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这次会议代行了中国的立法机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决定了新中国的名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都定于北平,纪年法采用公元纪年。“这次会议”是( )
A.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B.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 中共八大二次会议 D.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2、邓小平:“除了在香港驻军外,中国还有什么能够体现对香港行使主权呢?”中国“对香港行使主权”得益于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完善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C.“一国两制”的完善
D.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建立
3、1958年,《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明确指出“钢铁工业是整个工业的基础,是整个工业的纲,是整个工业的元帅”,要求其他部门“停车让路,让钢铁元帅升帐”,提出“全力保证实现钢产量翻一番,是全党全民当前最重要的任务”。这一现象反映的是
A.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B.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进行 D.“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4、准确表述史实是历史学习的基本要求。以下史实表述不准确的是
A.20世纪末期,香港、澳门相继回归祖国,祖国统一大业迈出重要一步
B.2012年,我国首艘国产航母“辽宁舰”交接入列,海军现代化水平大为提升
C.1955年,周恩来在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D.1956年,毛泽东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推动我国科学文化事业繁荣发展
5、学习历史,要分清历史事实和历史观点。以新中国土地改革为例,以下哪一项属于历史观点( )
A. 1950年6月,《土地改革法》颁布 B. 1950年冬,全国土改分批进行
C. 1952年底,全国土改基本完成 D. 土地改革巩固了新中国政权
6、英国是世界上最早的君主立宪制国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13世纪末英格兰基本确立议会制度
B.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是在“光荣革命”后
C.《权利法案》确立了国王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地位
D.《权利法案》对限制王权提供了法律保障
7、中国北京获得2022年冬奥会举办权,将成为第一个既举办过夏奥会又将举办冬奥会的城市,这充分说明
①中国已步入发达国家行列
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综合国力大大增强
③中国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
④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大作用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8、漫画常用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来描绘时事,具有较强的社会性。下面漫画所反映的事件得以成行的最重要的基础和前提是
A. 政党之间的交流合作
B. 坚持“九二共识”
C. 海协、海基会的沟通
D. 两岸三通的扩大
9、1958年,“左”的错误开始泛滥的原因是
①社会主义建设缺乏经验 ②对国情认识不清 ③人民群众的建设热情 ④急于求成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10、下列各项中,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的特点是
A.政府拥有企业经营权
B.经营承包责任制
C.分配制度“大锅饭”
D.政企职责不分
11、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以香港、澳门、广州、深圳四大中心城市作为区域发展的核心引擎。其中港澳作为我国的特别行政区,与深圳最大的区别是
A.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B.实行特殊民族政策
C.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D.享有特殊经济政策
12、毛泽东在某次会议的开幕式上发表讲话:“我们的会议……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和国徽,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都的所在地以及采取和世界大多数国家一样的年号。”此次会议是
A.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 B.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13、《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引起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它的伟大作用在于
A.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了“十年文化大革命”
B.打破“两个凡是”方针的束缚,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C.解放了人民思想,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奠定思想基础
D.解放人民思想,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新阶段
14、下列有关新中国成立后党的一些重要会议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①中共十二大: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②中共十三大: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③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④中共十五大:邓小平的讲话解决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姓“资”姓“社”问题的困扰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③④
D.②③
15、祖国大陆获得统一的标志是
A.开国大典
B.西藏和平解放
C.抗美援朝胜利
D.土地改革的完成
16、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多次对农村生产关系进行了调整。与右图相关的事件完成后,中国农村发生了巨大变化。下列说法哪一项不正确( )
A.废除了封建土地剥削制度 B.消灭了地主阶级
C.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 D.建立了土地公有制
17、2021年5月15日,我国天问一号探测器在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着陆,在火星上首次留下中国印迹。天问一号拉开了中国航天事业深空探测、太阳系行星探测的新篇章。我国的航天事业,开始于半个世纪前的“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拉开了中国人探索宇宙奥秘、和平利用太空、造福人类的序幕。“东方红一号”卫星为我国作出的贡献是( )
A.标志着中国在空间技术领域继续领先
B.增强了中国的国防能力
C.打破了美苏核垄断
D.标志着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
18、美国记者芭芭拉•沃尔特在回忆录中说:“尼克松总统说过,中国之旅意义不亚于登月。”这一评价的依据是因为此次访华( )
A.使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B.使中美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C.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解决了久悬未决的台湾问题
19、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化,已经发展为国家化经济中心的是( )
A. 海南经济特区 B. 环渤海特区
C. 上海浦东开发区 D. 长江三角洲地区
20、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普遍实行的基础上,1983年10月,中央作出决定,废除人民公社,建立,作为农村的基层政权。
A. 合作社
B. 村委会
C. 镇政府
D. 乡政府
21、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这就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________制度。
22、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部队是北海舰队。( )
23、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时间:________年9月13日地点:蒙古人民共和国温都尔汗经过:________等人慌忙外逃,在蒙古人民共和国温都尔汗机毁人亡。标志:________
24、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1)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_____年,中国进一步开放大连、天津等14个沿海城市。1985年,把_____、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随后又把经济开放区扩展到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及其他沿海地区的一些市县。1988年,建立_____经济特区。1990年,_____开发区也建立起来。1992年,对外开放的地域又向纵深推进,相继开放了_____、武汉等沿江城市,满洲里等陆地边境城市和_____、乌鲁木齐等内地省会和自治区首府,并实施灵活的鼓励外商投资的区域经济政策。随后又陆续开放了一大批符合条件的内陆市县。
(2)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中国形成了_____—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_____、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25、全方位外交:背景:改革开放后,中国继续奉行________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在________的基础上,同其他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26、与“杯酒释兵权”故事有联系的皇帝是________。
27、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事件。
(1)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首次胜利的战役是________
(2)1947年夏,揭开人民解放战争战略反攻序幕的战役是________
(3)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________
(4)国民政府在名义上统一了全国的标志是________
28、______年,______访华,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______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29、“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1)评价:反映了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状况的愿望。但急于求成,忽视了________。
(2)后果:加上当时________严重等因素,1959年至1961年,我国的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
30、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是______
3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各民主党派和爱国民主人士参政议政的舞台,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发挥了重要作用。请指出该会议为新中国的成立作了哪些准备?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有什么重要意义?
32、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伟大转折】
(1)哪次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这次会议作出了什么历史性决策?
【对外开放】
(2)邓小平曾为深圳经济特区题词,深圳是哪一年被设立为经济特区的?
【指导思想】
(3)哪次会议决定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统一大业】
(4)为了实现祖国统一大业,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哪两个地区回归祖国是这一构想的成功实践?
(5)上述内容给我们哪些启示?(至少写出两点)
33、探索中有失误,但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其中哪个重要油田是在这个时期建设起来的?石油工中被誉为“铁人”的是谁?
34、经济发展关系到各国国计民生、国家长治久安。20世纪50—70年代是我国经济建设的起步阶段,在这一阶段我国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材料二:1953年,中共中央公布关于农业合作化的决议,……1955年7月,国家加快了农业合作化的速度,各地迅速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到1956年底,9 6%以上的农户加入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材料三:……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的生活的基本保证,因为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
材料四:1958年几千万人开始大炼钢铁,不仅钢铁厂开足马力、土高炉也遍地开花,到了10月底就达到了几百万座。……1958年夏秋之际,各地成立人民公社,公社的一切财产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公社还大办公共食堂,实行吃饭不要钱,“鼓足干劲生产,放开肚皮吃饭”是当时流行的口号。
(1)据材料一的文件,我国农村掀起了什么运动?此运动使哪一阶层获得了解放?
(2)在材料二的变革中,我国的土地所有权发生了怎样的转变?根据材料二,我们知道当时农业正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请写出与此同时正在进行的另外两大社会主义改造的内容。
(3)依据材料三,指出“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是指什么?为了实现这个“理想”,党中央在1953年制定并实施了什么规划?
(4)材料四反映的是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哪些严重失误?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谈谈造成严重失误的原因是什么?
(5)综合以上问题的探究,你认为国家制定经济政策要注意哪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