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1982年十二大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方针,到1992年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说明我国( )
A.经济体制改革不断的深化
B.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已形成
C.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变化
D.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2、“经过五四运动成长起来的共产主义知识分子,开始走向工人群众,进一步宣传马克思主义。”以上表述的是五四运动的
A.历史背景
B.主要目的
C.直接原因
D.积极影响
3、下表是八年一班“历史学习园地”里展示的某人物简历,请你推断该人物是。
年份 | 人物简历 |
1857年至1873年 | 就学于私塾,攻读四书五经 |
1894年 | 考中状元 |
1896年 | 筹办大生纱厂 |
1905年 | 创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博物馆——南通博物苑 |
1915年 | 专事实业、教育和慈善 |
A. 李鸿章
B. 曾国藩
C. 张謇
D. 范旭东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于
A.1954年 B.1964年 C.1978年 D.1984年
5、建国初,我国为了巩固新生政权采取的措施有
① 土地改革 ② 抗美援朝 ③ 和平解放西藏 ④ 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建交
A.①②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6、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中国改革发展的实际出发,提出了( )。
A. “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 B. 科学发展观
C.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 社会主义荣辱观
7、1979年6月,北京前门大栅栏街道办事处干部张文林,在政策支持下辞职,创办了北京泥人馆。这一史实最有助于研究我国的( )
A.经济体制改革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社会生活变迁 D.现代企业制度
8、如下图图示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 土地改革完成 B. 一五计划完成
C. 三大改造完成 D. 人民公社化运动
9、你经常使用的《新华字典》,是由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出版的,该机构是
A. 黄山书社
B. 商务印书馆
C. 新华印刷厂
D. 安徽出版社
10、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是筹建新中国成立的重要会议,下列不是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决定的是( )
A. 建立人民大会堂 B. 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
C. 采取公元纪年 D. 通过的《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的作用
11、1983年,一位去南方打工的衡阳小伙子给家乡亲人的信中写道:“我来到的这座城市,曾是鸦片战争后被迫开放的第一批港口之一,现在则是改革开放中建立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国家的变化真大呀!”这个小伙子打工的城市是
A.上海
B.汕头
C.海南
D.厦门
12、1984年,有国际媒体评论:“中国政府开放整个海岸,意味着实际开放半个中国,它是三十五年来中国政府所采取的最大胆的行动。”这个“大胆行动”指的是:
A. 设立汕头等四个经济特区
B. 开放大连等14个沿海城市
C. 建立上海浦东开发区
D. 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
13、最有可能获得世界粮食奖励基金会颁发的世界粮食奖的科学家是
A.邓稼先 B.钱学森 C.袁隆平 D.屠呦呦
14、新中国成立初期,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为新中国的建设创造有利外部环境的历史事件是
A. 土地改革的完成
B. 抗美援朝的胜利
C. 一五计划的完成
D. 西藏的和平解放
15、新中国成立后.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党和政府采取的措施有
①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 ②采取优惠政策,帮助、扶持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
③消除各民族间的文化差异 ④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6、第一届至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申纪兰曾说:“在旧社会,一个农民怎么能见得到国家领袖,妇女连自己的主都作不了,又怎么能管得到国家的大事!”这体现了( )
A.中国社会主义民主的真实性 B.土地改革结束后,农民拥有了自己的土地
C.国家领袖与老百姓的密切关系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男女地位的平等
17、20世纪70年代初,某报纸登出一幅名为《High lob(吊高球)》的漫画。下面对这幅漫画解析正确的是( )
A.中美对抗,苏联中立
B.中苏合作,对抗美国
C.中美缓和,苏联孤立
D.美苏冷战,中国孤立
18、以黄浦江为界,浦西是繁华的老上海,浦东落后, “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栋房。”这种局面开始改变于
A.1984年 B.1985年 C.1988年 D.1990年
19、每次学校举办大型活动,同学们齐聚学校操场,举行隆重的奏唱国歌、升国旗仪式。我国的国旗是:( )
A. B.
C. D.
20、我国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实质是
A. 恢复国民经济
B. 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C. 实现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D. 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21、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________、珠海、厦门、汕头四个经济特区。改革开放以后,在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基础上形成了“_______________”的对台基本方针。
22、1938年3月,______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1953年7月,______获得胜利,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23、“一国两制”的构想
(1)背景:香港问题、澳门问题和________问题都是历史遗留下来的;实现________,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强烈愿望。
(2)提出: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________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3)含义:在__________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_____________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________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4)基本方针:“________、一国两制”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24、图一反映的事件是____________战争。以_________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发扬高度。的爱国主义和革命主义精神,被誉为“___________”。
25、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陆续设置了一些“特区”。从最初设置这些“特区”的示意图来看,下面的四个选项中与其它三项明显不同的一项是: ( )
26、________年,中共八大后,我国开始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________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开始改革开放。
27、导弹部队组建:______年,中国组建第二炮兵部队。
28、新中国建立后,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也涌现出一批杰出人物。将下列对事件和人物的梳理补充完整。
(重大事件)
,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杰出人物)
是中国共产党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
29、从“两弹一星”到漫步太空
(1)“两弹一星”
①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___________爆炸成功。
②1966年,我国第一次成功进行了发射导弹核武器的试验。1967年我国第一颗_____爆炸成功。
③1970年,我国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_________(名称),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④“两弹一星”的成功,是在党和国家领导下,以钱学森、_____为代表的一大批中国科学家自力更生,克服重重困难取得的伟大成就,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志气,振奋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它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_____,增强了我国的_____,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2)漫步太空
①20世纪90年代,我国开始实施载人航天工程。1999年11月,_____无人飞船成功完成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一次飞行试验,开启了我国的飞天之旅。
②2003年10月,航天员_____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升入太空,并成功返回地面。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③2008年9月,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航天员翟志刚成功完成出舱任务,实现了_____。
④2021年6月,_____载人飞船发射升空,与天和核心舱完成交会对接,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
30、将下列图片与相关选项选择搭配起来:
①科技成就 ②党的建设 ③外交成就 ④国防建设 ⑤土地改革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31、“三农”问题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中央政府历来重视“三农”问题。为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我国对农业政策不断进行调整。请回答以下问题:
(1)新中国成立初期,为改变农民遭受封建剥削的贫穷面貌,采取了什么措施?1953——1956年,为解决农民分散经营,缺乏生产工具、资金等困难,采取了什么措施?
(2)20世纪80年代,我国首先在农村进行改革。这次改革最早是在哪一地区开始的?根据下图指出,这次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在农村建立什么制度?
(3)除了对农业政策的调整,我国还十分重视农业科技的进步。20世纪70年代,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的农业科学家是谁?
(4)综合以上内容,请总结我国发展农业的成功经验。
32、问答题
当代中国的问题,是从19世纪40年代开始的,距今(2019年)已过去100多年;当代中国的问题解决在21世纪中叶。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两个100年”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奋斗目标,报告首次明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1)两个100年的奋斗目标分别是什么?
(2)国家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对于实现中国梦有什么意义?
(3)请你谈一谈如何才能实现“两个100年”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奋斗目标?
33、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结束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共产党为寻找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艰苦的探索。请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面问题。
(1)中共八大是我国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它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提出了怎样的正确路线?
(2)为什么中共八大提出的正确路线与意见没能在实践中坚持下去?随后,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中出现了哪些严重失误?
(3)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有过严重的失误,但是仍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请列举一例这一时期我国取得的重大成就?
(4)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涌现出了哪些模范人物?他们身上的哪些优良品质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34、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某历史小组搜集到了建国初期的一些资料,请你帮助他们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 观察图片。
(1)请你将上述三幅图片和所反映的历史事件连线。
图一抗美援朝
图二土地改革
图三开国大典
材料二 对材料一中的图一,有以下的论述:新中国成立前夜,中国人民解放军到达的地方,驻扎在中国领土上的外国军队被迫完全撤走,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原来享有的种种特权被取消。从国内社会生活看,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和一百多年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劳动人民被压在社会的最底层,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新中国结束了这种状况,人民当家做了自己国家和社会的主人。新中国的建立,使已解放的广大地区实现前所未有的统一。国家成为统一的整体,在全国范围内可以通盘筹划,可以一直贯彻到基层,密切协作,一致行动这是中国人民多年来梦寐以求而没有实现过的局面,
——摘编自《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2)依据材料二,概括该事件的历史意义。
(3)材料一中的图二、图三的胜利完成,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请回答:图二和图三分别从哪些方面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