演奏着动感的爵士乐;路边的茶店不时传出爽朗的笑声;各种车辆在街道上穿梭着……我正陶醉于我们伟大的计划中,突然,张华喊了一声:“快看!”……

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故事?请发挥你的想象,自拟题目,为此文续写一个故事,字数不少于 500 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