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安徽宿州初二下学期二检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农民种地开心,中农有利放心,富农不动定心,地主劳动回心”此局面出现的法律依据早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国土地法大纲》

2、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

A.中共十四大

B.中共十五大

C.中共十八大

D.中共十九大

3、毛泽东拿起五星红旗的式样指着说:“我们这个图案,表现我们革命人民大团结”。这一情景发生的历史背景是(   )

A.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   B. 1924年革命统一战线建立

C.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   D. 1949年新中国诞生前

4、袁隆平挂帅的“海水稻”项目2018年取得重大突破。他在上世纪70年代取得的成就是

A. 成功引进占城稻 B. 成功研制原子弹

C. 成功研制人造地球卫星 D. 成功培育籼型杂交水稻

5、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决议,是在第   届联合国大会上通过的:

A.26 B.27 C.28 D.29

6、下列土地政策既改变土地所有权,又改变土地所有制结构的是

A. 土地改革

B.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 人民公社

D. 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7、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变化;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作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新常态的科学判断,这就意味着我国(   )

A. 工作重心应该转移

B. 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C. 必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

D. 必须共同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

8、某班开展以“ 中国一场最深刻的社会变革(1953—1956) ”据此判断,他们讨论的是( )为主题的课堂讨论。

A. 新中国成立   B. 土地改革   C. 三大改造   D. 改革开放

9、上海水泥厂创办于20世纪20年代,设备陈旧,工人劳动条件差。在当时资本主义的经营管理和剥削制度下,最高的产量还达不到设计能力的90%。新中国成立后,经过一系列改革,还是原有的设备,产量却超过设计能力的40%。材料中的“改革”最有可能是

A.建立生产合作社 B.实行公私合营 C.建立人民公社 D.国有企业改革

10、我国在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中,出现了一些严重的失误,但也取得了巨大成就,“文化大革命”期间取得的成就不包括

A.成功爆炸第一颗氢弹 B.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

C.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D.成功培育籼型杂交水稻

11、20多年前,中国正式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澳门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以下关于澳门回归说法不正确的是(     

A.澳门回归的时间是1999年

B.澳门成为了继香港后的又一个特别行政区

C.澳门回归是“一国两制”第一次的成功实践

D.澳门回归是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的重要表现

12、1916年《申报》披露了袁世凯当年出卖维新变法的一则日记。国人纷纷嘲骂袁世凯卑鄙无耻。这反映《申报》

A.影响社会舆论 B.注重实时报道 C.开办时间最长 D.促进文化发展

13、下图邮票发行于建国十周年,这十年间,中国取得的建设成就果包括

①颁布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②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③超额完成一五计划,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       ④ 两弹一星研制成功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14、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共同纲领》

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15、“1956年5月26目,陆定一在阐述毛泽东提出的一项方针时指出:“文艺工作,若果‘一花独放’,不论那朵花怎么好,也不会繁荣的。……”据此推断毛泽东提出的方针是

A. “一化三改造”

B.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C. “以阶级斗争为纲”

D. “一国两制”

16、他与全县干部和群众一起同自然灾害进行顽强的斗争,改变了兰考的面貌,却因积劳成疾,最终以身殉职。“他”是

A.王进喜

B.雷锋

C.焦裕禄

D.袁隆平

17、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的标志是

A.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C. 土地改革的完成

D.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18、我国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政策,请你正确排出对外开放格局中四种模式的先后顺序

①沿海开放城市

②经济特区

③沿海经济开放区

④内地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②③①④

D.②①③④

19、1955年,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取得圆满成功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重返联合国 B.“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D.中美关系的改善

20、目前我国有5个自治区,分别是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还有一个是

A.西藏自治区 B.青海自治区 C.云南自治区 D.贵州自治区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三、拨乱反正

典型:1980年,中共中央决定撤销“文革”中强加给________的罪名,恢复他的名誉,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

22、2001年12月,中国加入了________,将拥有13亿人口的巨大市场带入全球贸易体系,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深入实施“________”建设,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23、载人航天成就举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青蒿素发明者___________杂交水稻发明者___________

24、三、拨乱反正

背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领域进行全面________。伴随着思想解放的巨大潮流,________的工作在全国全面展开

25、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

(1)香港、澳门回归后,中央政府坚定不移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_____的方针,全力支持香港、澳门经济社会发展。

(2)进入新时代,中央政府全面准确推进“一国两制”实践,依照宪法和基本法有效实施对特别行政区的全面管治权,落实“_____”“爱国者治澳”原则,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面对香港局势动荡变化,2020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_____》,推动香港进入由乱到治走向由治及兴的新阶段。

(3)中央政府深化内地和港澳地区交流合作,深入推进_____建设,支持香港、澳门发展经济、改善民生。香港经济保持较快增长,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地位不断巩固。澳门经济发展水平居全球前列,社会事业迈上新台阶。香港、澳门呈现与内地优势互补、____、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26、根据下列提示的信息,写出相关的会议名称。

(1)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

(2)颁布共和国第一部宪法——

(3)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4)制定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27、科技成就:

1967年6月我国成功的爆炸了第一颗_______

1970年4月成功发射了_______

1973年在世界上首次培育成功_______

28、________的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和平统一________”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29、外交环境:

(1)新中国在成立后的第一年里,就同_______等十几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为恢复经济建设创造了一个好的外部环境。

(2)美国等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敌视态度,实行__________政策,对中国实行_______________

30、中美建交

(1)原因:随着中国________的提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

(2)过程:

①1971年7月,________秘密访问中国;

②1972年,________访华,中美双方正式签署并发表《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开始走向________

________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材料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8年10月23日,港珠澳大桥开通仪式在广东珠海举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仪式并宣布大桥正式开通。历经5年规划、9年建设,前后历时14年,总长约55公里的港珠澳大桥,跨越伶仃洋,东接香港,西接广东珠海和澳门,是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也是粤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是被誉为“新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超级工程。今后,香港、珠海、澳门三地间的时空距离将大大缩短,正所谓“一桥拉动,珠三角西部棋子全盘皆活。”

港珠澳大桥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香港是在哪一年回归祖国的?香港回归祖国是邓小平什么伟大构想的成功实践?香港回归祖国有什么重要意义?

材料二  中国的国防科技工业支撑着国防和军队建设,推动着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成为维护世界和平、应对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与挑战的可信赖的伙伴。建立强大的人民军队和巩固的困防,是全国上下的共同责任。

(2)据所学知识回答,我国在“两弹一星”的研制中有哪两位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从他们身上,我们当代中学生能学习到哪些有用的精神?

3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时有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材料二   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第2年90%以上的的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材料三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的广阔天地展开,农村创造了“包产到户”这一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

材料四   2005年12月,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决定,自2006年1月1日起废止《农业税条例》。

(1)结合材料一、二、三的内容,说说这三个时期我国在农村分别实行什么变革?

(2)在材料二的变革中,我国的土地所有权发生怎样的转变?实行联产承包制之后,土地所有制是否再次发生变化?

(3)综合以上四则材料,可以看出新中国建立以来,党在解决三农问题中不断探索,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33、澳门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的真名姓?

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

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请回答:

(1)歌词中的“妈港”是指什么地方?“母亲”又是指谁?

(2)谁掳去了“妈港”?“妈港”在什么时候根据什么回到了“母亲”的怀抱?

(3)“母亲”是按什么方针接她回来的?这一方针是谁提出来的?最初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提出来的?

(4)根据这一方针,“母亲”的哪一个孩子在什么时候回到了母亲的怀抱?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香港、澳门一向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保持其原有的社会经济制度,有利于保证这两个地区的继续繁荣稳定;保持这两个地区的繁荣稳定,不但对这两个地区人民有利,而且对于全国也有利。中国的主体是社会主义。在这样一个社会主义的大国中,容许个别的小的地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对于整个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不但无害,而且有利。

——《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1)材料一提及的是我国哪一战略构想?根据材料一,指出香港、澳门保持其原有的社会经济制度有何积极意义?

材料二:“钢铁公司”邓小平智斗“铁娘子”撒切尔

(2)根据材料二,指出撒切尔夫人在香港回归后的治理方法是什么?对此,邓小平的态度及香港问题的实质如何。

材料三:邓小平在总结和平方式解决香港前途的原则时说:“香港问题为什么能够谈成呢?……主要是我们这个国家这几年发展起来了,是个兴旺发达的国家,有力量的国家……当然,香港问题能够解决好,还是……根本方针或者说战略搞对了……中英双方努力的结果。比利时前总理说,香港回归是十分重大的历史事件。在被英国占领了一个半世纪后,香港终于与伟大的祖国疆土连在了一起。这是人心所向,众望所归。

(3)根据材料归纳中国政府能成功收回香港的原因?综合上述材料,港澳回归给你什么启示?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