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六一”前夕,检测专家通过实物讲解的方式引导学生正确使用、购买儿童用品。
B.中国制造要与世界接轨,离不开大师级工匠高超技艺的支撑。
C.能否彻底治理环境污染,留住碧水蓝天,关键在于有关部门严格执法。
D.为了创造美好环境,我们要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强化公民环保意识,推动形成绿色低碳、文明健康。
2、选出下列句子语言表述得体的一项
A.对正在住院的朋友表示安慰时说:“你这点病是死不了的,安心养病吧!”
B.学生黄明收到老师送给他的一幅字画,感激地说:“我定会珍藏老师的墨宝,铭记老师的恩情。”
C.当别人请你帮忙时,你说:“没看见我正忙吗?”
D.昨天本人在阅览室不慎丢失《随想录》一书,期盼拾到者高抬贵手马上归还。
3、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花枝招展 咄咄逼人 翻来复去 各得其所
B.人迹罕至 晃然大悟 花团锦簇 不以为然
C.怪诞不经 燕然勒功 见异思迁 拈轻怕重
D.刨根问底 哄堂大笑 畏罪潜逃 锋芒必露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阴阳,古人以山北水南为阴,山南水北为阳。如“江阴”应该在长江南岸。
B.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如《陋室铭》。其中有古人写出来放在座位右边,用来激励、警戒自己,作为行动指南的格言就是我们非常熟悉的“座右铭“。
C. 《孙权劝学》节选自《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由北宋司马迁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
D. 结构上说,短语主要包括:并列短语、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和补充短语等。如:“我的祖国”就是偏正短语。
5、下面有关《骆驼祥子》的情节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祥子是老舍笔下一个被侮辱、被损害的下层劳动者形象,他本是农民,进城后以拉洋车为生。虎妞是祥子的妻子,也是人和车厂的主人刘四爷的女儿。
B.《骆驼祥子》中的小福子是一个美丽、要强、勤俭的女子,后因生活所迫沦为娼妓,终因不甘生活的屈辱而含恨自缢。
C.祥子第一次拉包月的主人是曹先生,他和他的家人对祥子很好。
D.某晚,祥子意外拉上了刘四爷,刘四爷问虎妞的下落,他答了“死了”就扬长而去。
6、下面是于右任先生的几幅书法作品。小明评价其中一幅作品为“纵放宕出而回环呼应,潇洒脱俗,给人以仪态万千之感”。请你判断小明评价的这幅书法作品是
A. 第一幅 B. 第二幅 C. 第三幅 D. 第四幅
7、下面关于名著相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骆驼祥子》中的祥子最终也没能拥有一辆自己的洋车:第一次买的车被大兵抢走,第二次买车的钱被侦探敲诈去了,第三次买的车安葬虎妞时卖掉了。
B. 在《骆驼祥子》中,“他只是个有时候教点书,有时候也做些别的事的一个中等人物……他的家庭是沙漠中的一个小绿洲”,这里的“他”是被祥子看成圣贤的刘四爷。
C. 科幻小说《海底两万里》主要讲述法国生物学家阿龙纳斯跟随尼摩船长乘坐诺第留斯号潜艇,在海底两万里环球旅行的故事。
D. 尼摩是个不明国籍的神秘人物,他会说多国语言。他是个了不起的科学家,设计并建造了超乎人们想象的“鹦鹉螺”号潜艇。
8、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兰之味
兰之味,非可逼而取①也。盖在有无近远续断之间,纯以情韵胜。氲氲②无所,故称瑞③耳。体兼彩④,而不极于色,令人览之有馀,而名之不可;即善绘者以意取似,莫能肖也。其真文王、孔子、屈原之徒,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者耶?
(选自张大复《梅花草堂集》)
【注释】①取:嗅取(兰的香味)。②氲氲(yūn yūn)无所:弥漫飘忽,没有一定的地方。③瑞:吉,善。④兼彩:兼有各种颜色。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而名之不可(______)
(2)莫能肖也(______)
【2】《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逼”字有以下几个义项。根据上下文,“非可逼而取也”中“逼”最恰当的解释是( )
A. 强迫 B. 接近,迫近 C. 狭窄 D. 威胁
【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体兼彩,而不极于色/出淤泥而不染
B. 纯以情韵胜/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C. 花之富贵者也/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D. 其真文王、孔子、屈原之徒/其子好骑
【4】同为花中君子,莲与兰有相通之处,请从《爱莲说》《兰之味》两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填在下面空格里。
香味:莲——__________;兰——氲氲无所。
品位:莲——可远观而不可亵玩;兰——__________。
【5】《爱莲说》以莲为托物言志的对象,表现了作者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本文将兰比作“文王、孔子、屈原之徒”,让我们领悟到兰的 品性。
9、请根据要求填写作家作品或古诗文名句。
(1)__________,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2)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王安石《登飞来峰》)
(3)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作者______《己亥杂诗》)
(4)__________,丰年留客足鸡豚。(陆游《__________》)
(5)__________,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6)《春夜洛城闻笛》中表达诗人对家乡的依恋和思念之情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7)《陋室铭》中描写陋室景色幽静淡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0、老海棠树
史铁生
①如果可能,如果有一块空地,不论窗前屋后,要是能随我的心愿种点什么,我就种两棵树:一棵合欢,纪念母亲;一棵海棠,纪念我的奶奶。
②奶奶,和一棵老海棠树,在我的记忆里不能分开,好象她们从来就在一起。
③老海棠树有两条粗壮的枝桠,弯曲如一把躺椅,小时候我常爬上去,一天一天地就在那儿玩。奶奶在树下喊:“下来,下来吧,你就这么一天到晚呆在上头不下来了?”是的,我在那儿看小人书,用弹弓向四处射击,甚至在那儿写作业。“饭也在上头吃吗?”对,在上头吃。奶奶把盛好的饭菜举过头顶,我两腿攀紧树桠,一个海底捞月把碗筷接上来。“觉呢,也在上头睡?”没错。四周是花香,是蜂鸣,春风拂面,是沾衣不染海棠的花雨。奶奶站在地上,站在屋前,站在老海棠树下,望着我……
④春天,老海棠树摇动满树繁花,摇落一地雪似的花瓣。我记得奶奶坐在树下糊纸袋,不时地冲我唠叨:“就不下来帮帮我?你那小手儿糊得多快!”我在树上东一句西一句地唱歌。奶奶又说:“我求过你吗?这回活儿紧!”我说:“我爸我妈根本就不想让您糊那破玩艺儿,是您自己非要这么累!”奶奶于是不再吭声,直了直腰,又凝神糊她的纸袋。
⑤或者夏天,老海棠树枝繁叶茂,奶奶坐在树下的浓荫里,又不知从哪儿找来了补花的活儿,戴着老花镜,埋头于床单或被罩,一针一线地缝。天色暗下来时她冲我喊:“你就不能劳驾去洗洗菜?没见我忙不过来吗?”我跳下树,洗菜,胡乱一洗了事。奶奶生气了:“你们上班上学,就是这么糊弄?”奶奶把手里的活儿推开,一边重新洗菜一边说:“我就一辈子得给你们做饭?就不能有我自己的工作?”这回是我不再吭声。
⑥有年秋天,老海棠树照旧果实累累,落叶纷纷。那时我大些了,在外工作,从陕北回来看她,奶奶已经腰弯背驼。早晨,天还昏暗,奶奶就起来去扫院子,“唰啦唰啦”的声音把我惊醒,赶紧跑出去:“您歇着吧,我来,保证用不了三分钟。”可这回奶奶不要我帮:“你刚回来,去歇息着吧。”
⑦冬天,窗外,风中,老海棠树枯干的枝条敲打着屋檐,磨擦着窗棂。奶奶常常在灯下学习。她曾经读一本《扫盲识字课本》,再后是一字一句地念报纸上的头版新闻。那一回,奶奶举着一张报纸,小心地凑到我跟前:“这一段,你给我说说,到底什么意思?”我看也不看地就回答:“不知道。再说,您学那玩艺儿有用吗?”奶奶立刻不语,唯低头盯着那张报纸,半天半天目光都不移动。我的心一下子收紧,但知已无法弥补。“奶奶。”“奶奶!”“奶奶——”我记得她终于抬起头时,眼里竟无对我的责备。
⑧……
⑨如今,奶奶已离我而去。而在我的梦里,我的祈祷中,老海棠树也便随之飘然而去,跟随着奶奶,陪伴着她,围拢着她;奶奶坐在满树的繁花中,满地的浓荫里,望着我,或不时地要我给她说说:“这一段到底是什么意思?”——这形象,逐年地定格成我的思念,和我永生的痛悔。
【1】阅读选文,请用简洁的语言将关于奶奶的几件事按顺序补充完整。
奶奶在树下唤孙、送饭→(1)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奶奶不要我帮她扫院子→(4)______________
【2】文中画线语句描写人物时运用了哪些方法?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
奶奶把手里的活儿推开,一边重新洗菜一边说:“我就一辈子得给你们做饭?就不能有我自己的工作?”
【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老海棠树”是全文线索,作者围绕着“老海棠树”组织材料,写奶奶的人生晚景,全文都是围绕老海棠树展开记叙的。
B.“老海棠树”是奶奶人生的象征,既象征了奶奶渴望更有用、渴望跟上时代的可敬可叹的生命品格,也象征了奶奶的命运。
C.本文含蓄、形象地表现了奶奶和“我”之间浓浓的祖孙情,其间“我”的情感是比较单一的。
D.“我的思念,和我永生的痛悔”一方面是指对奶奶的思念,另一方面指,因当时对奶奶的不解而给奶奶带来伤害感到痛心和后悔。
E.奶奶具有勤劳、慈祥、善良、宽厚、坚强、执着、诚实、爱学习、关爱孩子的思想品格,但是“我”并不是太喜欢奶奶的这些品格,所以才会出现如今的悔悟。
【4】文中写由于“我”的过错铸成了自己“永生的痛悔”。如果你就是文中的“我”,并且还有机会弥补自己的过失,请说说你会怎样去做。
11、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放牛
①大约六岁的时候,生产队分配给我家一头牛,父亲就让我去放牛。记得那头牛是黑色的,性子慢,身体较瘦,却很高,大家叫它“老黑”。
②父亲把牛牵出来,把牛缰绳递到我手中,指了指远处的山,说:“就到那里去放牛吧。”
③我望了望牛,又望了望远处的山。那山我可从未去过呀。我有些害怕,说:“我怎么认得路呢?”
④父亲说:“跟着老黑走吧,老黑经常到山里去吃草,它认得路。”
⑤父亲又说:“太阳离西边的山还剩一竹竿高的时候,就跟着牛下山回家。”
⑥现在想来仍觉得后怕,把一个六岁的小孩交给一头牛,交给荒蛮的野山,父亲竟那样放心。
⑦我跟着老黑向远处的山走去。上山的时候,我人小爬得慢,远远地落在老黑后面。我怕追不上它我会迷路,很着急,汗很快就湿透了衣服。
⑧老黑在山路转弯的地方把头转向后面,见我离它很远,就停下来等我。
⑨这时候我发现老黑对我这个小孩是体贴的。我有点喜欢和信任它了。
⑩听大人说,牛生气的时候,会用蹄子踢人。可我觉得老黑待我似乎很忠厚,它的行动和神色慢悠悠的,倒好像生怕惹我生气,生怕吓着了我。
⑪我的小脑袋就想:大概牛也知道大小的,在它面前,我是小小的。它大概觉得我就是一个还没有学会四蹄走路的小牛儿,需要大牛的照顾,它会可怜我这个小牛儿的吧。
⑫在上陡坡的时候,我试着抓住牛尾巴借助牛的力气爬坡。牛没有拒绝我,我看得出它多用了些力气。它显然是帮助我,拉着我爬坡。
⑬很快地,我与老黑就熟了,有了感情。
⑭牛去的地方,总是草色鲜美的地方,即使在一片荒凉中,牛也能找到隐藏在岩石和土包后面的草丛。我发现牛的鼻子最熟悉土地的气味,牛是跟着鼻子走的。
⑮牛很会走路,很会选择路。在陡的地方,牛一步就能踩到最合适、最安全的路;在几条路交叉在一起的时候,牛选择的那条路,一定是到达目的地最近的。我心里暗暗佩服牛的本领。
⑯有一次我不小心在一个梁上摔了一跤,膝盖流血,很痛。我趴在地上,看着快要落山的夕阳,哭出了声。这时候,牛走过来,站在我面前,低下头用鼻子嗅了嗅我,然后走下土坎,后腿弯曲下来,牛背刚刚够着我。我明白了:牛要背我回家。
⑰(A)我骑在老黑背上,看夕阳缓缓落山,看月亮慢慢出来,慢慢走向我。我觉得月亮想贴近我,又怕吓着了牛和牛背上的我,月亮就不远不近地跟着我们。整个天空都在牛背上起伏,星星越来越稠密。牛驮着我行走在山的波浪里,又像漂浮在高高的星空里。不时有一颗流星,从头顶滑落。前面的星星好像离我们很近,我担心会被牛角挑下几颗。
⑱牛把我驮回家,天已经黑了多时。母亲看见牛背上的我,不住地流泪。当晚,母亲给老黑特意喂了一些麸皮,表示对它的感激。
⑲秋天,我上了小学,两个月的放牛娃生活结束了。老黑又交给了别的人家。
⑳半年后,老黑死了,据说是摔死的。听到这个消息,我忍不住号啕大哭起来。人们都觉得好笑,他们不理解一个小孩和一头牛的感情。
前年初夏我回到家乡,专门到童年放牛的山上走了一趟,在一个陡坡上,我找到了我第一次拉着牛尾巴爬坡的大石阶,上面有两处深深凹下去,是两个牛蹄的形状,那是由无数头牛无数次地踩踏成的,肯定,在三十多年前,老黑也是踩着这两个凹处一次次领着我上坡下坡的。
(B)我凝望着这两个深深的牛蹄窝。我嗅着微微飘出的泥土的气息和牛的气息。我在记忆里仔细捕捉老黑的气息。我似乎呼吸到了老黑吹进我生命的气息。
我忽然明白,我放过牛,其实是牛放牧了我呀。我放了两个月的牛。那头牛却放了我几十年。
也许,我这一辈子,都被一头牛隐隐约约牵在手里。
有时,它驮着我,行走在夜的群山,飘游在稠密的星光里……
【1】请你从文中筛选或概括能够体现出这一过程的关键词语,补充“我”对老黑感情的发展变化过程。
(_______)→(_______)→感激→(_______)→怀念
【2】第⑮自然段中说,“我暗暗佩服牛的本领”,联系上文概括,牛有哪些本领?
【3】赏析文中的A、B两句划线句,走近人物的内心。
【4】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段画线句子的理解。
12、文题:最美的身影
作文要求:(1)表达真情实感;(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3)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4)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5)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