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下)阳泉八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下图为20世纪80年代中国进出口贸(亿元)易总额增长数据表。这种增长趋势主要得益于当时我国

 

A.提出“八字方针”调整国民经济

B.建立经济特区和开放沿海城市

C.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2、下列时间与所发生的历史事件搭配不正确的一组是(  )

A.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 1956年——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

C. 1969年——中国“文化大革命”开始 D.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3、毛泽东曾兴奋地说:“我为新中国数万万农民获得翻身的机会和国家获得工业化的基本条件而表示高兴,表示庆贺。”其中,“国家获得工业化的基本条件”指的是

A.新中国的成立

B.土地改革的完成

C.“一五”计划的完成

D.“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4、今年(2018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多少周年

A.69周年

B.56周年

C.65周年

D.60周年

5、九年级某班同学开展研究性学习,制作学习卡片,该学习卡片的内容是:“民族区域自治;西部大开发;港澳回归;海峡两岸交流”。请问其主题应该是

A.新中国的成立与巩固

B.伟大的历史转折

C.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D.外交事业的发展

6、1958年,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将原来计划两年内创作文艺作品1000件的目标改为3000件,将原计划创作大型作品和重点组织的作品集120部增加到235部。上海分会进行这一调整的主要原因是

A. 国家开始重视文化事业

B.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C. 大跃进运动的影响

D. 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

7、2018年是周恩来诞辰120周年,为纪念周恩来总理,某班历史小组要创办一期历史板报,在“烽火中的周恩来”版面中,能选用的素材有

①南昌起义

②秋收起义

③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④重庆谈判。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③

8、远古时代的英雄人物有许多,被后世尊称为人文始祖的是

A. 女娲 B. 炎帝和黄帝 C. 蚩尤 D. 嫘祖

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离不开伟大的指导思想,下列哪一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A.邓小平理论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科学发展观

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10、为克服1959-1961年国民经济严重困难局面,党和政府采取的措施是(       

A.开展“大跃进”运动

B.实行改革开放

C.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

D.对国民经济“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11、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科技成就举世瞩目。下列科技成就属于“文革”时期的有

①第一辆汽车

②第一颗氢弹

③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④籼型杂交水稻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12、“前设涵洞,后通水沟,先由沟道引水入池,撒盐其中,次投箱中烟土,再抛石灰煮之,烟灰汤沸,颗粒悉尽。……共历二十三日,全部殆尽销毁。外来人之观者,详记其事,深赞林钦差之坦然无私。”上述材料叙述的历史事件是

A.虎门销烟

B.鸦片战争

C.太平天国运动

D.义和团运动

13、历史图表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下表反映了我国“一五”计划时期各部门的投资比例。由此判断,当时我国

A.优先发展重工业

B.优先发展交通运输业

C.优先发展文化教育

D.优先发展农业

14、梁启超说:“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机器上感觉不足, ……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下列对材料解读错误的是(     

A.体现了中国近代化探索的趋势

B.第一期探索是洋务运动

C.第二期探索是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

D.第三期探索有绝对肯定东西方文化的倾向

15、1999年,神舟一号无人飞船成功实现了飞天之旅。2003年,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并成功返回地面。这说明了我国

A.航空航天科技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B.是首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C.拉开与航天水平发达国家的距离 D.在太空领域的竞争占有绝对优势

16、它与1954年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确立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一起,完成了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中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它”是( 

A.抗美援朝 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C.社会主义改造 D.西藏和平解放

17、1979年7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广东省委和福建省委关于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的两个报告,决定先在两市划出部分地区试办出口特区。

A. 广州、深圳

B. 广州、珠海

C. 深圳、珠海

D. 上海、深圳

18、中共八大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当时提出的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 )

A. 以阶级斗争为纲 B. 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C. “大跃进 D. 抗美援朝

19、某班同学分组进行实践调研活动,下面是每组的研究内容,据此可知他们调研的主题是(     

组别

研究内容

第一组

邓小平与撒切尔夫人交锋记

第二组

中葡澳门政权交接仪式视频资料

第三组

《告台湾同胞书》文献资料

A.卓越的外交风采

B.祖国统一大业进程

C.港澳回归祖国

D.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20、中国开始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是

A.抗美援朝战争后 B.土地改革运动后 C.中共八大以后 D.“大跃进”运动后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新中国成立,我国的国防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1)1966年,中国组建第二炮兵部队,2015年改名为________军。

(2)1967年,我国第一颗____________爆炸成功,大大提高了我国国防力量。

(3)2012年9月,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____________”交接入列。

22、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影响: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________,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这次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________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23、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___________开始,主要内容是实行___________

24、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奉行______________的和平外交政策;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______________”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25、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火热年代,全国各条战线上涌现出了大批英雄模范人物。大庆石油工人“铁人”_______、党的好干部_______、解放军好战士_______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26、科学发展观内容:

胡锦涛提出了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坚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发展观。

27、为了 ___________________ ,1950年10月,以 __________ 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________ 年7月,美国被迫在 _____________ 上签字。

28、请将代表以下地区的字母填在如图的相应位置。

A、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

B、中国扩大开放的窗口

C、1992年开放的沿江城市重庆

D、中国最南面的民族自治区

29、(1)大庆石油工人代表“铁人”——________

(2)“杂交水稻之父”——________

(3)“党的好干部”——________

(4)“两弹元勋”——________

(5)“解放军好战士”——________

(6)2015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我国科学家——________

(7)抗美援朝上甘岭战役中用身体堵住敌人机枪射口的“最可爱的人”——________

 

30、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意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召开,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________制度。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我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距今有多少年————

32、2019年我们将迎来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某校八年级(3)班同学以“祝福祖国母亲七十华诞——中国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为主题开展了探究活动,请你协助他们完成下列任务:

(1)70年前,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的标志是什么?是谁领导中国人民站了起来?

(2)1956年,哪个事件标志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从此中国进入什么阶段?

(3)1978年是具有转折意义的一年。这一年,党带领我们打开了国门,并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情的发展道路。打开国门是哪次会议做出的决定?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被称作什么?

(4)19世纪末,我国对哪两个地区恢复行使主权,这体现了哪一构想的成功运用?

(5)回顾历史,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误的教训,你从中得到怎样的认识?

 

33、新中国建立所产生的国内影响是什么?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历史的必然选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

材料一:1956年-1976年的20年,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人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曲折前进的时期。由于党对形势认识的不清,一再发生失误。

(1)1956年-1976年我国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出现了哪些严重失误?

材料二:“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明权属于农民。”“在你们广东划出一块地方来,也搞一个特区……中央没有钱,你们自己搞,要杀出一条血路来。”

(2)请指出在广东划出的特区是并说明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材料三:“中国特色”一词的出处,来自于改革开放初期一个颇为难答的问题:在中国落后的生产力状态下,走什么道路才能发展生产力,才能改善人民生活?邓小平的回答是“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由此走红全国,并套用在各种句式之下,它表达的是一种自信,更是中国人走向改革开放的法宝。拥有它,在30年的时间里,中国有了天翻地覆之变。

(3)“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在哪次会议上提出的?中共十八大和十九大分别确立的指导思想分别是

(4)邓小平理论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重大,对他的称誉是什么?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