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福建三明初二下学期二检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2016年清明节前,韩中双方在韩国仁川国际机场庄严举行第三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交接仪式,使这些在朝鲜半岛沉睡了超过半个世纪的烈士得以“荣归故里”.当年,志愿军战士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被誉为(  )

A. 和平卫士   B. 最可爱的人   C. 党的好战士   D. 钢铁卫士

2、他“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材料中的“他”是指

A.华国锋 B.邓小平 C.江泽民 D.胡锦涛

3、下表是“1952—1957年国民经济主要指标比例关系表”,其数据发生变化的原因有

主要指标

1952年

1957年

国家财政收入

全民所有制

58.1%

70.6%

集体所有制

1.2%

16.7%

工业总产值

全民所有制

41.5%

53.8%

集体所有制

3.3%

19.0%

①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②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③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             ④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下面是建国初期我国主要农产品产量表(单位:万吨),其主要农产品产量变化的原因是

A. 进行了土地改革 B. 成立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C. 进行了土地革命 D. 实行了减租减息运动

5、“文化大革命”给国民经济造成了严重破坏,其结束的标志是( )

A.“大跃进”运动 B.“四五运动” C.“九一三事件” D.粉碎“四人帮”

6、中国结束靠“洋油”的时代是在

A. 中共八大召开后   B. 大庆油田建成后   C. 大港油田建成后   D. 胜利油田建成后

7、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火热年代,全国各条战线上涌现出了大批英雄模范人物。下表与其典型事迹相对应的人物是

 

模范人物

王进喜

 

雷锋

典型事迹

大庆油田用身体制服了井喷

兰考县委书记患癌症坚持工作

解放军战士出差一千里,好事一火车

 

 

A. 王进喜

B. 邓稼先

C. 焦裕禄

D. 袁隆平

8、下列选项中,关于抗美援朝战争的说法错误的是

A. 黄继光和邱少云是抗美援朝战争中的英雄代表人物

B.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发扬了高度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

C. 杭美援朝战争的胜利,说明当时我国的综合国力已经进人世界前列

D.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9、创立于1669年的北京同仁堂,是我国的中药名牌老店。新中国成立后,通过社会主义改造,使它在生产、销售、开发等方面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此次对同仁堂的改造形式是

A.自主经营

B.统一管理

C.公私合营

D.互助合作

10、这次会议的成功召开是亚非人民团结合作求同存异、协商一致的结晶,形成了以“团结、友谊、合作、和平共处、求同存异”等为核心的精神,为和平解决国家间历史遗留问题和国际争端指明了有效路径,成为国际社会普遍承认并遵循的国际关系和国际法基本准则。这次会议是指

A.日内瓦会议 B.万隆会议

C.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D.上海合作组织会议

11、《人民日报》1958年6月发表了题为《力争高速度》的社论,指出:“用最高的速度来发展我国的生产力,实现工业现代化和农业现代化,是总路线的基本精神……速度是路线的灵魂。快,这是多快好省的中心环节。速度问题是建设路线问题,是我国社会主义实业的根本方针问题。”这说明

A. 党中央对社会主义建设的形势做出了正确的判断

B. 我国实现了工业化

C. 社会主义建设出现了冒进的情绪

D. 我国已经找到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方向

12、“当零点的钟声敲响时,大厅肃穆,飘扬了400多年的葡萄牙国旗降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五星红旗徐徐升起,高高飘扬在大厅中,同时奏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看着鲜艳的五星红旗,听着庄严的国歌,我非常激动,心潮澎湃。”材料场景发生的时间是(     

A.1997年7月1日

B.1997年12月20日

C.1999年7月1日

D.1999年12月20日

13、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集中主要力量发展的是( )

A.交通运输业

B.重工业

C.轻工业

D.农业

14、导致下图中B到C段历史现象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开展“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B.实施“一五”计划

C.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文化大革命”

15、1971年11月8日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以“中国人来了”为标题,其反映的新闻背景是中国

A.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 参加万隆会议

C. 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6、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开展了一次农村社会调查,就1952年全国粮食产量比1949增加40%以上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D.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立

17、“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战略思想的重要内容,闪耀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思想光辉,饱含着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从性质定位看,“四个全面”是( )

①治国理政的总方略   ②优化中国的产业结构 ③民族复兴的理论指导 ④民族复兴的行动指南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18、“从有啥吃啥到吃啥有啥”“从绿蓝灰到五彩缤纷”“从破烂平房到漂亮楼房”“从骑自行车到私家车进平常百姓家”的主要原因是(     

A.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B.人们不再拥有艰苦奋斗的精神

C.人们的物质生活更加丰富

D.人们的衣、食、住、行发生了变化

19、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他”是

A. 钱学森

B. 翟志刚

C. 袁隆平

D. 屠呦呦

20、下列对文化大革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严重破坏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

B. 打乱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正常进程

C. 拉大了同世界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

D. 是一场文化领域的革命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1992年,“海协会”和“海基会”达成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这就是著名的“________”。2015年11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会见台湾方面领导人________,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

 

22、与“杯酒释兵权”故事有联系的皇帝是________

 

23、被称为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的城市是__________

24、第一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的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文件是《共同纲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1978年12月,邓小平作了《____________________,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实际上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基本的指导思想。

26、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______、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________

27、粉碎“四人帮”以后,人们要求对“文化大革命”中的___________进行平反,要求纠正_________的错误。

28、改革开放前后变化:

衣:

(1)买衣服要凭____,数量有限,色彩和样式单调。

(2)人们的衣着变得丰富多彩起来,服饰成为人们________的方式。

食:

(1)饮食结构比较单一,有些农村甚至没有解决最基本的____

(2)人们不但能“吃饱”,而且还要“吃好”,讲究____________等科学卫生的概念深入人心。

   

住:

(1)住房比较____,室内设施简单。

   

(2)人均住房面积扩大,_______明显改善。

29、_______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的___________ 变为____________ 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 __________ 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 _____________ 阶段。改造中的创举_________________

30、中共中央提出“_______、巩固、充实、_______”的八字方针,于1961年初开始实施。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设立了哪四个经济特区?

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朝鲜战争爆发后,杜鲁门总统立即下令美军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以防止中国(大陆)进攻台湾。更为不幸的是,战争强化了西方对新中国政府的立场,导致中国有二十年的时间被主要资本主义大国孤立,美国继续支持台湾的国民党政权作为中国人民的唯一合法代表,并支持其占据联合国的席位.结果,中国无法获得各种形式的经济和技术援助,不得不完全依赖于苏联。

——美国最流行的历史教科书《世界历史》(汤姆森·沃兹沃思公司出版)

材料二:2013年6月7日至8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同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安纳伯格庄园举行会晤。中美两国元首围绕共同努力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主题,就双边关系及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坦诚深入交换意见,达成了一系列重要共识,取得重要积极成果。但是,中美在社会制度、历史文化、发展阶段、战略上叉存在不少差异,因此,能否尊重差异,不断增进战略互信、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及时有效管控分歧,是两国必须面对的挑战。

——新华网《丛跨越太平洋的握手到跨越太平洋的合作》

请回答:

(1)请根据材料一概括朝鲜战争给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2)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一提到的“台湾的国民党政权占据联合国席位”终止于何时?

(3)2013年6月习奥会晤的主题是什么?中美“尊重差异,增进互信”体现了周恩来在万降会议提出的什么倡议?

(4)结合所学知识,标志着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的“跨越太平洋的握手”指的什么历史事情?

(5)你觉得中美关系发生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言之成理即可)

33、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在很多领域取得了成就。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我国为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改革开放后,我国政府于1997年7月1日、1999年12月20日成功收回哪两个地区建立特别行政区,为推进祖国统一大业积累了成功经验?

(2)中国近代以来,饱受屈辱。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我国的国防建设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新中国刚成立时,在有陆军的基础上,又分别建立了哪两个大的军种?1966年,中国组建第二炮兵部队。主要担负遏制他国对中国使用核武器、遂行核反击和常规导弹精确打击任务。2015年更名为什么?

(3)在外交上,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成就显著,请写出两例。

(4)在文化、科技上,更是成果丰硕。我国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2015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著名人物分别是谁?

(5)在中国现代史上,工业从无到有、国防的现代化、“两弹一星”的成功、航天工程的成就,”“863计划”“973计划”的实施等,都体现了中国的科技力量。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促进了我国社会的进步,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提高了我们的生活质量。请问.科学技术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从我们中国各领域取得的成就看,我们应有哪些自信?(写一个)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新中国成立以来,农业、农村、农民一直是党和国家关注的重点,为了更好地解决“三农”问题,党在不同时期采取了不同的措施。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作为中农,侯永禄属于被团结的对象,没有分田地的份儿,却记录下了当时的场景。多年后,中国青年报社将侯永禄的日记整理出版,在这本名为《农民日记》的书中,侯永禄写道:当看到写着自己名字的木牌子立在田间地头时,一些人禁不住热泪满面。

这样的日子并不长久,在侯永禄加入高级社的1956年,几乎所有的农民都被卷入到一场集体化的洪流中。是年3月,全国加入高级社的农户占农户总数的54.9%,6月增长到63.2%,12月又增加了二十多个点,达到87.8%。这是堪比苏联1936年“农业集体化”大转变的一年。等到1958年,随着“一大二公”、“政社合一”体制的建立,“侯永禄们”彻底转变为了人民公社的社员。

1982年,侯永禄行走在自家责任田边……在当晚的日记中,侯永禄只能感叹道:从分到田地,再到责任田,走过了一条多么长的道路啊!

  ——《吾国吾民:60年阶层变迁》

(1)侯永禄经历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哪四次调整及变迁?

(2)其中的哪一项农业政策没有改变土地的私有制?

(3)从上述土地政策的变迁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