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下)甘孜州七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一、选择题(共7题,共 35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

A. 可汗(kèhán)   头(pèi)  鞍(jiān)

B. 啾啾(jiūjiū)  气(suò)  山(yān)

C. (bìn)   金(tuò)  甲(kǎi)

D. (zhuāng)  (zhuó)   地(bàng)

2、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B.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C.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D.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中学生书写水平下降的问题,广泛引起了社会的关注。

B. “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成功将“天宫”二号送上太空,“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是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空间实验室。

C. 这项工作能够顺利完成的原因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D. 国家博物馆最近展出了两千多年前西汉时期新出土的一大批海上丝路文物。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卖油翁》的作者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他是北宋时期的政治家、文学家和诗人。

B.《阿长与〈山海经〉》是鲁迅写的一篇怀念保姆的文章。文章通过对阿长的一些琐事的回忆,表达了作者对她的怀念。文章选自小说集《呐喊》。

C.《未选择的路》的作者弗罗斯特是美国诗人。

D.《海底两万里》是法国著名科幻小说家凡尔纳的“海洋三部曲”之一。

5、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 )

A.抖/栗 呜/哽   怏不乐/安然无

B.问/头/竹   目不园/众目

C./溅/极   至死不/不一顾

D./好 震/动   心有灵/无可乘

6、下列文学常识中有误的一项是(   )

A.萧红,原名张迺莹,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呼兰河传》,散文集《生死场》《牛车上》。

B.《回忆鲁迅先生(节选)》主要对鲁迅先生的日常生活进行了记述,表达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怀念和敬爱之情。

C.鲁迅发表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

D.萧红与鲁迅先生是师生关系,她的成名作《生死场》便是在鲁迅先生的帮助下发表的。

7、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重庆,来到徐前凯的家中,向这位毅然跳下火车勇救他人性命致使右腿高位截肢的“最美铁路人”送上节日问候。

B.《流浪地球》《陈情令》等原创文学作品改编的影视剧在海外广受欢迎,视频博主李子柒通过展示中国田园式“慢生活”在全球收获粉丝。

C.当前,如何通过文化产品反映中国的时代变革,推动更多优秀作品在海外落地,仍然是文化能否“走出去”的重要使命。

D.遏制恐怖主义和极端主义,不仅要致力于消除极端主义的滋生因素和蔓延条件,而且要重拳打击暴力恐怖犯罪活动。

二、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乙)余忆年少时,住西湖。每至夏日,临湖赏荷,便欣然忘食。一日,偕数友,观荷于湖边亭中。兴正浓,忽有大雨倾盆而至,湖中荷花尽作飘摇之态。少时,雨过天晴,波澜不惊,湖天一色。荷花为雨所洗,鲜妍明媚,袅娜多姿,清丽雅致,实为花中仙子也。李太白诗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余以为妙绝。

1解释下列加点字词

(1)可爱者甚   (2)可远观而不可玩焉

(3)便欣然忘食 (4)余以为妙

2找出下面各项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

A.忽有大雨倾盆  可远观不可亵玩焉

B.观荷湖边亭中  求二石兽水中

C.湖中荷花尽作飘摇  出淤泥而不染

D.花中仙子也  岂能暴涨携之去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2)一日,偕数友,观荷于湖边亭中。

4观荷,可赏其形美,亦可品其神美。甲文称莲为“花之君子”,乙文赞荷花为“花中仙子”。你更欣赏哪一种赞誉?请联系文段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9、填空。

(1)《木兰诗》选自______________(人名)编的《_______》,这是______朝时期北方的一首民歌。全诗通过叙述花木兰_______的故事,塑造了一个英勇善战,勤劳能干,____________的女英雄形象。

(2)写木兰出征前紧张、周密准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写木兰从军后艰苦的战地生活的对偶句是:_________________

(4)赞颂木兰谨慎,聪明,勇敢、能力不逊于男子的议论句是__________

(5)写木兰矫健雄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6)写木兰一家人迎接她回家的情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共2题,共 10分)

10、来生,我做你的母亲

杨丽琴

①父亲离世后,母亲的世界瞬间土崩瓦解。看着满头华发,失去了重心和方向的母亲,心里想着:一定要好好地孝顺母亲,让她安度晚年。我将母亲接入城里的家。

②再次朝夕相处,我发现,母亲不再是我心目中那个精明能干的母亲了,现在的她胆子小、气量小,动作不那么敏捷。最主要的是耳朵背,往往一句好话,最糟糕的她理解成了坏话。一次,为了很小的一件事,她居然爆发了,吵着要回老家。我又是解释,又是好话相哄,她紧蹙的眉头也没有舒展开来。

③那天一早起来,我正忙着准备上班,母亲说,她今天把自己的衣物整理整理,明天回老家了。我听了,心里有些不高兴,匆忙中撒气似地甩了一句话,要回就回吧,就急忙上班去了。

④令我没有想到是,下班回家的路上,有一截路面挖修,车子剧烈颠簸,将坐在车后毫无防备的我重重地颠了起来,又狠狠扔在车座上,本以为并无大碍,可是休息一夜后,第二天却疼的爬不起了。母亲得知情况后,含着眼泪要我去医院,一会儿又要给我老公打电话。

⑤(甲)之后几天,我都是躺在床上修养,母亲也没有再提回老家的事,而是天天买菜做饭,送茶送水。三天后,我的疼痛不但没有好转,而且越来越严重,竟到了不能下床的地步。

⑥外地工作的老公赶回了家,将我送到医院,经拍片检查,为腰部骨折伴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几天后,老公的假期到了,要去外地上班了,而我的疼痛却一点儿没有好转的迹象。

⑦(乙)白天,母亲给我打水买饭,梳洗喂药,扶着我去治疗。晚上,支一张椅子睡在我的病床边,我一有动静她马上就醒了,问长问短。有时我疼得睡不着,母亲也整晚地不睡,一边安慰我,一边着急地轻轻叹着气。

⑧(丙)为了我能好得快,母亲还经常往返于医院与家之间,给我煲骨头汤。母亲说:古语都说了,吃什么,补什么。骨头伤了,喝骨头汤好得快。那天中午,当我醒来时,发现不见了母亲,临床的病友告诉我,母亲趁我睡着之时,悄悄地回家了。

⑨(丁)傍晚,在我焦急地等待中,母亲风风火火地进了病房,我责怪母亲不该一个人跑回家,弄丢了怎么好?母亲却从怀里拿出保温桶,一脸兴奋地说,才煲的排骨汤,还放了红枣桂圆,大补的,又拿出勺子一勺一勺地喂我。那一刻,我的心动了,儿时的记忆涌上心头,我就那么半躺着身子,慢慢地品味母亲做的汤,一口一口地,好像总也喝不够,眼泪不觉流了出来。

⑩母亲见了,以为我为她擅自回家的事伤心,就显出很轻松的样子安慰道:“这点路,不需要坐车,乡下人没有那么娇贵,步行惯了,很快的。”我很难想象,在这个人生地不熟的陌生城市里,母亲是怎么瞎摸乱撞地走了十几站的路程。

(11)我的病虽然不会伤及生命,但需要时间慢慢地恢复。出院回家后,我时常发脾气,有时还会冲着母亲发无名之火。这时,母亲也只是一味地忍耐着,包容着我。

(12)静下心来,想到年逾古稀的母亲,原本是我近一番孝心之时,现在却要服侍我,处处为我操心。今生,我在你的滋养下,长大,强壮;来生,我要做你的母亲……

1下面的桔子出自原文,它在文中的位置应该是(   )

我的一切生活起居只有全靠母亲了。

A.(甲) B.(乙) C.(丙) D.(丁)

2揣摩下面桔子加点的词语,分别品味其表达效果。

那一刻,我的心动了,儿时的记忆上心头,我就纳闷半躺着身子,慢慢地品味母亲做的汤,一口一口地,好像总也喝不够,眼泪不觉了出来。

3请结合具体语句简要分析文中母亲的形象特点。

4文章的最后一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5文章以“来生,我做你的母亲”为题,有什么好处?

1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赵文美

①无数次邂逅荷,从未像现在这样令我感到心灵的震撼。这个夏天,天大旱,烈日炙烤着大地,热浪蒸腾着大地。渐渐地,碧波荡漾的湖泊干涸了……此时此刻,荷临危不惧,坦然自若,正满面春风地迎接着更严酷的考验的到来。

②这是怎样一番惊人的情景!往日蓄着一池清洌洌碧水的荷塘滴水不见。在早已焦渴得干巴巴龟裂的土地上,一群群壮硕挺拔的荷昂扬如常地站立,周围还有倔强地从地缝中钻出尖尖角的小荷。原来在水里生水里长的荷,虽无雨洗尘、无水滋润,但它依然绿干亭亭翠叶田田,片片相连相拥相依,充溢着一派勃勃生机。一枝枝饱满的花蕾,在灼灼阳光下,显得出奇的艳丽、鲜亮,摇曳在清新、生动的碧绿中,丰润鲜灵有留香。

③荷,在恶劣的环境中创造着生命的奇迹。它勃发的英姿,是对肆虐旱魔的冷冷嘲讽,更是不言屈服的顽强抗争。

④早就听说过荷的故事。一颗在地层深处沉睡几千年的古莲子,一经挖出,只要给它充足的阳光和水分,它便奇迹般地长出绿叶,绽放花朵,结出果实。这就是生命不甘泯灭的勇敢而执著的荷。唯有它在风风雨雨的岁月中,卓然傲立,风吹不退缩,雨淋不着痕,一副以不变应万变的王者风范。生命的高贵、圣洁与它不屈不挠的精神伟力相随相伴。

⑤每有狂风袭来,静静的荷便如千万勇士高举着盾牌,凝聚起强大的力量,战无不胜。最终,狂妄的风在它的面前乖乖地败退。荷,静立如山,依然故我。

⑥若遇秋雨骤至:站成一林舞姬的荷:便如玉指纤纤弹起无数古筝:那顿挫有致、浸透着生命高贵气息的缕缕清音,挟着空灵、洒脱的美韵轻轻飞扬。“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残荷听雨声。”活得精神,活得清白,即使红颜褪去青春不再,生命的歌也是回肠荡气。

⑦当凛冽的寒风裹着雪片飞来,在荷的周围疯狂地咆哮、翻卷时,荷的叶,被撕碎了,荷的枝,被折断了。荷还是不肯摧眉折腰,还是不肯跪倒于地,唯见冰天雪地中屹立着它独立自尊、不馁不屈的铮铮傲骨。

⑧风霜雨雪的洗礼中,在百般磨难的锤炼中,荷,洗尽铅华,风清骨俊,矫健中自有别样的典雅端庄、柔媚明艳,真正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它不受风尘诱惑的潇洒,不惧艰险摧残的神韵,不知令多少爱荷的人如痴如醉!那些精神的种荷者,更是将荷看做高尚人格的化身和楷模。

⑨楚楚动人的荷,永远是一段迷人的旋律。穿行在画屏般的荷塘,风吹绿叶送爽,缕缕荷香盈袖。今夜,不知谁会沉醉忘却归路,在这高雅、脱俗的净地,细拂心尘,顿开茅塞,静静聆听一次有关生命真谛的诉说?

⑩荷,不答,只有被它感动得宠辱皆忘的人,才能走进它满载生命之花的梦中

(选自《散文百家》,有删改)

1请参照示例,用简洁的语言补写荷在恶劣的环境中创造的生命奇迹。

示例:烈日炙烤下,荷临危不惧,坦然自若,迎接考验的到来。

沉睡千年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狂风袭来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秋雨骤至时,荷站成一林,活得精神、活得清白。

冰天雪地里,荷独立自尊,不馁不屈,傲然屹立。

2下面赞“荷”的诗句中,你认为最能体现“精神的种荷者,更是将荷看做高尚人格的化身和楷模”的一项是(  )

A.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唐·李白《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B. 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唐·杜甫《绝句漫兴其七》)

C.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宋·周敦颐《爱莲说》)

D.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3文中结尾说:“只有被它感动得宠辱皆忘的人,才能走进它满载生命之花的梦中。”对这句话你怎样理解?

五、作文(共1题,共 5分)

12、作文

“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这是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中的诗句。诗人告诉我们:生活不可能一帆风顺,当越过坎坷,蓦然回首时,你往往会发现,那些过去了的都已成为人生宝贵的财富,成为你“亲切的怀恋”。

同学们,你也曾有过这样的经历和感受吧?请写一篇文章与大家分享。请以“那段   的日子 ”为题作文。

要求:①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内容原创,语言流畅,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550字。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