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集中主要力量发展的是( )
A.交通运输业
B.重工业
C.轻工业
D.农业
2、在我国的改革开放中,首先进行改革的是
A.国有企业 B.农村 C.私有企业 D.城市
3、下图为习近平于2019年3月17日在人民大会堂进行宪法宣誓,他是第一位进行宪法宣誓的共和国领导人。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会议是
A.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 中共八大
C.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 中共十五大
4、建国后土地改革在全国轰轰烈烈地展开,当时尚未进行土地改革的省份是( )
A. 安徽 B. 浙江 C. 甘肃 D. 西藏
5、到1952年底,这项经济改革成功地把43%的中国耕地重新分配给60%的农村人口,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据此判断,这项改革是( )
A. 社会主义改造 B. 土地改革 C. 人民公社化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6、下列史实反应的共同主题是
A.祖国统一 B.外交成就 C.军队建设 D.民族团结
7、归纳和整理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请问下列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
B.党和政府对台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C.“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
D.粉粹江青反革命集团——文化大革命结束
8、1956年,中共八大提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 )
A. 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
B. 尽快把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C. 进行文化大革命
D.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9、某班开展以“一场深刻的工业化建设(1953~1957)”为主题的课堂讨论。据此判断,他们讨论的是
A. 解放西藏
B. 土地改革
C. “一五”计划
D. 三大改造
10、1992年,海峡交流基金会和海峡两岸关系协会达成的共识是( )
A.海峡两岸缓和关系 B.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C.海峡两岸加强经济交流 D.海峡两岸局势逐步走向缓和
11、1954年,我国在民主政治建设方面的成就是
A.开始土地改革
B.开始实施一五计划
C.颁布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D.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12、之所以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主要是因
为:
A.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B.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
C.作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
D.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中央领导集体
13、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央人民政府公布的土地改革法令是( )
A. 1950年—《中国土地法》 B. 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 1951年—《中国土地改革法》 D. 1949年—《中国土地法大纲》
14、历史评价是对历史事件、人物的作用、意义等的认识。以下各项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A.发现青蒿素的灵感来自中医药古典文献
B.青蒿素类药物将重症疟疾的死亡率降低了 1/3
C.青蒿素的发现为人类健康事业作出巨大贡献
D.屠呦呦获得 2015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5、学习历史必须分清哪些是史实,哪些是观点。下列叙述中属于观点表述的是( )
A.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
B.1966年中国正式组建导弹部队
C.1971年中国重返联合国
D.文化大革命是一场浩劫
16、作为我国重要的民族精神之一,它产生于我国社会主义道路探索时期,是对中华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升华,也是对我军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扬。它是( )
A.雷锋精神 B.铁人精神 C.焦裕禄精神 D.红旗渠精神
17、“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下列各项属于党和政府实行的民族政策是( )。
①民族平等
②民族杂居
③民族团结
④民族区域自治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18、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转成( )
A.社会主义公有制 B.资本主义私有制
C.资本主义公有制 D.社会主义私有制
19、下列人物中,是上甘岭战役中涌现出的战斗英雄的是
A.王进喜 B.黄继光 C.焦裕禄 D.董存瑞
20、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是
A.中国梦 B.“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C.一带一路 D.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1、下图事件是_____;你最深的感受是_____
22、“走近创业年代的英雄”。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创业的年代,写出下列英雄的名字:
(1)被誉为“铁人”的石油工人是___________。
(2)“两弹元勋”是___________。
(3)“人民的好干部”是___________。
(4)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战士是___________。
23、观察下图,在图上相应位置填出下列地点的英文代号:
抗美援朝战争形势图
A.中朝边境:鸭绿江
B.《朝鲜停战协定》签订的地点
24、___________完成使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__________完成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5、根据下列会议主要内容,列举出相关的会议。
(1)为新中国的成立做筹备——________
(2)颁布了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________
(3)邓小平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________
(4)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________
(5)“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________
(6)确立习近平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________
26、根据下列提示写出与之相关的人物名字。
(1)抗美援朝期间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司令员是:
(2)我国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是:
(3)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
(4)在“文化大革命”中,党的历史上最大冤案的受害者是:
(5)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是:
27、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立了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 ____________ 。1997年党的十五大邓小平理论被确立为党的 ___________ 。新时期党的指导思想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1954年,周恩来与_______________两国总理分别发表联合声明,双方一致同意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为指导中印、中缅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
29、 将右边任务字母代号填入左边对应的括号内。
两弹元勋 A、焦裕禄
解放军好战士 B、邓稼先
杂交水稻之父 C、王进喜
党的好干部 D、雷锋
油田“铁人” E、袁隆平
30、中国加入________组织(中文全称),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中共十八大以来为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深入实施“________”建设,体现了中国与世界其他各国携手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美好愿景。
31、邓小平曾说过:“要加强民主就要加强法制,没有广泛的民主是不行的,没有健全的法制也是不行的。”请回忆新中国成立以来民主法制的曲折发展,回答以下问题:
(1)新中国成立后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是什么?这次会议的成功召开,初步确立了什么制度?
(2)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是?这次会议的召开,形成了什么制度?
(3)新中国成立后民主法治遭到严重践踏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哪一次会议才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在政治、思想、组织等方面进行全面拨乱反正?
32、1980年设立的四个经济特区除深圳外,其他三个是什么地方?
33、举例我国的五个经济特区
34、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后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了什么制度?这一制度的实施有何重大意义?
材料二 西部地区是国家重要的生态屏障和能源资源接续地,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难点和重点,更是中国发展重要回旋余地和提升全国平均发展水平的巨大潜力所在。……十八大以来的这5年,西部开发建设更从方方面面落到实处,中国西部面貌今非昔比。
——摘自人民网 《爬坡过坎奔向小康——西部大开发发展综述》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末我国在西部地区实施了什么政策?
材料三 20 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尊重历史和现实,把党中央多年来酝酿的和平统一祖国的构想, 创造性地概括为“一国两制”。
——摘自川教版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3)根据材料三,概括“一国两制”构想提出的依据。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构想”成功实践的事例。
材料四 两岸关系发展历程证明: 台湾是中国一部分、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历史和法理事实,是任何人任何势力都无法改变的! ……祖国必须统一,也必然统一。……两岸中国人、海内外中华儿女理应共担民族大义、顺应历史大势,共同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
——习近平在 《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
(4)根据材料四,概括习近平对解决台湾问题的态度。根据上述材料和问题,谈谈你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