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涌现出大批先进人物,这些人物有( )
①王进喜 ②邱少云 ③雷锋 ④焦裕禄 ⑤黄继光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②④⑤
2、1982年中共中央批转《全国工作会议纪要》,明确指出“包产到户、包干到户和大包干”都是社会主义生产责任制,1983年中共中央发布了《当前农村政策的若干政策》,从理论上肯定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全面推行。1984年又强调要继续稳定和完善联产承包责任制,延长土地承包期。这些文件出台的共同目的是
A.废除封建土地制度
B.完成生产资料私有制的转变
C.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D.推动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
3、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包括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反腐反贪、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B.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C.全面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D.全面建成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4、比较“大跃进”运动和“文化大革命”,相同点是( )
A. 都反映了广大群众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的迫切愿望
B. 都是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
C. 都说明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中充满艰辛
D. 都是对民主和法制的严重践踏
5、体现了“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这一精神的国际会议是
A. 巴黎和会
B. 华盛顿会议
C. 万隆会议
D. 日内瓦会议
6、辽宁农民在给毛主席的一封信中说:“我们祖祖辈辈做梦也在想着有一天自己能有三亩、五亩的地,能在自己的土地上耕种,那有多高兴啊!……现在这个梦想实现了。”信中的“这个梦想实现了”是因为( )
A.土地改革
B.农业合作化
C.人民公社化
D.大跃进运动
7、如图是中国现代史时间轴。其中,党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正确探索有
A.三大改造的完成 B.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的总路线
C.“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D.八字方针的提出
8、下列哪一项成果最能体现中国古代“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的说法变成了现实( )
A.电视 B.计算机网络 C.报纸 D.书本
9、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亿万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1952年让农民产生“获得感和幸福感”的原因是 ( )
A. 农民获得了土地所有权 B. 建立了人民公社
C. 农村停产闹革命 D. 农村实行“大包干”
10、回顾当年清军入京时,城门上有人写道:“八股奉送大明江山一座!”这是在抨击当时明朝的某项制度,这项制度是
A.君主专制制度
B.内阁制度
C.厂卫制度
D.科举制度
11、十一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维方式,下列属于这一“改变”的是
①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
②实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③扩大经营自主权
④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12、沈立在抢答奥运知识竞赛题:“中国人实现奥运历史上金牌‘零的突破’是在哪一年的奥运会上?”她应该答
A. 1964年东京奥运会
B.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
C. 1988汉城奥运会
D. 2000悉尼奥运会
13、2020年10月,“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内涵发生变化的是( )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全面依法治国
C.全面深化改革
D.全面依法治国
14、六十五年前,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人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
A.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 《中华民国约法》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15、以下图片共同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时代主题是( )
A.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
B.实行三大改造
C.抗击美帝国主义的侵略
D.发展农业生产
16、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制定规章制度的主要依据是
A. 《共同纲领》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 《中华民国宪法》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17、下图是中国邮政为纪念澳门回归发行的纪念邮票。下列对澳门回归的相关表述,正确的有( )
①澳门回归祖国的时间是1999年12月20日
②澳门回归是“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
③澳门回归标志着我国完成了祖国统一大业
④澳门回归开创了澳门与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8、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指出的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大里程碑的历史性事件指的是( )
①建立中国共产党 ②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③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④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19、改革开放后,安徽凤阳农民咏唱新生活“吃不愁,穿不愁,腰里剩着十块头,又娶媳妇又盖楼。”这应源于我党哪一政策的实施:
A.土地改革
B.农业合作化
C.人民公社化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0、为解决我国发展中的突出问题,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新的发展理念包括
①改革 ②创新 ③协调 ④绿色 ⑤开放 ⑥共享 ⑦均衡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④⑥⑦ C.②③④⑤⑥ D.①③④⑤⑥
2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新中国成立时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是______;______为彻底废除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提供了法律依据。
22、“_________”战略布局是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
2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确立为基本政策:根据我国民族问题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中国共产党将______制度确立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
(2)内涵: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______,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3)法律文献:1949年通过的《____________》,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确定下来。后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被载入宪法。1984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
(4)自治区建立:1947年,__________成立。这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自治区,为新中国成立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推行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全国已经建立了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________、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5个自治区,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旗)。
(5)意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维护_______、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实现各民族________、共同富裕奠定了基础。
24、1980年,中共中央决定撤销“文革”中强加给_______的种种罪名,恢复其名誉,使最大冤案得到平反。
25、会议内容:
①思想上:确定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指导方针。
②政治上:停止使用______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______上来,实行______的决策。
③组织上: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际形成了以______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26、十年文革时期,林彪和___________两个反革命集团作恶多端,给国家带来深重灾难,最终没有摆脱历史的惩罚。
27、每一幅图片都在述说着一段历史,请根据相关信息,将其与历史融合、与实践连接,相信呈现在你眼前的一定是一个完整的历史故事。根据下面图片,回答问题。
(1)图一是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制造的第一批解放牌汽车出厂时的欢庆场面。这一成就出现在________期间,当时的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________。期间兴建、施工了一万多个项目,其中以鞍山钢铁公司为中心的________基地形成了。从此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________迈进。
(2)图二两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是________。这次运动到________年底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化为________的任务,标志着我国初步建立起________的基本制度。
(3)图三漫画是________时的壁画,在这一时期,在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过程中还出现了诸如________的失误,给国家造成了严重的困难。全面调整国民经济,并取得明显成效。
28、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联合国成立于______年,是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中国是创始会员国之一,也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当时由______代表中国。
(2)1971年10月,第_____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并立即把台湾国民党当局的代表从联合国及其所属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
(3)_________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发挥了重要作用。
29、我国初步形成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_______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30、第一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的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文件是《共同纲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的国家逐步走上了一条独立自主、经济富强、人民幸福的道路。请回答下列问题。
(1)哪一事件标志着民族独立?
(2)哪一措施的实施使我国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3)作出党的工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在哪次会议上?它作出什么伟大战略决策?
(4)2012年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实现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为此进行了怎样的战略布局?
32、系统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是在哪次会议上?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什么?
33、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的标志是什么?
34、自近代以来,中国的先进分子就在为争取袓国的独立自主而前赴后继,不懈追求,这一梦想终于在70年前得以实现。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诸位代表先生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毛泽东在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的讲话
(1)材料中提到“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有什么伟大历史意义?
材料二:一九五三年将是我国进行大规模建设的第一年。工业化——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
——1953年元旦社论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党和政府为进行大规模工业化建设而编制的建设规划叫什么?
材料三:经过新中国几十年的工业化建设,我国的现代化工业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2018年,我国工业增加值规模约达30万亿元,继续保持世界首位。工业化建设对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3)根据材料三概括我国工业化建设的意义是什么?
材料四:工业废物若不经妥善处理,如未达到规定的排放标准而排放到环境中,超过环境自净能力的容许量,就对环境产生了污染,破坏生态平衡和自然环境,影响工农业生产和人民健康。
(4)请你结合材料三和材料四,为我国今天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提一些合理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