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下)阿里地区八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70年前,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了。她的诞生不仅使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命运开始发生根本性改变,也深刻地影响着国际社会和国际形势。其国际影响不包括:

A.冲击了国际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

B.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C.壮大了世界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

D.鼓舞和推动了世界被压迫人民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

2、我国在处理民族关系时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是(   

A.民族区域自治

B.民族平等

C.民族团结

D.各民族共同发展

3、下列描述屮,最符合下图人物的是( )

A.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

B.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国家主席

C.他是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出的先进劳动者

D.他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4、2019年是建国70周年,也是海军成立70周年。人民海军是我国一支很重要的国防力量。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是(  )

A.华东军区海军 B.北海舰队 C.东海舰队 D.南海舰队

5、1971年,当参加会议的中国代表团车队驶入纽约市时,沿途不少行人高兴地相互转告:“中国来的!中国来的!”不少人招呼说:“欢迎、欢迎!”并挥帽致意。中国代团参加的会议应该是

A. 日内瓦会议

B. 亚非会议

C. 第26届联合国大会

D. 亚信峰会

6、我们经常在新闻媒体上听到“国民经济五年计(规)划”这个短语。下列关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表述,错误的是

A.国产解放牌汽车生产成功

B.美国帮助我国兴建项目

C.第一架喷气式歼击机试制成功

D.鹰厦铁路建成

7、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进行的改革,认识不正确的是

A.改革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使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B.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C.改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

D.改革为社会主义经济注入了活力

8、中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的标志是

A.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C. “大跃进”的开展

D. 三大改造的完成

9、电视剧《三八线》正在热播中,其中有这样一个描述:“当时燃烧弹炸开后,立刻溅到了他的腿上和身上。那火太大了,他的全身抽动了一下。…火舌在蔓延,衣服烧着了,毛发烧着了,身体烧着了……他没有动。”这一镜头描述的“他”应当是

A.黄继光

B.邱少云

C.李云龙

D.邓世昌

10、1954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公布前,曾有1.5亿人参加了制定宪法的讨论,提出了118万条修改和补充意见。这充分说明

A. 它是新中国第-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B. 它体现了人民的意志

C. 它体现了社会主义原则

D. 它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保障

11、下列选项中属于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内容的有

①通过了《共同纲领》 ②制定了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③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 ④决定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  ⑤选举周恩来为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  ⑥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为北京 ⑦采用公元纪年

A.①②③④⑤⑥⑦ B.①②④⑤⑥⑦ C.①③④⑤⑥⑦ D.①③④⑥⑦

12、下图反映了某时期公有制经济和私有制经济的比例,该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土地改革完成 B.人民公社化运动 C.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D.实行承包责任制

13、2013年,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上深刻阐述了中国梦的宏伟蓝图,强调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     

①社会安定②国家富强③民族振兴④人民幸福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4、以下四个城市最早对外开放的是(     

A.

B.

C.

D.

15、1952年农民老林分到了三亩地,一头牛,一把锄头和一架耕犁,令他受益的中央文件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

16、“谁说我们笨,不如西洋人?有了总路线,英美落后尘。”从这首大跃进时期的口号中,我们可以获取的历史信息有

①高指标、瞎指挥严重泛滥 ②“共产”风盛行

③全国陷入动乱 ④人们充满了迫切要求改变经济落后的愿望

A.②③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17、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民主政治不断发展完善,出自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文件是( )

A.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B.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18、新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时间是

A. 1970年

B. 1967年

C. 1964年

D. 1956年

19、第一届全国人大通过的文件是

A.《临时约法》 B.《共同纲领》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0、改革开放前,人们曾使用过粮票、油票和布票等,反映了当时我国

A.打击投机,平抑物价

B.经济落后,不能满足人们生活需要

C.市场经济,政府把控

D.计划生育,控制人口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西藏和平解放

1.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______________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到达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双方经过充分协商谈判,达成___________________,西藏和平解放。

2.意义:祖国_______获得解放,____________实现了大团结。

22、全方位外交:格局:形成全方位、________、立体化的外交布局

23、新中国成立,我国的国防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1)1966年,中国组建第二炮兵部队,2015年改名为________军。

(2)1967年,我国第一颗____________爆炸成功,大大提高了我国国防力量。

(3)2012年9月,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____________”交接入列。

24、行:

(1)交通条件 很落后。

(2)铁路、____________、水运和地下轨道建设飞速发展,已形成____运输网。

25、对台基本方针是“ __________________”。

26、1956年底,   基本完成,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从此,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7、1976年,叶剑英、华国锋一举粉碎_______反革命集团,结束了十年文革浩劫;______年12月19日至20日凌晨,中国正式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

28、______________在抗日战争中发动百团大战,在抗美援朝中,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迫使联合国军撤退至北纬38度线以南,稳定了朝鲜半岛的局势,极大地提高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际威望,维护了亚洲及世界的和平。

29、“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________会议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中共十八大上确立_______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30、1956年,毛泽东提出在科技文化工作中实行“双百”方针,具体指“________”。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请归纳我国建国以来到70年代外交领域取得的成就

 

32、新中国的历史是一部艰辛的探索史和奋斗史。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2)请举出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时期,涌现出的两位模范人物。

(3)党的十四大确立的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4)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对民主与法制建设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你能举出两部法律吗?

33、我国解决香港澳门问题的指导方针是什么?写出这一方针的含义?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图一,图二分别是?请你写出两位在研制“两弹一星”中作出贡献的人物名字?说说你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哪些精神?

(2)图三是谁?他的主要科技贡献是。

(3)图四是谁?在70年代她发现了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2015年她荣获了什么奖?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