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四川乐山初二下学期一检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抗美援朝战争中,视纪律重于生命,在烈火中永生的战斗英雄是

A. 黄继光

B. 董存瑞

C. 邱少云

D. 毛岸英

2、“在那个千钧一发的时刻/你的胸膛是一道胜利的高墙/敌人的罪恶枪口被堵住了/你生命的火花像长虹一样闪耀/……”。该诗赞美的英雄人物是

A. 邱少云

B. 雷锋

C. 黄继光

D. 罗盛教

3、2003年10月,我国成功发射第一艘载人飞船,航天员杨利伟安全返回,中国人实现了飞向太空历史性的跨越。这艘飞船是

A.东方红一号

B.神舟三号

C.神舟五号

D.天宫一号

4、中共十八大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中共中央领导层。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并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重要思想的是(   )

A. 胡锦涛   B. 习近平   C. 李克强   D. 吴邦国

5、1950年,美国侵犯我国主权的行动有

①出兵朝鲜

②美国飞机轰炸我国东北边境城市

③以美军为主的所谓“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

④美国第七舰队入侵中国台湾海峡

A. ②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6、德、意、日三国法西斯专政建立的相似之处是

A.煽动复仇主义情绪和种族狂热

B.法西斯党魁直接上台执政

C.在对外侵略扩张过程中逐步建立

D.利用了社会政治、经济危机有利时机

7、影片《你好,李焕英》中,女主回到1981年的国有企业,浓浓的80年代国企工厂怀旧风光吸引了很多观众。1984年春天,福建55位厂长、经理联名发出《请给我们“松绑”》的呼吁信,成为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史是的一个标志性事件。“松绑”指的是

A.发展乡镇企业

B.扩大对外开放

C.扩大企业自主权

D.放弃对国有企业的管理

8、你可以读《史记》了解的历史事件有( )

①商鞅变法

②昭君出塞

③焚书坑儒

④中国同欧洲直接来往

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9、1914年8月战争爆发之后,一位德国官员这样评论道:“这一切都来自这种该死的联盟体系,它们是现代的祸根。”此前,德国加入的“联盟体系”是(  

A.同盟国

B.协约国

C.轴心国

D.联合国

10、经济统计数据是史学研究的重要资料。观察下面柱状下图,江苏省GDP的迅速增长与我国确立和不断完善的哪一经济体制密切相关?

 

A.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B. 农村经济体制

C. 城市经济体制

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1、新中国成立时,占乡村人口不到l0%的地主和富农,占有70%以上的土地;而占乡村人口90%的贫农、雇农和中农,却只占有约20%~30%的土地。材料反映的是

A.土地改革的背景 B.土地改革的内容

C.土地改革的特 D.土地改革的影响

12、50年前,中国航天史出现开天辟地的标志性事件是

A.A B.B C.C D.D

13、《习近平论强军兴军》中提到,要建设同我国国际地位相称,同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 应的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力量保证。以下没有体现这种“强军兴军”思想的是

A.北海舰队在黄海某海域展开连续多天的高强度训练

B.集中一切力量发展国防事业

C.歼—20战机具备优秀的机动性能和较强的隐身能力,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D.全军深人学习国防和军队建设新观念、新思想、新战略

14、为了维护国家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新中国做出了哪些举措

①召开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②新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

③1951年和平解放西藏

④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5、牢记历史,吸取经验教训,才有可能在未来的发展中少走弯路。从“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我们应该吸取的经验教训是(   ) 

①经济建设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

②要认清基本国情

③要实事求是,坚持科学发展观

④要进一步提高经济发展的速度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16、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

A. 九一三事件

B. 粉碎四人帮

C. 中共八大

D.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7、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有(  )

①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己经取得伟大胜利

②标志着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

③标志着中国人民受奴役受压迫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已经过去

④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成为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18、2018年12月27日,北斗系统服务范围由区域扩展为全球,北斗系统正式迈入全球时代;2019年1月3日10时26分,嫦娥四号探测器自主着陆,实现人类探测器首次月背软着陆。上述材料表明我国

A.鼓励发展航天科技

B.掌握了各领域的尖端技术

C.科技创新成效显著

D.已经迈入发达国家行列

19、1956年,一位中国诗人写道:“请看,中国张开了翅膀——银亮的翅膀!万里的远航!”该诗句表达了

A.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的欢乐

B. 三大改造胜利完成后的欣喜

C. “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的信心

D. “文化大革命”爆发后的狂热

20、孔子曾提出“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意思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至互相冲突。”运用这种思想处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的关系,取得成功的最早范例是

A. 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

B. 中日建立外交关系

C. 中苏建立外交关系

D. 顺利解决港澳问题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根据下列提示信息,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事件。

(1)保家卫国,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2)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3)20世纪70年代末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4)海峡两岸同胞近40年的隔绝状态被打破——

22、从“两弹一星”到漫步太空

(1)“两弹一星”

①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___________爆炸成功。

②1966年,我国第一次成功进行了发射导弹核武器的试验。1967年我国第一颗_____爆炸成功。

③1970年,我国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_________(名称),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④“两弹一星”的成功,是在党和国家领导下,以钱学森、_____为代表的一大批中国科学家自力更生,克服重重困难取得的伟大成就,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志气,振奋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它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_____,增强了我国的_____,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2)漫步太空

①20世纪90年代,我国开始实施载人航天工程。1999年11月,_____无人飞船成功完成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一次飞行试验,开启了我国的飞天之旅。

②2003年10月,航天员_____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升入太空,并成功返回地面。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③2008年9月,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航天员翟志刚成功完成出舱任务,实现了_____

④2021年6月,_____载人飞船发射升空,与天和核心舱完成交会对接,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

23、动乱表现:

(1)许多地方出现造反派组织________事件,学校________________停工“闹革命”。

(2)一些党政机关受到冲击,大批各级领导干部和知识分子遭到批判和揪斗,________受到践踏,社会和生产秩序陷于混乱。

(3)国家主席________被诬蔑为“叛徒、内奸、工贼”,遭受了残酷迫害,成为文化大革命中________的冤案。

24、1978年,思想理论界开展了一次关于_________的大讨论。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_________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

25、空军:

(1)人民空军建立早期,飞机主要从国外购买,后来逐步走上_____________道路。1956年,我国仿制成功歼—5型歼击机。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自行研制和引进了一批新型飞机,空军的现代化建设有了新的飞跃,成为保卫祖国领空的______________

26、________年秋,在________的主持下,“文化大革命”中废弃的高考制度被重新恢复,中国的高等教育走上了正轨。

27、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当选为国家主席。在会上,深刻阐述了中国梦的宏伟蓝图,强调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_____________、人民幸福。

28、在三大改造的过程中,国家对农业的改造主要是引导个体农民参加_______。在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_______政策。

29、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____________”奋斗目标;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是“____________”战略布局。

30、1976年,叶剑英、华国锋一举粉碎_______反革命集团,结束了十年文革浩劫;______年12月19日至20日凌晨,中国正式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在七世纪的日本和八世纪的西欧分别有一次著名的改革。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两次改革的名称分别是什么?

(2)当时日本颁布改新诏书的天皇是谁?

(3)日本的这次改革是效仿哪个国家进行的改革?举一个日本和这个国家友好往来的事件

(4)日本通过此次改革对国家产生的什么影响?

(5)我们应该如何认识日本这个国家?

32、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什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内容是什么?

33、请回答: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和意义。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改革开放后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建国以来,我国人民对于时间的掌握发生着变化,有这样的说法:50年代看天上(的太阳),70年代看墙上(的挂钟),80年代看手上(的手表),90年代看腰上(的手机)。

材料二:

材料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交通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善,铁路、公路和航线的增长都很快。由于人们经济条件的好转以及假期的延长,出门旅游的人越来越多,除乘火车外,乘坐飞机也不是件稀罕事了,开私人汽车出行的人也越来越多。

材料四: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人购买了家用汽车。汽车的不断增多,使城市道路更加拥挤。为了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政府除加大公路建设外,还大力建设城市环线、高架公路,并发展地铁、轻轨等轨道交通。20世纪90年代,我国进一步加快交通工具科技研制的步伐,高速列车开始在广(州)深(圳)铁路上奔驰。2003年,在上海,我国第一列磁悬浮列车投入商业运营。

(1)材料一中这一变化反映了

A.我国人民的生活习惯发生了变化

B.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发生了变化

C.我国人民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变化

D.我国的轻工业发展很快

(2)据材料二和材料三,概括指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们的交通发生了什么变化。

(3)据材料三、材料四,说明我们的交通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原因。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