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表所列词汇中,与“重文轻武、交子”对应的朝代应该是
时期 | 词汇 |
秦朝 | 半两钱、小篆 |
| 重文轻武、交子 |
清朝 | 军机处、京剧 |
A.隋朝
B.唐朝
C.北宋
D.元朝
2、近年来,鄂尔多斯市经济呈快速发展状态。这主要得益于( )
①实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
②完成民主改革
③企业实行公私合营
④发挥地区资源优势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3、能过“全民办铀矿”,获得150余吨土法炼制的重铀酸铁,为中国初期的核燃料生产提供了原料,后来诞生的第一颗原子弹可谓是“人民炸弹”。这说明( )
A.群众运动是科研事业的重要补充 B.土法炼制对科研事业起关键作用
C.“全民办铀矿”应该进一步推广 D.第一颗原子弹的科研技术含量低
4、春运是中国在农历春节前后发生的一种大规模的、高交通运输压力的现象、诸多人群集中在春节期间返乡,形成了堪称“全球罕见的人口流动”的现象。“春运”一词最早出现在1980年的《人民日报》上,与之有关的主要原因是
A.“文革”结束出现的探亲潮 B.恢复高考形成的求学潮
C.设立经济特区形成的务工潮 D.改革开放形成的旅游潮
5、 “紫荆开后白莲开,喜事翩趾接踵来”,“杂居聚居尊民意,五区人民得自治”。这两副对联赞扬了
A. 社会主义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 香港回归和民族平等制度
C. 澳门回归和民族团结政策
D. "—国两制”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6、1978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它使人们认识到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
A.蛮干 B.空谈 C.实践 D.理论
7、“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在元朝出现了民族融合的盛况,并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这个民族是
A.藏族
B.畏兀儿族
C.回族
D.党项族
8、2008年,中国人民能够战胜冰雪、地震等自然灾害,成功举办奥运会,说明了
①中国共产党是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
②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不断强大的综合国力是战胜灾难、成功举办奥运会的强大基础
③中国人民具有众志成城、荣辱与共的爱国热忱
④人民军队的职责在当代社会与国家发展紧密相连
A. 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②③
D. ①③
9、我国在少数民族聚集的区域实行
A. 经济特区
B. 特别行政区
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经济开发区
10、下图为中国人民邮政为纪念某次会议的召开而发行的纪念邮票。请你判断,这次会议讨论的内容应属于哪一领域的工作( )
A. 经济建设
B. 国防科技
C. 科技文化
D. 民族宗教
11、据《泰晤士报》报道:“这是亚洲一个划时代的历史时刻,虽然不是所有的中国都在共产党的手中,但毫无疑问,无论好坏,这是拥有近5亿人民、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单一同质种族群体的政府。”该报报道的历史事件是
A.辛亥革命
B.新中国的成立
C.抗美援朝
D.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12、1978年5月,《光明日报》刊发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引起了广泛关注。该文初稿作者在听到赞誉声的同时,也因看到一些报刊批评该文“违反中央精神和反对毛泽东思想”,转而安排“后事”:“我已经有思想准备了,我准备要坐牢。”上述材料表明当时
A.人民思想得到解放
B.“左”倾束缚亟待突破
C.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渐入人心
D.“两个凡是”名存实亡
13、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西藏和平解放
②抗美援朝战争爆发
③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④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施
A. ①②④③
B. ②①④③
C. ①②③④
D. ②①③④
14、北京同仁堂是创建于康熙八年的著名中药老字号,1954年响应党和国家号召,顺利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请问同仁堂是用哪种方式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
A.公私合营
B.参加合作社
C.参加人民公社
D.走集体化道路
15、如图是我国著名的中药品牌,该品牌企业创办于1669年,以配方奇特、制作精湛、药品货真价实而闻名于海内外。1954年经营该品牌老店的经理乐松生响应号召,把该店交给了国家。这一行为的时代背景是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新中国的成立
C.抗美援朝的胜利 D.进行三大改造
16、20多年前,中国正式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澳门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以下关于澳门回归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澳门回归的时间是1999年
B.澳门成为了继香港后的又一个特别行政区
C.澳门回归是“一国两制”第一次的成功实践
D.澳门回归是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的重要表现
17、毛泽东强调说:“为了实现国家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一定要运用统一战线的武器(中国共产党)要发挥各民主阶级各人民团体的作用。”践行上述观点的制度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一国两制”制度
18、建国后,中国共产党很多次会议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重大决策。其中,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会议是
A. 中国十二大
B. 中共十三大
C. 中共十四大
D. 中共十五大
19、如图是某校八年级(1)班小涛同学在历史学习中制作的“中国现代史分期”示意图。与图中①对应的是
A.过渡时期 B.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20、“20世纪末,中国大地上消除了最后一块帝国主义侵略造成的殖民地的残痕,完整而彻底地完成了民族独立的历史使命。”材料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A.香港回归
B.澳门回归
C.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D.抗日战争的胜利
21、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内容:鲜明的主题;分析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__________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22、中国加入________组织(中文全称),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中共十八大以来为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深入实施“________”建设,体现了中国与世界其他各国携手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美好愿景。
23、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_______,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土地改革的完成,为国家的_______建设准备了条件。2001年,我国加入_______中文全称,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
24、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和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分别是在________年和________年。
25、“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1)内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并形成全面________、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_____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2)2013年,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完善和发展___________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并对各项改革进行了全面部署。
(3)2014年10月,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_____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4)2014年12月,习近平在江苏调研时强调,_______是全党的共同任务,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必然要求。
(5)新发展理念:2015年10月,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重要部署,提出要牢固树立创新、____、绿色、____、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6)2020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对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作出战略决策。“_________”战略布局的内涵演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26、中国人民解放军调整组建五大军种,即陆军、海军、空军、____________、战略支援部队。
27、国家对农业、_______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经济体制从农村到城市逐步展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_______。
28、到___________年底,国家基本完成了对___________、手工业和___________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___________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___________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9、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含义:在____________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____________。
(2)地位:是我国的一项________政治制度。
(3)法律依据:1949年通过的《共同纲领》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确定下来。后来,被载入________。1984年,《________》颁布实施。
(4)5个民族自治区:目前,全国已经建立_______________、新疆、_______________、宁夏、西藏5个民族自治区。
(5)意义: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对维护___________、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实现各民族________发展奠定了基础。
30、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思想方面:确立了______、______、______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31、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在七世纪的日本和八世纪的西欧分别有一次著名的改革。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两次改革的名称分别是什么?
(2)当时日本颁布改新诏书的天皇是谁?
(3)日本的这次改革是效仿哪个国家进行的改革?举一个日本和这个国家友好往来的事件
(4)日本通过此次改革对国家产生的什么影响?
(5)我们应该如何认识日本这个国家?
32、改革开放以来,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国各族人民的不懈努力,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改革梦】
(1)中国共产党在哪次重要会议上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2)安徽凤阳小岗村在探索农村改革道路中,首先采取的改革措施及取得的效果分别是什么?
【开放梦】
(3)在我国建立的第一批经济特区中,后来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窗口”的是哪一个?我国于哪一年在上海承办了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统一梦】
(4)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邓小平提出了哪一伟大构想?在这一构想的指引下,已取得了哪些重要成果?
【献计策】
(5)为加快实现富民强国和祖国统一的伟大梦想,请你提出一条建议。
3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哪五项原则?
34、工业化是中国近现代的核心内容,它贯穿近现代中国历史发展全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有同学在总结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线索时,借用股市词汇对其特征进行描述。(如下表所示)
时期 | 19世纪 六七十年代 | 19世纪末
| 一战期间 (1914-1918) | 国民政府前期 (1927-1936) | 抗战时期 (1937-1945) | 抗战胜利后 (1946-1949) |
特征 | “上市” | “一路飙升” | “涨停” | “高开” | “低走” | “跌停” |
材料二:“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这个极其复杂和困难的历史任务,现在在我国已经基本上完成了。我国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谁战胜谁的问题现在已经解决了。”
——刘少奇(1956年)
材料三: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材料四:一个社会要发展,一个民族要进步,一个国家要富强,必须要有先进的生产力,而先进生产力发展的直接和最明显的体现就是工业化的发展进步。英国的《金融时报》曾指出:“自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任选表中的两个阶段分析其主要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我国在1956年已经基本完成的这个历史任务”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请从“利”“弊”两方面对这一事件作出简要评价。
(3)材料三中的路线制定后,中共在实践中发动了哪两大运动?
(4)根据材料四,请用一句话概括“工业化”在当今社会的地位和作用。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材料中“1984年”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