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导致下图中公有制经济和私有制经济比重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实施 D.“文化大革命”的发动
2、某同学带着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搜集了“政企分开”“经营承包责任制”“股份制改革”等资料。根据这些信息,判断他的研究性学习课题是( )
A.土地改革
B.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改造
C.国有企业改革
D.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3、标志着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始战略进攻的事件是( )
A.淮海战役 B.辽沈战役
C.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D.平津战役
4、下面不属于抗美援朝时期人物的是
A. 彭德怀
B. 黄继光
C. 雷锋
D. 邱少云
5、武汉,在哭!这座有1000多万人口、素有“九省通衢”之称的城市,正全力抗击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疫情。历史上,武汉又是一座英雄的城市。以下哪项属于“一五计划”期间英雄武汉人民取得的成就
A.汉阳铁厂
B.第一汽车制造厂
C.武汉长江大桥
D.武汉钢铁基地
6、图片中展现的解放牌汽车和歼击机生产生于什么时期
A.抗战时期 B.一五计划期间 C.二五计划期间 D.改革开放初期
7、学习历史,必须分清哪些是史实,哪些是观点。下列属于“观点”的是
A. 1932年,中国首次参加奥运会,运动员只有刘长春一人
B. 1984年,我国射击运动员许海峰一举摘得23届奥运会的首枚金牌
C. 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在北京成功举办,中国位居金牌榜第一位
D. 从只有一人参加奥运会到荣登金牌榜首位,这是一个崛起的民族在奥运史上留下的永恒经典
8、1956年全国高考作文题是《我生活在幸福的年代里》。这一年对于中国人民来说,“幸福的年代”的重要标志是
A.土地改革完成,人民有了自己的士地
B.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
C.“大跃进”运动开始,人民丰衣足食
D.中共八大二次会议召开,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提出
9、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的代表团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的地点是在( )
A.成都 B.北京 C.拉萨 D.重庆
10、《共同纲领》提出:“凡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私营经济事业,人民政府应鼓励其经济的积极性,并扶助其发展”;1954年宪法则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依靠国家机关和社会力量,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和社会主义改造,保证逐步消灭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对材料分析正确的是
A.后者是对前者全盘否定
B.两者都体现了社会主义原则
C.两者均由全国人大通过
D.反映了社会性质正发生改变
11、近一个世纪以来,我国先后发生了三次伟大革命。第一次革命是辛亥革命,第二次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第三次革命是改革开放。请说出第二次革命期间中国共产党最主要的领导人是
A. 孙中山
B. 毛泽东
C. 邓小平
D. 彭德怀
12、在“家乡的昨天和今天”活动课上,某合作小组在展示厦门经济特区二十五周年辉煌历程时,应将厦门标注在下图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13、“雄赳赳,气昂昂,跨国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对于这句话理解正确的 是( )
①面对美国的侵略,我国进行了抗美援朝运动
②抗美援朝是为了保家卫国
③ 中国军队应朝鲜共和国的邀请,出兵朝鲜
④帮助朝鲜,与中国利益无关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14、1951年1月,山东某农民领取了“土地房产所有证”,其法律依据是(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15、“每年的阳春三月,全国各地的人大代表们聚集在人民大会堂。他们参政议政,集思广益,无愧于人民代表的光荣称号”。这说明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A.政治协商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民主集中制度
D.民族平等制度
16、“开元初,四方丰稔,城镇商铺林立,客商如云。”这句话直接反映出唐玄宗统治前期( )
A.经济繁荣
B.吏治清明
C.人才济济
D.生活奢侈
17、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最早明确表示“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只有一个中国”的是( )
A. 美国乒乓球代表团访华
B. 尼克松访华
C. 中美签署了《中美联合公报》
D. 中美发表《建交公报》
18、一首歌歌词写道:“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起来!”这首歌的歌名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B.《义勇军进行曲》
C.《歌唱祖国》 D.《我和我的祖国》
19、2018年,某美术馆筹备“改革开放40周年成果展”活动,下列可以入选成果展的是( )
①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③“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④深圳经济特区的建立和发展
A.②③ B.①② C.②④ D.①②③④
20、2020年4月21日,广东省社会科学院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报告(2019)》蓝皮书。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习近平总书记以政治家的远见卓识,从全局高度为粵港澳大湾区发展擘画蓝图。由港澳和珠三角区域组成的充满活力的“9+2”城市群,将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这主要得益于( )
A.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 B.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C.“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 D.“一国两制”红利的放大
21、________战争的胜利,为我国经济建设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________的各项经济建设指标大幅度超额完成,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
22、199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提出要建立______________市场经济体制;2014年10月,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全面推进______________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23、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部队是_______;2012年9月,我国的第一艘航空母舰“_______”交接入列。
24、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____》,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____年底,国家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确立起社会主义制度。
25、1992年,党的_______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_________经济体制以后,国有企业改革加快了步伐。
26、行:
(1)交通条件 很落后。
(2)铁路、____、________、水运和地下轨道建设飞速发展,已形成____运输网。
27、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陆续设置了一些“特区”。从最初设置这些“特区”的示意图来看,下面的四个选项中与其它三项明显不同的一项是: ( )
28、到_______年,任务基本完成,工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
29、两宋时期,由越南传入的水稻优良品种是________。
30、导弹部队地位:是中国战略威慑的_____________力量。
31、“五星红旗,你是我的骄做!五星红旗,我为你自豪!为你欢呼,我为你祝福!你的名字,比我生命更重要!”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你知道哪次重要会议确定了五星红旗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吗?
(2)现在每逢重大事件或节日,我国都要在天安门广场举行隆重的升旗仪式。请问在哪一时间升起了共和国的第一面五星红旗?(年月日)
(3)我国是联合国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之一。你知道五星红旗在联合国大厦前迎风飘扬始哪一年吗?
(4)1997年7月1日零时,五星红旗在英军驻港总部威尔士亲王军营前升起。早晨6时,解放军驻香港部队主力分陆路、海上和空中向香港开进。中国人民解放军驻军香港有何重要意义?
3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时有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材料二 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第2年90%以上的的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材料三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的广阔天地展开,农村创造了“包产到户”这一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
材料四 2005年12月,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决定,自2006年1月1日起废止《农业税条例》。
(1)结合材料一、二、三的内容,说说这三个时期我国在农村分别实行什么变革?
(2)在材料二的变革中,我国的土地所有权发生怎样的转变?实行联产承包制之后,土地所有制是否再次发生变化?
(3)综合以上四则材料,可以看出新中国建立以来,党在解决三农问题中不断探索,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33、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史实。
(1)中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的标志性事件是:
(2)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3)新中国成立的标志是:
(4)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家建设包括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文化建设,而以经济建设为基础。”“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的生活的基本保证,因为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
——1953年1月1日社论
材料二 1978—2010年中国国民经济部分简表
| 1978年 | 1992年 | 2002年 | 2010年 |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 3624 | 20370 | 102398 | 421368 |
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元) | 343.4 | 1826 | 7073 | 28762 |
材料三 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于2015年10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举行。全会认为,到二0二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确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材料四 大国兴衰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其综合国力上升或下降的过程。……民族复兴与和平崛起是当今中国的奋斗目标。
——刘金源《综合国力与大国崛起》
(1)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回答: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指的是什么?党和政府为实现“最高利益”所编制的建设规划叫什么?
(2)观察材料二中的简表,1978年中共召开的哪次重大会议促进了新时期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1978年和1992年这两次会议在经济方面分别做出了哪些重大决定?
(3)依据材料三,中国共产党确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分别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我国应从哪些方面努力,来提升综合国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请任选一个角度说出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