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下)阜阳八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2020年初,一场新型的冠状病毒疫情从武汉波及全国,在疫情的防控战役中,钟南山,李兰娟等一批医学科学家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下列科学家与他们同属于一个领域的是

A.袁隆平 B.牛顿 C.焦裕禄 D.屠呦呦

2、下图所示军种的前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

A. 陆军

B. 海军

C. 空军

D. 第二炮兵部队

3、浙江河姆渡遗址出土的水稻、骨耜农具等,反映出河姆渡居民比北京人的进步之处是

A.会种植农作物 B.会直立行走 C.会捕捉猎物 D.会使用火

4、如图反映的最准确历史的信息是

A.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B.伟大的转折 C.拨乱反正 D.工作中心的转移

5、下列哪项科技成就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  )

A.“神州五号”发射成功 B.“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

C.中近程地地导弹发射成功 D.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6、思想上率先破冰,行动上才能突围,在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中,解放思想始终是一条主线。1992年,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等著名论断,进一步解放了人们思想的是

A.南方谈话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科学发展观 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7、根据以下史实判断它是我国哪一历史事件建立了中国第一座大型露天煤矿-辽宁阜新露天煤矿;建成中国第一套发电设备生产基地;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

A.土地改革完成

B.“一五”计划完成

C.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D.对内改革的重大成果

8、有学者在评论某事件时说,此事件后“台湾再也不是国家,从此中华民国’就在台湾变成代名词”。这一“事件”是指(  )

A.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正式成立

B. 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

C. 新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D. 中美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9、下列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经济特区一一沿海开放城市一一沿海经济开放区一一内地

B. 经济特区一一沿海开放城市一一内地一一沿海经济开放区

C. 沿海开放城市一一经济特区一一沿海经济开放区一一内地

D. 沿海开放城市一一经济特区一一内地一一沿海经济开放区

10、为了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我国实行了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一国两制

1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土地改革的意义(  )

A.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B.废除封建剥削土地制度

C.实行土地私有制

D.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迅速发展

12、2019年5月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会议聚焦“亚洲文明交流互鉴与命运共同体”主题,共商亚洲文明发展之道。这次大会所秉承的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应该是(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求同存异方针 C.构建和谐世界 D.不合作、不结盟

13、2022年是海峡两岸达成“九二共识”三十周年,其核心内容与精神是双方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这一原则(       

①是和平统一的基础与前提                         ②使海峡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③是维护中华民族根本利益的重要保障        ④有利于海峡两岸的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毛泽东亲手升起新中国第一面五星红旗,从此,中国以新的姿态屹立在世界面前。这里的“新”包括    (  )

①社会性质的变化

②人民社会地位的变化

③国际地位的变化

④国家性质的变化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5、2018年4月27日,韩国总统文在寅和朝鲜国务委员会委员长金正恩在板门店实现历史性会晤,全球目光汇聚在这里(如下图)。1953年7月27,板门店也曾汇聚全球目光,因为在这里( )

A.发生了上甘岭战役 B.邱少云严守潜伏纪律,壮烈牺牲

C.美、苏协议“三八线”为两国军事分界线 D.美国被迫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

16、杨利伟和技术专家的创举使得中国成为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中国实现此伟大成就的飞船是

A.神舟一号

B.神舟二号

C.神舟五号

D.神舟六号

17、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发表,同年10月中共十四大召开,明确提出了(   )

A.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 实行改革开放

C.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18、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起步于(   )

A. 沿海开放城市的设立 B. 经济特区的设立

C. 开放沿海经济开放区 D. 开放浦东新区

19、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沿江开放港口城市、沿边开放城镇、内地省会开放城市的开放体系。长江三角洲属于( )

A. 经济特区   B. 沿海开放区   C. 沿海开放城市   D. 内地

20、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毛泽东强调:“要中国的民族独立有巩固的保障,就必须工业化。我们共产党是要努力于中国的工业化的。中国落后的原因,主要的是没有新式工业……消灭这种落后则是我们全民族的任务。”为此,新中国成立后选择的是(  )

A.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迅速进行土地改革

C.制订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D.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1951年,以________为首席代表的西藏代表团到达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促成西藏和平解放。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______被称为“党的好干部”。

2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________会议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中共十八大上确立_______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23、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________”奋斗目标;“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________、全面从严治党。

24、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召开,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___________________和政治协商制度;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形成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___________,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25、________既是鸦片战争后第一批开放的通商口岸,又是新时期对外开放最早的经济特区。1990年,中国对外开放过程中建立________开发区,在很短的时间内成为国际经济、金融和贸易中心之一。

 

26、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_______隆重举行,这次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它起_______的作用。

27、1951年,________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和平统一、________”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28、漫步太空:

(1)1999年11月,______无人飞船成功完成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一次飞行试验,开启了我国的飞天之旅。

(2)2003年10月,航天员______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升入太空,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3)2008年9月,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航天员_________完成出舱任务,实现了太空行走。

29、对外开放的格局:_______— 沿海开放城市 — 沿海经济开放区 — 内地

30、填空题

(1)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是:______。1997年,在中国共产党第______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把他的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

(2)199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提出要建立______

(3)______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并且在中共______被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

(4)资本主义工商业是新中国初期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三大改造过程中,国家对其实行______政策,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族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一首经典歌曲《爱我中华》反映了各族人民热爱祖国,和平相处的和谐中华。

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今年是西藏和平解放多少周年?西藏和平解放有何历史意义?

(2)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什么?20世纪末,中央决定对西部实行什么政策,加快了少数民族地区的脱贫致富?

(3)请你为各民族的团结写一句祝福的话。

32、民主与法制建设是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召开有何重要意义?1954年召开的一届全国人大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该宪法确定的我国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2)“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灾难,它对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产生了什么重要影响?根据所学知识,指出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的认识(至少回答两点)

33、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党和国家领导人一直对我国的“三农”问题格外重视。新中国成立后,为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我国在不同时期对农村的土地政策进行了相应的调整。

(1)1951年的土地改革,依据的是我国颁布的什么法律文件?

(2)我国的三大改造完成于哪一年?是对哪三方面的改造?

(3)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史上最具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是指哪次会议?召开于哪一年?此后农村实行的土地政策是什么?有什么影响?

(4)根据我国在不同时期对农村的土地政策的调整可以看出党对农村政策调整的出发点是什么?对此你有何看法?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史料中的历史。

(歌曲中的历史)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为祖国,就是保家乡。”

(1)歌词反映了什么事件? “跨过鸭绿江”的目的是什么?举出一位此事件中的英雄人物。

(图片中的历史)

(2)图片反应的是哪一历史时期的事情?

(3)请分别说说图3和图4人物所作的贡献以及中学生应该学习两个人物的什么品质?

(文献中的历史)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4)针对这一材料党中央发动了什么运动?对你有什么启示?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