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下)阿勒泰地区八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关于日本大化改新,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仿效中国隋唐制度进行 B.使日本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

C.发生在7世纪中叶 D.使日本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能够证明这一结论正确的是。

①提出“两个凡是”的方针

②作出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决策

③确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④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3、2018年,电影《厉害了,我的国》在全国热映。在这部影片中,我们看到了中国桥梁建筑史上创造的很多奇迹和世界第一。下列桥梁建成于“一五”计划期间的是( )

A. 南京长江大桥 B. 武汉长江大桥

C. 重庆长江大桥 D. 九江长江大桥

4、“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是“和而不同”文化观念在民族政策中的体现,成为中国历代统治者的治国策略。新中国成立后实践这一理念的治国策略是

A.进行一系列的民主改革

B.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大力提倡“求同存异”

5、造成我国1959—1961年三年经济困难的主要因素是

A. 连续三年的严重自然灾害

B. 苏联政府单方面撕毁合同

C. “大跃进”、人民公社运动等“左”倾错误

D. 三大改造运动开始

6、下图是一张在职人员工资条,其中的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等栏目主要反映出我国改革开放以后(   )

姓名

年月

基本工资

……

医疗保险

养老保险

失业保险

……

ⅩⅩ

ⅩⅩ

ⅩⅩⅩ

……

ⅩⅩⅩ

ⅩⅩⅩ

ⅩⅩⅩ

……

 

 

A. 国有企业改革的新突破   B. 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

C. 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   D. 对外开放的深入发展

 

7、下列各项中,属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内容的是

①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②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

③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④提出党的基本路线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8、下列文件中,属于1954年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颁布的文件是 ( )

A. 《中华民国约法》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9、中共中央政治局于1950年10月上半月多次召开会议,毛泽东指出:“采取上述积极政策,对中国、对朝鲜、对东方、对世界都极为有利。”“上述积极政策”是指

A.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B.抗美援朝

C.一五计划

D.土地改革

10、“杂交水稻”“青蒿素”分别与科学家有关的是(  )

A. 袁隆平、屠呦呦 B. 屠呦呦、袁隆平 C. 爱因斯坦、袁隆平 D. 钱学森、屠呦呦

11、台湾歌手王少峰在其创作的歌曲《海峡两岸》中写道:“相逢太美分离太痛,海峡两岸情意浓。”如果依次审视1949年以后的两岸关系,下列解读错误的是

A.“分离”的直接原因是国共两党的内战

B.“相逢”最早应该在20世纪80年代

C.“太痛”说明两岸人民渴望统一

D.“太美”表明两岸当局都接受“一国两制”

12、2018年9月30日上午,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李克强等来到北京天安门广场,出席烈士纪念日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仪式,并瞻仰人民英雄纪念碑。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是在哪一会议上决定的(   )

A. 中共一大 B.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 开国大典

13、下列关于手工业改造的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A. 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推动了农业合作化运动

B. 1955年,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C. 1956年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D. 国家通过赎买政策建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14、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在进行主题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最可爱的人”的研究性学习,下面可以作为史料运用的是

①当时的文献资料

②历史博物馆内存放的有关实物资料

③以此为背景拍的电影《上甘岭》

④当时实况纪录片和照片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15、为克服困难局面,中央从 1961 年开始调整国民经济,提出的八字方针是 (  )

A.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B. 调整、巩固、改革、提升

C. 调节、巩固、充实、提高 D. 调整、巩固、夯实、提高

16、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国多地学生在家通过网络进行在线学习。这种学习方式主要得益于( )

A.航天技术的进步 B.新材料的使用

C.生物技术的突破 D.互联网的发展

17、标志着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的是

A.中美签署并发表《联合公报》 B.中美正式建交

C.基辛格访华 D.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18、这次会议正确分析了国内的主要矛盾,成为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取得的重要成果。这次会议是(       

A.中共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B.中共八大二次会议

C.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D.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19、有一位同学搜集了“国有企业的改革”“深圳、珠海特区的发展”“邓小平画像”等相关资料,做成资料卡。由此推断他研究的主题是( )

A.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

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C.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

D.社会主义探索中的失误与成功

20、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的地点是在

A.北平

B.南京

C.北京

D.上海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形成于什么会议________

22、中国对外开放过程中设立的经济特区有________________,汕头,厦门,________.

23、___________会议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24、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主要内容:主要是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____的经济;对国有企业实行____,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实行以____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25、西藏和平解放:意义:祖国____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26、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背景:农业合作化运动推动了______的社会主义改造。

(2)结果:1956年,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______

27、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________

28、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_________的地方实行______________,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设立不同级别的民族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

29、中国人民志愿军被誉为________);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首发地是___

30、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际上形成了以________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1980年,中共中央决定撤销“文化大革命”中强加给________的种种罪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澳门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的真名姓?

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

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请回答:

(1)歌词中的“妈港”是指什么地方?“母亲”又是指谁?

(2)谁掳去了“妈港”?“妈港”在什么时候根据什么回到了“母亲”的怀抱?

(3)“母亲”是按什么方针接她回来的?这一方针是谁提出来的?最初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提出来的?

(4)根据这一方针,“母亲”的哪一个孩子在什么时候回到了母亲的怀抱?

 

32、系统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是在哪次会议上?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什么?

3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揭开了中国对外关系的新篇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新中国成立后,奉行什么外交政策?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影响又是什么?

(4)周恩来在亚非万隆会议上提出了什么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5)20世纪70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为国家发展开拓了空间”。请列举这一时期3件外交上的大事。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1)材料中的“三年”起于何时?这一时期革命的性质是什么?

(2)“三十年“起于何时?

(3)是什么革命的开端?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